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書主要是以過去刊登在建築專門雜誌「日經建築家」(NA)中,針對建築師─藤森照信所進行的一些採訪或對談,以及他的一些主要建案的完成報告等等的文章所編輯而成的作品。本書同時也是「NA建築家系列」出版的第四本作品。
我相信絕大多數的讀者都知道藤森照信不但是一位知名的建築師,同時也是「建築史學」方面的專家。他有四十年歷史學家的資歷,但相較之下他當建築師的資歷卻只有不到一半的時間而已。他之所以能在短短的時間內從眾多的建築師中脫穎而出,而成為日本近代建築師的代表之一,我們認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把「趣味性」給帶進了現代建築。
讓建築充滿了趣味性。
通常只要去參觀過藤森先生的作品展,就會明白藤森的建築在建築界中算是異類。通常只要提到要去參觀建築展,現場的來賓大多眉頭深鎖,整個會場中瀰漫著一股緊張的氣氛。但是去參觀藤森先生的作品展時,卻像是置身在南國般充滿著輕鬆悠閒的氣氛,會場的來賓幾乎都個個眉開眼笑。相信在讀者當中應該也有不少人士都看過藤森先生的建築展,而有發出會心一笑的經驗吧!
不過,如果作品中單單只有「趣味性」的元素,應該不會在建築界中獲得如此極高的好評才對。或許只會被當成風格獨特的建築師,而被視為非主流派。他之所以沒有如此,我想是因為大多數的建築相關業者,除了體會到他作品中的「趣味性」之外,應該同時也可以感受到他作品裡面所帶有的「批判性」吧!
而藤森建築的趣味性,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是源自於藤森先生的人品風格。相信讀者只要看過本書所收錄的一些訪談文章就能了解,那是來自於歷史學家批判性的眼光,因為自覺而產生的作品。舉例而言,在他與石山修武先生的對談中有提到說:「現代建築其中的一個問題,就是缺乏趣味性。雖然現代建築是二十世紀建築的宿命,但全都是一些只有專家才看得懂的東西。」而關於他的近作「翱翔空中的泥舟」或「蔬菜城市」等等,他自我分析說:「二十世紀的建築界不能只是從科學和技術的角度去思考未來。終於可以不必再仰賴科學和技術去勾勒出夢想中的未來了。」藤森建築中的趣味性,同時也是對現代建築的一種反思。
姑且不論藤森建築中含有專業的一些背後的主題。對一般人來說,他的作品既容易理解又具有單純的趣味性。這兩種特色也正是藤森建築的魅力所在。同時也可以說是他的深度吧!
正當本書的編輯作業進行到一半時,正好遇到日本發生東北311大地震。雖然本書的內容對於興建臨時住宅或災區的重建計畫並沒有什麼實質上的幫助。但是,經過幾個月之後,聽到許多來自災區的民眾說,看到本書時的「喜悅」或「樂趣」成為他們災區重建的契機。從這層意義上來看,在思考「創作的喜悅」和「趣味性」這點,藤森的建築可以說是最適合的教材了。因此,說他的作品可以帶給建築界在各種不同層面上的啟發,我想一點也不為過。
就讓我們開啟藤森世界的大門吧!
Nikkei Architecture編輯部
本書中所刊登的人物頭銜,原則上是以他們當時的職稱為主。
至於沒有刊登在雜誌中的文章,則是專為本書所撰寫的。
此外,報導中所刊登的圖片,原則上也是以採訪當時的情況為主。有些建築物可能因為後來改建的關係而有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