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最早可溯至民國前一年(西元1911年)設立的「清華學堂」。
西元1908年
(光緒34年),在當時清廷駐美公使梁誠、容閎奔走之下,美國退回庚子賠款超收的款項,並決議全數用於中國每年派遣留學生赴美之費用。1909年6月「遊美學務處」設立,1911年4月29日正式開學。1912年民國成立之後,將「清華學堂」改名為「清華學校」,唐國安為第一任校長。1914年,梁啟超先生到校演講,引述易經中之「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及「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勉勵同學,學校遂將「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採為校訓。1928年「清華學校」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
1931年梅貽琦擔任清華大學校長。1937年開始八年的對日抗戰,清華、北京與南開三所大學於1938年遷往昆明,組成「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簡稱「西南聯大」。1945年抗戰結束,西南聯大解散,清華大學遷回北京,梅貽琦仍任校長。爾後國勢動蕩,梅校長於1948年底奉派赴美處理清華基金。
國民政府1949年遷台,1955年行政院敦請當時在美國的梅貽琦校長回來主持清華大學在台復校工作。名為復校,實為建校,因為除了梅校長本人外,清華並無一物自北平搬來。校地選在新竹,1956年招考原子科學研究所首屆研究生,次年首批校舍包括辦公室、教授住宅及職員、學生宿舍等完工。當時最重要的設備為水池式反應器(俗稱原子爐),土木工程由校友張昌華設計,儀控及核子燃料由美國奇異 (GE)
公司提供,裝置工程乃由清華大學自行設計施工,並與奇異公司密切合作,機件裝置則由國內多個產業單位聯合協助完成,為國內工業界與學術界首次密切合作之成果,1961年12月2日舉行正式落成典禮。
在歷任校長梅貽琦、陳可忠、閻振興、徐賢修、張明哲、毛高文、劉兆玄、李家同、沈君山、陳信雄、劉炯朗、徐遐生,及現任校長陳文村持續努力經營下,國立清華大學在台灣的五十年間,由單一研究所逐步發展為一個理工與人文兼具的完整大學。為了記錄清華在台半世紀來篳路藍縷、奮發茁壯的過程,而有製作校史紀錄片之構想。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9折$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