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家有情緒行為障礙孩子的全新教養指南
歡迎你閱讀《壞脾氣小孩不是壞小孩》,這本書自初版至今已有十五年了。這十五年過得有趣極了。本書目前已翻譯成數十種語言版本發行,世界各地有無數家庭、學校、精神科安置機構與青少年拘留中心都在使用本書講述的方法。這是一種具有研究基礎且合乎科學根據的干預方法。我收到許多使用者的回饋,並不斷改進這個方法,盡可能用更加清楚易懂的方式來說明其準則與策略。這個版本(第五版)的內容是目前為止最完備的。
時常有人問我:「我要怎麼判斷我的孩子是不是壞脾氣小孩?」當然,我們不可能用血液檢測來判斷。所謂「壞脾氣小孩」通常比「正常」小孩更容易、頻繁地感到挫折,並且會用更加極端的方式傳達自己的挫折感。老實說,我不怎麼喜歡「壞脾氣小孩」這個說法。首先,「壞脾氣」暗示了這些孩子的怒氣是突如其來又不可預測的,但這不是真的,雖然剛開始你可能很難相信。再者,許多有情緒情緒行為障礙的孩子會在受挫時暴走(尖叫、咒罵、打人、踢人、咬人、吐口水等),但也有許多這樣的孩子表現出來的反應是崩潰(哭泣、生悶氣、噘嘴、恐慌症發作、心情沉悶並變得閉塞,或者變得暴躁易怒)。因此,雖然本書的書名是「壞脾氣小孩」,但其實無論是會爆發、會崩潰或者兩者皆會的孩子都適用於書中講述的策略。我會用「情緒行為障礙」來描述這樣的孩子。
你將會在本書的前面幾章中學到,時常用來形容情緒行為障礙孩子的詞句,例如:固執、控制欲強、需要他人關注、傾向於測試他人底線、矛盾、不願妥協、缺乏動機,這些其實並不準確,而且在治療上會帶來反效果。你也會讀到,我們過去用來形容這些孩子的家長的詞句,例如被動、放任、不懂堅持、缺乏原則,也同樣不太準確且不會帶來好的結果。此外,你將會學到(你可能已經知道這件事了)許多適用於情緒行為障礙孩子的精神科診斷,其實沒辦法提供充足資訊,讓照顧者確切了解孩子遭遇哪些困難,以及如何才能有效地提供幫助。
你可能會覺得我這麼說有些奇怪,但是如今這個時代是最適合和情緒行為障礙孩子一起生活或解決問題的時代,因為過去四十至五十年來,學界中有關情緒行為障礙孩子的研究發表數量高得驚人,可以說從古至今人類不曾這麼理解為什麼這些孩子會有情緒行為障礙,以及該如何協助他們。
這些研究讓我們能從嶄新的視角檢視這些障礙,進而能協助照顧者用更具同理心、更有效也更實際的方式協助這些孩子,這是好消息;壞消息則是我們必須費一點精力才能適應這些新觀點(畢竟長久以來一直用不同的視角看待這件事),所以我們需要開明的思想才更容易接受這些新觀點。
還有,本書講述的策略可能會讓你覺得(前期)難以執行、或許跟你之前使用的策略大不相同、又或許完全不同於過去你的家庭養育你的方式,所以,你需要抱持開明的思考方式,並在使用新策略與孩子互動並合作解決問題時,給自己也給孩子一些耐心。
如果你是家有情緒行為障礙孩子的家長,本書應該能協助你對於處理孩子的障礙以及重建家庭秩序更加樂觀也更有自信;如果你是孩子的祖父母、老師、鄰居、教練或治療師,本書應該至少能協助你理解他們。這世界上沒有所謂的萬靈丹,但你永遠可以心懷希望。
羅斯.格林博士(Ross W. Greene, PH.D.)
於缅因州波特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