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賢哲感覺得死生輪迴的痛苦,所以用種種的方法來解決此輪迴的痛苦,而超出死生的問題。老子解決死生的問題是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天下萬物皆由於我們的妄念生來的,我們的妄念斷了,即是還歸清淨無為的。
千百年來,許多未明心見性的人,以腦筋思惟來臆測佛性,建立種種似是而非、甚至積非成是的教法或觀念,不惟自誤,亦且貽誤他人。本書輯錄了月溪法師對歷代以迄於當今不究竟教法所做的辨證,字字精當,句句透徹,以本書為據,學人可得揀擇正法的正法眼,破無明的遮障,進而見著自家本具的佛性。
師講經說法數十年,足跡遍海內,所有語句,皆各法會、各大德居士隨時錄存,向未編籑,日久多已散失,茲為利益學者起見,用為蒐集編輯,分為開示、說法、示眾、請益、捉因緣、勘驗印證六類,俾學者一覽,便知參禪學佛之正當途徑。儻能照師所示參究學習,必能獲大利益,證無上菩提。師曾云:「我把釋迦佛傳下來的藥方開給你,喫不喫在自己。」這本開示錄,譬如是一卷祖傳的良方,靈驗無比,但恐諸仁者信不急耳。師尚有語句講錄多種,因兵燹散失,候將來收集完備再行補編,以供養大眾。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月溪法師
.俗姓吳;浙江錢塘人,生於昆明。
.早歲習儒書,後肄業於復旦大學。
.年十九決志出家,並立下修行三大願。
.年二十三開始講經說法,聽者如市。
.年二十四證語,並得鐵巖大德印證,說證悟偈曰:
本來無佛無眾生,世界未曾見一年
究竟瞭解是這箇,自性還是自己生
.後講經數十年,遍全國,凡數百會。
.上人二戰後在香港建立萬佛寺。
.民國六十一年圓寂,為香港唯一的肉身菩薩。
.上人著作凡九十八種,唯大抵毀於戰火。
.今經系統整編,共蒐得二十餘種,輯為九冊:
1.《大乘絕對論》
2.《月溪法師開示錄》
3.《佛教的人生觀》
4.《參禪與念佛修法》
5.《神會大師證道歌、顯宗記溯源》
6.《圓覺經、金剛經、心經註疏》
7.《維摩詰所說經註疏》
8.《楞伽經註疏》
9.《月溪法師詩詞書琴合集》
月溪法師
.俗姓吳;浙江錢塘人,生於昆明。
.早歲習儒書,後肄業於復旦大學。
.年十九決志出家,並立下修行三大願。
.年二十三開始講經說法,聽者如市。
.年二十四證語,並得鐵巖大德印證,說證悟偈曰:
本來無佛無眾生,世界未曾見一年
究竟瞭解是這箇,自性還是自己生
.後講經數十年,遍全國,凡數百會。
.上人二戰後在香港建立萬佛寺。
.民國六十一年圓寂,為香港唯一的肉身菩薩。
.上人著作凡九十八種,唯大抵毀於戰火。
.今經系統整編,共蒐得二十餘種,輯為九冊:
1.《大乘絕對論》
2.《月溪法師開示錄》
3.《佛教的人生觀》
4.《參禪與念佛修法》
5.《神會大師證道歌、顯宗記溯源》
6.《圓覺經、金剛經、心經註疏》
7.《維摩詰所說經註疏》
8.《楞伽經註疏》
9.《月溪法師詩詞書琴合集》
目錄
月溪法師法像
月溪法師手跡
新編月溪法師文集緣起────自在居士
香港沙田萬佛寺開山祖師第一代主持月溪上人肉身法體鋪金圓滿陞座碑
序
開示
說法
示眾
請益
捉機緣
勘驗印證
月溪法師高臥處碑文
編後語
再版記
月溪法師手跡
新編月溪法師文集緣起────自在居士
香港沙田萬佛寺開山祖師第一代主持月溪上人肉身法體鋪金圓滿陞座碑
序
開示
說法
示眾
請益
捉機緣
勘驗印證
月溪法師高臥處碑文
編後語
再版記
序
序
師講經說法數十年,足跡遍海內,所有語句,皆各法會、各大德居士隨時錄存,向未編籑,日久多已散失,茲為利益學者起見,用為蒐集編輯,分為開示、說法、示眾、請益、捉因緣、勘驗印證六類,俾學者一覽,便知參禪學佛之正當途徑。儻能照師所示參究學習,必能獲大利益,證無上菩提。師曾云:「我把釋迦佛傳下來的藥方開給你,喫不喫在自己。」這本開示錄,譬如是一卷祖傳的良方,靈驗無比,但恐諸仁者信不急耳。師尚有語句講錄多種,因兵燹散失,候將來收集完備再行補編,以供養大眾。
師講經說法數十年,足跡遍海內,所有語句,皆各法會、各大德居士隨時錄存,向未編籑,日久多已散失,茲為利益學者起見,用為蒐集編輯,分為開示、說法、示眾、請益、捉因緣、勘驗印證六類,俾學者一覽,便知參禪學佛之正當途徑。儻能照師所示參究學習,必能獲大利益,證無上菩提。師曾云:「我把釋迦佛傳下來的藥方開給你,喫不喫在自己。」這本開示錄,譬如是一卷祖傳的良方,靈驗無比,但恐諸仁者信不急耳。師尚有語句講錄多種,因兵燹散失,候將來收集完備再行補編,以供養大眾。
內容連載
文學家前輩王羲之說:「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詩人陳子昂說:「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詩仙李白說:「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儒教的先師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孔子告顏回曰:「吾與爾皆夢也。」哲學家的祖宗老子說:「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他們各位的聰明、人品、學問、道德,只要是讀書人認得他們的,皆是最崇拜的。他們都感覺到要怎麼樣子,才能解決得死生的問題。一般的庸夫俗子,只知道父母生來,由少而壯而老而死,死了就算是了,假使死了就算了,那生死的問題就不必研究了。可是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生死是有輪迴的。這生了又死,梁啟超《飲冰室文集》中所說,「死」字很有道理,茲摘錄之以供眾覽。案「死」字之為物最能困人。
記曰:「天地之大也,人猶有所憾,人既生而必不能無死,是尋常人所最引為缺憾者也,故古來宗教家、哲學家,莫不汲汲焉研究『死』之一問題。嘗綜論之,約有八說。儒家之教以為死而有不死者存,不死者何?曰『名』。故曰:『君子疾歿世而名不稱焉。』或曰:『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若何而與日月爭光?若何而與草木同腐?』此儒家之所最稱也。其為教也,激厲(勵)志氣導人向上,然只能引進中人以上,而不範圍中人以下,美猶有憾焉,此其一。
「道家之教,厥有三派,一曰莊列派,以生為死齊一,無所容心,故曰:『物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又曰:『算壽於殤子,而彭祖為夭。』其為教也,使人心志開拓,然放任太過,委心任運,亦使人徬徨無所歸宿,此其二。次為老楊派,以為死則已矣,毋寧樂生,故曰:『生則堯舜,死則腐骨;生則桀紂,死則腐骨。腐骨一耳,熟(孰)知其極。』其為教也,使人厭世,使人肆志,傷風敗俗,卒天下而禽獸,罪莫大焉,此其三。
記曰:「天地之大也,人猶有所憾,人既生而必不能無死,是尋常人所最引為缺憾者也,故古來宗教家、哲學家,莫不汲汲焉研究『死』之一問題。嘗綜論之,約有八說。儒家之教以為死而有不死者存,不死者何?曰『名』。故曰:『君子疾歿世而名不稱焉。』或曰:『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若何而與日月爭光?若何而與草木同腐?』此儒家之所最稱也。其為教也,激厲(勵)志氣導人向上,然只能引進中人以上,而不範圍中人以下,美猶有憾焉,此其一。
「道家之教,厥有三派,一曰莊列派,以生為死齊一,無所容心,故曰:『物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又曰:『算壽於殤子,而彭祖為夭。』其為教也,使人心志開拓,然放任太過,委心任運,亦使人徬徨無所歸宿,此其二。次為老楊派,以為死則已矣,毋寧樂生,故曰:『生則堯舜,死則腐骨;生則桀紂,死則腐骨。腐骨一耳,熟(孰)知其極。』其為教也,使人厭世,使人肆志,傷風敗俗,卒天下而禽獸,罪莫大焉,此其三。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79折$284
-
新書79折$285
-
新書85折$306
-
新書9折$324
-
新書$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