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我第一次見到淑華,是在巴黎,二○○六年的三月。
那是我人生的低潮期,身體很差,心情很Down。
有一天,老朋友寶寶寫封信給我:「要不要一起去法國旅行?我有個朋友淑華在巴黎。」
以當時在報社忙碌的程度,一段長時間的假期,幾乎是不可能的渴求。
我幾乎是任性般的直接跟長官提出離職的請求,倒不是為了法國行,而是明瞭當時極度疲憊的身心已經無法負荷任何的工作。
後來我的長官讓我留職停薪,我休了一個長假。
那天的飛機是早上抵達巴黎,淑華在機場迎接我們。
第一眼印象,淑華並不是熱情無比、堆滿笑容,而是幫忙我們推著大行李,以流利的法語緩緩地和計程車司機溝通,沉著冷靜。
在那之前,我去過巴黎幾次,始終對這優雅浪漫的城市有傾慕之情,除了「吃在巴黎」這件事。
那年代沒有Wifi,不流行Google,看不懂法文,聽不懂法語,要深入巴黎的美味,真是不易,即使好不容易放膽踏進巴黎的餐廳,望著菜單總感覺進入了迷霧森林。
淑華是老饕。那次在巴黎,她帶領我們體驗的美食,跟她人一樣,樸實真誠,都是道地的家常風味。
每天的早餐是棍子麵包或可頌麵包。淑華對麵包很有研究精神,她推薦她家直走右轉的那家麵包店,看起來純樸無華的店家,出產酥脆又鬆軟的可頌,至今仍是我心中史上無敵NO. 1。
待過摩洛哥的淑華,也帶我們去享用摩洛哥菜。那一盤肉質軟嫩又滋味濃郁的燉肉燉菜,再搭配特殊香味的米Couscous,是三月份巴黎暖胃的佳餚,再來杯紅酒,人生完美。
我們也跟著淑華去米其林餐廳。那是一家歷史悠久,卻位在不起眼方位的餐廳,我已想不起來當晚吃的是什麼,但淑華仔細認真和西裝筆挺男服務員討論菜色的景象,讓我印象深刻。原來,專業的餐廳,也要有專業的食客啊。
淑華當然也身懷好手藝,很難定義她煮的類型,我想那是「無國界料理」,看似隨性,看似簡易,看似混搭,就好吃極了。
不知道這說出來對淑華會不會不敬,這位廚娘讓我最難忘的一餐,居然是她煮類似台灣泡麵的法式速食麵──
那是住進淑華巴黎家的第三還是第四日,我們在客廳聊天,或許是水土不服,或許是腸躁症犯了,沒聊多久,我就往廁所衝去,猛爆性的上吐下瀉,然後直接昏倒在床上,足足躺了近十九個小時。
昏沉中,我隱隱約約聽到寶寶和淑華走近我身邊關心的話語,我感受到她們有些擔心的心情。
醒來後,我依舊反胃,一聞到油味就噁心,吃不下什麼東西。
淑華待在廚房想了又想,決定拿出櫃子裡的法式速食麵來煮。「這味道很清淡,對胃不會造成負擔。我以前胃不舒服,都煮這個來吃。」
那是一碗平淡無奇的法式麵,沒有配料,沒有醬汁,大概三分鐘就快煮完成。奇妙的是,當我第一口吃下去,我的胃就暖了,我的味覺也醒了。
後來,我在巴黎的超市買了超過二十包同款麵帶回台灣,但同樣的一包麵,我怎麼就是煮不出同樣的滋味。
淑華的文字創作跟她的美食料理一樣,都是出自溫暖關懷之心。
多年前我看到她寫的故事,就為之著迷且深受感動。
如今她終於出了第一本書,我先預告大家:淑華的故事還有好多好多。
《旅行中的餐桌》,請好好享用。
趙雅芬(資深媒體人、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