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腳征服者1:白色山脈

三腳征服者1:白色山脈
定價:280
NT $ 110 ~ 252
 

內容簡介

「三腳征服者」有未來式中古世界的巧妙架構,
追求自由、反抗權威的熱血精神,
真實反映青少年內心的人物。
在許多人心目中,它是人生的第一部科幻小說。

  △ 英美享譽近50年,中文譯本全新上市
  △ 美國圖書館熱門借閱書,中學推薦書單常客;
  改編成漫畫、電視劇蔚為風潮

  △ 奇幻評論家 譚光磊 專文推薦
  親子專家 黃登漢、楊俐容、盧蘇偉 共同讚賞


  在三腳占領地球後,人類的文明退回到了古代。

  三腳是一種有三隻腳的巨大機器,它們利用「頭冠」來控制人類思想。年滿十四歲的男女都要接受「加冠儀式」,戴上頭冠後,就會失去自由意志,不再有求新求變的心,乖乖順從三腳的統治。只有在十四歲之前,人類才是自己意志的主人。

  在這個世界,反抗三腳是人們無法設想的事。

  十三歲的威爾目睹表哥傑克加冠,整個人變得不像原本的他。想到明年便輪到自己加冠,威爾心生疑懼。在一個神祕流浪漢的指點下,他得知在遙遠的「白色山脈」還有自由的人類。但追求自由的路途充滿艱險,他該選擇堅持走下去,還是乾脆放棄,做個安逸的順民?

各界好評

  被遺忘的珍寶:一部影響力巨大的作品,其影響力廣泛滲透到現代小說中,但鮮少人知道源頭始於何處。──科幻作家Alex P. Berg

  如果你是從沒讀過這套書的成人,請讀讀它;它不會花你多少時間,而你將獲得莫大樂趣。如果你長大後就沒再讀過它,就再讀一遍吧,看看你現在的品味受到它多大的影響。如果你是(或認識)一個七歲的孩子──請立刻讀這本書……終身的科幻迷就是這樣來的。──Rachel Hyland,Geek Speak Magazine

  當我第一次讀到這套書時,它完全切合我的口味……而我重讀「三腳征服者」時,至少有一個部分超越了我對它的印象;對我這成人讀者來說是非常精采的。──科幻作家Keith Brooke

  如果我非得要成為英雄,那麼我很肯定我會比較像是威爾那樣的英雄,而不是哈利波特或《戰爭遊戲》的安德,也不是《飢餓遊戲》的凱妮絲──意思是,我會是個愚笨、沒耐心、自私、愛抱怨、常有負面想法的人。我會更像把事情搞砸,然後心生悔意卻不會真正改變的威爾;沒有超凡命運,卻盡力幫助有特殊使命者的威爾。那是比較溫和、低調的英雄主義,但有其特殊的共鳴:故事主角不是世上最重要的人物,而是我們其他凡人。──Noah Berlatsky,Wired.com

  「三腳征服者」以科幻之筆,書寫青少年文學恆久的主題──「對權威的叛逃與克服考驗的艱難」;在精采緊湊的劇情中,刻畫年輕心靈對「獨立思考與自由意志」的嚮往與追求。年輕讀者將從中獲得樂趣和共鳴,培養出判斷和抉擇的能力。──親職教育專家 楊俐容

  書中情節精彩感人,所描述的友誼、冒險、判斷、抉擇,正是讓人成長的各種要素,而主角們對現實命運的思考、對理想的追求,有勇氣、有想法、有行動,對青少年是最好的啟發。──親子專家 黃登漢

  讓想像力破表、讓創造力飛翔的好書,值得大家一起來讀!還能提升閱讀理解能力,促進大腦多元發展!──世紀領袖文教基金會創辦人 盧蘇偉

  充滿驚悚與奇異的吸引力。──《週六評論》

  主人的世界描繪得很美,故事的架構紮實,懸疑感維持得恰到好處。──《童書中心告示牌月刊》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約翰.克里斯多夫 (John Christopher)


  英國作家,本名為Sam Youd。他慣以筆名發表作品──Hilary Ford、William Godfrey、Peter Graaf、Peter Nichols、Stanley Winchester和Anthony Rye都是他的筆名──每個筆名都用於特定的文類,而「約翰.克里斯多夫」就是他科幻小說的金字招牌。

  二戰期間他在軍中服役了五年,退役後就開始從事寫作。他的成名作The Death of Grass於一九五六年出版。這本書的收入讓他得以辭去白天的工作,成為專職作家。The Death of Grass曾被拍成電影,至今仍不斷重新印行。

  「三腳征服者」被公認為他的巔峰之作,讓他成為二十世紀後半葉最重要的青少年科幻作家之一。這系列小說在美國向來是圖書館的熱門借閱書,至今仍是許多學校的指定讀物。英國廣播公司 (BBC) 在八○年代曾將「三腳」拍成電視影集,風靡一時。「三腳」也是他第一部以青少年為對象的作品。他和美國童書編輯蘇珊‧赫希曼之間的通信促成了最終「三腳」的不朽版本,在出版界傳為佳話。這系列的《白色山脈》、《金鉛之城》和《火焰之池》於一九六七至六八年間出版,到一九八八年又增補了前傳《三腳入侵》,構成完整的四部曲。

  「三腳」開啟了他卓越的青少年科幻作家生涯。另一部代表作The Guardians曾獲「衛報兒童小說獎」,德文版也獲得了「德國少年文學獎」。此外還有The Lotus Caves、The Sword of the Spirits及The Fireball等膾炙人口的作品。

譯者簡介

周沛郁


  台大森林系碩士,愛在真實世界裡旅行,在幻想世界中遨遊,化身作者和讀者之間的橋樑。譯有《萊緹的遺忘之海》、《垃圾男孩》、《黑眼圈》系列、《親愛的妹妹》等書。
 

推薦序

跨世代的閱讀魅力:「三腳征服者」及其中文版的前世今生
譚光磊(版權經紀人)


  講到科幻小說,我們第一個想到的可能是艾西莫夫(Isaac Asimov)的《基地》(Foundation)或亞瑟‧克拉克(Arthur C. Clarke)的《二○○一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等經典作品,或者近來席捲書市的《時間迴旋》和《羊毛記》,但是若真的要論歷久彌新、讓幾個世代的台灣讀者念念不忘的,恐怕還是約翰‧克里斯多夫的「三腳征服者」系列。

  這套書初次與中文讀者見面是在一九八九年,收錄於漢聲的青少年拇指文庫。該文庫的選書題材廣泛、議題多元,至今仍是公認的典範,而《白色山脈》就是其中唯一的科幻小說。到了一九九三年,漢聲又推出兩本續作《金鉛之城》和《火池》,這也是拇指文庫中唯一「整套出完」的系列書。羅伊德‧亞歷山大(Lloyd Alexander)的奇幻小說《泰倫‧魔域‧神劍》(The Book of Three)雖同為經典,可是拇指文庫只出其一,「派典傳奇」(The Chronicles of Prydain)五部曲後續四部至今仍無中文版。

  當年的各種漢聲經典套書走的都是直銷通路,售價高昂,而且必須一次買下一大套,並非一般家庭所能負擔,所以很多人都是從圖書館或者朋友家借閱,無法自己擁有。某種程度上,這更加深了「拇指文庫」在六、七年級生心中的印象,成為童年最美好卻不可得的閱讀回憶。

  時間來到二○○五年,台灣的出版產業早已改朝換代,新著作權法保護外國人著作的六一二大限轉眼都過了十年,連鎖書店通路崛起,市面上的翻譯書呈現出一片截然不同的風景,雖說一書多版、良莠不齊的情形減少了,但總也有一些好書因此絕跡,格外引人懷念。拇指文庫就是這樣的例子。

  那年我二十五歲,在版權代理產業是個入行未滿一年的菜鳥,手上的客戶不多,叫得出名號的更少,無時無刻不在渴望拿到「大書」的代理權。除了代理事業和唸得半吊子(而且最後終究沒唸完)的研究所,我還在禮筑外文書店負責科幻和奇幻小說專櫃。正當我忙著裝箱打包參加台北國際書展的時候,我收到一則消息:迪士尼買下了「三腳征服者」系列的電影版權,準備交由「法外狂徒」和「蠻牛戰士」的澳洲導演葛瑞格‧喬丹(Gregor Jordan)搬上大銀幕,預計二○○七年上映。最棒的是:這套書我可以代理!

  我立刻整理了中文書訊,發給出版社。正好禮筑有現成的「三腳征服者」原文書,不必等經紀人從美國千里迢迢寄來,所以我很快就和遠流談成了授權。新版譯本順利在隔年推出,網路上還有狂熱的粉絲做出新舊版本的譯名對照表,甚至用心鑽研譯本的異同之處。

  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電影沒有拍成,雖然令人失望,可是坦白說也不那麼意外,畢竟這在好萊塢是司空見慣的事。很多比「三腳征服者」名氣更大、更暢銷的小說,電影版權賣出二十年,期間轉手過不知多少個導演和編劇,也同樣沒能拍成。至於小說,不知是因為少了電影的推波助瀾,還是「拇指文庫」的小讀者都長大了、不想看了,又或者市面上翻譯小說太多,讓人目不暇給,總之新版的銷售成績平平,即便在科幻奇幻讀者圈內,也沒有引起太大的討論。

  轉眼又是幾年過去,遠流版的授權到期,另一家童書出版社博識決定接手,並且再次請人重新翻譯,用「經典」的定位重新推出。也因為這樣,現在才有我們手中的這個版本。一套半個世紀前寫成的書,能夠在二十五年間由三家出版社推出三個不同版本,也算是台灣出版史上的奇蹟了。

  那麼「三腳征服者」究竟有什麼魅力,能讓一代又一代的讀者流連忘返呢?作者約翰‧克里斯多夫原本寫的是成人科幻小說,有了一定名氣之後,應出版社之邀才「半路出家」寫了這套青少年小說。原本他覺得這不過是寫給小孩子看的玩意兒,不料寫完之後居然遭美國編輯多次退稿,他這才明白寫童書一點也不簡單,反覆認真修訂之後,終於順利出版。

  「三腳征服者」的故事設定在未來,或者說地球被外星怪物(也就是書名的「三腳」)征服之後的未來,可是克里斯多夫真正感興趣的是「過去」,他筆下的世界更像是歐洲中古世紀,沒有銀行家和投資客,而是回到國王、貴族和農奴的封建社會,原因很簡單:在如此嚴明的階級制度下,人比較會乖乖聽話,而這就是地球的新主人「三腳」所要的。

  而「主人」要如何控制地球人呢?答案是透過「加冠」儀式。每個人十三歲的時候,都要戴上一個金屬帽子,從此就會受到思想箝制,成為乖順服從的三腳子民。這是孩子與成人世界的分水嶺,也是一個精妙的現實隱喻:哪個孩子想要變得和大人一樣過著枯燥無趣的生活呢?這個「他們(大人)」和「我們(小孩)」之間的對立關係,在半個世紀後的當下依然存在,更成為《飢餓遊戲》以降的新世紀反烏托邦小說熱潮中不變的定律。

  克里斯多夫透過主人公威爾的第一人稱敘事,描寫他和同伴們不願接受加冠,決定展開漫長的逃亡,去「白色山脈」尋找其他志同道合的「流浪漢」,並且共同追求一個推翻三腳暴政的未來。可是自由的代價是什麼?當人類掙脫了束縛,每個人都能獨立思考、都有了自由意志,這個世界真的就會比較好嗎?還是陷入另一種混亂?在緊張刺激的冒險之外,作者彷彿幽幽地提出了問題,而這個問題,即使在二十一世紀的現在,我們也還在尋求解答。
 

內容連載

1 加冠日
 
村子裡除了教堂塔上的鐘,還有五座算是準時的鐘,其中一座是我父親的。那座鐘擺在客廳裡的壁爐架上,每天晚上他睡前都會從一只花瓶裡拿鑰匙為鐘上發條。每年會有鐘錶匠從溫徹斯特騎老馱馬來,為那座鐘清潔、上油、對時。完工之後,鐘錶匠會和我母親喝甘菊茶,跟她說起城裡的新聞,和他途經村落時聽來的事。父親如果沒忙著磨麥子的話,這時候就會大步走出來,不屑地批評小道消息;不過到了晚上,我會聽到母親把消息轉述給他。他似乎沒什麼興趣,卻仍會聽她說。
 
我父親真正的寶貝其實並不是那座鐘,而是一支錶。這支錶是個小型的鐘,錶面直徑不到一吋,連著環帶好戴在手腕上,平常收在他書桌一個上鎖的抽屜裡;只有收穫祭或加冠日這些節慶場合才會拿出來戴。鐘錶匠三年才能看一次這支錶,而我父親會站在鐘錶匠身邊,看他工作。村裡沒有其他的錶,連附近的村子也沒有。鐘錶匠說溫徹斯特有一些,但都不如我父親的精緻。不知道他這麼說是不是為了讓我父親開心(父親聽到的確開心),不過我相信這支錶的做工的確精良。錶的主體是鋼,奧爾頓的鍛造場都做不出這麼上好的鋼,手錶內部構造的複雜程度與技術更令人驚嘆。錶面上印著「防磁.因加百祿避震」。我們猜想這一定是昔日做出這支錶的工匠姓名。
 
鐘錶匠上上星期來拜訪過我們,他替手錶清潔上油的時候,我獲准旁觀一下。我看那景象看得入迷。鐘錶匠離開之後,我發覺自己的念頭一直飄到那個寶貝上,不過錶之後又鎖進抽屜裡。父親當然不准我碰他的書桌,至於打開上鎖的抽屜,更是想都不用想。但那念頭揮之不去。一兩天之後,我才對自己承認,我沒去開抽屜只是怕被抓到罷了。
 
星期六早上,我發覺家裡只有我一個人。我父親去了研磨房磨麵粉;僕人都被帶去幫忙,莫莉白天通常不會離開屋子,這天也跟著去了。我母親出門去看生病的艾許老太太,最快一小時之後才會回來。我做完功課,可以自由在陽光普照的五月早晨跑出去找傑克。但我腦子裡只有一個念頭──我有機會看看那支錶,而且被逮到的機率很小。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39
    $110
  2. 二手書
    54
    $150
  3. 新書
    79
    $221
  4. 新書
    79
    $221
  5. 新書
    79
    $222
  6. 新書
    89
    $249
  7. 新書
    9
    $252
  8. 新書
    9
    $252
  9. 新書
    9
    $252
  10. 新書
    9
    $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