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人:從自利出發,亞當.斯密給我們的十堂思辨課

身為人:從自利出發,亞當.斯密給我們的十堂思辨課
定價:320
NT $ 160 ~ 288
  • 作者:路斯.羅伯茲
  • 原文作者:Russ Roberts
  • 譯者:陳儀
  • 出版社:臉譜
  • 出版日期:2015-07-02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235447X
  • ISBN13:9789862354476
  • 裝訂:平裝 / 316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個人脫序,社會國家失控
是因為我們從沒認清「我是誰」、「我為何存在」

  如何認識自己?如何知道什麼才是自己想要的?美好人生怎麼追求?
  經濟學之父兼哲學家亞當.斯密不僅教我們做選擇,
  更教我們如何透過思辨,過上極致豐富的人生!

  「還有哪一個人能用兩本書的篇幅,洞察人類行為的前因與後果,影響世界長達數百年之久?」--台灣大學經濟系林明仁教授 專文導讀

  要理解人的行為,必先理解人性最根本的矛盾:「自利」與「利他」,《國富論》作者、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早於兩百年前在《道德情操論》中精闢剖析。本書以現代生活案例重新演繹其核心精髓,揭開人性本質,指引我們身而為人的意義與價值。

  想像一下,就讀史丹佛大學的你,夢想是成為一位音樂家,而你超級有錢的老爸現在就打算把他公司的部分股票當作遺產交給你,目前那批股票價值九萬美元。
你會賣掉股票就此展開音樂之路;還是追求與史丹佛學歷匹配的遠大前程?

  你會怎麼選擇你的人生?
  
  真實人生不一定會這麼戲劇化,但生活中時時刻刻都面臨各種選擇。如何認識自己?如何知道什麼才是自己想要的?美好人生怎麼追求?

  ◎「自利」VS「利他」,亞當‧《道德情操論》精闢剖析人性的本質與行為的動機

  「不管一個人有多麼自私,他本性上一定還是會堅持某些節操,這些節操會促使他關注其他人的命運,並認定旁人的快樂對他是必要的。」

  亞當.斯密早在兩百五十年前,就在巨作《道德情操論》中,從共存卻矛盾、塑造人類行為的根本特質「自利」與「利他」出發,深刻剖析道德人性,進而揭開人類各種行為背後潛藏的心理機制。引導我們透過論證與思辯,為自己找出這些重要問題的答案。

  ◎本書透過現代案例,帶你深入理解《道德情操論》

  .我們會願意犧牲上萬陌生人的性命,只為保全自己的小指頭嗎?
  .同樣透過投資賺進大筆財富,為什麼設計「龐式騙局」的馬多夫不快樂,巴菲特卻心安理得?
  .為什麼惠妮.休斯頓、瑪莉.蓮夢露等名人的逝去會讓人們悲傷?
  .面對日新又新的科技產品,為什麼我們永遠無法滿足?
  .在「做自己」當道的時代,為什麼斯密說「要滿足別人期望才能獲得快樂」?
  .為什麼當我們流淚或大笑而對方卻無動於衷,會讓人感到不自在?
  .為什麼社會上有那麼多場合沒人控制,卻能夠「自然發生秩序」?
  .「無私」真的能讓社會變得更美好嗎?
  .史達林、毛澤東、美國在伊拉克的政治舉措……企圖依照願景改造社會的領袖、政策,為什麼反而擾亂社會,甚至造成嚴重後果?
……

  本書作者羅伯茲運用各種貼切的現代生活案例,
  帶我們跟著亞當.斯密一同踏上道德智慧的思辨之旅。

  這本書將會讓你--
  .注意到自己過去未曾留意的人際互動模式
  .獲得許多有關看待金錢、野心、名氣和道德的不朽建議
  .學會該如何找到快樂、如何看待物質上的成就和失敗
  .了解為何美德和善良值得我們去追尋

  透過本書,發現潛藏內心深處亙古不變的人性本質,
  我們將會更了解生命的意義,以及該怎麼追求真正的理想人生。

  【亞當.斯密】
  1723-1790,蘇格蘭哲學家兼經濟學家,其介紹歐洲產業增長和商業發展歷史的著作《國富論》讓經濟學成為獨立的一門學科,也奠定了現代資本主義經濟理論的基礎。另一本探討人性、道德的著作《道德情操論》,雖有深刻見地卻因其厚重、艱澀且由詩歌文體寫成,較不為人所認識。

好評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朱家安 哲學普及作家
  林明仁 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
  周偉航(人渣文本) 作家
  許毓仁 TEDxTaipei 策展人&TED亞洲大使
  賴建誠 清華大學經濟系榮譽退休教授

  在用亞當.斯密對人生的見解來討論現代人的困境時,羅伯茲也藉現代生活情景詮釋了經典。羅伯茲轉述的洞見兼具清晰與說服力,讓我幾乎有興趣去讀《道德情操論》了。(但我八成還是不會去讀,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這類對於經典的當代討論,是吧~)──朱家安(哲學普及作家)

  《身為人:從自利出發,亞當.斯密給我們的十堂思辨課》這本書,用生活化的案例與淺白的文字引介《道德情操論》這部作品,也藉由「亞當.斯密的問題」等看似矛盾的議題,提供讀者思辨人性與理解亞當.斯密不同面貌的機會。──賴建誠(國立清華大學經濟系榮譽退休教授)

  羅伯茲發揚了亞當.斯密關於道德與人類本性的洞見,並且發現這些十八世紀的想法居然仍然適用於二十一世紀的現在。這是本有趣、精彩且原創性十足的書。──《未來在等待的人才》(Drive and To Sell is Human)作者丹尼爾.品克(Daniel H. Pink)

  一本極好的書。它會讓你感覺人生、人性和自己變得更美好。閱讀這本書就好像親自和亞當.斯密(或更棒的──路斯.羅伯茲)對飲威士忌、促膝長談般暢快。──《黑天鵝效應》(The Black Swan)作者納西姆.塔雷伯(Nassim Taleb)

  路斯.羅伯茲選擇了一本卓越但極端艱澀的經典巨著──斯密的《道德情操論》,並將自己對這本巨著的感想,寫成一本引人入勝又啟發人心的沉思錄、引導我們如何過美好生活的好書。──《好人總是自以為是》(The Righteous Mind)作者強納森.海德特(Jonathan Haidt)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路斯.羅伯茲 Russ Roberts


  史丹佛大學的經濟學家,主持廣受喜愛的播客(podcast)節目《談經濟》(EconTalk),著有商業小說《所有東西的價錢》(The Price of Everything),同時也是YouTube點閱率五百多萬的「凱恩斯與海耶克RAP對決」(Fight of the Century: Keynes vs. Hayek)影片的創作者。

譯者簡介

陳儀


  目前為投顧公司的投資部主管,投入金融理財領域長達十年以上,曾任投信基金經理人及專業投顧研究主管,實務經驗豐富。譯有《中國金融大揭密》、《一口氣搞懂外匯市場》、《管理會計與決策績效》、《透析財務數字》、《識破財務騙局的第一本書》、《標準普爾教你做好選股策略》等。
 

目錄

第一章 擁抱《道德情操論》,過極致豐富的人生
第二章 認識自己,認識「無私的旁觀者」
第三章 怎樣才會快樂
第四章 如何識破「自我欺騙」的圈套?
第五章 怎樣才能受人喜愛
第六章 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可愛的人
第七章 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好人
第八章 怎樣才能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第九章 怎樣的行為不會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第十章 現代人與美好生活
 

推薦序

亞當.斯密的兩個面貌


  一般人聽到亞當.斯密,聯想到的作品是《國富論》,而重要性與《國富論》相當的哲學類著作《道德情操論》則較不為人所熟悉。

  《道德情操論》的主要論點是:社會中的個人相互依存,若要增進整體福利,則人與人之間要有同理心(sympathy)或同感心(empathy)。「同感」的概念用中文來表達,就是「感同身受」、「替他人設身處地」、「人溺己溺、人飢己飢」。

  但《國富論》指出的論點則為:人是自利的、市場是競爭的、無情的。「互助共利說」與「競爭自利說」,是截然不同的人性論。十九世紀下半葉的德國學者,給這個矛盾性的議題取個名字:「亞當.斯密的問題」(Das Adam Smith Problem),用來指稱人文社會學者與哲學家對這項矛盾的爭辯。有許多人宣稱已經解決這個議題,但至今為止仍無明確定論。

  我認為最簡潔也最有說服力的論點,是維農.史密斯(Vernon Smith,二○○二年以實驗經濟學得諾貝爾獎)在一九九八年提出的見解:在社會的層面上,斯密認為人必須互助共利,所以在《道德情操論》提倡「同感說」。但在經濟層面上人是自利的,在市場層面上人是競爭的,所以「競爭自利說」成為《國富論》的核心。

  維農.史密斯認為,《道德情操論》與《國富論》之間沒有矛盾,因為斯密在處理不同層次的議題。斯密的這兩本主要著作,從兩個互斥的主題(一論道德一論競爭)來探討人性問題。《國富論》談的是自利與不合作(競爭),《道德情操論》談關注他人的同感心、同理心、同情心。這是屬於兩個層面的議題──經濟行為屬於「非人身的市場交換」(impersonal market exchange);社會行為屬於「人身的交換」(personal exchange)。在不合作行為的市場競爭行為裡,人要從交換行為中追求利益極大;而在人身交換的社會合作行為裡,是以相互性為基礎,例如互贈禮物、幫助他人、給別人方便。

  用我自己的話來說,其實人性兼具合作與不合作的面向,正如同你我心中同時具有慈善與凶惡的組合,兼具天使與魔鬼的成分。對待鄰人與朋友時,我們是慈善的、天使的,對待敗類與敵人時,我們是凶惡的、魔鬼的。不論行為是善是惡、是交換或競爭或互助,基本人性還是自利的,只是有時以互助利他的形式出現,有時以自利競爭的形式表達。我覺得這是很合情理的見解,研究黑猩猩的動物學者也有類似觀察。

  《身為人:從自利出發,亞當斯密給我們的十堂思辨課》這本書,用生活化的案例與淺白的文字引介《道德情操論》這部作品,也藉由「亞當.斯密的問題」等看似矛盾的議題,提供讀者思辨人性與理解亞當.斯密不同面貌的機會。

賴建誠,國立清華大學經濟系榮譽退休教授,研究方向為經濟史、經濟思想史。
 

內容連載

第一章  擁抱《道德情操論》,過極致豐富的人生
 
怎樣才叫美好的人生?很多宗教、哲學和現代勵志書籍都有志一同地在探討這個疑問,不過,這個問題的答案卻向來虛無縹緲,莫衷一是。美好的人生意味快樂嗎?或者說,它和財富與專業成就有關?而在這當中,美德又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美好的人生代表要當個好人嗎?這意味你要熱心助人,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嗎?
 
兩百五十年前,一名蘇格蘭道德哲學家就曾在一本書裡討論諸如此類的問題。這本書的書名並不特別吸睛,它叫《道德情操論》(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作者亞當.斯密(Adam Smith)希望透過這本書來解釋道德感的來源,並說明為何即使堅持禮節和美德可能導致自身利益受傷害,一般人卻還是願意以禮節和美德來作為行事準則。這本書融合了心理學、哲學和我們現在所謂的行為經濟學(behavioral economics),內容充滿了斯密對於友誼、財富的追求、快樂的追尋和美德等議題的評論。斯密透過這本書,循序漸進地向讀者說明什麼是美好的人生,以及要如何實現這樣的人生。
 
這本書在他那個年代可說是成就斐然,但如今《道德情操論》幾乎已完全被世人遺忘,因斯密第二本書的過人成就而相形失色。他的第二本書就是一七七六年出版的《國富論:關於國富的本質及原因之探究》(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這本書為亞當.斯密贏得了永垂不朽的名聲,經濟學專業領域也因此誕生。雖然現在也已經很少人會閱讀《國富論》,但它仍是一本經典名著,這一點絕對無庸置疑。既然讀《國富論》的人不多,那麼,會讀斯密的另一本書《道德情操論》的人,想當然更是少之又少,多數人甚至完全沒聽過。
 
在我個人職業生涯歷程的早期階段,也未曾讀過這本書。要一個經濟學家坦白其實是非常困難的。你應該以為我理所當然讀過自己的專業領域始祖所撰寫的兩本重要著作,但其實我原本對《道德情操論》這本書真的幾乎一無所知,直到最近,情況才改觀。事實上,在漫長的職業生涯中,我幾乎從未聽過任何人提及亞當.斯密這一本較不出名的書,畢竟它的書名很容易讓人看了就打退堂鼓,而且,它聽起來根本就和經濟學沒有太大關係。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5
    $160
  2. 二手書
    53
    $170
  3. 二手書
    53
    $170
  4. 新書
    53
    $171
  5. 新書
    79
    $253
  6. 新書
    79
    $253
  7. 新書
    79
    $253
  8. 新書
    79
    $253
  9. 新書
    79
    $253
  10. 新書
    9
    $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