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大唐西域記》敘述玄奘冒著自然與人為的險惡,費時十八年,西行數萬里,覽聖、 求法、弘教的過程。書中詳載佛教的聖跡聖址、西域的山川地理、各民族的風土人物等, 作者以生花妙筆,交織歷史與現實、穿插神話與傳說、結合故事敘述與人物刻劃,以高妙 的藝術形式將佛教的精微深意傳達給讀者,讀來興味盎然,令人不忍釋手。
目錄
刊印古籍今注新譯叢書緣起
玄奘西行路線圖(一)(二)
導 讀
自 序
卷 一 三十四國
阿耆尼國 一
屈支國 三
跋祿迦國 一一
凌山及大清池 一二
素葉水城 一三
窣利地區總述 一四
千泉 一六
呾邏私城 一七
小孤城 一七
白水城 一八
恭御城 一九
笯赤建國 一九
赭時國 二○
忄市捍國 二一
窣堵利瑟那國 二二
大沙磧 二三
颯秣建國 二三
弭秣賀等七國 二五
羯霜那國 二七
覩貨邏國故地總述 二九
呾蜜等十一國 三一
縛喝國 三四
銳秣陀國和胡寔健國 四一
呾剌健國 四二
揭職國 四二
梵衍那國 四三
迦畢試國 四九
卷 二 三國
印度總述 六五
濫波國 九四
那揭羅曷國 九五
健馱邏國 一○四
卷 三 八國
烏仗那國 一二七
鉢露羅國 一四四
呾叉始羅國 一四五
僧訶補羅國 一五三
烏剌尸國 一五八
迦溼彌羅國 一五九
半笯蹉國 一七六
曷邏闍補羅國 一七七
卷 四 十五國
磔迦國 一七九
至那僕底國 一八七
闍爛達羅國 一九○
屈露多等三國 一九一
設多圖盧國 一九三
波理夜呾羅國 一九四
秣兔羅國 一九五
薩他泥溼伐羅國 二○○
窣祿勤那國 二○三
秣底補羅國 二○七
婆羅吸摩補羅等二國 二一六
瞿毘霜那國 二一八
堊醯掣呾羅國 二一九
毘羅刪拏國 二二○
劫比他國 二二一
卷 五 六國
羯若鞠闍國 二二七
阿踰陀國 二四八
阿耶穆佉國 二五四
鉢邏耶伽國 二五五
憍賞彌國 二六二
鞞索迦國 二六九
卷 六 四國
室羅伐悉底國 二七三
劫比羅伐窣堵國 二九○
藍摩國 三○四
拘尸那揭羅國 三一二
卷 七 五國
婆羅痆斯國 三二九
戰主國 三四七
吠舍釐國 三五三
弗栗恃國 三六六
尼波羅國 三七○
卷 八 一國
摩揭陀國(上) 三七三
卷 九 一國
摩揭陀國(下) 四四五
卷 十 十七國
伊爛拏鉢伐多國 五○五
瞻波國 五一一
羯朱嗢祇羅國 五一三
奔那伐彈那國 五一四
迦摩縷波國 五一六
三摩呾吒國 五二一
傳聞六國 五二二
耽摩栗底國 五二三
羯羅拏蘇伐剌那國 五二四
烏荼國 五二八
恭御陀國 五三○
羯 伽國 五三二
憍薩羅國 五三四
案達羅國 五四四
馱那羯磔迦國 五四八
珠利耶國 五五三
達羅毘荼國 五五五
秣羅矩吒國 五五八
卷十一 二十三國
僧伽羅國 五六三
恭建那補羅國 五八二
摩訶剌侘國 五八四
跋祿羯呫婆國 五八九
摩臘婆國 五九○
阿吒釐國 五九五
契吒國 五九七
伐臘毘國 五九七
阿難陀補羅國 五九九
蘇剌侘國 六○○
瞿折羅國 六○二
鄔闍衍那國 六○三
擲枳陀國 六○四
摩醯溼伐羅補羅國 六○五
信度國 六○六
茂羅三部盧國 六○九
鉢伐多國 六一○
阿點婆翅羅國 六一一
狼揭羅國 六一三
波剌斯等三國 六一四
臂多勢羅國 六一六
阿軬荼國 六一八
伐剌拏國 六二○
卷十二 二十二國
漕矩吒國 六二三
弗栗恃薩儻那國 六二五
安呾羅縛國及闊悉多國 六二七
活國 六二九
瞢健等五國 六三○
呬摩呾羅國 六三二
鉢鐸創那等三國 六三四
達摩悉鐵帝國 六三六
尸棄尼國和商彌國 六四○
朅盤陀國 六四四
烏鎩國 六五一
佉沙國 六五四
斫句迦國 六五五
瞿薩旦那國 六五七
大流沙及以東行路 六八○
自 贊 六八三
附 錄
一、大唐西域記序 六八五
二、大唐西域記序 六九一
三、後 記 六九七
注譯後記 七○九
索 引 七一一
玄奘西行路線圖(一)(二)
導 讀
自 序
卷 一 三十四國
阿耆尼國 一
屈支國 三
跋祿迦國 一一
凌山及大清池 一二
素葉水城 一三
窣利地區總述 一四
千泉 一六
呾邏私城 一七
小孤城 一七
白水城 一八
恭御城 一九
笯赤建國 一九
赭時國 二○
忄市捍國 二一
窣堵利瑟那國 二二
大沙磧 二三
颯秣建國 二三
弭秣賀等七國 二五
羯霜那國 二七
覩貨邏國故地總述 二九
呾蜜等十一國 三一
縛喝國 三四
銳秣陀國和胡寔健國 四一
呾剌健國 四二
揭職國 四二
梵衍那國 四三
迦畢試國 四九
卷 二 三國
印度總述 六五
濫波國 九四
那揭羅曷國 九五
健馱邏國 一○四
卷 三 八國
烏仗那國 一二七
鉢露羅國 一四四
呾叉始羅國 一四五
僧訶補羅國 一五三
烏剌尸國 一五八
迦溼彌羅國 一五九
半笯蹉國 一七六
曷邏闍補羅國 一七七
卷 四 十五國
磔迦國 一七九
至那僕底國 一八七
闍爛達羅國 一九○
屈露多等三國 一九一
設多圖盧國 一九三
波理夜呾羅國 一九四
秣兔羅國 一九五
薩他泥溼伐羅國 二○○
窣祿勤那國 二○三
秣底補羅國 二○七
婆羅吸摩補羅等二國 二一六
瞿毘霜那國 二一八
堊醯掣呾羅國 二一九
毘羅刪拏國 二二○
劫比他國 二二一
卷 五 六國
羯若鞠闍國 二二七
阿踰陀國 二四八
阿耶穆佉國 二五四
鉢邏耶伽國 二五五
憍賞彌國 二六二
鞞索迦國 二六九
卷 六 四國
室羅伐悉底國 二七三
劫比羅伐窣堵國 二九○
藍摩國 三○四
拘尸那揭羅國 三一二
卷 七 五國
婆羅痆斯國 三二九
戰主國 三四七
吠舍釐國 三五三
弗栗恃國 三六六
尼波羅國 三七○
卷 八 一國
摩揭陀國(上) 三七三
卷 九 一國
摩揭陀國(下) 四四五
卷 十 十七國
伊爛拏鉢伐多國 五○五
瞻波國 五一一
羯朱嗢祇羅國 五一三
奔那伐彈那國 五一四
迦摩縷波國 五一六
三摩呾吒國 五二一
傳聞六國 五二二
耽摩栗底國 五二三
羯羅拏蘇伐剌那國 五二四
烏荼國 五二八
恭御陀國 五三○
羯 伽國 五三二
憍薩羅國 五三四
案達羅國 五四四
馱那羯磔迦國 五四八
珠利耶國 五五三
達羅毘荼國 五五五
秣羅矩吒國 五五八
卷十一 二十三國
僧伽羅國 五六三
恭建那補羅國 五八二
摩訶剌侘國 五八四
跋祿羯呫婆國 五八九
摩臘婆國 五九○
阿吒釐國 五九五
契吒國 五九七
伐臘毘國 五九七
阿難陀補羅國 五九九
蘇剌侘國 六○○
瞿折羅國 六○二
鄔闍衍那國 六○三
擲枳陀國 六○四
摩醯溼伐羅補羅國 六○五
信度國 六○六
茂羅三部盧國 六○九
鉢伐多國 六一○
阿點婆翅羅國 六一一
狼揭羅國 六一三
波剌斯等三國 六一四
臂多勢羅國 六一六
阿軬荼國 六一八
伐剌拏國 六二○
卷十二 二十二國
漕矩吒國 六二三
弗栗恃薩儻那國 六二五
安呾羅縛國及闊悉多國 六二七
活國 六二九
瞢健等五國 六三○
呬摩呾羅國 六三二
鉢鐸創那等三國 六三四
達摩悉鐵帝國 六三六
尸棄尼國和商彌國 六四○
朅盤陀國 六四四
烏鎩國 六五一
佉沙國 六五四
斫句迦國 六五五
瞿薩旦那國 六五七
大流沙及以東行路 六八○
自 贊 六八三
附 錄
一、大唐西域記序 六八五
二、大唐西域記序 六九一
三、後 記 六九七
注譯後記 七○九
索 引 七一一
序
導讀(節錄)
在西元五世紀即將結束,六世紀就要開始的「世紀之交」的三年裡,中國社會正處於隋文帝開皇後期的「盛世」時期,朝野上下沈浸在一片「太平」景象裡,大概誰也不會料到,十五年後,這個政權會在頃刻間土崩瓦解,為另一個更加強盛的新政權所取代。當然,這時的人們也絕不會對他們身邊先後出生的兩個男孩給予特別的注意。然而這兩個不平凡的生命,不僅創造了中國的歷史和文化奇蹟,而且也創造了世界的歷史和文化奇蹟。這兩人便是唐太宗李世民和三藏法師玄奘。前者作為現實界的天才領袖,是大唐盛世的締造者和開啟者;後者作為精神界的天才領袖,是中國佛教「真經」的求取者和法相唯識宗的大師。他們兩人及其功績,早已是並且今後仍將是世人為之驚嘆讚美的奇蹟!而且他們兩人在先後逝世之前,曾有過密切的交往,這更使得兩個奇蹟互為關聯,交相輝映,光彩奪目,令人興味無窮。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大唐西域記》,就是記錄這個奇蹟尤其是記錄玄奘奇蹟的一部書,而它本身,也是一個奇蹟。
明代文人吳承恩寫過一部有名的長篇小說,名為《西遊記》。說的是「唐僧西天取經」的故事,其中的「唐僧」,就是以玄奘為人物原型,「西天取經」,就是以玄奘前往印度求取佛法的事跡為故事原型。因此,玄奘和他的「西遊」事跡,早已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不過,小說的描寫,畢竟帶有很大的藝術虛構的成分,「唐僧」和玄奘,有著本質的不同,「西遊」和印度求法也完全不是一回事。為了更正確地閱讀和理解《大唐西域記》,我們有必要先對玄奘及其西征求法(他自己稱之為「西征」)的真實情況作一簡要的了解。
一
玄奘,俗姓陳,名禕,出生於西元六○○年,逝世於西元六六四年,係唐代洛州緱氏(今河南偃師陳河村附近)人 ,據說他是漢代太丘長陳仲弓的後裔。他的曾祖陳欽,在後魏時官上黨太守。祖父陳康,北齊時官國子博士。父親陳慧,是一位人品英潔、操守高雅的人物,很早就深通儒家經術,曾做過一段時間的江寧令,由於對功名利祿本無興趣,又趕上隋朝社會腐敗衰微,便辭官歸隱,潛心於學術文化,被有識者譽為守志一貫的隱淪之士。玄奘正是出生在這樣一個既「家世儒宗」,又不樂世俗的家庭裡。
玄奘是陳慧的第四個兒子,從小便表現出非凡的天資和過人的聰悟。據說八歲那年,一日他坐在父親身邊聽講《孝經》,當聽到「曾子避席」一節時,小玄奘忽地站起,整理好衣服,恭敬侍立。其父問為何,小玄奘回答說:「曾子聽到老師的教誨便避席而立,我今天怎麼可以坐著聽父親的教訓呢?」父親聽後很高興,知道此兒將來必有所成。從此之後,玄奘越發專心致志地學習儒家經典,嚮往古代的聖哲賢士,凡是不合乎雅正精神的書籍,他一概不看;凡是不合乎聖賢要求的作風,他一概不習。而且也不和兒童結夥遊戲,無論外邊有什麼熱鬧事,他都不聞不問,每日只在房裡用心讀書,漸漸養成了溫和、清正、淳厚、謙謹的性格品質。
玄奘的二兄陳素,早年便出家,法名長捷,住於東都淨土寺。他早已看出玄奘在佛學上具有過人的天賦和美妙的前景,於是便有意引導他接觸佛教,教他誦習經業,給他講解教義,還帶他到道場感受經驗。不久,朝廷有令,要在洛陽度僧二十七名。當時修行較高的求度者有數百人,玄奘因年齡未到,不在選取之列,便站在門邊觀看。這時,負責錄取的官員為大理卿鄭善果,是一位很有人物識鑑水準的官員。他一見玄奘,便為玄奘的氣質神采所感動,問道:「你是誰家的後生?」在聽了玄奘的回答後,又問:「你也希望被錄取嗎?」玄奘回答說:「是的。只是習近業微,不得入列。」鄭善果又問:「你為什麼要出家呢?」玄奘說:「為的是追隨如來,弘揚佛法。」鄭善果大加稱賞,遂破格錄取了他,並指著玄奘對眾人說:「誦念佛經的人好找,但風骨越絕的人難得。這個年輕人如果得度為僧,將來必然成為佛教的傑出人物。遺憾的是我與大家那時恐怕早已入土,無福親見他功業大成之日的光彩了。即使如此,這樣的奇才是不能讓他失落的。」於是,玄奘便成了一位正式的僧侶。
出家以後,玄奘便和二兄長捷一起,在淨土寺修行。在這裡,他聆聽了景法師講授的《涅槃經》,又跟從嚴法師學習《攝大乘論》。玄奘本來就有一定的慧根,又在其兄的引導下,對佛學有了一定的基礎,於是一經景、嚴二師的教誨,更加酷愛佛教,為之廢寢忘食,勤學不倦,加之悟性過人,一聽法師講解,便能領會大略,再經誦讀一遍,便能全部掌握。寺裡上下,無不驚異。於是讓玄奘昇座復述所習,玄奘表述流暢,分析無誤,和法師所教毫無差錯,遂博得眾人的讚揚和器重。這時他才十三歲。
此時,隋朝的政權已經敗壞,各地豪傑紛紛而起,天下大亂,海內沸騰,社會處於動盪慘殘的戰亂之中。玄奘雖為少年,但對眼前的局勢有清醒的認識。他對兄說:「天下喪亂已經到了如此地步,洛陽雖為父母之邑,但若守此不動,也只能是死路一條。現在聽說唐主已經率晉陽大軍佔領了長安,得到天下人的擁戴和歸順,我們不如前往投奔。」長捷接受了玄奘的意見,兄弟二人遂投長安而來,此時已是武德元年(西元六一八年)。
玄奘來到長安後,住在莊嚴寺裡。當時李唐政權剛剛建立,各地豪強尚未完全歸服,統治者的主要精力仍在軍事方面,尚無暇顧及精神文化事業,以致偌大一個京城,連一個佛教講席都沒有。由於戰亂,京都僧侶的衣食供應也很困難,不少高僧都流向較為安定的綿、蜀一帶,遂使那裡的佛教反較京都為盛。於是玄奘又對兄說:「這裡既然沒有法事,我們也不能在此虛度光陰,不如到蜀地去,尋求高僧,受業進修。」於是兄弟二人又向成都求學而來。
當時的蜀中,薈萃了一大批德高望重的僧侶,佛教活動也很興盛。玄奘在這裡先後聆聽了道基法師、寶暹法師所講的《攝論》、《毘曇》,道震法師所講的《迦延》等。玄奘珍惜每一寸光陰,刻苦奮勵,不敢有一絲懈怠。二、三年間便究通諸部,受到當地佛教界的普遍稱譽。同時,其兄長捷的修行也有長足進步,也受到很高的評價。
到了二十歲時,玄奘已經把在成都所能學到的大抵都學遍了,便想回到京城尋找高僧求學,但其兄長捷卻不同意,要求他留在成都。玄奘不得已,只好私自和幾個商人結伴,泛舟三峽,沿長江而下,來到荊州天皇寺。這裡的道俗早已聽說了玄奘的大名,仰慕已久,玄奘的到來,使他們格外驚喜,一致請求玄奘說法。於是玄奘便為他們講《攝論》和《毘曇》,從夏至冬,各講三遍。聽者踴躍,上自王公,下至庶民,都深受感動。
罷講以後,玄奘又北遊,訪師求學。在相州,他曾向慧休法師請教疑難;在趙州,他拜道深法師學習《成實論》。來到長安,他住在大覺寺,跟隨道嶽法師學習《俱舍論》。這些經典,在一般人須多年學習,有的甚至要終生鑽研,才能弄懂,而在玄奘,都是一遍而盡其旨,過目不忘於心,往往還能作出新的闡釋和發現。
當時長安有兩位高僧:法常和僧辯,學行高深,名聞遐邇,眾望所歸,前來拜師求學的人絡繹不絕。二大德學綜眾經,尤精《攝大乘論》。玄奘對此論既曾用過功夫,於是又隨二師更加深造,盡得二師之學。二師對玄奘說:「你真是釋門的一匹千里駒啊!中國佛教振興的使命,將由你來實現。只恨我們年已老朽,恐怕看不到那一天了。」從此,寺中上下對玄奘刮目相看,很快他便譽滿京城了。
在西元五世紀即將結束,六世紀就要開始的「世紀之交」的三年裡,中國社會正處於隋文帝開皇後期的「盛世」時期,朝野上下沈浸在一片「太平」景象裡,大概誰也不會料到,十五年後,這個政權會在頃刻間土崩瓦解,為另一個更加強盛的新政權所取代。當然,這時的人們也絕不會對他們身邊先後出生的兩個男孩給予特別的注意。然而這兩個不平凡的生命,不僅創造了中國的歷史和文化奇蹟,而且也創造了世界的歷史和文化奇蹟。這兩人便是唐太宗李世民和三藏法師玄奘。前者作為現實界的天才領袖,是大唐盛世的締造者和開啟者;後者作為精神界的天才領袖,是中國佛教「真經」的求取者和法相唯識宗的大師。他們兩人及其功績,早已是並且今後仍將是世人為之驚嘆讚美的奇蹟!而且他們兩人在先後逝世之前,曾有過密切的交往,這更使得兩個奇蹟互為關聯,交相輝映,光彩奪目,令人興味無窮。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大唐西域記》,就是記錄這個奇蹟尤其是記錄玄奘奇蹟的一部書,而它本身,也是一個奇蹟。
明代文人吳承恩寫過一部有名的長篇小說,名為《西遊記》。說的是「唐僧西天取經」的故事,其中的「唐僧」,就是以玄奘為人物原型,「西天取經」,就是以玄奘前往印度求取佛法的事跡為故事原型。因此,玄奘和他的「西遊」事跡,早已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不過,小說的描寫,畢竟帶有很大的藝術虛構的成分,「唐僧」和玄奘,有著本質的不同,「西遊」和印度求法也完全不是一回事。為了更正確地閱讀和理解《大唐西域記》,我們有必要先對玄奘及其西征求法(他自己稱之為「西征」)的真實情況作一簡要的了解。
一
玄奘,俗姓陳,名禕,出生於西元六○○年,逝世於西元六六四年,係唐代洛州緱氏(今河南偃師陳河村附近)人 ,據說他是漢代太丘長陳仲弓的後裔。他的曾祖陳欽,在後魏時官上黨太守。祖父陳康,北齊時官國子博士。父親陳慧,是一位人品英潔、操守高雅的人物,很早就深通儒家經術,曾做過一段時間的江寧令,由於對功名利祿本無興趣,又趕上隋朝社會腐敗衰微,便辭官歸隱,潛心於學術文化,被有識者譽為守志一貫的隱淪之士。玄奘正是出生在這樣一個既「家世儒宗」,又不樂世俗的家庭裡。
玄奘是陳慧的第四個兒子,從小便表現出非凡的天資和過人的聰悟。據說八歲那年,一日他坐在父親身邊聽講《孝經》,當聽到「曾子避席」一節時,小玄奘忽地站起,整理好衣服,恭敬侍立。其父問為何,小玄奘回答說:「曾子聽到老師的教誨便避席而立,我今天怎麼可以坐著聽父親的教訓呢?」父親聽後很高興,知道此兒將來必有所成。從此之後,玄奘越發專心致志地學習儒家經典,嚮往古代的聖哲賢士,凡是不合乎雅正精神的書籍,他一概不看;凡是不合乎聖賢要求的作風,他一概不習。而且也不和兒童結夥遊戲,無論外邊有什麼熱鬧事,他都不聞不問,每日只在房裡用心讀書,漸漸養成了溫和、清正、淳厚、謙謹的性格品質。
玄奘的二兄陳素,早年便出家,法名長捷,住於東都淨土寺。他早已看出玄奘在佛學上具有過人的天賦和美妙的前景,於是便有意引導他接觸佛教,教他誦習經業,給他講解教義,還帶他到道場感受經驗。不久,朝廷有令,要在洛陽度僧二十七名。當時修行較高的求度者有數百人,玄奘因年齡未到,不在選取之列,便站在門邊觀看。這時,負責錄取的官員為大理卿鄭善果,是一位很有人物識鑑水準的官員。他一見玄奘,便為玄奘的氣質神采所感動,問道:「你是誰家的後生?」在聽了玄奘的回答後,又問:「你也希望被錄取嗎?」玄奘回答說:「是的。只是習近業微,不得入列。」鄭善果又問:「你為什麼要出家呢?」玄奘說:「為的是追隨如來,弘揚佛法。」鄭善果大加稱賞,遂破格錄取了他,並指著玄奘對眾人說:「誦念佛經的人好找,但風骨越絕的人難得。這個年輕人如果得度為僧,將來必然成為佛教的傑出人物。遺憾的是我與大家那時恐怕早已入土,無福親見他功業大成之日的光彩了。即使如此,這樣的奇才是不能讓他失落的。」於是,玄奘便成了一位正式的僧侶。
出家以後,玄奘便和二兄長捷一起,在淨土寺修行。在這裡,他聆聽了景法師講授的《涅槃經》,又跟從嚴法師學習《攝大乘論》。玄奘本來就有一定的慧根,又在其兄的引導下,對佛學有了一定的基礎,於是一經景、嚴二師的教誨,更加酷愛佛教,為之廢寢忘食,勤學不倦,加之悟性過人,一聽法師講解,便能領會大略,再經誦讀一遍,便能全部掌握。寺裡上下,無不驚異。於是讓玄奘昇座復述所習,玄奘表述流暢,分析無誤,和法師所教毫無差錯,遂博得眾人的讚揚和器重。這時他才十三歲。
此時,隋朝的政權已經敗壞,各地豪傑紛紛而起,天下大亂,海內沸騰,社會處於動盪慘殘的戰亂之中。玄奘雖為少年,但對眼前的局勢有清醒的認識。他對兄說:「天下喪亂已經到了如此地步,洛陽雖為父母之邑,但若守此不動,也只能是死路一條。現在聽說唐主已經率晉陽大軍佔領了長安,得到天下人的擁戴和歸順,我們不如前往投奔。」長捷接受了玄奘的意見,兄弟二人遂投長安而來,此時已是武德元年(西元六一八年)。
玄奘來到長安後,住在莊嚴寺裡。當時李唐政權剛剛建立,各地豪強尚未完全歸服,統治者的主要精力仍在軍事方面,尚無暇顧及精神文化事業,以致偌大一個京城,連一個佛教講席都沒有。由於戰亂,京都僧侶的衣食供應也很困難,不少高僧都流向較為安定的綿、蜀一帶,遂使那裡的佛教反較京都為盛。於是玄奘又對兄說:「這裡既然沒有法事,我們也不能在此虛度光陰,不如到蜀地去,尋求高僧,受業進修。」於是兄弟二人又向成都求學而來。
當時的蜀中,薈萃了一大批德高望重的僧侶,佛教活動也很興盛。玄奘在這裡先後聆聽了道基法師、寶暹法師所講的《攝論》、《毘曇》,道震法師所講的《迦延》等。玄奘珍惜每一寸光陰,刻苦奮勵,不敢有一絲懈怠。二、三年間便究通諸部,受到當地佛教界的普遍稱譽。同時,其兄長捷的修行也有長足進步,也受到很高的評價。
到了二十歲時,玄奘已經把在成都所能學到的大抵都學遍了,便想回到京城尋找高僧求學,但其兄長捷卻不同意,要求他留在成都。玄奘不得已,只好私自和幾個商人結伴,泛舟三峽,沿長江而下,來到荊州天皇寺。這裡的道俗早已聽說了玄奘的大名,仰慕已久,玄奘的到來,使他們格外驚喜,一致請求玄奘說法。於是玄奘便為他們講《攝論》和《毘曇》,從夏至冬,各講三遍。聽者踴躍,上自王公,下至庶民,都深受感動。
罷講以後,玄奘又北遊,訪師求學。在相州,他曾向慧休法師請教疑難;在趙州,他拜道深法師學習《成實論》。來到長安,他住在大覺寺,跟隨道嶽法師學習《俱舍論》。這些經典,在一般人須多年學習,有的甚至要終生鑽研,才能弄懂,而在玄奘,都是一遍而盡其旨,過目不忘於心,往往還能作出新的闡釋和發現。
當時長安有兩位高僧:法常和僧辯,學行高深,名聞遐邇,眾望所歸,前來拜師求學的人絡繹不絕。二大德學綜眾經,尤精《攝大乘論》。玄奘對此論既曾用過功夫,於是又隨二師更加深造,盡得二師之學。二師對玄奘說:「你真是釋門的一匹千里駒啊!中國佛教振興的使命,將由你來實現。只恨我們年已老朽,恐怕看不到那一天了。」從此,寺中上下對玄奘刮目相看,很快他便譽滿京城了。
內容連載
卷 一 三十四國
阿耆尼國
【題 解】阿耆尼,梵文Agni的音譯,意思是「火」。阿耆尼國就是今天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焉耆回族自治縣,現代維吾爾語叫做Qaräähr,意譯為「黑城」。阿耆尼國的東境當時和唐的高昌交界,因而是玄奘西行所到的第一個國家。
出高昌故地,自近者始,曰阿耆尼國。
阿耆尼國,東西六百餘里,南北四百餘里。國大都城周1六七里。四面據2山,道險易守。泉流交帶,引水為田。土宜X3、黍、宿麥4、香棗、蒲萄5、梨、柰6諸果。氣序7和暢,風俗質直。文字取則8印度,微有增損。服飾氈毼9,斷髮無巾。貨10用金錢、銀錢、小銅錢。王其國人也,勇而寡略,好自稱伐11,國無綱紀,法不整肅。伽藍12十餘所,僧徒二千餘人,習學小乘教說一切有部13經教律儀,既遵印度,諸習學者,即其文而翫14之。戒行律儀,潔清勤勵。然食雜三淨15,滯於漸教16矣。
從此西南行二百餘里,踰一小山,越二大河,西得平川,行七百餘里,至屈支國舊曰龜茲。
【注 釋】1周 方圓。2據 靠;依託。3X 黍屬而不黏。亦稱糜子。4宿麥 隔年才熟的麥。即冬小麥。5蒲萄 即「葡萄」。6柰 果木名。林檎的一種。也稱花紅、沙果。7氣序 季節的推移,又稱時序。8取則 取法;效法。9氈毼 粗布和細布。氈,或作「疊毛 」。疊毛,又稱白疊。即白棉布。毼,或作褐。粗毛麻織品。10貨 貨幣。11伐 功勞。12伽藍 來自梵文Saþghàràma(僧伽囉磨)。意譯為眾園。指佛教徒靜修的場所,即寺院。13小乘教說一切有部 小乘,梵文HInayàna的意譯。只信奉《阿含經》等佛教根本教典。重在自我解脫。以證得阿羅漢果為最高境界,他們自認是佛教的正統派。說一切有部,梵文Sarvàstiv àda的意譯。音譯為薩婆多部。簡稱有部。是小乘二十部派之一。據說是釋迦牟尼卒後三百年。從根本上座部分裂而成的一個主要部派。這一部派把一切有為、無為諸法證為是實有的,並且一一說明它的緣由,因此被稱作說一切有部,在小乘佛教中有很大勢力。14翫 研習;觀賞。15三淨 即三種淨肉。一、不見其為我殺者;二、不聞為我殺者;三、無為我殺之疑者。小乘佛教的戒律並不禁止佛教徒食這三種「淨肉」。但大乘經律則斷然禁止肉食。16漸教 這裡指小乘。
阿耆尼國
【題 解】阿耆尼,梵文Agni的音譯,意思是「火」。阿耆尼國就是今天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焉耆回族自治縣,現代維吾爾語叫做Qaräähr,意譯為「黑城」。阿耆尼國的東境當時和唐的高昌交界,因而是玄奘西行所到的第一個國家。
出高昌故地,自近者始,曰阿耆尼國。
阿耆尼國,東西六百餘里,南北四百餘里。國大都城周1六七里。四面據2山,道險易守。泉流交帶,引水為田。土宜X3、黍、宿麥4、香棗、蒲萄5、梨、柰6諸果。氣序7和暢,風俗質直。文字取則8印度,微有增損。服飾氈毼9,斷髮無巾。貨10用金錢、銀錢、小銅錢。王其國人也,勇而寡略,好自稱伐11,國無綱紀,法不整肅。伽藍12十餘所,僧徒二千餘人,習學小乘教說一切有部13經教律儀,既遵印度,諸習學者,即其文而翫14之。戒行律儀,潔清勤勵。然食雜三淨15,滯於漸教16矣。
從此西南行二百餘里,踰一小山,越二大河,西得平川,行七百餘里,至屈支國舊曰龜茲。
【注 釋】1周 方圓。2據 靠;依託。3X 黍屬而不黏。亦稱糜子。4宿麥 隔年才熟的麥。即冬小麥。5蒲萄 即「葡萄」。6柰 果木名。林檎的一種。也稱花紅、沙果。7氣序 季節的推移,又稱時序。8取則 取法;效法。9氈毼 粗布和細布。氈,或作「疊毛 」。疊毛,又稱白疊。即白棉布。毼,或作褐。粗毛麻織品。10貨 貨幣。11伐 功勞。12伽藍 來自梵文Saþghàràma(僧伽囉磨)。意譯為眾園。指佛教徒靜修的場所,即寺院。13小乘教說一切有部 小乘,梵文HInayàna的意譯。只信奉《阿含經》等佛教根本教典。重在自我解脫。以證得阿羅漢果為最高境界,他們自認是佛教的正統派。說一切有部,梵文Sarvàstiv àda的意譯。音譯為薩婆多部。簡稱有部。是小乘二十部派之一。據說是釋迦牟尼卒後三百年。從根本上座部分裂而成的一個主要部派。這一部派把一切有為、無為諸法證為是實有的,並且一一說明它的緣由,因此被稱作說一切有部,在小乘佛教中有很大勢力。14翫 研習;觀賞。15三淨 即三種淨肉。一、不見其為我殺者;二、不聞為我殺者;三、無為我殺之疑者。小乘佛教的戒律並不禁止佛教徒食這三種「淨肉」。但大乘經律則斷然禁止肉食。16漸教 這裡指小乘。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59折$356
-
新書79折$474
-
新書79折$474
-
新書9折$540
-
新書98折$585
-
新書$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