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2013年,泛科學誕生兩年多,在一場我們舉辦的小型講座上,三十多位熱愛科學的夥伴放學下班後塞在一家公館的咖啡廳,聽講者用二十分鐘分享自己熟悉的科學主題。身為主持人,我注意到年輕的聽眾中有一位大叔,特別突出。
不只是因為他的年紀比泛科學在線上主要溝通跟預期會來參加活動的年齡區間(大概十八到三十四歲)超出不少,更因為他很早就到,而且聽講時還流露出興致昂然的神情。那天,我跟Ricky馮瑞麒(臺灣數位文化協會執行長)在中場休息時間跟這位大叔打了招呼,聊了起來。那一天,對泛科學來說,其實是很重要的轉捩點。
這位大叔就是本書作者張瑞棋(Richard)。他退休後,希望能為科學傳播做點貢獻,發現我們的存在,便開始參加泛科學的講座──M.I.C.
微型點子對撞機,想了解我們是怎樣的一群人。這幾年來,他真的就是我們名符其實的貴人,在組織營運跟內容主題上都給我們很多很好的建議,也幫我們連結了許多資源。而當泛科學打算從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獨立出來成為公司,Richard也立刻表示願意投資,讓我們把事情做得更好。
Richard當初主動提出這一專欄構想,開始在泛科學的臉書專頁上發布,短短幾百字,把科學與歷史故事巧妙融合,真正做到深入淺出、發人深省,也啟迪科學心靈,立刻就成為泛科學社群最愛的專欄之一。如今將366篇集結成書,見證了泛科學從一個非營利組織的公益計畫變成新創事業,從幾百人瀏覽的網站變成每個月五百萬人瀏覽、在社群媒體上觸及破億的知識社群。
由Richard撰文,泛科學企畫的《科學史上的今天》套書是泛科學向古往今來科學人物與事件的致敬,也是泛科學重要的里程碑。我誠摯推薦這套書,也希望有更多的科學心靈受到這套書的啟迪。
文/鄭國威(PanSci泛科學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