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1
成為數位的受益人,而非受害人
成人的世界有因為3C產品的普及而更好嗎?這是很難回答的問題。唯一能確定的是,不管你多麼希望,我們都「回不去了」。
數位時代的來臨如排山倒海,幾乎無法逃避。例如,我和很多朋友,都是很有「原則」的人,不隨波逐流,講求生活品質,堅持不用手機,然而不管撐多久,終究還是讓步了,因為工作忙碌,唯恐家人緊急需要時找不到人,只好開始使用手機。有了手機後,很難築防線,朋友聯繫跟著方便多了,那也還好,但是最後,所有人都可能打你的手機,包括推銷人員,就會開始四面楚歌的日子。
接著,智慧型手機開始侵門踏戶,我們仍堅持不要成為「手機奴」,尤其有人退休後根本沒有必要緊急聯繫,卻是不久後也投降了,因為要跟兒孫輩傳Line 才能保持密切聯繫。手機只是數位時代的一部分,其他的就不詳述了。
很多人,一開始可能覺得這些科技產品可以幫助我們跟家人或親朋好友多聯繫,增進彼此關係,但是一不小心,它們成為「生活必需品」,我們花很多時間經營的可能是其他可有可無(包括虛擬)的關係。自己最在乎的家人反而從「受益人」變成「受害人」!
工作上,在不知不覺中,許多成人成為3C
產品的奴隸,若上司是工作狂,隨時可以Line你,就可能嚴重影響你的家庭生活,你人在家裡,心卻被綁在手機上,社會或媒體還鼓掌稱讚,稱之為「效率」!若不小心,家人關係逐漸鬆垮,甚至家庭解體,付出很大的社會成本。工作「快速」其實不一定有效率,且因聯繫過於頻繁,反而製造紛爭,化簡為繁,浪費人生。而受害者即使痛恨被害,若不經過學習,也往往又成為加害者,惡性循環。
以上感慨若讓你有同感,這本書或許可以幫我們理理頭緒。書中有很多提醒,讓我們看到自己的生活是否已經走在懸崖邊,讓我們來得及回頭。有關親子教養的書如汗牛充棟,其中一大半在教讀者如何「對付」子女,好讓孩子在父母的「深思遠慮」中,成為父母想要他成為的某種「成功人士」。本書作者們提供的則是一些很實際的提醒,目的是強化家人關係和孩子發展與人建立並維持關係的能力。作者之一蓋瑞‧
巧門博士一開始就說:「小孩的心放在螢幕上的時間愈多,與父母、兄弟姊妹和朋友之間互動的時間就愈少。」書中談到接觸數位媒介的時間太長對孩子的發展的影響,都有研究根據,然而本書並非讀者回到沒有數位的時代,而是在數位時代中,成為數位的受益人,不是受害人。
受益與受害,全在我們是隨波逐流還是學習明智判斷。孩子以大人為榜樣,如果我們可以不依戀數位媒體,不要成癮,孩子基本上是安全的。即使在數位時代,還是可以充分的發揮「五種愛的語言」的威力,讓孩子有美好人際關係。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教授 黃迺毓
推薦序2
看懂孩子如何被科技操作,解決真正的問題
前幾天,天氣稍冷,我有點受寒,忽然很想吃點暖身的鍋。從孩子出生到現在,我跟老公只能互相支援育兒,沒有幫手,即使要吃火鍋跟烤肉,也必須帶著孩子同行。8歲的女兒很配合,吃完火鍋等父母的時候,拿起圖畫用品開始畫畫寫字,2歲半的兒子就沒這麼好控制,在滿是碳火爐的店內準備開始遊走,我用盡了方法跟孩子玩,卻也擋不住孩子想走動的欲望,於是,我拿出了手機,讓孩子在等待父母用完餐的時候看影片。
在拿出手機的當下,邊吃邊看著孩子入迷神情的我,內心屬於媽媽的愧疚一直沒有減少過,即使我知道,那些影片都是卡通的交通安全概念,即使我知道,這在我家不是常態,只是在那當下,母親的愧疚盤旋在心中,沒錯,那就是這本書中所謂的「電子保姆」概念。
這本書中有許許多多跟我同樣的父母,在給孩子電子產品的時候,有無限的愧疚與自我安慰。數位設備取代了保姆的功能、老師的功能,也漸漸取代了父母的存在感。有人帶著孩子環島,孩子卻一路都在玩手機遊戲;有人忙著在網路上看別人的教養方式,卻從來沒有看看自己孩子的眼睛,好好地去看懂孩子真正的狀況,甚至沒有問一句孩子的想法。
只是科技依舊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父母躲避不了的問題,當女兒不懂什麼是「龍捲風」的時候,我開了網路的圖片給她看;當女兒不懂撞破大片玻璃碎的危險時,我開影片,讓她看到具體的過程並理解。一個從小不讓孩子接觸電子產品的媽媽,直到孩子入學才發現,孩子的眼睛其實看不清楚,無法對焦,而每個醫生卻教她「讓孩子看電視練習對焦」。
科技自有其好處,當然也有不少壞處。這本書講到的一個重點便是,不能讓孩子因為電子產品失去與人真正接觸的機會。「看著孩子的眼睛說話」,可以讓孩子練習與人用眼神接觸,而教導如何跟孩子玩,也引導父母學習判別孩子到底是「人際關係障礙」,還是真的「害羞」。
不是每個父母親都想偷懶將孩子交給電子保姆,這本書隱約地理解了,科技也只是緩和父母不知道該怎麼跟孩子互動的困擾,孩子在社群網站討朋友關愛的心態,大人也一樣擁有;孩子的困擾,大人也正在面對。當父母真正看懂被科技操作的孩子會有哪些狀況後,父母才能夠正視孩子的問題;看到了問題,才有機會想解決方式,然後給予方法。此外,本書也建議了父母怎麼跟孩子玩、怎麼理解孩子的狀況,之後又該怎麼處理。
科技來自於人性,而人性也決定了科技的使用。然而,不管科技怎麼發達,終究無法取代人與人之間真正的互動,父母跟孩子也一直在學習。這本書提供了更多面向,來看懂科技與孩子跟家庭間的種種問題,值得父母參考。
親子部落客作家「超級富有幸福的不良媽媽Antonia Wang」 王麗芳
前言:把家還給我
科技,讓家人彼此更親近,還是更疏離?約瑟夫和亞曼達有三個孩子,分別是2歲、6歲和10歲。扣除上課時間,三個孩子成天就是打電玩、看電影和電視。對此,約瑟夫和亞曼達十分憂心,卻又感到無能為力。
約瑟夫說:「我們沒有訂什麼規範。以前真的試過,但就是沒辦法好好執行。」
這對父母的挫敗,相信許多人也感同身受。或許你也曾試圖限制孩子使用3C產品的時間,但最後還是不敵他們的發狂吵鬧。事實上,我們已經聽過太多父母在執行「數位設備使用原則」時所遇到的挫折:
「我們沒有訂規則。我家孩子就是一直看電視、打電玩。」
「螢幕時間的規則不清不楚;沒有明訂,就沒有成效。」
「我很後悔沒規範我家兒子,他已經喪失了和他人面對面互動的能力。現在二十幾歲了,還沉迷在電腦世界裡。」
為人父母都希望子女擁有良好順遂的人際關係,但成人社交關係的培養方法無法在電話或平板電腦中找到。應用程式、電玩遊戲全都無法取代和他人的互動。社交技能必須在現實世界中練習,而且要從孩子開始。一個擅長與人互動相處的孩子,代表了他有辦法與人交談,也喜歡人群,能夠和別人相處,也喜愛與他人一起活動。這不光指在學校餐廳向人寒暄問好,還包括透過目光接觸、交談和同理心傳達對他人的關心。對孩子來說,學習社交最理想的地方就是家庭;父母正是示範健全人際關係的最佳人選。
遺憾的是,很多家庭如今出現微妙的轉變,深深磨蝕掉親子間的關係。在美國,兒童與青少年每週停留在螢光幕前的時間,平均有53 個小時,遠多於和父母或他人互動的時間。如何期待他們學會和他人相處呢?
別再心軟了
許多心軟的父母會說:
「我忙死了,沒時間去強迫執行螢幕時間規定。」
「另一半不支持我的做法。」
「每次試圖改變,我家孩子就鬧彆扭。」
「要持續實在太難了。」
小娜有三個女兒,分別是2歲、4歲和6歲,每天看卡通5個小時,晚餐都是吃飯「配電視」。小娜知道,少了家人相聚的時間不好,所以曾試圖在吃飯時間關掉電視。
成功試過幾個晚上後,小娜碰到特別忙碌期,對女兒在晚餐後開電視就視而不見了。不久,孩子又故態復萌,整晚幾乎都坐在電視機前。
身為父母,狠不下心只會讓你原地踏步。美國作家安迪.安德魯斯(Andy Andrews)說:
意願毫無力量可言,這一點和大家所想的正好相反。海鷗或許有意飛向遠方,或許牠打定主意要付諸執行,或許也和其他海鷗同伴談到飛翔的美妙,但直到牠展開雙翼,飛向天際之前,牠依舊在碼頭上。
這隻海鷗與其他海鷗沒什麼差別。同理,只是有意願想要改變的人和從來沒有這個念頭的人其實沒什麼兩樣。你有沒有想過,人有多常用「意願」評斷自己,卻用「行動」評斷別人?光有意願,沒有行動,是辜負對你寄予厚望的人。
關於意願與行動之間的區別,我們分享這段有力與肯定的話,是想吸引各位來讀本書裡將來都派得上用場的想法。
我們並非期望你認同書上的每一個觀點,但希望你能吸收到與自己共鳴的部分,付諸行動。
無論螢幕的世界進化到多智慧,孩子天生好奇心的絕佳助力,永遠還是會愛護孩子、幫他們了解周遭世界的父母。
讓我們回到一開始提的那個問題:科技讓你們一家更親近,還是更疏離?每個父母都能做出影響孩子一生的正向改變,信不信由你。現在開始,要展開從電子螢幕手上奪回家庭的旅程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