推薦序
回到詩人的家鄉
本書是筆者在講授「耶穌比喻」課程時所使用的教科書,中文譯本讓筆者望穿秋水二十載,原以為華人教會無福氣享受這本書的精采創意解說,只能等候筆者將來在著述中輾轉推薦。今夏終於盼到即將出版的好消息,欣然承諾為之作序。
原著是兩本書的合訂本,除了定焦於比喻的詩歌體結構;也著墨在比喻的近東生活背景。前者是文學藝術的美學賞析;後者則是歷史文化的探索鑽研。
作者在引言略述近代解釋比喻的大方向。現代研究比喻之父宇力赫(Adolf Jülicher)終止一千多年的寓意解經的風尚,從輜銖計較地為比喻的細節找替換意義,卻不注意上下文的文脈及其整體主題與信息,轉而強調一個重點(one point);他同時也主張,比喻也是古代巴勒斯坦農村的真實生活經驗。宇力赫的弱項是主張比喻的重心為「道德教導」(moral
interpretation),此局面面稍後即由陶德(C. H.Dodd)與耶利米亞(J. J. Jeremias)扳回,強調比喻的終末性與護教性信息, 耶利米亞尤其提倡存在主義式的解釋( e x i s t e n t i a l
interpretation),認為比喻使人面對神、自己以及生死存亡的終末結局,並呼召人立即回應;在這點上,耶利米亞比宇力赫更貼近聖經的福音性主旨,也是筆者一向最在意的聖經宏大故事。
一九六○年代鍾斯(G. V. Jones)與維亞(D. O. Via)則著墨於比喻的文學性(literary
approach),視比喻為藝術美學,予人活潑的想像空間去自由發揮與領會。兩位學者咸認為若太強調終末性的危機時刻,對今天的信徒意義不大。反而透過文學形式,比喻的信息成為跨時空的普世經驗,使人直接分享且參與比喻的角色,面對生死抉擇。本書作者接續這種研究進路,除了回到歷史文化脈絡檢驗比喻的農村經驗,也透過平行體或押韻的文學結構,讓讀者感受到比喻的詩歌整體效應及勻稱對應的藝術美感。
詩歌體講究平行對稱的重複與對比的結構與字彙,經過作者的分析比較,讓讀者豁然開朗,驚喜連連,原來這些農村故事宛如民歌童謠般讓在地人反覆吟唱傳誦。例如好撒馬利亞人的比喻,三位人士的動作對比:祭司、利未人是「來」—「看見」—「去」(冷漠反應);撒馬利亞人則是是「來」—「看見」—「行動」(熱心扶助)。邀宴比喻中受邀者也有三種冷漠拒絕的平行經文,「一口同音地推辭」(路十四18);對比於邀宴者的熱情與挫折感,原本是慷慨免費的筵席,因著蒙召者冒失地拂逆盛情,輕率地謝絕邀情,導致恩典轉移的結局。誠如作者所言,每個時代都可以窺見這些原本獲邀客人的影子,因而接收到這比喻所洋溢的感染力。
作者貝里(K. E.
Bailey)是英國聖公會牧師,在中東貝魯特居住,其牧養與教學長達二十多載。貝魯特是黎巴嫩首府,乃聖經時代的腓尼基城市,主要人口是阿拉伯人。作者自述阿拉伯的基督徒是他寫書時所身處的信仰群體,這些特殊資歷使作者不但熟知當地的生活習慣與文化背景,也具備近東幾國語言的能力,不但能閱讀且使用古敘利亞與古阿拉伯及中世紀的聖經譯本,進而與猶太人的古老經典及拉比註釋對話,更是深入中東各角落從事田野調查訪談,向埃及的鄉村牧師取經,同巴勒斯坦的商人和村民暢談,為此比喻的文體結構與文化傳統提供了出人意外的解釋線索。雖然耶穌的比喻迄今已然經過兩千年的時空轉換,但是在封閉保守的純樸農村,很多習俗傳統依舊,並未出現明顯變遷。
例如,中東牧羊人的曠野經驗,為失羊的比喻提供不少亮光;而近東人分家產的傳統,為浪子的比喻增添更多說服力。作者多次提到中東地區「愛面子、重榮辱」以及熱情招待客人的文化,為夜半敲門借餅的朋友(路十一5∼13)、寡婦與不義的官(路十八1∼8)之比喻帶來驚艷的色彩。原來「沒有羞恥感」是當地非常嚴厲的批判語,就像現今在中國大陸的「傷害人民的感情」是最強烈的指控詞。這些文化證據帶來許多震撼的亮光,無論是正面肯定比喻乃家喻戶曉的生活經驗,或是負面表達比喻其實有誇張、荒唐(exaggeration
andhyperbole)的特質,乃刻意向一般常態與理性挑戰,為要突顯福音的衝擊性與震憾性,更豐富了讀者的閱讀旅程。
作者將每個比喻的結論,都條列豐富的神學群組與主題重點,全數皆萃取自經文的福音精華與教牧關注,可當作每篇比喻的最高潮。本書針對路加福音幾個精彩的比喻,作者筆法如數家珍,讓這些詩人與農夫現身說法,帶領讀者穿越時空回到耶穌當時代的生活場景,最終再帶讀者進入信仰省思與生活實踐。一個個虛構的故事,卻引起讀者共鳴,藉著故事的角色與情節,剖析現代人的靈魂深處,使讀者也躍入舞台,讓發生在個人身上的小插曲,也融入救恩歷史的宏大故事。比喻果真是藝術品,蘊涵自發性的生命力。
德國著名作家歌德(J. W. Goethe)曾說:「要瞭解詩,需到詩人的故鄉。」邀請讀者與詩人一起回到耶穌的家鄉,聆聽耶穌現場說故事。
蔡麗貞
中華福音神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