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的特點在於透過「文字和圖解相鄰併呈」的方式,呈現行為改變技術的理論與實用技巧。由於圖解具有下列效果:(1)可立即掌握資料的整體樣貌;(2)可立即瞭解所有概念項目之間的關係;(3)可迅速掌握重點,增進理解的能力。使得難以理解的概念,能以更為淺顯易懂的圖解形式展現,讓使用者易於閱讀和促進學習效率。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張世彗
學歷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博士(主修特殊教育)
現職
台北市立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教授
經歷
台北市立國小教師、組長
美國University of Missouri-Columbia Campus研究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特殊教育系助教、講師、副教授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創造思考教育中心主任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創造思考暨資賦優異教育研究所所長
台北市暨桃園縣政府特殊教育諮詢委員會諮詢委員
台北市立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2005.02.01~2007.01.31;2012.02.01~2015.01.31)
新北市學前特殊教育融合教育方案指導教授
台北市立國民中小學校務及資優教育評鑑委員
教育部國民暨學前教育署高中職鑑輔會鑑定委員
張世彗
學歷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博士(主修特殊教育)
現職
台北市立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教授
經歷
台北市立國小教師、組長
美國University of Missouri-Columbia Campus研究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特殊教育系助教、講師、副教授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創造思考教育中心主任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創造思考暨資賦優異教育研究所所長
台北市暨桃園縣政府特殊教育諮詢委員會諮詢委員
台北市立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2005.02.01~2007.01.31;2012.02.01~2015.01.31)
新北市學前特殊教育融合教育方案指導教授
台北市立國民中小學校務及資優教育評鑑委員
教育部國民暨學前教育署高中職鑑輔會鑑定委員
目錄
理論基礎篇
第一章 行為改變技術的基本概念
UNIT 1-1 行為改變技術的涵義
UNIT 1-2 行為改變技術的特性
UNIT 1-3 行為改變技術的挑戰
UNIT 1-4 行為改變技術的應用
UNIT 1-5 行為改變技術的基本假定
第二章 行為改變技術的理論基礎
UNIT 2-1 行為學習論--古典制約作用(學習取決於訊號和關聯)
UNIT 2-2 行為學習論--操作制約作用(學習取決於行為後果)
UNIT 2-3 行為學習論--社會學習論(學習取決於觀察與模仿)
UNIT 2-4 認知學習
UNIT 2-5 認知行為改變論
基本行為原理篇
第三章 增進適當行為的技巧
UNIT 3-1 增強意義與增強物的類型
UNIT 3-2 增強原則
UNIT 3-3 運用次級增強物與行為契約來增進行為
UNIT 3-4 增強效果的影響因素
UNIT 3-5 增強原理的負面範例
第四章 降低或消除不適當行為的技巧
UNIT 4-1 區分性增強
UNIT 4-2 消弱
UNIT 4-3 反應代價
UNIT 4-4 運用隔離
UNIT 4-5 斥責(指責、口頭懲罰)
UNIT 4-6 過度矯正
UNIT 4-7 體罰
UNIT 4-8 處罰效果
UNIT 4-9 運用處罰的副作用
第五章 教導新行為的技巧
UNIT 5-1 逐步養成或行為塑造
UNIT 5-2 促進與淡化或褪除
UNIT 5-3 連鎖
UNIT 5-4 模仿
UNIT 5-4 四段式行為技巧訓練法
第六章 維持行為的技巧
UNIT 6-1 延宕增強與間歇性增強
UNIT 6-2 逐漸褪除或淡化行為後果
UNIT 6-3 轉換為自然增強物與發展同儕支持
UNIT 6-4 行為的類化
UNIT 6-5 自我控制
第七章 認知本位的行為改變技巧
UNIT 7-1 想像本位暴露法
UNIT 7-2 自我教導訓練
UNIT 7-3 理情治療法
UNIT 7-4 認知治療
UNIT 7-5 壓力免疫訓練
UNIT 7-6 問題解決訓練
UNIT 7-7 模仿(示範)訓練
行為功能評量篇
第八章 功能性評量與行為支持計畫
UNIT 8-1 功能性評量的涵義與實施理由
UNIT 8-2 功能性評量的實施方法
UNIT 8-3 問題行為的功能形式、內涵與策略
UNIT 8-4 功能性評量策略-面談表
UNIT 8-5 功能性評量策略-直接觀察表
UNIT 8-6 功能性評量策略-功能性分析實驗操作
UNIT 8-7 建立行為支持計畫
第一章 行為改變技術的基本概念
UNIT 1-1 行為改變技術的涵義
UNIT 1-2 行為改變技術的特性
UNIT 1-3 行為改變技術的挑戰
UNIT 1-4 行為改變技術的應用
UNIT 1-5 行為改變技術的基本假定
第二章 行為改變技術的理論基礎
UNIT 2-1 行為學習論--古典制約作用(學習取決於訊號和關聯)
UNIT 2-2 行為學習論--操作制約作用(學習取決於行為後果)
UNIT 2-3 行為學習論--社會學習論(學習取決於觀察與模仿)
UNIT 2-4 認知學習
UNIT 2-5 認知行為改變論
基本行為原理篇
第三章 增進適當行為的技巧
UNIT 3-1 增強意義與增強物的類型
UNIT 3-2 增強原則
UNIT 3-3 運用次級增強物與行為契約來增進行為
UNIT 3-4 增強效果的影響因素
UNIT 3-5 增強原理的負面範例
第四章 降低或消除不適當行為的技巧
UNIT 4-1 區分性增強
UNIT 4-2 消弱
UNIT 4-3 反應代價
UNIT 4-4 運用隔離
UNIT 4-5 斥責(指責、口頭懲罰)
UNIT 4-6 過度矯正
UNIT 4-7 體罰
UNIT 4-8 處罰效果
UNIT 4-9 運用處罰的副作用
第五章 教導新行為的技巧
UNIT 5-1 逐步養成或行為塑造
UNIT 5-2 促進與淡化或褪除
UNIT 5-3 連鎖
UNIT 5-4 模仿
UNIT 5-4 四段式行為技巧訓練法
第六章 維持行為的技巧
UNIT 6-1 延宕增強與間歇性增強
UNIT 6-2 逐漸褪除或淡化行為後果
UNIT 6-3 轉換為自然增強物與發展同儕支持
UNIT 6-4 行為的類化
UNIT 6-5 自我控制
第七章 認知本位的行為改變技巧
UNIT 7-1 想像本位暴露法
UNIT 7-2 自我教導訓練
UNIT 7-3 理情治療法
UNIT 7-4 認知治療
UNIT 7-5 壓力免疫訓練
UNIT 7-6 問題解決訓練
UNIT 7-7 模仿(示範)訓練
行為功能評量篇
第八章 功能性評量與行為支持計畫
UNIT 8-1 功能性評量的涵義與實施理由
UNIT 8-2 功能性評量的實施方法
UNIT 8-3 問題行為的功能形式、內涵與策略
UNIT 8-4 功能性評量策略-面談表
UNIT 8-5 功能性評量策略-直接觀察表
UNIT 8-6 功能性評量策略-功能性分析實驗操作
UNIT 8-7 建立行為支持計畫
序
序
人類的基本行為原理,諸如各種增強方式、懲罰、行為塑造、模仿等等,已被普遍地運用在學校教育、心理治療、運動表現、工商業、家庭教養、政府機關、犯罪、身體健康和醫藥等方面,在可預見的未來,仍將會是人類行為管理所不可或缺的技術。
對一般人來說,學術叢書總是較有距離感。因此,本書主要的特點在於透過「文字和圖解相鄰併呈」的方式,呈現行為改變技術的理論與實用技巧。由於圖解具有下列效果:(1)可立即掌握資料的整體樣貌;(2)可立即瞭解所有概念項目之間的關係;(3)可迅速掌握重點,增進理解的能力。使得難以理解的概念,能以更為淺顯易懂的圖解形式展現,讓使用者易於閱讀和促進學習效率。
全書計分為四大篇。其中第一篇為理論基礎,包括行為改變技術的涵義、特性與未來挑戰、應用及基本假定與主要的人類行為改變的有關理論;第二篇是各種行為原理,包含增進適當行為、教導新行為、降低不適當行為、維持行為及認知本位的行為改變技巧;第三篇為行為的功能評量,企圖透過功能性評量問題行為,建立行為支持計畫。第四篇是個案行為研究的科學方法。期盼透過文字圖解方式,將這些理論與實用技巧作更廣泛的推廣。
本圖解書籍得以順利出版,首先要特別感謝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編輯部的大力支持和協助。其次要對協助電腦圖解處理的工讀同學,一併致上誠摯的謝意。
人類的基本行為原理,諸如各種增強方式、懲罰、行為塑造、模仿等等,已被普遍地運用在學校教育、心理治療、運動表現、工商業、家庭教養、政府機關、犯罪、身體健康和醫藥等方面,在可預見的未來,仍將會是人類行為管理所不可或缺的技術。
對一般人來說,學術叢書總是較有距離感。因此,本書主要的特點在於透過「文字和圖解相鄰併呈」的方式,呈現行為改變技術的理論與實用技巧。由於圖解具有下列效果:(1)可立即掌握資料的整體樣貌;(2)可立即瞭解所有概念項目之間的關係;(3)可迅速掌握重點,增進理解的能力。使得難以理解的概念,能以更為淺顯易懂的圖解形式展現,讓使用者易於閱讀和促進學習效率。
全書計分為四大篇。其中第一篇為理論基礎,包括行為改變技術的涵義、特性與未來挑戰、應用及基本假定與主要的人類行為改變的有關理論;第二篇是各種行為原理,包含增進適當行為、教導新行為、降低不適當行為、維持行為及認知本位的行為改變技巧;第三篇為行為的功能評量,企圖透過功能性評量問題行為,建立行為支持計畫。第四篇是個案行為研究的科學方法。期盼透過文字圖解方式,將這些理論與實用技巧作更廣泛的推廣。
本圖解書籍得以順利出版,首先要特別感謝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編輯部的大力支持和協助。其次要對協助電腦圖解處理的工讀同學,一併致上誠摯的謝意。
內容連載
UNIT 1-1 行為改變技術的涵義
(一)行為
「行為」一詞在心理學上的廣義用法,包括內在的、外顯的、意識的與潛意識的一切活動(張春興, 2007)。惟就行為改變技術目前的實務來看,「行為」一詞主要是涉及內在意識活動和外顯的活動,較不觸及內隱的潛意識活動。
(二)行為改變
影響行為改變的因素很多,但概括言之不外以下四大因素:遺傳、環境、成熟、學習(張春興和林清山,1986)。
遺傳和環境因素自始至終對個體都會發生交互作用的影響。在個體發展歷程中,成熟與學習因素一直發生交互作用。不過,這種交互作用會隨個體生長的改變而改變。一般而言,個體愈幼稚,成熟因素對其行為的支配力就愈大。隨生長漸進,成熟的影響漸減,而學習因素的支配力量則相對增加。就行為性質言,凡屬基本行為,多數會受到成熟的支配,如站立、走路…等。至於特殊、複雜的行為,則多數會受到學習因素的支配,如語言、文字…等。
「學習」是個體經由練習或經驗使其行為產生較為持久改變的歷程。此一定義,可涵蓋下列意義:(1)行為產生改變是因經驗或練習的結果;(2)透過學習改變的行為具持久性;(3)學習並非全是指導或訓練的結果。由上可知,雖然遺傳、環境、成熟及學習均會支配或影響到行為改變,不過環境及學習因素似較具教育意義。
(三)行為改變技術
「凡應用行為學習論與認知論來改變個體已有行為或矯治不良行為之各種技術的統稱」。
UNIT 1-2 行為改變技術的特性
(一)著重行為而非特質
特質(如勤奮的)是穩定且永久的人格特性,不過特質描述存在許多障礙,因特質無法觀察(它只存在我們心中,每個人的解釋可能不盡相同)。另外,個體特質的描述常是不精確的,且無法提供有關何時會影響個人行為的資訊。因此,運用行為改變技術者均會強調:(1)依行為來界定個體目前的情形,而不是根據特質或其他較廣泛的特性;(2)能以某方式來測量行為;(3)依外顯行為表現來間接評估內隱行為(如害怕、動機…等)或心理歷程。
(一)行為
「行為」一詞在心理學上的廣義用法,包括內在的、外顯的、意識的與潛意識的一切活動(張春興, 2007)。惟就行為改變技術目前的實務來看,「行為」一詞主要是涉及內在意識活動和外顯的活動,較不觸及內隱的潛意識活動。
(二)行為改變
影響行為改變的因素很多,但概括言之不外以下四大因素:遺傳、環境、成熟、學習(張春興和林清山,1986)。
遺傳和環境因素自始至終對個體都會發生交互作用的影響。在個體發展歷程中,成熟與學習因素一直發生交互作用。不過,這種交互作用會隨個體生長的改變而改變。一般而言,個體愈幼稚,成熟因素對其行為的支配力就愈大。隨生長漸進,成熟的影響漸減,而學習因素的支配力量則相對增加。就行為性質言,凡屬基本行為,多數會受到成熟的支配,如站立、走路…等。至於特殊、複雜的行為,則多數會受到學習因素的支配,如語言、文字…等。
「學習」是個體經由練習或經驗使其行為產生較為持久改變的歷程。此一定義,可涵蓋下列意義:(1)行為產生改變是因經驗或練習的結果;(2)透過學習改變的行為具持久性;(3)學習並非全是指導或訓練的結果。由上可知,雖然遺傳、環境、成熟及學習均會支配或影響到行為改變,不過環境及學習因素似較具教育意義。
(三)行為改變技術
「凡應用行為學習論與認知論來改變個體已有行為或矯治不良行為之各種技術的統稱」。
UNIT 1-2 行為改變技術的特性
(一)著重行為而非特質
特質(如勤奮的)是穩定且永久的人格特性,不過特質描述存在許多障礙,因特質無法觀察(它只存在我們心中,每個人的解釋可能不盡相同)。另外,個體特質的描述常是不精確的,且無法提供有關何時會影響個人行為的資訊。因此,運用行為改變技術者均會強調:(1)依行為來界定個體目前的情形,而不是根據特質或其他較廣泛的特性;(2)能以某方式來測量行為;(3)依外顯行為表現來間接評估內隱行為(如害怕、動機…等)或心理歷程。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79折$221
-
新書79折$221
-
新書79折$221
-
新書85折$238
-
新書9折$252
-
新書9折$252
-
新書9折$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