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梁庄

中國在梁庄
定價:380
NT $ 150 ~ 523
  • 作者:梁鴻
  • 出版社:人間
  • 出版日期:2015-05-30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6777871
  • ISBN13:9789866777875
  • 裝訂:平裝 / 370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梁庄」,中國北方一個最普通的村莊,既不大也不小,既不窮也不富,它的命運既是個體村莊的命運,但也確實能够代表相當一部分村莊的普遍命運。──梁鴻
 
  梁鴻在離家20多年之後,回故鄉「梁庄」以田野考查的方式,再現中國的轉型之痛、農村之傷。透過作者具有思考力的觀察和誠懇、踏實的文筆,我們看到在當代中國經濟朝前飛越、並取得莫大的成功的同時,沒有討到便宜的「農村」在這過程中,逐漸崩壞、瓦解,漸成一個廢墟,產生了諸多的問題,比如留守老人、留守兒童產生的家庭倫理和教養問題,天主教進入農村產生的「新道德」之憂,離鄉青年們在中國當代大規模經濟資本下的生存苦鬥,成年「閏土」們欲走還留的困境,與農村改革與鄉村政治之間的衝突與折衝等等。透過梁鴻筆下的「梁庄」故事,除了道出「梁庄」這一農村的困境,更道出中國近20年被消滅的40個農村的美麗與哀愁。
 
名人推薦

  郝譽翔(作家.北教大語文與創作學系教授)
  陳光興(交通大學社文所教授)        
  閻連科(作家)
  強力推薦!(照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當我讀到《中國在梁庄》和《出梁庄記》這兩本書時,卻不禁大為驚喜,梁鴻教授通過她的故鄉梁庄,彷彿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窺探當代中國真實面貌的門窗,她不但扭轉了我們慣於將城市與農村一刀兩分,涇渭分明的成見,更透過梁庄子民們的故事,牽引出了中國城市與農村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她也點出了中國城市正是以農村為打底的真相,而假如我們無法掌握到這一活生生地躍動於高樓大廈底層,以及柏油高速公路之下的脈搏的話,那麼我們對於城市的論述,也不過只能捕捉到它虛矯的浮光掠影罷了。──郝譽翔
 
  在優美的散文抒寫中讀到了令人驚詫、震驚的中國現實;在殘酷、崩裂的鄉村中感受來自都市和欲望的社會擠壓。這是一部具有別樣之美的田野調查,又是一部與眾不同的紀實文本,更是一扇認識當下中國獨具慧眼銳思的理論之窗。從這裡,正可以觸摸今日中國與文學的心臟。──閻連科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梁鴻


  女,1973年出生,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文學博士,人民大學博士後,美國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訪問學者。致力於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鄉土文學與鄉土中國關係研究。
 
  著作有隨筆集《歷史與我的瞬間》;非虛構文學作品《出梁庄記》、《中國在梁庄》;學術著作《黃花苔與皂角樹──中原五作家論》、《新啟蒙話語建構:《受活》與1990年代的文學與社會》、《外省筆記:20世紀河南文學》、《靈光的消逝:當代文學敘事美學的嬗變》;學術對話《巫婆的紅筷子——閻連科、梁鴻對談錄》。
 

目錄

照見真實中國的鏡子       郝譽翔
 
前言  從梁庄出發
 
第一章   我的故鄉是梁庄
回到穰縣
迷失
往事
生存境像
 
第二章   蓬勃的「廢墟」村莊
廢墟
平地掘三丈
黑色淤流
菊花河岸
河的終結
 
第三章   救救孩子
王家少年
芝嬸
五奶奶
梁庄小學
 
第四章   離鄉青年
毅志
菊秀
春梅
義哥
生命之後
 
第五章   成年閏土
清立
昆生
姜疙瘩
清道哥
 
第六章   被圍困的鄉村政治
政治
老支書
現任村支書
縣委書記
 
第七章「新道德」之憂
明太爺
靈蘭
老道義
煥嫂子
巧玉
趙嫂
 
第八章   何處是故鄉
泥淖
被遺忘的人
新生
文化茶館
再見,故鄉!
 
大陸版後記
台灣版後記
 
附錄:艱難的「重返」
 

推薦序
 
照見真實中國的鏡子
郝譽翔
 
  梁鴻教授二○一○年的《中國在梁庄》乃至二○一三年的《出梁庄記》,對於不論是喜愛文學或是關心當代中國的讀者,都可以說是不容錯過的精彩作品,關於這兩本書所涵蓋的豐富層面與深刻意義,實非我這篇短文可以論及,值得以長文另行書之,故我在此僅提出我個人簡單的心得,也期待能引起更多台灣讀者的迴響。
 
  首先是關於當代中國。我們大抵都可以承認,當代中國已經快速膨脹變形,甚而失速成長為一個不可捉摸之巨獸了,故任何試圖去詮釋它,觀察它,或是認識它的努力,往往不免顧此失彼,而流於一種盲人摸象的窘境。並且不僅如此,此刻中國幾座沿海的大城市也正在以驚人的容量和經濟力,發出耀眼的光芒,遮蔽住了這片廣袤土地的風景,甚至主導也主宰了我們對於當代中國的認識。相形之下,農村則彷彿是一個和城市相互對立的存在,它被阻絕在現代化的進程之外,要不就是淪為苦難和落後的象徵,要不就是被城市人美化成為一個遙遠而神祕的桃花源,或是烏托邦。
  
  但當我讀到《中國在梁庄》和《出梁庄記》這兩本書時,卻不禁大為驚喜,梁鴻教授通過她的故鄉梁庄,彷彿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窺探當代中國真實面貌的門窗,她不但扭轉了我們慣於將城市與農村一刀兩分,涇渭分明的成見,更透過梁庄子民們的故事,牽引出了中國城市與農村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她也點出了中國城市正是以農村為打底的真相,而假如我們無法掌握到這一活生生地躍動於高樓大廈底層,以及柏油高速公路之下的脈搏的話,那麼我們對於城市的論述,也不過只能捕捉到它虛矯的浮光掠影罷了。
  
  因此我特別喜歡這兩本書的書名:《中國在梁庄》以及《出梁庄記》,以「在」:在地和「出」:移動出走,梁教授簡短有力地道出了當代中國的生命之根其實仍在農村──以「梁庄」作為縮影,以及人們又如何為了謀生存,而不得不走出「梁庄」──從農村流浪到各地去打工,因此無數真實而且動人的故事,就在這樣的在地與移動出走之間悄悄誕生了。這也使得這兩本書雖然被歸類為報導文學,卻遠比虛構的小說還要來得好看,扣人心弦。因為在快速變遷的二十一世紀之中,小說家虛構的想像力,早已追不上時代的瘋狂運轉了,而大陸農村所發生的劇烈變遷,以及農民命運戲劇化的轉折,更恐怕要遠超出歷史上的任何一個時代,所以我們何須再以文字去捕捉那些虛幻的空中樓閣?
  
  這或許也是許多文學工作者所正面臨的無力與無奈。梁教授和我一樣出身於文學科系,也在大學任教,但她在《中國在梁庄》前言〈從梁庄出發〉一文開頭所說的:「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對自己的工作充滿了懷疑,我懷疑這種虛構的生活,與現實,與大地,與心靈沒有任何關係。我甚至充滿了羞恥之心,每天在講台上高談闊論,夜以繼日地寫著言不及義的文章,一切似乎都沒有意義。」這些由衷的話語,讓我讀來心有戚戚焉。當代小說(尤其受現代主義美學影響)書寫的無力與貧乏之處,已然疲態俱現,然而梁教授卻通過她的故鄉梁庄,以及一群伴隨她成長的親友村民們,帶領我們重新返回真實人生的血肉,也證明了唯有回到每日親臨的生活現場,才是真正滋養故事的肥沃土壤。
  
  其實自從一九二○年代魯迅的〈故鄉〉之後,「故鄉」便是中國現代文學中重要的主題。魯迅通過他自己的生命經驗,揭示了中國在二十世紀現代化之初的核心之痛:一個鄉土中國的凋零與失落,乃至一大群扎根於這片地上的人們所面臨的茫然與困阨。魯迅筆下的故鄉,是從傳統過渡到現代轉折過程之中,被摧毀腐朽了的生命之根,而注定要死滅於未來,故長於此的人們,凡是懷抱著點希望的,則莫不是要「走異路,逃異地」,終身成為一個遠離家園,漂泊於城市之中的異鄉人。如今將近百年過去了,鄉土中國的宿命依然沒有改變,這不也是梁鴻教授乃至當今許多青年,乃至生活在台灣的你我的自身生活的寫照?
  
  當「故鄉」化成為紙上的文字時,也正說明了它已陷落在過往之中,再也不可逆轉,有時它彷彿幻化成為一個精神上的烏托邦,如沈從文的湘西;或是一則來自父祖輩民族大義式的傳奇,如莫言的紅高粱。不管如何,它都不再存在於此時與此刻了。然而梁鴻教授卻勇敢地帶領我們重返故鄉,回到那千瘡百孔的現場,她返鄉的矛盾不安一如魯迅,但她雖從個人抒情的角度出發,卻又走得更遠,因為她並不束手旁觀,而是走入這些熟悉又陌生的人群的生活裡,細細探索他們命運之所由來,以及將要何去何從。
  
  其實台灣又何嘗沒有類似的「梁庄」呢?只可惜報導文學這個文類在當前的台灣,已然奄奄一息,以致農村真實的故事似乎還一直無法進入文學的視野。我期待這兩本書能讓更多人憶起了自己的故鄉,並且如梁教授一般,勇而返身去召喚它,召喚那些故事之魂,而不是一任它們淹埋在現代化的灰燼底下。
 
前言
 
從梁庄出發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對自己的工作充滿了懷疑,我懷疑這種虛構的生活,與現實,與大地,與心靈沒有任何關係。我甚至充滿了羞恥之心,每天教書,高談闊論,夜以繼日地寫著言不及意的文章,一切都似乎沒有意義。在思維的最深處,總有個聲音在持續地提醒自己:這不是真正的生活,不是那種能夠體現人的本質意義的生活。這一生活與自己的心靈,與故鄉,與那片土地,與最廣闊的現實越來越遠。
 
  那片土地,即我的故鄉,穰縣梁庄,我在那裡生活了二十年。在離開的這十幾年中,我無時無刻不在牽挂著它。它是我生命中最深沉而又最痛苦的情感,我無法不注視它,無法不關心它,尤其是,當它,及千千萬萬個它,越來越被看做中國的病灶,越來越成為中國的悲傷時。
 
  從什麼時候起,鄉村成了民族的累贅,成了改革、發展與現代化追求的負面?什麼時候起,鄉村成為底層、邊緣、病症的代名詞?又是從什麼時候起,一想起那日漸荒涼、寂寞的鄉村,想起那在城市黑暗邊緣忙碌,在火車站奮力擠拼的無數的農民工,就有悲愴欲哭的感覺?這一切,都是什麼時候發生的,又是如何發生的?它包含著多少歷史的矛盾與錯誤?包含著多少個生命的痛苦與呼喊?或許,這是每一個關心中國鄉村的知識分子都必須面對的問題。
 
  也因此,一直有一種衝動,真正回到鄉村,回到自己的村莊,以一種整體的眼光,調查、分析、審視當代鄉村在中國歷史變革和文化變革中的位置,並努力展示出具有內在性的廣闊的鄉村現實生活圖景。我希望,通過我的眼睛,村莊的過去與現在,它的變與不變,它所經歷的歡樂,所遭受的痛苦,所承受的悲傷,慢慢浮出歷史的地表。由此,透視當代社會變遷中鄉村的情感心理、文化狀況和物理形態,中國當代的政治經濟改革、現代性追求與中國鄉村之間以什麼樣的關係存在?一個村莊如何衰敗,更新,離散,重組?這些變化中間有哪些與未來、現代相聯繫,而哪些,是一經毀滅,就永遠不會再有,但對我們民族來說又非常重要的東西?
 
  二○○八年和二○○九年,利用寒暑假,我回到梁庄,中原一個偏遠、貧窮的小村莊,踏踏實實地住了將近五個月。每天,我和村莊裡的老人、中年人、少年一起吃飯說話聊天,對村裡的姓氏成分、宗族關係、家族成員、房屋狀態、個人去向、婚姻生育做類似於社會學和人類學的調查,我用脚步和目光丈量村莊的土地、樹木、水塘與河流,尋找往日的夥伴、長輩與已經逝去的親人。當真正走進鄉村,尤其是,當你不以偶然的歸鄉者的距離觀察,而以一個親人的情感進入村莊時,才發現,作為一個長期離開了鄉村的人,你並不了解它。它存在的複雜性,它所面臨的新舊問題,它在情感上所遭遇的打擊,所蘊含的新的希望,你很難釐清,也很難理解。你必須用心傾聽,把他們作為一個個,而不是籠統的群體,才能夠體會到他們的痛苦與幸福所在。他們的情感、語言、智慧是如此豐富、深刻,許多時候,即使你這樣一個以文字、思想為生的人也會震驚不已,因為這些情感、語言、智慧來自於大地及大地的生活。
 
  海登‧懷特在談到歷史學家所陳述的「事實」時認為,歷史學家必須認識「事實」的「虛構性」,所謂的「事實」是由論者先驗的意識形態、文化觀念所決定的。那麼,我的「先驗的意識形態」是什麼呢?苦難的鄉村?已經淪陷的鄉村?需要被拯救的鄉村?在現代性的夾縫中喪失自我特性與生存空間的鄉村?我想要拋棄我的這些先驗觀念(後來的調查表明,這是非常艱難的事情,你的談話方向無一不在顯示你的觀念,並試圖引導你的談話對象朝著你的方向思考),以一個懷疑者,對或左或右的觀念保持警惕,以一個重新進入故鄉密碼的情感者的態度進入鄉村,尋找它存在的內在邏輯。當然,這仍然只是一種努力,因為你必須要進行語言的「編碼」,要把許多毫無聯繫的、沒有生機的材料變成故事,要經過隱喻才能呈現給大家。這一「隱喻」過程本身已經決定,你的叙事只能是文學的,或類似於文學,而非徹底的「真實」。
 
  當有人問我,你到底要完成一個什麼樣的任務?你的觀點是什麼?我頓時茫然且有些害怕起來。我的觀點是什麼?我努力地在腦海中搜索,鄉村在今天究竟是怎樣的存在?它折射出怎樣的社會問題與發展問題?我並不認同很多論者的觀點,認為鄉村已經完全陷落,但是,它又的確是千瘡百孔的。我也並不認為農民的處境已經到了最艱難的地步,但是,整個社會最大的問題又確實集中在農民及鄉村那裡。與此同時,政府對於農民工,對於鄉村的種種政策和努力都似乎無濟於事,鄉村在加速衰落下去,它正朝著城市的範式飛奔而去,彷彿一個個巨大的贋品。我反對那種帶有明顯傾向性的話語,那種彷彿不如此激烈,就不能體現一個知識分子良知式的憤激話語,但同樣,我也深知,我這種試圖以相對冷靜、客觀的立場來呈現鄉村圖景的方式,也是一種溫良的立場,它顯示出一個思考者的早衰與某種同化。因為學術,及學術式的思辨在我們這個時代,早已被置換為與主流意識形態相妥協的存在。無論如何,我警告自己,不要陷入某種潮流或派別之中,我寧願是一個懷疑者,以自己有限的眼睛和知識去親歷某些東西。我害怕我的判斷蘊含著某種偏見,而這種偏見總是以真理的面目出現。
 
  因此,如果說這是一部鄉村調查的話,勿寧說是一個歸鄉者對故鄉的再次進入,不是一個啓蒙者的眼光,而是重回生命之初,重新感受大地,感受那片土地上親人們的精神與心靈。它是一種展示,而非判斷或結論。困惑,猶疑,欣喜,傷感交織在一起,因為我看到,中國現代化轉型以來,鄉土中國在文化、情感、生活方式與心理結構方面的變化是一個巨大的矛盾存在,難以用簡單的是非對錯來衡量。
 
  或許,我所做的只能是一個文學者的記實,只是替「故鄉」,替「我故鄉的親人」立一個小傳。因為,很快,我所熟悉的這一切,都將消亡。同時,故鄉只是對於成人或時代而言,對於正在成長的兒童來說,我所謂的現在,我所謂的喪失正是他們的故鄉。
 
  對於中國來說,梁庄不被所知,因為它是中國無數相似的村莊之一,並無特殊之處。但是,從梁庄出發,却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國的形象。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39
    $150
  2. 二手書
    53
    $200
  3. 新書
    9
    $342
  4. 新書
    $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