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文本/政治

空間/文本/政治
定價:360
NT $ 272 ~ 324
  • 作者:范銘如
  •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2015-07-08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0845767
  • ISBN13:9789570845761
  • 裝訂:平裝 / 264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空間/文本/政治》是台灣文學研究者范銘如的最新論著
  以台灣文學為例
  探究文本作為空間與政治的中介
  三者之間如何彼此滲透、拉扯、維持的動態關係
 
  敘事既是建構空間政治的基礎,當然也是解構空間政治的核心。文本政治是當代文學理論理關注的一大面向,空間政治則是社會學科裡討論的重點。

  置身於象徵體系的文本,夾在空間與政治兩大外緣勢力中,如何被制約滲透、又如何調節制衡彼此、甚或矛盾共生,敘事美學又如何因勢碰撞出變化,是《空間/文本/政治》思索的重點。

  將文本放在這三元辯證的中間位置,除了彰顯文本的中介對話功能,也是在運用跨學科批評方法時強調人文學科的核心價值。

  《空間/文本/政治》分為兩大區塊,第一部分是理論性的從身分的角度,探討空間政治如何影響身分認同以及書寫模式,而空間的書寫又如何強化或解構既有的身分認知並與主導政治對話。

  第二部分從實際批評的操作裡,爬梳台灣近代史中兩波空間政治的變動如何連動文學空間的地貌易容,以及美學模式的新建構。
 
  【台灣與東亞】

  21世紀的國際學界,強調新的客觀條件已經與過去的歷史情境產生極大差異。每一個國家的知識分子都站在自己的立場重新出發,因此東亞是一個頗具挑戰性的概念,不僅要找到本身的歷史定位,同時也要照顧到東亞範圍內不同國籍知識分子所提出的文化反省。

  「台灣與東亞」叢刊的成立,正是鑑於國內學術風氣的日漸成熟,而且也見證研究成果的日益豐碩。這套叢刊希望能夠結合不同領域的研究者,從各自的專業領域嘗試探索東亞議題的可能性。無論是文學、歷史、哲學、社會學、政治學的專業訓練,都可以藉由東亞做為媒介,展開跨領域的對話。東亞的視野極為龐大,現代性的議題則極為複雜,尤其進入全球化的歷史階段,台灣學術研究也因而更加豐富。本叢刊強調嚴謹的學術精神,卻又不偏廢入世的人文關懷。站在台灣的立場,以開放態度與當代知識分子開啟無盡止的對話。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范銘如

  台灣嘉義人。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東亞文學系博士。現任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特聘教授兼所長。主要研究領域為現當代小說、台灣女性文學、女性主義理論、文學批評理論、空間理論等。著有:《文學地理:台灣小說的空間閱讀》、《眾裡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像一盒巧克力:當代文學文化評論》,並主編多本文學和評論選集。
 

目錄

私序
 
導論  空間的再現政治
 
理論篇
女性為什麼不寫鄉土
空間、身分與敘事
 
批評篇
台灣戰後初期的空間改造
劃界與定位──戰後小說再現的中華民國
自然的寓寄──戰後台籍作家的家園再現
後山與前哨──東部與離島書寫
台灣當代區域小說
 

導論

空間的再現政治

  空間是私人也是政治的。空間是個體據以生存、居住、生活、庇護、組織、繁衍、哺育、安養、勞動、休憩和埋葬的基礎。人的一生所有活動都離不開空間。正因為空間如此重要,從原始人社會到全球化時代,空間的占有、界定、吞併、擴張、開發、挪用、交換、分配和捍衛,對個體和群體都至為關鍵。不管我們稱呼為地盤、家、祖厝、故鄉、領土、疆域或江山,空間具備私人化與公共性的雙重特質。

  空間培養了我們的認識論。空間對群體的形成和意義的凝聚不可或缺,任何身分的建構以及關乎此身分的行為、規範、言語、論述、想像和表述,從小範圍的家族和省籍到大範圍的族群和國家,階級、性別、性向、宗教或年齡都有一套相應於空間的實踐。我是誰、我的所屬身分是什麼,跟我所居住或活動的空間息息相關;甚至於,我居住或活動的空間決定了我的身分。人群在不同尺度地理空間裡的聚集和隔離、距離、移動與互動是身分認證的物質基本條件之一。列斐伏爾(Henri Lefebvre)指陳,空間生產社會關係也被社會關係生產,依據經濟、政治或文化因素被銘刻了身分秩序,編碼了居住者的社會位置和相互對應的方式。姑且不談國家這個大的地理範疇,個體生在哪個家庭,這個家位處哪個村莊、省份,而這個地區的勞動條件和生產模式,對許多個體來說已經決定了很大部分的身分屬性;再加上這個地區居住人口的種族屬性或信奉實行的宗教信仰,以及不同性別和年齡在區域內的活動範疇與性質,都已經讓主體從出生到進入社會體系的過程中奠下了身分識別的根基。空間因此是各種權力必須爭奪、擁有、掌控、管理、規畫和表述的據點,空間上以及關於空間的論述也已是充滿並持續進行各式權力的操作。身分政治與空間政治有千絲萬縷的瓜葛。

  對個體來說,空間的意義跟群體的要求並不全然一致。一方面,空間的確具有培養集體意識的社會性質,但與此同時,亦是逃避或對抗前者的私密基地。隨著個體成長步入體制,規訓與懲罰愈來愈鮮明嚴密,空間的個人性需求也隨之增加,允許個體藏匿逃避或反抗。這樣的私人空間形形色色,從小孩到成人,在不同社會文化裡存在和持續開發;也許是合法規畫下讓個體暫時從體制內隱形、調節的異質空間,或許就是個體自己對社會空間權宜性的挪用。去政治性的空間始終是空間政治的銅板的另一面。

  俗語總是說,人不可能超越他/她的時代;同理,人也無法跳脫他/她的空間,而且無法跳脫的空間有許多重。同一時間點上並存著許多平行的空間和宇宙,聽起來像是科幻作品裡的幻想,對進入全球化網絡的現代人來說已經是某種程度的現實。五花八門的空間切片豐富了人的經驗並帶來新的挑戰。相較而論,每個人都只能活在一個時態中──亦即當代──儘管思想行為等會受到過去的影響,然而人的一生,尤其是移動交往愈來愈頻繁的二十世紀以迄,緣因學業、事業、婚姻、旅遊、逃難、居留種種原因,或長或短經歷過許多不同屬性的地域甚至國度。交通網絡的便利和運輸工具的進步使得一日生活圈的範圍適用於國內和跨國。透過影像和網路等傳播科技與多種媒介認識熟悉其他空間,甚至早已經和原本日常生活工作的空間密不可分。多地多國的同時視窗不只應用在商務教育等公共場所,也頻繁出現在家庭裡的電視和電腦螢幕裡。現代社會裡個體的空間經歷不只是線性、來來回回循環式或跳躍性的,尚有複合式的空間模式並存。由於每個空間型態及其文化各自迥異、甚或彼此矛盾衝突,多元的空間歷程和互動使得我們的認知處於歧支而不穩定的狀態。主體受到多重空間的制約,也可能在多重空間文化的夾縫中偷得某些自主性。空間的私人與公共的雙重性,歷時性的空間歷程加上同時性中多重空間的彼此鑲嵌互文,空間較之時間對人的影響更加錯綜複雜。

  空間與人的關係既然如此密不可分,人在思考自己在各種空間中的遭遇、自己與他人在不同空間中的往來與位置、各種空間的定位與意義,以及自身與空間中銘刻的權力網絡關係,都必須透過敘事來表述。人在空間裡的故事和空間本身的故事不只應用於神話、傳說與小說等虛構性文體,亦是諸多號稱紀實性的傳記、家族史、地方誌、國族起源的敘述原型,建構了人的主體認知與各種身分的雛形。弗瑞蒙(Susan S. Friedman)直言,身分即是穿越了時間與空間的系列敘事。這使得文學文本跟空間有許多的連通。這個看似獨立封閉的符號空間,跟外在的自然和社會空間始終脫離不了關係。一方面,文本本身就是一個象徵性的空間,標示著人物、作者和(預期)讀者在特地時空中的文化位置;另一方面,文本及其外延空間應該是何種關係不僅是文學批評諸家的爭議所在,更是許多勢力企圖劃界或越界的戰區。晚近各種政治立場的批判理論,一改過往批評裡將文本內的空間與外部的空間照映等同或分離無涉的二分主張,轉而關注文本與空間性之間動態而盤根錯節的雜蕪脈絡。最有系統性闡述空間與文本關係的代表學者當推列斐伏爾和哈維(David Harvey),兩人皆由空間實踐、空間再現和再現空間三個層面,探討社會經驗空間和規範理性空間加上生活和藝術性空間形成的辯證關係。他們的馬克思批評傾向主要是將後者視為前兩者的再生產,雖然也給美學性的再現空間預留某些顛覆前兩者的伏筆。在索雅(Edward W. Soja)詮釋微調下的空間三元論裡,再現空間的顛覆比重大大增加。再現空間充塞著資本主義、種族偏見和父權體制,包含著真實與想像的空間,卻也是與支配兩者的政治和意識型態持續競爭、干擾、解構與重構的第三空間。

  從台灣文學的實際批評裡,我們的確明顯看到社會空間及其主導的空間規畫與論述強力滲透到再現空間的痕跡,建構了主體的身分認同、定位空間本身的身分,甚至影響了再現模式的美學表現。然而誠如索雅所述,敘事文本承載著各方權力的角逐運作的同時又隱微地顯露某些制衡反抗的異質性。社會空間實踐及其優勢權力設計規範了空間的形狀、型態、功能、使用權和歸屬權,以至空間上個體的言行秩序、身分認同、人己分際、人地關係和思考上述種種的表述模式。空間權力政治大幅更迭的時候往往牽動了一波實踐、計畫與象徵系統的盤整。關鍵是,社會空間的各種權力並不全然處於和諧共存的狀態,彼此間的矛盾和爭奪得持續透過空間再現的擘畫與論述來爭逐,與上述兩種空間一致的單一空間再現根本是不可能的存在。何況,空間的再現即使一開始是社會空間和意識型態的再生產,改朝換代的變遷中即可能與原始生產語境脫節,變成去脈絡化的獨立表意系統。更有甚者,某些再現空間的生成即是緣自於現實空間中的匱缺或不足,是文學空間對社會空間的彌補、干預、反撲或逃避。這些空間表述模式可能進入日常生活成為普遍的文化甚或蛻變為更超然性的象徵,也有可能與後來的主導權力合謀而從原本的另類變成主流,反之亦有可能成為個體抵抗性的角力空間。《空間/文本/政治》即是想探究文本作為空間與政治的中介,三者之間如何彼此滲透、拉扯、維持動態關係。所謂的政治既指狹義性的實體政權,亦泛及各種強弱勢力間的傾軋折衝。此書的題目挪用自托里莫伊(Toril Moi)的《性別/文本政治》(Sexual/Textual Politics)及更早的凱.米勒(Kate Millet)的《性別政治》(Sexual Politics)。雖然本書並非女性主義理論的文學批評,卻受到兩者關於權力結構加諸於主體以至文本的論述啟發,只是再將此權力關係延伸至空間的層面,批評方法和立場在時空嬗遞中亦有前行的脈絡可循。

  本書分為兩大區塊,第一部分是理論性的從身分這個較為切身的角度,探討空間政治如何影響身分認同以及書寫模式,而空間的書寫又如何強化或解構既有的身分認知並與主導政治對話。第二部分則從實際批評的操作裡,爬梳台灣近代史中兩波空間政治的變動如何連動文學空間的地貌易容,以及美學模式的新建構。第一部分包括兩篇專文,〈女性為什麼不寫鄉土〉和〈空間、身分與敘事〉,前者專攻性別身分後者則兼論國族、族群與階級等台灣社會中舉足輕重的身分議題。〈女性為什麼不寫鄉土〉是個困擾我多年的懸念。「沒有」,對女性主義者來說不是新鮮的議題。文學史裡沒有女作家?我們就把女性文學史建構出來;但是女性文學裡對鄉土題材的缺乏興趣,已經不適合用再找出更多作品的方式來解答了。鄉土,不只在台灣文學和批評論爭裡占有核心位置而且持續被關注熱議,在中國文化傳統裡一直就享有、甚至等同某種文化正當性。奇怪的是台灣女性小說家即使勇於爭奪各種議題的詮釋權卻對鄉土符號相對冷淡。比對其他華文寫作區發現,女性熱中寫城市多過鄉土題材並非是台灣文學的獨特現象,因此必須從理論上的層面來探查女性、書寫跟空間的關聯。我認為女性書寫受制於社會空間、文化生產空間和敘事空間的性別區隔與偏好,空間在現實和象徵體系中已經被性別化。如果批評論述對這些空間政治缺乏警覺,即使是自詡為邊緣戰鬥的女性主義批評也只是在這四道牆內發聲,無法持續擴張女性書寫的空間範疇。

  跟鄉土類似、備受推崇的還有原鄉符號。原鄉敘述在我們的文化中源遠流長,彷彿總連結著懷舊、孺慕、童稚、思根、傷逝等文學感性。問題是,人有多重的身分,族群的、國族的、性別的和階級的,原鄉既是身分意識的緣起,同樣是各種身分衝突的原點。〈空間、身分與敘事〉解構附著於身分空間的感傷敘述,從台灣文學各種原鄉敘事出現的語境中揭露隱藏在美學下的權力競逐迭變,以及身分政治與空間政治的交互作用。本文試圖說明身分認同必須和空間連結,敘事則導引了兩者的縫合。原鄉與其說是傳記性的真實地理,不如說是某種身分的空間原型,而且所指涉的身分空間會隨著不同的語境延異,時見不同身分的擠壓傾軋。身分空間形塑之後,有可能引發下一波解疆域化和再疆域化的爭奪。因此,身分與空間的敘述永遠無法固定,在持續進行層累砌疊的過程中反覆刮除重寫表述。優勢的權力透過空間的宰制與論述安置了各種身分,但是這種定位有其時間性,以政治力恆久掌控空間的企圖注定是失敗的。敘事雖然大多時臣服於主導的空間政治,長久以往卻能將之轉化發展出某種文學文化的隱喻象徵,成為在符號體系之中或欲望底層的異質空間。就美學的長遠開展與革新來看,政治才是為文學服務。這些理論性的概念在第二部分的實際批評中將有更清晰實證的說明。

  第二部分的五篇專文分別處理台灣歷史中空間論述大變動的兩個階段,前三篇系列專文鎖定二戰後至一九六○年代中期,後兩篇系列專文則專論一九九○年代中期以迄。二十世紀的台灣經歷了三次的地景重寫,從日本殖民地、到反攻大陸的跳板、到台灣主體確立,政治生態的更迭帶動了地貌風格的變動,也引發身分和空間論述的重構。台灣從大清帝國改隸日本帝國時,固然經歷空間和語言符號的刮除重寫,但這個過程相對進展和緩;在教育尚未普及、現代小說還未問世的二十世紀初,我認為敘事在此階段的作用相對有限。一九四五年台灣歸屬中華民國,緊接著國府遷台,在短短的幾年之間中華民國統治的版圖來回震盪,連帶轄境內各地理區塊的定位、人口結構、生產方式和文化生產機制大幅調整。這一波段的統治是全方位的大改造,而且敘述發揮了極大的效能。由於禁日文說國語的政策明顯導致文學人口和文化生態的傾斜,不少台灣文史研究者已經從語言、傳媒和文化政策等面向研究國民政府如何進行泛稱為「去日本化、再中國化」的文化重塑,以便建構住民的國族身分認同。既然身分始終無法脫離空間存在,我認為,戰後文學文化與身分政治的研究範疇應該要延伸到空間的軟硬體改造。

  〈台灣戰後初期的空間改造〉、〈劃界與定位──戰後小說再現的中華民國〉和〈自然的寓寄──戰後台籍作家的家園再現〉是系列性的專文,橫向地探討同一時期間國民政府如何根據意識型態形塑、作用和分配台灣空間,新的地景與論述如何被不同歷史背景的住民感知和描繪。第一篇首先由空間再現政策的實施綱領和具體實踐入手,勾勒出戰後主導勢力如何從外在空間的改造進行中國國族認同的縫合。這一篇希望較全景式地呈現台灣街道、地標、建築和市景如何被中國化。由於我們當前的學術趨勢都偏向小題大作的微觀研究,缺乏整體空間的易容史,我只好不智地來做這個基本上不屬於文學批評家該做的文化研究的宏大論文。除了我自己做了第一手史料性的考證爬梳外,多所仰仗歷史學、建築學、地理學和社會學的專門論文,一小片一小片地拼湊出此時期大致的空間骨架,粗淺簡陋在所難免。粗具空間歷史的知識,我們接著才能對照出文學再現受制和反制空間實踐和規畫的地方。令人驚訝的是,歷時二十年如此大規模的空間改造工程在新移民和在地作家的文本中所占的比重並不明顯,尤其是後者。新近從大陸遷移來台的住民對這塊陌生土地的認識有限,難免受到官方主導論述的建構引導。〈劃界與定位〉卻從他們的文本裡發現,通常在某些政治導向強烈的時期或小說中才會依賴政治性的空間符號去營造宣導大有為政府的形象。大多時候,他們採取的是以人群的聚集、交往、安頓、成家而逐漸形成的地方感去敘述台灣經驗或圖像。儘管外省移民慢慢建立人際和生活網絡,對台灣的地景和文化開始產生理解和親切感,我們卻可以從文本中看到在地化欲望在官方的返鄉論述下蠢動而終不敢逾越的曖昧。相對於外省移民的由陌生到熟悉,台灣地景的中國化改造對本地作家而言無異是經歷了由熟悉到陌生的轉化,按理說他們的文本應該記載不少此過程對於他們的衝擊。細讀中不難發現,他們以日據時空作為小說背景的比例遠遠超過戰後。少數作家作品的確正面表述了國民政府對土地的建設與規畫,更多的則是隱約夾帶了他們對家園的失落感以及身分定位上的焦慮。吳濁流甚至直言批評這一連串強勢的空間占用和重塑。然而置身於高壓肅殺的白色恐怖中,中國傳統文人借山林歌詠暗貶時事的做法成為他們仿效的模式,在文化傳統中已被賦予更高位階的自然空間彷彿變身為某種桃花源,對抗時下空間政治的淨土。訴諸古中國抵制新中國,以文化意識抗衡政治型態,傳統的空間再現敘述在後世作家的巧思挪用下抵銷了官方空間政策的正當性。

  第二組系列專文處理的是一九九○年代以來的再現台灣熱。這一波的書寫台灣原因較為複雜,內部是一九八○年代以迄本土化運動合併政治解嚴帶來的台灣意識抬頭,外部則是跨國資金科技和資訊快速交流、同質化趨勢引起對在地性的重視。此外,文學生產以及敘事模式的發展也在此階段面臨了轉型。因此,這個時期的書寫台灣不僅只是摹寫一個總體性的台灣,還是劃分得更細緻的地方性再現。中央及各個縣市政府透過大大小小的文學獎助與活動鼓勵成名作家和新進寫手,形塑地方圖像敘述在地生活與故事。只是台灣幅員狹小,交通網絡發達,鄰近縣市殊異性不明顯,縣市的地誌書寫模式也多所重複。雖然文學的板塊與行政地理區劃不可能完然重疊,若干相鄰的縣市卻可能由於自然環境、人口結構、地區開拓發展等時空條件的類同,形構出幾個文學區域,再現該區景觀、地誌、風俗傳統以及文化精神。不少國家文學中包含著頗具特色的地域文學,當代台灣地方書寫也隱約摸索出幾個區域文學的雛形。處在台灣身分認同的重新建構和全球化浪潮的衝擊下,寫作者在想像形塑地方時如何定位自身,而這種新題材的開發又如何激發出不同以往的敘事美學?在台灣地方書寫的發展中,南部書寫發軔較早也是最具規模的,筆者前作中已有專章;邇來東部及離島書寫來勢洶洶,儼然有後來居上之勢,而且敘事模式有異於南部書寫,〈後山與前哨〉專論地域特徵鮮明的東部暨離島文學。〈台灣當代區域小說〉則總綰台灣二十年來的地誌書寫,除了說明區域文學的生成與流變,還會細談為何北部區域尚未、將來可能亦無法形成同質性的書寫模式。地方書寫的拓展,不僅引導讀者認識置身其中卻並不熟悉的人文歷史地理景觀,並且再現異質化的台灣面貌以及論述立場。雖然目前地方書寫的藝術性尚有待加強,但是這種把空間當作核心、突破傳統上依賴人和事為主的敘事方式,可望為敘述美學帶來新穎的風格,後續變化不容小覷。

  這兩個系列專文各自處理戰後二十年和當代二十年這兩波台灣地景大幅重寫的歷史時期,但是將文中梳理的一些歷史階段串聯起來又可以形成歷時性的觀照,觀察七十年來台灣圖像漸次浮出敘述地表的軌跡。戰後初期,台灣地景所占的比例不僅遠遠不及中國大陸、甚至不若幾個離島戰區鮮明。一九五○年代後期隨著反共大陸的夢想幻滅而加強將台灣打造成為現代化的中國景觀,在官方的鼓勵和移民者的落地欲望中,以人的來往和強調移民者貢獻的台灣故事慢慢變多。約略與此同時,以本省籍新寫手為主的鄉土文學也慢慢醞釀,在一九七○年代發展出以鄉人為主帶出的在地故事。以人為主的鄉土小說,也就是我們熟知的鄉土文學,基本上是從一九六○年代至八○年代再現台灣的敘事方式,拙作之前已有談論故此書不擬贅述。直至一九九○年代中期以後,土地擺脫人物的附屬地位,開始在敘事文體中享有主角位置,寫台灣變成是一個主流題材,而且地誌書寫的推動使得各地方的台灣爭妍競豔,風貌殊異、各具丰姿。

  從日本化到中國化再到台灣化,台灣地景在政治勢力和身分認同的迭變中一再刮除重寫,文本的空間再現有時候呼應強化主流空間政治,卻保留著某些異議性的抵抗空間。這些實際批評上的證據再次印證理論篇裡論述的,任何政治霸權企圖永遠宰制規範空間並據此定位身分的枉然。這暗示著,戰後初期大中國化的空間論述與文學再現會被繼起的台灣中心論述與書寫取代,而當前風起雲湧的台灣地誌再現與想像將成為下一代文學地景覆蓋的基石。但不像被推翻的政治勢力會被遺忘甚或唾棄,被覆蓋的文學卻能夠成為,而且注定將是,另一種文學空間的原型。文本雖然難以抽離空間政治,卻不是上下游的直接產物。文本回應主導的空間政治的方式很多,有的直接響應傳導、有的聲東擊西避重就輕、有的乾脆不理不寫。然而有時候,文本的空白之處正是各種空間裡主導勢力的交會區。文學的空間有許多的傳統跟不同寓意,鑲嵌在後世的文本中,隨著時空脈絡的變化發揮互文性的效益。這個部分本書未及深談,容後另以專書析論。本書討論的文本以敘事文體為主,因為我認為小說不管就內容形式或生產傳播的方式跟社會的脈動最息息相關。本文的結論既是從小說導出,可茲作為參照系,未必完全適用於散文和詩的研究。小說裡的空間必須跟人物情節和主旨做整體性的搭配設計,直至當代逐漸將地誌推向焦距以前,空間通常只是小說裡模糊的背景或場景,不見得需要多所著墨。儘管作者和讀者並未意識到空間的重要與功能,先行存在於各種社會實踐、象徵系統和文化敘述中的空間表徵卻是小說得以表意詮釋的環節。小說空間的邊緣性使得意識與潛意識、政治與美學、集體與個體、表述與緘默、慣例與破例的種種二元產生曖昧的疊合,對於像我這類喜歡在幽微處做文章的研究者格外有吸引力。相較於空間在敘事文體的隱而不顯,空間之於散文和詩的關係明顯且歷史長遠。空間是寫景詠物或遊記詩文的主角。山川湖嶽、名勝古蹟、大城小村、異國情調、在地風土,乃至於廳堂陋室,常常是散文與詩主要描繪的對象。詩和文的文類採用空間作為主角,不僅早已發展出豐富的詩學傳統,其中甚至有非常實用性的目的。舉例來說,台灣地景鮮少出現在戰後二十年的小說文本中,但在散文文類中卻屢見不鮮,以個人翻閱此時期報章雜誌的粗淺印象來說,甚或不輸給大陸江山出現的比例,其中緣故部分肇因於散文敘述的主題慣性,部分也跟台灣風物導覽的需求有關。而八景詩的盛行,除了有文人傳統的流風,跟政治宣傳和觀光行銷的淵源也不容迴避。不同文類的特徵、歷史和功能,使得各自在空間、文本、政治的迴路中有不一樣的路徑,期待詩和散文的研究者做進一步細緻的梳理。

  敘事既是建構空間政治的基礎,自是解構空間政治的核心。文本政治是當代文學理論關注的一大面向,空間政治則是社會學科裡討論的重點。置身於象徵體系的文本,夾在空間與政治兩大外緣勢力中,如何被制約滲透、又如何調節制衡彼此、甚或矛盾共生,敘事美學又如何因勢碰撞出變革,是本書思索的重點。將文本放在這三元辯證的中間位置,除了彰顯文本的中介對話功能,也是在運用跨學科批評方法時強調人文學科的核心價值。缺乏敘述與再現,任何的思考都難以進行。
 

內容連載

女性為什麼不寫鄉土

本文將是一盆冷水,潑向為女性書寫暨研究的成就興高采烈、甚至認為不需要再為此費心的同行們。很抱歉。題目並無誤寫,女作家確實不喜歡寫鄉土題材的小說,儘管女性常常跟土地、自然這些傳統隱喻連結。此處所謂的鄉土泛指一般概念的鄉下,如小城、鄉鎮、農村、漁村、聚落或部落等等。這當然不是說沒有個別的女作家從事鄉土類型的創作。耳熟能詳的代表範例至少包括蕭麗紅、陳淑瑤、凌煙、蔡素芬、李昂、施叔青、鍾文音、陳雪等等,我的同事們甚至我自己都做過部分作家的相關研究。但我們若逐一檢視就不難注意到,即使是上述作家,除了蕭麗紅與陳淑瑤,以都會文化為書寫背景的比例都遠遠超過鄉村。放大到台灣文學史的脈絡來看,這個現象格外觸目驚心。十幾年前當我開始爬梳台灣女性小說的發展源流時,我嘗試以一般台灣文學史的分期為經,平行地對比出同時期女性小說的特徵,她們與男性主流文學的類同與差異,以此來建構出台灣女性「自己的文學」。在研究的過程中,我注意到女作家人數有些不尋常的起伏。在以新近遷移來台的外省女性為主、偏向寫實形式的一九四○、五○年代,作家數高達百人以上,進展到現代主義興盛的一九六○年代時,新進文壇的(外省加本省籍)女性寫手卻銳減至十人以內;當時我認為肇因於台灣女作家對現代主義美學的隔閡陌生,部分也是因為戰後本地女性教育人口還未全面成長,文學養成的時間還不夠久,創作人數大幅下滑倒也合理。到了又是寫實主義形式抬頭但以鄉土素材為內容的一九七○年代,真正以鄉土題材成功進軍文壇的大概只有兩人,而且創作數量不多,以至於我無法專立一章女性鄉土小說去對照台灣文學史裡一九七○年代的鄉土文學。雖則有些納悶,我卻不疑有它。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6
    $272
  2. 新書
    79
    $284
  3. 新書
    79
    $284
  4. 新書
    79
    $284
  5. 新書
    79
    $285
  6. 新書
    85
    $306
  7. 新書
    9
    $324
  8. 新書
    9
    $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