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認清GDP,才能買回「被賣掉的未來」
一九九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我在《聯合報》發表了一篇題目為〈諾貝爾、史密斯、凱因斯、顧志耐〉的小文,先是說諾貝爾獎設立的緣由,竟是阿弗烈‧諾貝爾(Alfred
Nobel)為了贖其發明的火藥被用作殺人工具之罪而出資設立,呈現的是:「無心」的好事卻可能釀成巨禍。火藥若用於增進人類福祉的事,當然有大貢獻,但用作殺人武器卻成巨災,發明者雖無心,甚至是善意,卻可能將人推向地獄。其餘三人都是經濟學界巨人,卻也出現與諾貝爾發明火藥的異曲同工後果。
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是公認的經濟學始祖,其經典之作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旨在探索財富的本質及源頭,而財富是要造福全人類,但「nations」一字的「s」被忽視,乃被誤導為只為「某一國」追求財富,於是助長「以鄰為壑」的「國家主義」之興盛。在台灣,該書通譯為《國富論》,正是反映此種誤解和誤導,與史密斯的原意可說相反。
凱因斯(J. M. Keynes)有「總體經濟學之父」稱呼,其倡議「創造有效需求」的理論,讓政府掌握權力以各種政策創造有效需求解決「過剩供給」、經濟不景氣難題,是為一九三○年代全球經濟大恐慌提供解藥,但此政策風行全球的結果卻成為酗酒、毒癮,表現在「債留子孫」、大債時代、金錢泡沬、沒有明天,這也並非凱因斯創造其理論的本意。
顧志耐(Simon
Kuznets)是第三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有「國民所得之父」尊稱,他是在一九三○年代經濟大恐慌之際,創造了「國民所得會計帳」,本意是在藉之了解一國經濟的內涵,就像一個人或一個家庭的收支帳一樣。哪知由國民所得所引發的各國「競逐」經濟成長率,強調「本國」的經濟實力、經濟競爭力,導致全球貨幣戰爭、經濟戰爭,脫離各國應分工合作、互通有無的本質,和史密斯的《原富》被解為《國富論》之後果相同。
我們的未來即將被拚掉
我在二十多年前提出的警訊和憂慮,迄今的演化可說每下愈況,各國都一再應用凱因斯理論讓政府拚經濟、追求經濟成長,竟已到「拚掉我們的未來」之不堪境地。英國經濟學者黛安‧柯爾(Diane Coyle)在二○一一年出版的《The Economics of
Enough》為我們作詳細的描述,她質疑政府拚經濟卻賣掉人民的未來,將環保、公債、貧富懸殊等等當今重大課題作明確剖析,並明指「永續發展」愈來愈沒希望。她不只一針見血提出警訊,還將諸種待解決的問題歸結,認為要妥善處理必須想清楚三件事,最重要的第一件事是改變衡量經濟的指標,而當今全球最通用的指標就是GDP,但黛安‧柯爾明確指出,以GDP衡量經濟成長卻讓人民「無感」,她認為癥結所在是沒能含括無形資產,而且以一個專章將近四十頁的篇幅說明。
可是,顧志耐的這個偉大發明,怎可能這樣就可講清楚說明白的,而且,過去我們用GDP來評估國家的經濟力,現在的政客們卻用GDP來騙取選票,人民若不能清楚明白GDP,就會被騙得團團轉。雖然當前經濟學教科書都有專章介紹國民所得,但不容易看懂也很難教,亟需深入淺出容易看懂的書籍出現。黛安‧柯爾或許有同樣的感受,乃緊接著《The Economics of
Enough》再寫出這本《GDP的多情簡史》,教導一般庶民弄懂GDP。
GDP的精采故事
本書由國民所得、國民經濟會計的誕生下筆,以歷史過程演變階段陳述GDP的來龍去脈,分成五階段來回顧過去,各以一章介紹,先是十八世紀到一九三○年代的戰爭與蕭條時期,現代國民所得帳和GDP誕生;第二章講的是一九四五到一九七五年所謂的黃金時代GDP的面目;第三章則是一九二○年代到一九九○年代資本主義危機時期的GDP角色;第四章描述一九九五到二○○五年新典範時期的GDP;第五章則是全球金融海嘯迄今GDP的面貌。黛安‧柯爾還用最後一章來展望GDP的未來。
同樣的GDP,在不同時期的內涵卻不相同,即使同樣的意涵所涵蓋的項目也不一定相同。不過,可以確定的是,GDP從一開始就不是被設計來衡量國民福祉,它是衡量一國財政收支的工具,是一種會計帳,但其帳目複雜,資料又難精確,很容易被喬來喬去,人民也很容易受唬弄。不過,即使它有諸多缺失,但GDP還是一個好的衡量工具,而且也不會被丟棄,所以任何人都應對它有所了解,以免受騙。可是它難教難懂,總體經濟學被視為畏途,關鍵就在國民所得(GDP)難搞。
很幸運地,黛安‧柯爾的這本講述GDP故事的新書,為我們化解了這個難題,因為它好看、好懂,讓讀者輕鬆的就能讀懂GDP。
吳惠林
中華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