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第一本由國內百位兒童專科醫師、護理師、營養師團隊與幼教專家聯合撰寫,
  根植於華人觀點與本土經驗,全面涵括「醫療」與「教養」專業的0~6歲育兒百科;
  300個育兒疑難雜症、70個你不可不知的嬰幼兒常見疾病、24個促進親子關係的日常遊戲……
  從孕前到產後,專家學者把關正確育兒知識,是獻給新手爸媽的最佳禮物書。


  這本厚達544頁的重量級育兒百科,策劃者為小兒科界資深大老、長庚大學醫學院教授,曾任長庚兒童醫院院長的林奏延醫師。看到自己女兒走過「上網找答案,卻不見得找到的片段知識都是正確可信」的經驗,於是興起編纂一本符合本土國情的育兒百科。

  本書與其他翻譯自國外的育兒書相較,有兩大特點:一是將教育教養問題獨立成篇,特邀請《親子天下Baby》專欄作者,目前任教於新竹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系與師培中心的周育如博士親筆撰寫內容;也因曾擔任托嬰中心督導的實務經驗,讓本書更貼近國內育兒現況;二是不僅重視嬰幼兒的生理身體發展,更將嬰幼兒的心理發展獨立成章,如針對孩童的注意力缺陷過動、自閉、感覺統合等議題進行討論,與當今國際衛生組織(WHO)重視孩童心理發展的趨勢相呼應。

  全書共26萬餘字,從撰寫到成書歷時三年。篇幅共8大篇、28章,並收錄符合國情的健康福利政策、補助津貼、公費補助疫苗、家庭建議常備藥品與如何使用健康手冊等實用資訊,以及特別製作的功能性索引。製作過程動員了國內百位兒科領域各專科醫師、營養師、護理師,以及專精幼兒教育領域的學者,針對新生兒照護、孩子的分齡發展、營養照顧、身心疾病、疫苗接種與居家安全等,提供具實證研究的育兒知識,是每個家庭不可或缺的案頭必備工具書,也是送給新手爸媽的最實用的貼心禮物書。

本書特色

  ★根植本土經驗:結合國內百位兒科領域的醫師、營養師、護理師與幼教專家學者,依照不同階段幼兒的身心發展關鍵提出具體對策,是立基華人地區寶寶生理發展與育兒文化的案頭參考書。

  ★內容廣泛全面:從孕前不可忽略的重要知識,到0~3個月新生命降臨後,有關新生兒食衣住行各項照護、3~12個月的哺餵方式到副食品與營養、睡眠、運動、生活自理等育兒重點;同時針對1~3歲學步兒、3~6歲學前兒的發展,分別說明幼兒的發展與學習、睡眠與飲食、保健與照顧、教養困惑等。

  ★身體心理並重:重視兒童的生理與心理健康,由最常見的發燒、感冒、腸病毒、過敏,到過動症、亞斯伯格症……針對常見的兒童身心疾病翔實說明原因、症狀、就醫時機,以及實用的居家照護技巧,幫助家長破除迷思,找對醫生得到妥適照護。

  ★特別規劃單元:內容規劃「請問醫師Q&A」與圖文並茂的「Baby Game」親子遊戲單元,一網打盡孩子成長中可能面對的各種疑難雜症,並讓父母透過遊戲建立親密關係與發展基礎。書末並收錄台灣生育補助津貼、公費疫苗補助、使用兒童健康手冊正確方式等資訊,以及方便查詢的功能性索引,具高度實用性。

  衷心推薦給:
  新手爸媽、嬰幼兒保母等家有學齡前幼兒家庭,不可或缺的育兒參考書。
  面對網路上莫衷一是的資訊感到困惑,認同以嚴謹知識科學育兒的父母。
  除尿布奶粉外,送給同事、親朋好友或姊妹淘最別出心裁的知識祝賀禮。

盛讚推薦

  陳建仁╱副總統
  李明亮╱前衛生署署長
  邱文達╱前衛生福利部部長
  李慶雲╱台大醫學院小兒科名譽教授
  黃富源╱馬偕兒童醫院榮譽主治醫師
  吳春福╱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董事長
  馮  燕╱前兒童福利聯盟董事長
  楊定一╱長庚大學董事長
  郭台銘、曾馨瑩╱永齡健康基金會創辦人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總策畫╱林奏延(長庚大學醫學院教授、衛生福利部部長)

  現職:

  衛生福利部部長
  長庚大學醫學系兒科特聘教授

  學經歷:
  台北醫學院醫學系醫學士
  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研究員
  德州大學達拉斯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研究員
  行政院衛生署副署長
  林口長庚兒童醫院院長
  台灣兒科醫學會理事長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
  行政院衛生福利部政務次長
 

目錄

推薦序1:一本超越Dr. Spock的跨時代育兒百科╱李明亮
推薦序2:每個家庭必備的案頭書╱邱文達
推薦序3:用愛、信心與正確醫療觀念,陪伴孩子成長茁壯╱楊定一
作者序
作者群簡介
前言:兒科醫師給家長的一封信


PART 1    享受養育寶寶的喜悅
CHAPTER 1  從產前到產後
迎接新生命的挑戰:你準備好了嗎?
1.    給寶寶一個健康的開始——懷孕前後該做哪些準備?
2.    迎接寶寶的誕生,你該做哪些準備?
3.    當新生兒即將到來——新手父母的挑戰與成長  
4.    寶寶出生後會改變原本的生活步調與夫妻關係嗎?該怎麼辦?
5.    孕婦之外,爸爸與家人該扮演何種角色?
6.    當媽媽懷孕了——家裡其他孩子準備好要當哥哥姊姊了嗎?
從孕期到產後的照顧
7.    為什麼要定期產檢?產前檢查包含哪些項目?
8.    如何降低難產或早產的風險?
9.    是否有需要參與產前雙親教室?
10.    往產房出發:生產徵兆為何?該如何準備待產包?
11.    媽媽生產,準爸爸該不該陪產?
12.    需要為寶寶保存臍帶血嗎?
13.    如何坐月子?需要選擇坐月子中心嗎?
14.    什麼是產後憂鬱症?
15.    寶寶出生後會做那些基本的身體檢查?
16.    需要為寶寶進行新生兒自費篩檢嗎?
17.    新生兒聽力篩檢的重要
物品及環境的準備
18.    如何為寶寶安排一個安全舒適的窩?
19.    要為寶寶準備哪些食衣住行用品?
20.    如何選購嬰兒載具(背巾、推車與汽車安全座椅)?
21.    如何選購嬰兒椅及嬰幼兒遊戲圍欄?
22.    兒童居家安全應注意哪些事項?
CHAPTER 2  0~3個月的寶寶
發展與學習
23.    寶寶的生長正常嗎?——認識兒童生長曲線圖
24.    寶寶的六大發展指標與早期刺激訓練
25.    什麼是嬰兒撫觸?需要為寶寶按摩嗎?
26.    如何給予寶寶適當的感官刺激?
基礎照顧
27.    如何哺餵母乳?
28.    如何幫寶寶沐浴
29.    如何臍帶護理?
30.    如何測量體溫?
31.    如何辨別寶寶的情緒?
32.    如何照護寶寶的皮膚?
33.    寶寶有尿布疹該怎麼辦?
34.    如何選擇尿布?
35.    寶寶的胎記長大後會消失嗎?
睡眠與餵食
36.    寶寶一天應該要睡多久?
37.    仰睡、俯睡或側睡?——談睡眠姿勢
38.    寶寶經常在半夜哭鬧,該怎麼辦?
39.    如何選擇吸乳器?
40.    如何正確的保存母乳?
41.    如何親餵?哺乳的技巧為何?
42.    如何選購奶瓶、奶嘴等相關器具?
43.    瓶餵的技巧為何?
44.    要不要給寶寶吸安撫奶嘴?
保健與照顧
45.    寶寶又吐奶了?如何分辨溢奶與嘔吐?
46.    當寶寶鼻塞、呼吸有雜音,該如何處理?
47.    寶寶腹脹、腹絞痛,該怎麼辦?
48.    寶寶的大便正常嗎?如何判斷便祕或腹瀉?
49.    滿月後的寶寶仍有黃疸,這樣正常嗎?
50.    新生兒發燒怎麼辦?
51.    如何餵孩子吃藥?
52.    如何預防嬰兒猝死症?
CHAPTER 3  3~12個月的寶寶
發展與學習
53.    寶寶開始流口水了
54.    寶寶會自己翻身了
55.    寶寶會獨自坐著了
56.    寶寶學會爬與站了
57.    寶寶用學步車好嗎?
58.    如何選擇第一雙鞋?
59.    寶寶O型腿或走路外八正常嗎?
60.    寶寶長第一顆牙了
61.    如何促進寶寶的智力發展及肢體協調?
睡眠與餵食
62.    如何讓寶寶一夜好眠到天亮?談寶寶夜哭的安撫技巧
63.    寶寶每天奶量要喝多少才足夠?
64.    是否該幫寶寶戒掉夜奶?
65.    何時可以開始為寶寶添加副食品?
66.    添加副食品時有何注意事項?
67.    寶寶適合吃哪些副食品?
68.    正確的寶寶餵食技巧
69.    厭奶期來了!寶寶不願意吃或吃不多怎麼辦?
保健與照顧
70.    寶寶亂抓東西塞嘴巴怎麼辦?
71.    寶寶吸吮手指或奶嘴好不好?
72.    可以抱著寶寶玩拋高高的遊戲嗎?

PART 2    了解幼兒的成長與日常照顧
CHAPTER 4  1~3歲的學步兒
發展與學習
73.    孩子何時學會走路才正常?
74.    什麼時候開始進行如廁訓練?
75.    左撇子需要被矯正嗎?
76.    孩子像無尾熊般黏人怎麼辦?
77.    如何幫助孩子克服羞怯與焦慮?
78.    如何跟小小孩談「性」?
睡眠與飲食
79.    0~3歲孩子的睡眠問題
80.    如何培養幼兒獨自睡覺?
81.    嬰幼兒需要吃營養補充品嗎?
82.    學步兒一日飲食建議量為何?
83.    寶寶不吃蔬菜怎麼辦?
保健與照顧
84.    如何幫孩子刷牙?
85.    孩子需要塗氟嗎?
86.    孩子近視了嗎?如何預防近視、弱視與斜視?
87.    寶寶迷上電視、電腦、手機等3C產品怎麼辦?
88.    如何選擇合格的保母?
89.    如何預防兒童虐待事件的發生?
CHAPTER 5  4~6歲的學前幼兒
發展與學習
90.    孩子的成長是否落後同年齡孩子?
91.    孩子口吃該怎麼辦?
92.    學前期的幼兒需要學寫字嗎?
93.    孩子不專心怎麼辦?
94.    孩子應何時開始上幼兒園?
95.    如何選擇理想的幼兒園?
96.    孩子拒絕上學怎麼辦?
睡眠與飲食
97.    學齡前孩子常見的睡眠問題
98.    孩子已經5歲卻還會尿床,怎麼辦?
99.    幼兒園孩子的飲食問題
100.    幼兒能吃零食嗎?
保健與照顧
101.    孩子愛看電視該怎麼辦?
102.    孩子玩手機好不好?
103.    進入幼兒園是不是很容易生病?
104.    孩子蛀牙了,該如何處理?
105.    孩子近視了怎麼辦?何謂假性近視?

PART 3  探索孩子不同階段的發展關鍵
CHAPTER 6  孩子的感官發展、粗動作與精細動作
106.    孩子的發展與生長大不同
107.    0~3歲是孩子神經發展的黃金年齡  
108.    0~3歲孩子的感官發展
109.    4~6歲孩子的感官發展
110.    0~3歲孩子的粗動作發展
111.    4~6歲孩子的粗動作發展
112.    0~3歲孩子的精細動作發展
113.    4~6歲孩子的精細動作發展
CHAPTER 7  孩子的語言、情緒與社會化行為發展
114.    0~3歲孩子的語言發展
115.    4~6歲孩子的語言發展
116.    0~6歲孩子的社會性行為發展
117.    0~6歲孩子的情緒發展
118.    0~6歲孩子的遊戲能力發展
119.    0~6歲孩子的生活自理發展
CHAPTER 8  發展遲緩與早療
120.    孩子需要智能評估嗎?
121.    孩子的發展落後了嗎?淺談發展遲緩的警兆
122.    孩子為什麼會發展遲緩?如何協助發展遲緩兒?
123.    定期的發展檢查是兒童健康的保證書
124.    認識兒童早期療育體系
CHAPTER 9  認識感覺統合
125.    什麼是感覺統合?感覺統合的重要性?
126.    改善「感覺統合失調」的方法友哪些?

PART 4    哺餵方式的選擇與建議
CHAPTER 10  以母乳哺餵
127.    我能成功的哺餵母乳嗎?
128.    母乳為何是最符合嬰兒需求的食物?
129.    生產完多久應開始哺餵母乳?
130.    哪些是成功哺餵母乳的要訣?
131.    親餵母乳時,如何知道寶寶已吃飽了?
132.    寶寶一天吃多少是過度餵食?
133.    哺餵母乳的媽媽在飲食上應注意哪些事項?
134.    母乳哺餵時的藥物使用禁忌
135.    特殊嬰兒的母乳餵食要注意哪些事項?
CHAPTER 11  以配方奶哺餵
136.    寶寶飲食的次要選項——談配方奶粉的迷思
137.    嬰兒配方奶粉是怎麼調配的?
138.    如何幫寶寶挑選適合的配方奶粉?
139.    嬰兒羊奶粉適合給寶寶吃嗎?
140.    1歲以上寶寶要不要吃成長奶粉?
141.    吃副食品後是否還需要持續喝奶?
CHAPTER 12  以治療性配方奶哺餵
142.    水解蛋白配方奶(減敏配方)是什麼?
143.    無乳糖配方奶(醫瀉配方)是什麼?
144.    稠化配方奶(止溢配方)是什麼?
145.    寶寶脹氣時要不要餵食配方奶?
CHAPTER 13  添加固體食物(副食品)
146.    為何要給寶寶吃固體食物?
147.    寶寶可以吃哪些固體食物?
148.    吃固體食物後,寶寶的母乳(或配方奶)需求量?
149.    製作固體食物需要哪些配備?
150.    如何為不同年齡的寶寶選擇合適的固體食物?
151.    如何在家自製寶寶的固體食物?
CHAPTER 14  斷奶後的飲食
152.    母乳寶寶如何斷奶?
153.    如何選擇斷奶後的食物?
154.    成長中的兒童怎麼吃才健康?
155.    如何安排兒童用餐時間

PART 5  給孩子全方位的營養照顧
CHAPTER 15  營養素對健康的影響
156.    礦物質對兒童健康的重要性
157.    維生素對兒童健康的重要性
158.    纖維素對兒童健康的重要性
159.    懷孕期或哺乳期的媽媽可以吃魚油嗎?
160.    寶寶需要額外補充DHA嗎?
161.    補充鈣片真有助於兒童成長嗎?
CHAPTER 16  益生菌的選擇
162.    什麼是益生菌?
163.    益生菌可以改善腹瀉嗎?
164.    如何選擇合適的益生菌?
165.    可以長期吃益生菌嗎?
CHAPTER 17  兒童的餵食困難問題
166.    什麼是兒童餵食困難?
167.    寶寶偏挑食併發營養不良怎麼辦?
168.    如何預防及改善寶寶偏挑食行為?
169.    孩子厭食了怎麼辦?
170.    可以讓孩子吃零食嗎?
CHAPTER 18  兒童的肥胖問題
171.    什麼是兒童肥胖?
172.    如何預防兒童肥胖?
173.    如何治療兒童肥胖?
174.    肥胖兒童從事運動,要注意哪些事項?
CHAPTER 19  兒童的運動與生長
175.    為什麼兒童需要運動?
176.    認識兒童體適能與幼兒適合的運動項目
177.    兒童運動的原則為何?如何預防運動傷害?

PART 6  父母常見的教養困擾與問題
CHAPTER 20  教養觀念一點通
178.    如何從嬰兒期為寶寶打下良好發展基礎?
179.    爸爸愈早參與育兒,寶寶的身心發展更健康?
180.    如何建立美好的親子關係?
181.    如何和祖父母一起快樂育兒?
182.    重返職場後,孩子適合送到保母家或托嬰中心?
183.    如何成為稱職的上班父母?
184.    當愛變成溺愛——如何有智慧的愛孩子?    
185.    體罰孩子有效嗎?
186.    如何教養獨生子女?
187.    如何陪孩子度過人生第一個叛逆期?
188.    如何從孩子的角度看世界?
189.    為什麼孩子不聽話?
190.    孩子怕黑、怕鬼時,該怎麼辦?
191.    如何教出有禮貌的孩子?
192.    如何讓手足和睦相處?
193.    孩子為什麼會「人來瘋」?
CHAPTER 21  幼兒學習,起步走!
194.    如何為孩子選擇合適的幼兒園?
195.    上幼兒園前,需要哪些重要的入學準備?
196.    幼兒園有哪些不同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法?
197.    如何幫助孩子建立友伴?
198.    如何處理友伴間的衝突?
199.    當孩子羨慕或嫉妒別人時怎麼辦?
200.    怎樣教孩子保護自己?
201.    如何幫助孩子順利從幼兒園銜接到小學?
202.    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203.    孩子不專心、沒耐性該怎麼辦?
204.    3C產品對幼兒發展有哪些影響?
205.    孩子需要學美語或學才藝嗎?
206.    如何進行孩子的生活美感教育?

PART 7    認識兒童常見疾病
207.    小朋友生病了要看哪一科醫師?
CHAPTER 22  常見感染疾病
208.    發燒
209.    傷風感冒
210.    水痘
211.    麻疹
212.    德國麻疹
213.    流行性腮腺炎
214.    玫瑰疹
215.    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
216.    沙門氏菌感染
217.    腸病毒感染
218.    腦炎
219.    腦膜炎
220.    川崎病
221.    肚臍炎
222.    敗血症
223.    中耳炎
224.    鼻竇炎
225.    哮吼
226.    肺炎
227.    結核病
228.    骨髓炎
229.    化膿性關節炎
230.    兒童泌尿道感染
231.    皮膚感染
232.    關於抗生素,你一定要知道的事
CHAPTER 23  內科類疾病
233.    腸胃炎
234.    肝炎
235.    胃食道逆流
236.    消化性潰瘍
237.    慢性腹瀉
238.    過敏性鼻炎
239.    氣喘
240.    食物過敏
241.    異位性皮膚炎
242.    先天性免疫缺損
243.    熱性痙攣
244.    癲癇
245.    妥瑞症
246.    心雜音
247.    先天性心臟病
248.    心肌炎
249.    貧血及地中海型貧血
250.    蠶豆症
251.    惡性腫瘤
252.    白血病
253.    軟喉症
CHAPTER 24  外科類疾病
254.    兒童麻醉
255.    膽道閉鎖
256.    腸套疊
257.    急性闌尾炎
258.    疝氣
259.    嬰幼兒是否需要割包皮?
260.    結膜炎
261.    弱視及斜視
262.    蛀牙
263.    髖關節發育不良
264.    骨折及脫臼
265.    成長痛
CHAPTER25  兒童心理問題
266.    走進孩子的心理世界
267.    學習障礙——別錯怪孩子不努力
268.    發展性協調障礙——用愛陪伴慢飛天使
269.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分心好動就是我
270.    自閉症——星星的孩子
271.    亞斯伯格症——我只看得到我的需要
272.    拒學症——學校有怪獸!我怕怕
273.    焦慮症——處處都是焦慮源
274.    分離焦慮症——我想永遠待在育兒袋
275.    強迫症——一點都不可以錯
276.    選擇性不語症——我害怕我的聲音被你聽到
277.    適應障礙——當孩子身陷壓力風暴
278.    創傷後壓力疾患——封印在心中的傷口
279.    遺尿症——又尿床了怎麼辦?
280.    遺糞症——就是管不住自己
281.    重複性行為障礙——孩子愛咬指甲怎麼辦?
282.    慢性身體疾病孩子的心理健康
283.    面對失落——走出失親的悲傷
284.    習慣性偷竊行為
285.    孩子需要做心理測驗嗎?
CHAPTER 26  兒童意外事件處理    
286.    意外傷害的預防及處理
287.    幼童中毒的預防及處理
288.    燒燙傷的預防及處理
289.    居家意外傷害的預防
290.    呼吸道異物哽塞的預防及處理

PART 8  認識疫苗接種
CHAPTER 27關於疫苗,你該知道的大小事    
291.    什麼是疫苗?疫苗接種重要嗎?
292.    目前幼兒施打疫苗的接種時程與禁忌
293.    接種疫苗後可能發生的反應與處理
294.    疫苗漏打、延遲或接種狀況不明的補種方式
CHAPTER 28認識我國重要公費接種疫苗    
295.    五合一疫苗
296.    卡介苗
297.    B型肝炎疫苗
298.    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
299.    水痘疫苗
300.    日本腦炎疫苗
301.    A型肝炎疫苗
302.    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

附錄
我國提供哪些與兒童健康及福利政策相關的補助津貼?
醫生家庭必備的常備藥品
如何使用兒童健康手冊?

索引
 

自序

身為兒科醫師是一種福分
林奏延


  當了四十年的小兒科醫師,每天與小朋友為伍,心思情緒也全放在這些孩子身上,內心經常會因著小朋友們生病、痛苦而感到不捨與難過,但更多時候,看到他們經過醫療團隊的細心照護下,重新恢復健康,再度綻放天真、無邪、沒有心機的笑容,那時湧上心頭的欣慰與莫名的感動,常讓我覺得「能當小兒科醫師,真是上天給的福分」,人生至樂,莫此為甚!

  由於自己早生華髮,十多年來,每每在巡視病房、在電梯裡或是在醫院走廊上,經常會碰到小朋友天真地喊我一聲:「醫生爺爺」;在街上甚至在國外,也經常碰到陌生人主動跟我打招呼說:「林醫師,我小時候是你的病人!」或是「林醫師,我的小孩以前生病都是找你看的,現在已經長大,在擔任某某工作或要職……」;甚至有以前的小病人成家立業後,也帶了兒子、孫子來看病,一家三代都是我的病人,讓我成了名符其實的「醫生爺爺」。我享受這份工作與成就感,甚至讓我忘了歲月的存在,但是一恍兒竟過了耳順之年。一日,我想起日本的教授在退休前,通常會寫一本書,為自己的生涯做為回顧與紀念,書中內容主要是敘述自己的學術貢獻,以及對國家社會的看法。這讓我興起了寫書的念頭。

  回顧過去投入臨床服務以及醫學研究的四十年漫長時間,雖可堪稱平順且小有成就,但人生旅程中仍難免有些不如意事,卻也處處充滿驚奇與意外,特別是在退休之前,因為偶然的機會進入衛生署/衛生福利部擔任公職將近三年,更是一段豐富之旅。原本想以此為主題抒發內心所感,又或就自己所長,寫下對台灣兒童感染症學術與實務的看法;但突然想起幾年前發生的一件事,讓我改變想法決定出版本書。

  小女懷第一胎時,經常就懷孕及育兒的問題,到書店尋找答案,要不然就是上網查閱資料。但我發現坊間育兒書籍,不是流於片段瑣碎,就是日本、美國出版的翻譯之作,自然不一定符合國情所需。而經網路所查得的資料,雖然即時又豐富,卻有部分觀念不正確,特別是家長之間的交流討論,有時更是以訛傳訛。目前網路傳播效力無遠弗屆,為了不讓錯誤的觀念一再流傳,危害到國家民族下一代的教養,乃興起編寫一本《華人育兒百科》的念頭。

  邁向未來,人口將成為國家競爭力的關鍵。新加坡李光耀資政於2013年在他九十大壽的鉅著《李光耀觀天下》中,評論世界格局不同力量的變化,對美國、歐洲、日本、印度、中國、新加坡等國,發表中肯的洞見及看法。在日本一節中,他寫道:「日本漸漸走向平庸殊為可惜,核心問題是出生率太低及人口老化,新加坡及韓國的國力發展,也碰到相同的隱憂」。但安倍晉三擔任日本首相之後,就提出人口政策的新思維,在他的「安倍經濟學」的「第三支箭」中,成立「選擇未來」委員會,並宣示要大幅提高生育率,打算到2060年要穩住1億人口,正式將人口問題由社會福利導向經濟振興。2014年7月,菲律賓人口正式突破1億人,也受到舉世矚目,成為全球第12個人口破「億」的國家,將有機會因為「人口紅利」而獲得長足的經濟成長。

  反觀台灣,卻正面臨「高齡化」及「少子女化」兩大嚴重問題。我國新生兒數在1963年達到歷史高峰42萬人以後,開始遞減,2008年跌破20萬人,2010年又降至16萬人;此後,除了2012年因為龍年的傳統觀念讓新生兒數增加至22.9萬人之外,年年均低於20萬人,婦女生育率0.895也是全世界最低,且遠低於生育替代率。又依據國發會的預估,台灣的人口數將在2021年達高峰,之後人口將開始萎縮,衝擊國家生產力,影響國家競爭力及國民生產毛額;再加上老年人口劇增,具備工作能力的青壯年人,要照顧老人的負擔也會增加,這些對於國家發展而言都是不利的。此外,台灣近年來外籍母親人數增加,這群渡海而來,勞苦功高的外籍母親,不僅生育了新台灣之子,還擔負起教養孩子的重責大任,如何接納並讓外籍母親早日融入台灣社會,是我們大家的責任。

  台灣未來二、三十年將面對的最嚴重挑戰,個人認為可能不是兩岸問題,而是人口結構的問題。政府雖已體認到並將「少子女化」列為國安議題,積極研擬了改善少子女化、高齡化及移民政策三個解決對策,也採取了若干措施來提高生育率,但相較之下,個人深深覺得,整個國家社會對於少子女化的重視,仍遠不如高齡化。依個人淺見,如何制定提升生育意願的政策,尤其是鼓勵生育第二胎,以及如何創造安心生育及教養的社會環境,需要社會各界共同關心與投入。如果用錢能解決的政策,例如提供育兒津貼、廣設公私協立托嬰中心及幼兒園、發放奶粉券、疫苗券、補助人工生殖,或對育兒家庭優先提供平價之社會住宅等,即便是國家財政再困難,也應該要調整預算分配之優先順位來解決。

  至於生育觀念的問題,像是如何將生育下一代,扭轉成為一種崇高天職與時尚潮流,來鼓勵年輕人生育等,就更要大家集思廣益共同努力了。

  年幼的孩子尚不會表達意見,身為社會中堅分子的兒科醫師,負有為兒童的健康福祉發聲的使命;同時,也因為身為一位兒科醫師,更能體會現代父母的焦慮與辛苦。育兒,不只是生育,也包含養育,換言之,陪伴孩子成長,不只是善盡「生育」的義務,更要負起「養育」的職責;生育是養育的基礎,養育是生育成果的鞏固。雖然大家常說「第一胎照書養、第二胎照豬養」,但以兒科醫師的立場,總覺得養育兒女還是有一定的準則。因此,在策劃這本育兒百科時,我特別期待能有別於一般坊間的書籍,不僅用嚴謹的態度介紹醫學專業知識,同時也提供為人父母者有關孩子分齡教養上的具體建議,希望本書能因應我國少子女化社會的育兒趨勢,提供父母最貼心、完備的知識與提醒。

  當有此初步構思後,承蒙周怡宏、林瑞瑩、趙舜卿、吳佑佑等醫師的協助歷經多次討論,審慎訂下本書之架構及章節名稱,並決定本書的範圍界定在0~6歲之間。之後,再邀請林口及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兒科、新生兒科、兒童相關科別之醫師、藥師、兒科護理長/督導、心理師、復健師、營養師等百位作者共同參與;對於嬰兒4個月大或6個月大時,開始餵食副食品之看法,國際間之專業團體意見分歧,也特別商請兒科醫學會李秉穎祕書長闡述學會的看法;另外,也邀請台北體育大學鄭鴻衛教授協助兒童運動部分的撰寫、新竹教育大學周育如教授主筆育兒與教養部分,這兩部分都是兒科醫師比較生疏的領域,兩位專家都在短期內完稿,萬分感謝!

  本書的特點是,內容的撰寫除了參考最新的世界潮流外,更著重台灣本土的資料及華人的育兒習慣,力求淺顯易懂、深入淺出。編寫過程中,個人除了不時提供給各位專家一些初步意見外,也忍痛節略了不少珍貴篇幅,很感謝大家都包容我所做的修正。最後完稿階段,再蒙黃美涓院長、邱政洵部長、林瑞瑩主任、趙舜卿主任、周怡宏院長、吳佑佑院長之大力協助做最後的審閱工作,以使內容更為精確,對於他們在繁忙的工作之餘,仍撥暇於限期內完成,亦致上最大謝忱。

  雖然已盡力精簡並且口語化,但最後之完稿字數仍達26萬字、500多頁,比起初規劃時多了不少篇幅;但這是一本育兒百科,而非育兒指南,精簡之餘,也需顧及全方位的參考價值與實用性。感謝「親子天下」大力支持出版這本大部頭的百科;黃麗瑾小姐在懷孕後期,仍舊投入許多心力協助文字的潤飾及編輯工作,使可讀性大大提高;陳慈恩及許珮萱小姐兩人不辭辛勞的密切合作,使編寫能順利進行。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本由國人撰寫、符合國情、且適合所有華人閱讀的育兒百科終於誕生。我們所深切期盼的是,透過文字能幫助更多的父母,在本書作者群的貼心陪伴下,即使在最徬徨無助的時刻,也能感到自己並不孤單。倘若真能如此,奏延也聊盡了「兒科老兵醫生爺爺」的一份心意,無愧於上天賜給我身為兒科醫師的福分。

推薦序1

一本超越Dr. Spock的跨時代育兒百科
李明亮先生
(前衛生署署長、美國美國紐澤西大學及慈濟大學小兒科教授)


  美國在1946年,曾出版了一本全美最受父母推崇的暢銷育兒經典《Dr. Spock's Baby and Child Care》,這本由作者Benjamin Spock所寫的育兒百科,非常詳細地介紹寶寶的日常照顧、成長發展與食衣住行等各方面的照護,堪稱為當時父母人手一本的育兒聖經。由於這本暢銷著作受到美國父母的肯定與讚賞,因此甚至有將那個世代生養出來的孩子稱為「Dr. Spock`s generation」(由Dr. Spock的書養大的一代)。

  得知林奏延兄邀集了國內百位醫師,共同寫作了國內第一本符合國情需要、配合國人育兒習慣編寫而成的育兒百科,我感到非常敬佩!經翻閱之後驚喜地發現,本書甚至比Dr. Spock的書中內容範圍更齊全,研究資料上更新穎,書中不僅囊括新生兒的日常照顧,甚至將年段延伸到0~6歲的幼兒,針對各階段孩子的身體、心理、認知發展、社會情感等面向進行全面性的關照,這種全方位的寫作視角與內容周延度,都已經超越了Benjamin Spock那本書。可以想見,這本育兒百科的出版對於我國社會而言,具有多麼重要的價值與意義!

  拜讀過這本育兒百科後,我發現這本書最難能可貴的部分,是具備了以下幾個其他同類型書籍所未具備的特點:

  首先,本書相當重視孩童的身體與心理發展,因此在內容規劃上,特別將「認識兒童的重要疾病」一篇,區分為「一般兒童疾病」與「兒童心理問題」。特別是在兒童心理問題部分,本書針對孩童的注意力缺陷過動症、自閉症、強迫症、感覺統合等議題進行討論,這個想法與目前國際上WHO(國際衛生組織)非常注意孩童心理發展的趨勢不謀而合。國人常以為孩子生理上沒發燒、沒拉肚子、沒抽筋,就沒有生病,就是健康的;然而,當小孩子一個人悶在那裡默不吭聲、猛咬手指頭,其實都是一種徵兆,需要師長從孩子小時候就特別關切與注意,倘若因一時粗心而忽略了,未來可能付出的代價,將無法估計。這本育兒百科提醒我們,必須同時從孩子的身體與心理發展來思考孩子的健康,我非常地贊同這個睿智的觀點,也樂見國人能夠透過本書,培養正確的身心健康知識。

  其次,本書在「探索孩子不同階段的發展關鍵」一篇中,特別加入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公布的最新〈0~7歲兒童生長曲線表〉,甚至提供兒童生長曲線線上健檢的網址,讓家長建立起紀錄孩子生長曲線的習慣。這個部分非常地重要。就我所知,美國的兒科醫師看診前,幾乎都會針對這個部分進行評估,同時將紀錄表送給家長留存,讓家長保留孩子不同時期的生長曲線表作參照。反觀我國,醫師在看診程序中,似乎較為遺漏這個值得推廣的好習慣。倘若醫師真的遺漏了,家長也應該自己培養這個習慣,透過紀錄孩子的生長曲線,為孩子各階段的生長狀況把關。

  我同時非常開心地看到本書還提及了兒童肥胖問題、營養照護、施打疫苗相關知識、以及意外傷害的處理等議題。尤其是意外傷害的預防與處理上,更羅列出家中不同場域的安全規劃與注意事項,同時針對孩童呼吸道異物哽塞的急救方式,繪製具體實用的圖片供讀者參考。這些重要的書中內容都在在提醒著讀者,生孩子不容易,養兒育女的過程更需審慎、全面性地關照孩子的健康與安全,讓孩子在各方面均衡、順利、平安的成長。

  本書已相當完備的將所有育兒中可能遭遇的問題一網打盡,但倘若要雞蛋裡挑骨頭地給予這本書一些可再補充的建議,我認為未來可以再增加一個篇幅,來談青春期孩子的身心健康與發展,目前這個議題較少為國人所重視,卻是非常重要的議題。要提醒讀者的是,不管是市面上哪一本育兒百科所探討的問題,都不能做為唯一不變的最終解答,甚至有許多意見仍不能做為定案,畢竟隨著時代的演進與醫療新知的推陳出新,都可能推翻過去的暫存知識。關於此點,我誠摯希望這本育兒百科可以與時俱進,留待日後不斷地經再版與修訂,增補最新醫學研究與知識,讓國人能透過閱讀,獲得最正確、新穎的資訊。

  我衷心希望這本根據國情習俗與國人育兒習慣而寫作的育兒百科,能夠成為國人家家一本的必備案頭書,不僅每位新手父母應該購買,也能做為家中祖父母照顧孫子女時,經常翻閱的最佳育兒參考書籍。

推薦序2

每個家庭必備的案頭書
邱文達先生
(前衛生福利部部長、前台北醫學大學校長)


  本書的總策畫林奏延醫師,是衛生福利部的政務次長,他除了是一位兒童感染症專家,同時也是長庚大學醫學系的教授。有著一頭銀閃閃白髮的他,臉上常掛著微笑,予人和藹可親的印象。這應該和他投入兒科照護四十多年,工作總是接觸到小朋友,進而感染到孩童的活潑熱力有關。

  看著孩童快樂、天真的笑靨,常能夠教人忘憂;但事實上,台灣人卻愈來愈不敢生孩子。誠如林次長在序言中所指出,少子化問題日趨嚴重,將成為未來台灣以至世界各國所共同面臨的一大挑戰。

  針對生育率偏低的問題,政府各部門已推出七大政策,衛生福利部為「全面營造友善生育環境」,也推動補助生、托育及就醫無障礙等多元方案。相關補助項目及申請資訊,在這本書中都已一次彙整收錄,方便查閱與使用,希望年輕夫妻在政府奧援豐沛的支持下,可以放心地生育下一代。

  對新手父母而言,在「生育」後,立即面臨的是「養育」考驗。我國俗諺總說「第一胎照書養,第二胎照豬養」,但時代不一樣了,縱然照書養,書的內容也得與時俱進,得放進最新的醫療新知與觀念,才能協助父母親培育出身心健康的孩子。

  在林次長的《華人育兒百科》中,可以看見長庚醫療團隊充分發揮專業,有系統性地整理介紹,引導新手家長從身、心、靈各方面做好準備,迎接寶寶的到來。執筆專家群把父母呵護孩子的心思都考慮進去了,舉凡汽車安全座椅的選擇、使用嬰兒背巾的姿勢、兒童居家安全的設置、兒童教養觀念,到兒童醫療的各種處置建議,都讓家長能夠安心又上手,胸有成竹地養育下一代。

  有稱職的父母,才有快樂健康的兒童。本書關照的面向不只是新生兒,還擴及至新手爸媽。舉例來說,內容就闡述當產婦出現產後憂鬱症時,寶寶的父親該扮演什麼角色協助化解這些狀況。同時,當父母的產假或陪產假結束後,寶寶不得不託人照顧,又該如何挑選合適的保母,減輕為人父母的焦慮。

  另外,書中也提醒家長選購兒童汽車安全座椅,應留意座椅須符合CNS國家檢驗標準,貼有經濟部商品檢驗合格標識,還要配合孩童年齡及體重來挑選產品;同時圖文並茂示範正確的座椅擺放方向,一目了然,簡單易懂。

  數位時代在網路取得資訊不難,卻難免可能以訛傳訛,尤其教養孩子的方法更輕忽不得。欣見這本《華人育兒百科》的出版,實為一部兼具實用與專業性的重量級育兒百科全書,值得成為每個家庭所必備的案頭書。

推薦序3

用愛、信心與正確醫療觀念,陪伴孩子成長茁壯
楊定一先生
(長庚生技、長庚大學、明志科技大學、長庚科技大學董事長、長庚紀念醫院董事會執行董事)


  林次長與我是多年的好友、好同事,很高興林次長秉持他帶領台灣兒童醫療發展的一貫熱情與執著,誕生了國內首部結合世界潮流及華人育兒習慣的百科全書。這本書讓所有為人父母及對兒童健康有興趣者,能有正確的觀念,對於培育優秀下一代,可說貢獻良多。

  林次長一路走來,對於台灣兒童醫療發展,投注他所有心力,至為感佩。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在1993年興設兒童醫院,並於1997年登記為國內第一家獨立之兒童醫院;爾後因醫院評鑑考量,而於2007年與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合併。林次長時任長庚兒童醫院院長,經過他不斷爭取與呼籲兒童醫院設置的必要性,才讓兒童醫療,朝更優質方向發展,也強化了重難症照護,進而提高國家未來主人翁的醫療品質。

  由於林次長於長庚體系任內盡心竭力、嚴謹認真,他於2011年接任衛生署(現為衛生福利部)公職時,長庚體系雖然理解到林次長必能為國家建樹良多,但仍感到相當不捨。

  林次長也是一位感染症權威。當年爆發腸病毒疫情時,他不但找出71型為大流行原因,並確立疾病分期、前趨症狀、分期治療與長期追蹤等關鍵方法,讓小朋友的健康更有保障。

  此外,他也創立嗜血桿菌及肺炎鏈球菌之全國監測系統,也在H1N1新流感疫情防治、國內疫苗注射政策,協助疾病管制署團隊,打擊疾病,於政府防疫工作上扮演重要角色,克盡己分、貢獻卓著,其為國的無私付出與傑出表現,著實令人感到欽佩又安慰。

  林次長除了全心投入兒童醫療,也憂心兒科醫界發展。他更是首位疾呼國家正視兒科人才荒問題的先鋒,運用新思維,給予國家政策建言,也積極鼓勵年輕一輩醫師投入。在他擔任兒童醫院院長期間,戮力於完整及強化兒童各次專科陣容,以自身為典範,改革醫學教育,認為醫學教育才是優良醫療品質的根本,其真知灼見,樹立長庚兒童醫院成為國內兒童醫療的典範。

  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兒童醫療絕對不等同於成人醫療的縮小版,在少子女化的衝擊下,兒童健康照護品質更顯重要。

  本書涵蓋0到6歲的育兒領域,包括各年齡層的發展探索、醫療疾病與心理問題等介紹;更有別於坊間育兒書籍,加入了不同年齡的教養建議,尤其在生育與教養的兩大課題,都以生動活潑、淺顯易懂的筆法,傳達正確專業、但無距離的育兒觀念。

  書中內容更集結了各主筆醫師與教授專家,多年豐富的臨床經驗及專長領域,將與父母互動最多,及大家普遍好奇的疑問,給予完善的說明,相當貼心實用。值得一提的是,林次長一頭華髮,也讓他散發長者的慈祥與親和,書中文字就如同智者箴言,指引育兒父母陪著孩子一步步向前行。

  個人很贊同書中提到的觀念,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父母要珍視每一位小孩個別的獨特性,並幫助孩子發展天賦。除了適當的生活照顧與醫療照護外,我們還應給予孩子適當的心靈教養,運用全人教育,幫助孩子成為腳踏實地、知足又快樂的完整個體,能充分發揮潛能,真實面對生命,坦然面對人生順境或逆境。

  這也是為何多年來,我與許多有相同理念的朋友,不斷推廣全人教育的原因,期許在全人教育的落實下,能培育孩子成為樂觀進取、對社會有所貢獻的快樂全人。

  林次長於書中呈現的寶貴智慧,能協助照顧者為孩子營造安全穩固、多元適性的成長環境;但陪同孩子成長的過程,可能充滿驚喜,也可能遭遇挫折不安,甚至沮喪傷心。只要父母或照顧者懷抱堅定的心,守護孩子,用滿滿的愛心與信心灌溉幼苗,陪伴孩子成長茁壯,就能讓我們的愛與希望,乘風飛翔。
 

內容連載

什麼時候開始進行如廁訓練?
楊美玲護理師
林淑雯護理長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護理部
 
當寶寶可以自己開始上廁所,是邁向成長一大步的象徵。但是,什麼時候開始訓練他自行大小便最好?首先,可觀察寶寶是否已表現出以下基本能力 :
 
1. 寶寶的尿布2 ∼ 3 小時皆未有尿液時。
2. 寶寶開始有模仿大人坐馬桶行為出現。
3. 寶寶可以平穩坐在小馬桶上。
4. 寶寶會用語言或指著下腹部來表示自己的如廁需求時。
 
訓練前應做什麼準備工作?
 
當寶寶具備上述能力後,就要進入訓練上廁所的準備期:
1. 馬桶的高度以寶寶腳能放在地上為依據。
2. 選擇褲子時應以易穿、脫或有拉鍊、鬆緊帶者為宜。
3. 讓孩子知道馬桶是做什麼用的,以及簡單易懂的字彙,
如:「尿尿」、「嗯嗯」、「便便」、「馬桶」等字的意思。
 
如何訓練寶寶自己上廁所?
 
當寶寶準備好了,大約在1 歲半以後便可開始進行如廁訓練,重要的原則如下:
 
1. 每天定時定點帶寶寶坐於小馬桶上,但每次不要超過10 分鐘,不管有沒有大、小便都沒關係,只是讓孩子熟悉小馬桶及廁所環境。
 
2. 為寶寶換尿布或引導大小便時,在旁發出「噓噓」、「嗯嗯」的聲音,讓寶寶慢慢地認識「尿尿」和「便便」。
 
3. 爸爸媽媽上廁所時讓寶寶坐在旁邊的小馬桶,看著爸爸媽媽坐馬桶上廁所的情形,不斷地重複示範,直到孩子願意嘗試,並學到正確的方法為止。
 
4. 選溫暖的天氣進行訓練,因為這時孩子穿得少一些,比較容易行動。從白天開始訓練大小便,因孩子在白天比較清醒,感覺也比較敏銳。
 
5. 可以讓寶寶穿小內褲,尿濕了或大便了隨即更換,引導孩子慢慢體驗到屁股乾淨的舒適感,讓孩子清楚自己的生理需要和如廁的感受。
 
6. 最好是固定照顧者教,因為可持續訓練且孩子有倚賴和信任感。
 
7. 寶寶練習成功了要給他鼓勵、稱讚,或適度給予小禮物或餅乾做為獎勵;如果失敗了千萬不要打他或吼他、罵他,也勿讓孩子穿著濕或髒的尿布以為懲罰,這樣做會使處於反抗期的寶寶更加不合作,甚至出現反抗行為。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36
    $255
  2. 二手書
    37
    $260
  3. 二手書
    44
    $310
  4. 二手書
    52
    $360
  5. 二手書
    52
    $360
  6. 二手書
    53
    $370
  7. 二手書
    53
    $370
  8. 二手書
    54
    $380
  9. 二手書
    56
    $390
  10. 二手書
    59
    $410
  11. 二手書
    59
    $410
  12. 電子書
    7
    $489
  13. 二手書
    71
    $499
  14. 新書
    79
    $552
  15. 新書
    79
    $552
  16. 新書
    79
    $552
  17. 新書
    88
    $615
  18. 新書
    9
    $629
  19. 新書
    $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