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推薦
本書作者用傳記文學的角度描寫保羅,而且引用了許多聖經沒有記錄的歷史記錄,這對華人讀者是非常珍貴的,這本書的中文版提供的寶貴資料會對華人基督徒產生很大的影響。
認識保羅再回去讀聖經,相信會產生許多不同的觀點與理解。
聖經不是西方作品而是屬乎全人類的瑰寶,但願本書引領讀者突破文化的限制,更加清晰地窺探保羅時代的信仰環境,如此一來,聖經將離我們更近,信仰也將更貼近生活。
劉曉亭牧師(劉三)
序
不容錯過的時代人物 保羅
如果《時代》雜誌要選一個耶穌以後,最有影響力的「時代風雲人物」,我猜;那個人八九不離十會是使徒保羅。
故事是這樣的,1927年開始,美國知名的《時代》雜誌總會選出一個「年度風雲人物」,這是怎麼開始的呢?原因是當年林白首次飛躍大西洋,《時代》雜誌居然沒有把他放上封面,為了彌補這個錯誤,編輯想出一個好主意,就是在封面補上他的照片,然後給他一個封號:「年度風雲人物」,從此以後,每到年底他們就會選出一個風雲人物,也就是跳脫一時的激情,用一年的時間來回顧,誰是這一年中真正最有影響力的人。
用這樣的思維來看,或許我們該選出「千禧年風雲人物」,用一千年的時間來檢視誰是最有影響力的人。
又或者;乾脆直接用二千年來看誰是最有影響力的人?
會是蘋果電腦的賈伯斯嗎?
會是股神巴菲特嗎?
會是某一任美國總統嗎?
會是⋯⋯
這些人的票數都不會低,但是我們不是很確定二千年後,他們是否被淹沒(以現在新聞滾動的速度以及現代人生活的節奏來說,或許二十年後,這些高票當選者已經是古董了⋯⋯)我們不妨用一個更簡單的標準來看:「有沒有一個人說的話或是做的事一直在影響不同的時代,而且可以很確定還會一直有影響力,直到世界的末了⋯⋯」這應該比較沒有爭議。
這麼說吧,有一個人寫的書現在翻譯成上千種文字,隨著網路與社群的發達,他不但沒有被淘汰卻只是更加快速累積讀者群,而且每一天都有數不清的人固定讀他的作品,他的作品可以寫成歌,可以出版書,還有一大堆讀書會討論,他的作品可以感化受刑人,可以放進學校品格教育,可以引導溝通,可以激勵人心,他的議題遍及政治,財經,家庭,法律,音樂⋯⋯最後就直接被封為「聖經」,這個人算不算「千年風雲人物」?
這個人就是保羅!
如果要選出一個西元後的時代人物,保羅絕對名列前茅,因為就連非基督教界的歷史學家都承認這位仁兄對人類的現代化居功至偉,更別說;21世紀的每一天都有無數人在讀聖經而且多半在讀新約,也就是在讀保羅的作品。
一個人的書信可以被列為「聖經」,這本身就是一件神蹟,更遑論保羅確實是個會行神蹟的人,他不僅讓一個因為聽道睡著而從樓上跌下來致死的青年死裡復活,就連他的手帕放在病人身上都能醫病趕鬼,簡直神乎其技,相較之下;被毒蛇咬,遇到船難⋯⋯這些他如何化險為夷的其他故事根本就顯得無足輕重了。
保羅的一生,本身就是一個神蹟,從逼迫基督信仰的人神奇地成為傳揚基督信仰的人,他本身高學歷,高智商,卻又被形容為其貌不揚,言語粗鄙,這樣一個不協調的人,居然能夠如此深遠地影響著歷史?這是不是一個好的故事開頭?
幾千年來,數不盡的讀者從他的書信確立了永恆的價值與信仰的圭臬,但是對於他是個怎樣的人卻未必知悉,這也不奇怪,因為他非常低調,就連「被提到三重天」這種神奇的經歷,他都勉為其難地說「我知道一個人」有這樣的經驗(其實就是他自己);他說到自己,只用斬釘截鐵的二個字:罪魁!
所以我們只能認識他的性格,卻不是很了解他的事蹟生平,因為他很不喜歡行銷自己,他的作為應驗了一位前輩施洗約翰的名言:「主必興旺,我必衰微」。
保羅最喜歡印在名片上的頭銜是:耶穌基督的僕人。
他也確實活出了這樣的角色,他活著的重心就是「執行主人託付的使命」;其他的東西,他自己說「都是糞土」;可見,他的專注。
這個僕人非常成功地行銷了主人,並且像一個忠心的工頭一樣努力照著主人畫的施工圖去建造一個偉大的工程,稱為「教會」。
他的一生追求的就是「天國在人間」,為此;他付出了一切,包括生命在內,這個典範讓他成了二千年來許多基督徒效法的對象,如同他效法基督一樣。
這麼有影響力的人在當時被稱為「攪亂世界的人」,但是他卻不具備明星領袖特質,因為他沒有外貌跟口才,同時他的視力不佳,而且他的團隊也不龐大,甚至於他還不是耶穌基督的十二使徒之一。
在條件這麼缺乏的情況下,他還是對歷史帶來不可思議的影響,他把這個信仰從一個偏狹的猶太主義中解放出來,基督信仰本來就是關乎萬民的,但是如果不是保羅,今天基督信仰會是怎樣,無法想像。
這樣的一個人值不值得去認識?
問他本人,他一定會搖搖頭,但是既然他自己說是這個信仰的「見證人」,我們實在有必要更多了解他。
歷史上,寫保羅的人很多,但是都是片段,而且焦點還是放在他的主人,耶穌基督,這是保羅所樂見的。
然而,這個人畢竟是值得我們去深交的,如果有人能用傳記的形式去介紹保羅,這對讀者來說絕對是天大的好消息。
本書作者用傳記文學的角度描寫保羅,而且引用了許多聖經沒有記錄的歷史記錄,這對華人讀者是非常珍貴的,華人接觸福音的歷史還不夠長,光是中文的信仰資訊就讓大家消化不完,遑論很多相關資料都是原文;因此,這本書的中文版提供的寶貴資料會對華人基督徒產生很大的影響。
認識保羅再回去讀聖經,相信會產生許多不同的觀點與理解。
聖經不是西方作品而是屬乎全人類的瑰寶,但願本書引領讀者突破文化的限制,更加清晰地窺探保羅時代的信仰環境,如此一來,聖經將離我們更近,信仰也將更貼近生活。
再兩年就是馬丁路德改教五百週年,信仰啟示的漸進性逐漸讓我們拼湊「教會」的全貌,保羅從主領受的信仰是什麼?值得深思!
一切,就從重新認識「不容錯過的時代人物」開始吧!
劉曉亭
■ 劉曉亭牧師,又稱劉三,在好消息頻道主持「劉三講古」節目二十年。致力於以文字、網路、影像連結全球華人教會與華人宣教。目前擔任美國聖地雅哥教會宣教牧師。
前言
基督教歷史上有一位人物,不但經常被人掛在嘴邊,而且每天都有好幾百萬人閱讀他的作品,然而這世代的人卻對他不甚了解。使徒保羅,每個基督徒以及許多猶太人與穆斯林都耳熟能詳的名字;許多人都曾引述他說過的話、為他展開激辯、毀謗他或者替他辯護。然而,即使那些持之以恆的研讀其作品與冒險故事的人,也不太了解他的生平—當初出版社提議我為他作傳時,我也一樣。
許多人腦海中只知道一本關於他的著作:莫頓(H. V. Morton)寫的《跟隨保羅腳蹤行》(In Steps of St. Paul )。不過,那應該算是旅遊日誌,而不是傳記,並且寫作年代是1930年代中期,當時的時空背景跟現在大不相同。因此,現代人—不論是否為基督徒—無法享受透過路加或者提摩太(甚至令人生厭的以呂馬)的眼光來觀察保羅的行事為人所能得到的樂趣。
因此,我覺得不應該因循以往的方式為保羅作傳。我是個樂於深入了解故事主人翁的傳記作家,因此決定把新約視為文獻資料(如同我為其他人物作傳時蒐集的信件和檔案),並且用對等的方式處理它,然後靜觀其變。傳記作家會自然而然發展出一種靈敏的嗅覺,也就是直覺,果然,沒有多久,保羅的身影就逐漸從〈使徒行傳〉和新約書信裡浮現出來,並且讓我對這個人物的可信度與真實性深感震撼。我深深被這個真真實實(儘管他的經歷非比尋常,依舊千真萬確的可靠)的人物所吸引,而且越認識他的內心世界就越感到興奮激動。儘管我從小就非常熟悉聖經,但我現在的感覺就好像才剛認識保羅:他的動機、目標與優先順序;他在乎的事物以及不在乎的事物;他面對自己錯誤的態度,以及他願意為之獻上自己生命的理想。
我逐漸了解當時社會對他的看法。自古以來各方人士對他的評價不一。尼采稱他「歷史上最野心勃勃的人物之一,其迷信的程度跟其智商程度一樣高;他是個備受折磨而非常值得同情的人,對他自己和其他人來說,都是個非常惹人厭的傢伙。」維多利亞時代聖公會法拉(Farrar)教長形容他是個卓越非凡,對道德墮落深惡痛絕的人物,稱得上是個冷若堅石的聖人。巴希馬太(Basil
Matthew)把他塑造成一個霸氣十足的基督徒,男孩心目中的英雄。這一切都跟我研究新約和其他著作,又駕著國民車再次踏上保羅兩千年前走過的旅程後所認識的保羅完全不一樣。就跟所有研究保羅的作者一樣,我必須鑽研與他有關的文獻資料,這些資料不但卷帙浩繁,而且還在不斷累積中,但我提筆為讀者大眾寫作著書的時候,不會在文中提到這個複雜的研究過程。就保羅一生中許多空白的斷層來說,我會努力根據文獻中的蛛絲馬跡進行合理的推論,而不會憑空臆測。推論跟臆測之間有著天壤之別,而且絕對不可以犧牲真實性,任憑想像力肆意馳騁。
保羅大約活在六十七個世代(譯註:西方算法一代三十年)之前—就時間長短來說,大約是諾曼人征服不列顛的兩倍時間,或者說歐洲人移民美洲的五倍時間。他不只是當時的熱門人物而已。近年來,一些極端的思想家因為語出驚人而成功吸引一般報章雜誌的注意;然而保羅遠超過語出驚人、思想極端的境界。我想要為那些認為他只不過是「愛篇」(譯註:〈哥林多前書〉十三章)作者的人,以及經常閱讀他著作的新教徒、天主教徒、東正教徒以及他摯愛的猶太人,以活潑生動的筆法重新勾勒出他的身影以及他的故事。
全書寫作告一段落的時候,我心中的感覺就好像即將抵達一座高山的頂峰。這時才發現還有其他登山道路;這時才發現自己對整個地貌所知有限。然而,我已經能看到整個景觀—整座高山以及周遭環境。
但是,我還沒有登頂;就在頂峰的正下方還有許多不可及的峭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