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高承恕教授在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從事教學及研究工作超過三十餘載,帶動國內的社會理論、臺灣中小企業的研究風氣,同時也是社會學研究中國大陸及香港經濟轉型的先驅者,他對臺灣社會學的孕育和成長,影響深遠!本書為高承恕教授的榮退論文集,收入的文章皆為其現今在學界表現優異之學生們,從各自的學術專長出發彙編而成。本書包含西方理論與東方/臺灣經驗研究的不同面向,展現了臺灣社會學界的世代接棒與傳承。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王振寰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社會學博士,現任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講座教授。專長為政治社會學、發展社會學與經濟社會學。
朱元鴻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社會學博士,現任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教授。專長為社會思想史、當代社會理論、文化研究、都市民族誌。
黃金麟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社會學博士,現任東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專長為文化社會學、社會學理論、歷史社會學。
陳介玄
東海大學社會學博士,現任東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兼東亞社會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專長為經濟社會學、社會學理論、歷史社會學。
教授簡介
高承恕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社會學博士,現任逢甲大學董事會專任董事、東海大學社會學系榮譽教授、逢甲大學經營管理學院榮譽教授。專長為經濟社會學、歷史社會學、社會學理論、臺灣社會與經濟研究。
王振寰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社會學博士,現任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講座教授。專長為政治社會學、發展社會學與經濟社會學。
朱元鴻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社會學博士,現任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教授。專長為社會思想史、當代社會理論、文化研究、都市民族誌。
黃金麟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社會學博士,現任東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專長為文化社會學、社會學理論、歷史社會學。
陳介玄
東海大學社會學博士,現任東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兼東亞社會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專長為經濟社會學、社會學理論、歷史社會學。
教授簡介
高承恕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社會學博士,現任逢甲大學董事會專任董事、東海大學社會學系榮譽教授、逢甲大學經營管理學院榮譽教授。專長為經濟社會學、歷史社會學、社會學理論、臺灣社會與經濟研究。
目錄
序:從韋伯到中小企業:高老師的學術志業/王振寰、朱元鴻、黃金麟、陳介玄(王振寰執筆)
推薦序:臺灣社會學的Medici/熊瑞梅
第一章 臺灣製藥產業發展與組織轉型的企業史分析/王振寰、吳翰有
第二章 社會建構的品牌策略:臺灣中小企業轉型中的創新/陳介玄
第三章 淘汰、轉型、升級?:東莞台商的困境與轉變/張維安、丘海雄、李宗義
第四章 從代工文化到品牌文化:臺灣產業的文化轉型與發展初探/陳介英
第五章 戰後銀行體制的臺灣化:從1975 年修訂《銀行法》刪除錢莊規定談起/林寶安
第六章 壟斷型資本主義與香港日常生活結構/何彩滿
推薦序:臺灣社會學的Medici/熊瑞梅
第一章 臺灣製藥產業發展與組織轉型的企業史分析/王振寰、吳翰有
第二章 社會建構的品牌策略:臺灣中小企業轉型中的創新/陳介玄
第三章 淘汰、轉型、升級?:東莞台商的困境與轉變/張維安、丘海雄、李宗義
第四章 從代工文化到品牌文化:臺灣產業的文化轉型與發展初探/陳介英
第五章 戰後銀行體制的臺灣化:從1975 年修訂《銀行法》刪除錢莊規定談起/林寶安
第六章 壟斷型資本主義與香港日常生活結構/何彩滿
序
序
從韋伯到中小企業:高老師的學術志業
王振寰、朱元鴻、黃金麟、陳介玄(王振寰執筆)
這本書是祝賀高承恕教授從東海大學社會學系榮退的紀念論文集。高承恕教授在1978年學成歸國後,開始在東海大學任教,直到2013年退休,教誨學生無數。高老師在學術發展上,大略可區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主要引進西方社會理論,特別是西方馬克思主義、韋伯、與年鑑學派,在當時的社會學界引起極大風潮;第二階段始於高老師將重點移轉到臺灣中小企業的研究,帶領團隊全台奔走訪問廠商,也帶動社會學界對臺灣中小企業的研究和成果出版。雖然這二階段的學術研究領域截然不同,但在高老師學術熱情的召喚下,一群群學生紛紛投入相關研究,其中有些學生持續在東海大學深造,有些則出國留學,學成之後他們在各大學任教,高老師的學術影響力遂枝開葉散,進而形成社會學界所謂的「東海學派」。
這兩本《西方與東方:高承恕與臺灣社會學》的紀念論文集,是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和我們一群曾深受高老師影響的學生,2013年5月18日在東海大學舉辦的榮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改寫彙編而成。而編輯的邏輯和架構,基本上是跟隨高老師學術發展的階段脈絡:從高老師引介西方馬克思主義、韋伯,到後來從事中小企業和金融研究。這個序文將順此時間序列,介紹高承恕教授的學術發展,之後說明他對臺灣社會學發展的貢獻和影響,最後則說明本書的文章和基本論點。
一、學術志業
高承恕教授於1969年畢業於東海社會學系,之後留學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1978年東海社研所碩士班成立,他回到東海社會學系開始長達35年的教學生涯。在他長期從事社會學教育的過程中,對臺灣社會學的發展,至少產生了以下三個重要的影響。第一個就是帶動了對西方社會理論研究的熱潮;第二個是引發了社會學界投入中小企業的研究;第三個是開啟了台商和東亞資本主義比較研究的先河。這些影響至今方興未艾,也透過了東海畢業的學生,不斷往外擴散。
(一)在回國任教初期的第一階段,高承恕老師主要的教學核心在社會理論,包括引介了邏輯實證論與詮釋學的辯論,以及批判理論等對於社會理論的反省等;其討論範圍包括了哈伯瑪斯、韋伯、舒茲與現象學、葛達瑪與詮釋論、溫區與文化人類學、日用語言學派、孔恩與科學哲學辯論等,並往上追溯西方哲學傳統,一直到康德、黑格爾到馬克思。在仍處於戒嚴時期的當時,馬克思主義的思想仍是禁忌,但由於高老師的引介和帶領,東海師生卻能自由地閱讀、討論西方馬克思主義傳統,特別是當時如日中天的哈伯瑪斯著作,誠屬異數。同時在臺灣學界造成一股風潮,不少臺大學生也會慕名前來旁聽。
然而對高老師而言,他內心更為關切的議題是:「中國為何成為今日之中國?」而其切入點就是韋伯的著作。在社會學理論的傳統中,韋伯的比較宗教研究,所關切的就是「為何現代理性資本主義只出現在西方?」、「西方為何成為今日之西方?」正是回答高老師心中疑問的起點。因此,高老師曾經連續幾個學期開設「韋伯專題」課程,帶著學生閱讀韋伯的經典文獻,例如《經濟與社會》、《中國的宗教》等,當時的一批學生,各自在不同領域撰寫關於韋伯的論文,奠定東海社會學系韋伯研究的學術聲望。高老師也在1980年代造就臺灣學界的一股「韋伯熱」。當時社會學界對西方社會理論的熱潮,曾有過「南高北葉」(東海的高承恕教授和臺大的葉啟政教授)的美號,可見當時學生對於理論熱切研讀的盛況。
(二)對於韋伯的研究,和對現實世界的關心,也引導高老師的學術發展,逐漸往經驗研究移動,而最終落實於「臺灣中小企業」研究上。由於韋伯認為西方理性資本主義的興起,與城市中產階級的出現有關,是這個階級帶領了西方文明的改變。因此,高老師開始對中產階級這個議題產生興趣。其次,在1980年代,當時社會科學界普遍以量化方法拿來進行本土研究,認為一旦累積足夠的研究成果之後,「中國化」與否就不會成為議題。但是,高老師受到韋伯的影響,認為人的行動是有「意義」的,因此並不認同問卷和量化方法,在當時臺灣社會學界屬於異類;他後來對於臺灣中小企業主的研究,也都是透過訪談,進入企業主的世界來詮釋中小企業的發展。
在高老師移轉到經驗研究的過程中,一個重要轉折點是開始對法國年鑑學派史學的鑽研。1984 年,在大量研讀韋伯的主要著作之後,高老師決定深入探討年鑑學派相關研究,從史學的長時段觀點尋找社會學可資借鏡之處。他帶著學生一頁一頁討論布勞岱(F. Braudel)的《文明與資本主義》三巨冊原文版,以及年鑑學派的其他著作,例如《私生活史》等其他著作,啟發學生從長期觀點來觀察社會問題。東海大學社會學系也愈來愈回歸到人文社會研究的傳統,與正統社會學走向數理和量化取向,有著極大差異。
同樣也在1984年,當時仍在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社會學系任教的Gary Hamilton在東海客座一年,他對臺灣社會的觀察和關切(例如1984到85年發生的臺北十信事件),引發了高老師長久以來內心的焦慮:也就是,連外國學者都這麼關心我們的社會,我們自己卻缺乏關注也無力解釋。透過了與Gary Hamilton一年的密集討論和交流,激盪出高老師當年要建立中國社會學的夢想和大志。於是1987年高老師決定成立「東亞社會經濟研究中心」,務實地從基層認識臺灣社會,開啟了對臺灣中小企業的研究。
承繼了韋伯的研究方法,高老師採取田野調查和深入訪談的方法,來瞭解臺灣中小企業的發展。透過了連續多年的國科會計畫,高老師帶著他的學生東征北討、南北奔波、深入基層做田野調查的精神還被《天下雜誌》專輯報導,稱為「高承恕和他的十三兄弟」。其研究至今,訪問超過六百家企業,累積訪問紀錄超過三千萬字;當初訪問的廠商,有些也許已經消失,有些可能遷移大陸或成為大廠商。但不論如何,高老師的研究,已經真實地記錄了臺灣中小企業的變遷過程,也為臺灣的企業研究,奠立了重要的歷史資料。更重要的,透過這些計畫,高老師以及他的學生們,陸續發表研究成果,確立了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及東亞社會經濟研究中心(東亞中心)對於臺灣產業研究的領先地位。
(三)因為投入臺灣中小企業的研究,高老師看到臺灣經濟的轉型,因此,他的研究,逐漸從製造業轉移到貿易和金融。進一步地,他也開始了東亞不同社會的比較研究,包括對於香港以及對中國大陸的台商研究。在蔣經國基金會的支持下,高老師與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黃紹倫教授,以及香港科技大學的社會科學部教授合作,進行了「臺灣與香港中小企業之社會制度」研究,帶領學生前往香港進行大量訪談和調查,之後將其研究成果出版《香港:文明的延續與斷裂》一書,可說是高老師在香港研究上具體而微的學術貢獻。此外,早在1993年,當時台商才開始前往大陸投資,但高老師已經看到臺灣經濟與大陸之間密不可分的趨勢,便著手進行「海峽兩岸三邊社會經濟之互補性與矛盾性:以臺灣在大陸投資為策略」研究,對於現今大量的台商研究而言,高老師具有相當高遠的眼界,這不只是研究時機上的領先,也是社會學界相關研究的先驅。也就是在此階段,高老師帶領東海師生,前往北京,並與清華和北大社會學系建立了合作關係,成為學術伙伴。在兩岸大學的學術合作方面,高老師真的非常具有先見之明,至今東海和這兩個大陸的大學,以及香港的大學之間的合作仍未間斷。雖然這些年來,高老師已經接近退休年齡,但他仍不斷自我超越,試圖從全球化的角度,看待全球資本主義的地理移轉、中國大陸的崛起,以及臺灣在東北亞資本主義中的角色。這樣的開創精神,足為後學榜樣。
整體而言,高老師不論在理論和經驗研究上,都開啟了臺灣社會學界新的視野和研究領域。從理論思辯到田野經驗,高老師不但願意不斷嘗試新的領域,也在研究中開啟新局和典範。從韋伯、哈伯瑪斯、年鑑學派,到臺灣中小企業、金融體制,到香港和台商研究,都說明了高老師是以「帶著感情發問」、「理性沉著回應」的態度,結合理論知識和經驗研究,創立新的研究方向和典範。
二、經師與人師
在高老師榮退的當天,東海大學的茂榜廳被幾百位的人群擁塞得水洩不通,高老師35 年來所教過的學生、企業界的朋友、以及過去多年來從事兩岸交流,大陸清華大學、以及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的多位教授,都一起來到東海為高老師慶賀這個屬於他的日子。為何高老師的退休,能夠吸引到那麼多人來為他祝賀?做為他的學生同時也身為教授的我們,眼見盛況,不禁捫心自問,在我們退休時,是否也能夠有如此光景?
高老師除了對學術的堅持外,也是一位為學生全心全力付出而不悔的老師。他把培養學生當成畢生的職志,帶學生讀書、訪問、出國、打球,臺灣學界還沒見到哪位老師可以像高老師這般,把很大部分的時間都給了學生。高老師的所言所行,就是一位能身體力行、帶動風氣、與學生一起成長、從實踐中培養能力的老師。今天大家談通識博雅教育,高承恕老師一生所呈現的「經師人師」,就代表了整個通識和博雅教育的精神。
由於將大部分時間花在教育學生身上,因此影響了高老師的寫作時間,他的著作相對於其他專注於研究的學者是比較少的。但是把他和同時回國任教的學者相比,高老師的少數著作卻影響了整個世代,而他帶出來的學生現今已任教於國內各公、私立大學,影響了臺灣社會學界的長遠發展。在他身上,我們看到了「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精神,也深切體驗了所謂「萬世師表」的真正意義。我們這幾位都在大學任教,面對高老師為學生的付出和精神,我們實在顯得渺小,因為我們連高老師對學生付出的十分之一都做不到!
做為高老師的門生,特別是早期的學生,我們享受到了春風化雨的教導,也十分放肆地在高老師東海路的家上課到深夜,甚至有時就睡在高老師家裡。現今想起,當時年輕實在不懂事,因為我們嚴重地打擾了高老師的家庭生活而不自知。雖然現今說來有點太晚,但我們也要用這個機會,感謝高師母鄭瑩女士的包容與支持;沒有高師母的寬容胸懷,就不能成就學生與老師論學的氛圍,而這正是造就「東海學派」無形但卻是最有力的根基。
韋伯在「學術做為一種志業(Beruf)」中提到,學術研究是種使命和召喚(calling),具有神聖性格。他說,任何人假如「⋯⋯沒有這種圈外人嗤之以鼻的奇特的『陶醉感』、沒有這份熱情、沒有這種『你來之前數千年悠悠歲月已逝,未來數千年在靜默中等待』的壯志─全看你是否能夠成功地做此臆測─你將永遠沒有從事學術工作的召喚;那麼你應該去做別的事。因為凡是不能讓人懷著熱情去從事的事,就人做為人來說,都是不值得的事。」高老師體現了將教育和學術做為志業的精神,召喚了後來的學生對學術和教育的投入,建立了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獨特的精神狀態,且已經成為臺灣社會學界非常具有價值的資產。
三、章節介紹(經驗研究篇)
全書共二冊收有12篇論文,分為理論篇和經驗研究篇,以回應高老師學術生涯的兩個階段。本書為第二冊的經驗篇共有6 章,各自分別代表了高老師對中小企業研究、台商、金融,以及香港的研究,這些論文除了承繼高老師的中小企業研究傳統外,也都分別關注各自議題新的發展趨勢。
第一章王振寰與吳翰有合著之〈臺灣製藥產業發展與組織轉型的企業史分析〉,呼應高老師的中小企業研究,以企業史的分析路徑,說明臺灣製藥產業發展歷程以及製藥公司的組織轉型,並以永信藥品、台灣東洋、五洲製藥及信東生技等四家製藥公司的個案,分析不同的轉型途徑。藉由企業史的個案分析,並依照國際化布局與技術能力的程度,發現四種不同的組織轉型模式:第一,積極國際化開拓外銷管道(永信);第二,不斷引進國外醫藥和提升自身能力(信東);第三,不斷開拓國內利基市場,降低健保的低價風險(五洲);最後,從學名藥廠改變為從事新藥研發的公司,以創造新的利基和利潤來源(台灣東洋)。他們指出,以中小企業為主的臺灣製藥產業,在面對國家醫藥衛生規範、全民健康保險,以及高度鑲嵌在國內市場等結構限制之下,依然展現活潑的企業家精神。
第二章是陳介玄教授的〈社會建構的品牌策略:臺灣中小企業轉型中的創新〉,與前文類似,此文討論臺灣中小企業如何避過價格競爭而朝向品牌的「價值競爭」?他指出大部分的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都知道品牌的重要,也希望往品牌經營方向前進。然而他們卻容易陷入價格競爭。他認為,品牌的經營是一個從市場價值的範疇過渡到不同的社會價值範疇。企業的品牌發展,需要的是一個發現社會的過程,也就是企業的品牌必須是社會建構,以社會最終消費者的價值實現做為企業追求的價值,這需要企業與社會互動,瞭解社會,而這不是代工產業的價格取向所需面對的環境。這個論點指出了中小企業發展需要新的發現社會的能力,是當代臺灣需要的見地。
第三章是由張維安、丘海雄、李宗義所合著之〈淘汰、轉型、升級?:東莞台商的困境與轉變〉,探討台商在廣東東莞市的產業升級問題,作者們指出,由於投資環境的改變,東莞市政府一方面以「騰籠換鳥」的政策思維,消極地勸退不適合的台商轉移到其他生產成本較低的地方,另一方面則是與台資企業協會合作,協助企業進行升級與轉型。此文根據2008-2011年的調查資料,發現東莞台商在這段時間受到當地社會、環境成本增加的影響,受影響的廠商有贏有輸,有些台商在資產利得、市場開發呈顯激烈下降,有些則相對的增加,尤其是技術研發方面更是有明顯的提升,這些現象顯示在這波衝擊中,有些台商順利的進行了升級的轉型,並往國內市場和品牌建立的方向轉型。這篇論文也呼應了前篇論文的重點。同樣強調品牌建立的是第四章,由陳介英教授討論〈從代工文化到品牌文化──臺灣產業的文化轉型與發展初探〉,指出現今已經有很多中小企業試圖跳脫代工的路徑,而嘗試建立品牌;作者指出,這樣的轉型,它所需要的不只是技術的創新,還牽涉到社會文化環境與企業本身之經營理念、制度與作為的轉型。論文指出了國內各項新的嘗試措施和產學合作聯盟,鼓勵建立品牌文化和制度,這樣的社會文化正在崛起中。
第五章林寶安教授的〈戰後銀行體制的臺灣化:從1975年修訂《銀行法》刪除錢莊規定談起〉,是以1975年《銀行法》修訂,刪除「錢莊」為銀行的條文開始,討論臺灣銀行體制如何從中國體制逐漸建立臺灣化的過程。它用歷史資料鋪陳的方式,來討論臺灣銀行體系如何從中國大陸來臺,必須適應從日據時代以及戒嚴體制以來,在臺灣所產生的金融體系,亦即「中國」到「臺灣」尷尬的適應問題。他特別指出,這個法條的修訂,解除國家銀行過去的動員體制與特別法色彩,讓原不受《銀行法》規範的國家銀行回歸《銀行法》的體系,進一步改造我國金融體制往在地臺灣化邁進。這是一篇深入討論臺灣銀行體系歷史演化的論文。
最後,第六章是由何彩滿教授寫的〈壟斷型資本主義與香港日常生活結構〉,該文指出香港經濟九成以上倚靠服務業的貢獻,但眾多行業裡,存在著各種壟斷。過去殖民地時期的英資公司到今日的華人地產商財閥,由少數企業財團掌控大部分經濟結構的型態,並未產生質變,他們倚靠特許拿到諸多經營權,並發展成為行業壟斷的地位,諸如碼頭、食品零售、地產、電力、電訊、建築等都集中在少數的集團手中,並與其他集團建立企業聯盟,實行跨行業的壟斷(如,地產與超市的結合)累積大量財富。因此香港近年來的發展,形成了日常生活被幾個大財團壟斷的現象。這正是作者說的──美麗光鮮「香港奇蹟」背後的哀愁。
本書的完成,必須感謝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劉正主任的大力支持,以及吳翰有博士志願擔任義工協助各項籌備和編輯,從籌備開始,他們就一直參與我們的定期開會,仔細籌劃各項工作,以及會後緊盯文章進度、審查和修改的工作。其次,我們要感謝參與寫作的朋友,因為他們的熱心參與,才有這本書的出現。我們也要感謝參加高承恕教授榮退會議的所有師生、校友和朋友,大家共同見證了高老師做為人師和經師的典範。當然,我們大家都必須利用這個機會,大聲地對高老師說聲:「謝謝老師」!
從韋伯到中小企業:高老師的學術志業
王振寰、朱元鴻、黃金麟、陳介玄(王振寰執筆)
這本書是祝賀高承恕教授從東海大學社會學系榮退的紀念論文集。高承恕教授在1978年學成歸國後,開始在東海大學任教,直到2013年退休,教誨學生無數。高老師在學術發展上,大略可區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主要引進西方社會理論,特別是西方馬克思主義、韋伯、與年鑑學派,在當時的社會學界引起極大風潮;第二階段始於高老師將重點移轉到臺灣中小企業的研究,帶領團隊全台奔走訪問廠商,也帶動社會學界對臺灣中小企業的研究和成果出版。雖然這二階段的學術研究領域截然不同,但在高老師學術熱情的召喚下,一群群學生紛紛投入相關研究,其中有些學生持續在東海大學深造,有些則出國留學,學成之後他們在各大學任教,高老師的學術影響力遂枝開葉散,進而形成社會學界所謂的「東海學派」。
這兩本《西方與東方:高承恕與臺灣社會學》的紀念論文集,是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和我們一群曾深受高老師影響的學生,2013年5月18日在東海大學舉辦的榮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改寫彙編而成。而編輯的邏輯和架構,基本上是跟隨高老師學術發展的階段脈絡:從高老師引介西方馬克思主義、韋伯,到後來從事中小企業和金融研究。這個序文將順此時間序列,介紹高承恕教授的學術發展,之後說明他對臺灣社會學發展的貢獻和影響,最後則說明本書的文章和基本論點。
一、學術志業
高承恕教授於1969年畢業於東海社會學系,之後留學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1978年東海社研所碩士班成立,他回到東海社會學系開始長達35年的教學生涯。在他長期從事社會學教育的過程中,對臺灣社會學的發展,至少產生了以下三個重要的影響。第一個就是帶動了對西方社會理論研究的熱潮;第二個是引發了社會學界投入中小企業的研究;第三個是開啟了台商和東亞資本主義比較研究的先河。這些影響至今方興未艾,也透過了東海畢業的學生,不斷往外擴散。
(一)在回國任教初期的第一階段,高承恕老師主要的教學核心在社會理論,包括引介了邏輯實證論與詮釋學的辯論,以及批判理論等對於社會理論的反省等;其討論範圍包括了哈伯瑪斯、韋伯、舒茲與現象學、葛達瑪與詮釋論、溫區與文化人類學、日用語言學派、孔恩與科學哲學辯論等,並往上追溯西方哲學傳統,一直到康德、黑格爾到馬克思。在仍處於戒嚴時期的當時,馬克思主義的思想仍是禁忌,但由於高老師的引介和帶領,東海師生卻能自由地閱讀、討論西方馬克思主義傳統,特別是當時如日中天的哈伯瑪斯著作,誠屬異數。同時在臺灣學界造成一股風潮,不少臺大學生也會慕名前來旁聽。
然而對高老師而言,他內心更為關切的議題是:「中國為何成為今日之中國?」而其切入點就是韋伯的著作。在社會學理論的傳統中,韋伯的比較宗教研究,所關切的就是「為何現代理性資本主義只出現在西方?」、「西方為何成為今日之西方?」正是回答高老師心中疑問的起點。因此,高老師曾經連續幾個學期開設「韋伯專題」課程,帶著學生閱讀韋伯的經典文獻,例如《經濟與社會》、《中國的宗教》等,當時的一批學生,各自在不同領域撰寫關於韋伯的論文,奠定東海社會學系韋伯研究的學術聲望。高老師也在1980年代造就臺灣學界的一股「韋伯熱」。當時社會學界對西方社會理論的熱潮,曾有過「南高北葉」(東海的高承恕教授和臺大的葉啟政教授)的美號,可見當時學生對於理論熱切研讀的盛況。
(二)對於韋伯的研究,和對現實世界的關心,也引導高老師的學術發展,逐漸往經驗研究移動,而最終落實於「臺灣中小企業」研究上。由於韋伯認為西方理性資本主義的興起,與城市中產階級的出現有關,是這個階級帶領了西方文明的改變。因此,高老師開始對中產階級這個議題產生興趣。其次,在1980年代,當時社會科學界普遍以量化方法拿來進行本土研究,認為一旦累積足夠的研究成果之後,「中國化」與否就不會成為議題。但是,高老師受到韋伯的影響,認為人的行動是有「意義」的,因此並不認同問卷和量化方法,在當時臺灣社會學界屬於異類;他後來對於臺灣中小企業主的研究,也都是透過訪談,進入企業主的世界來詮釋中小企業的發展。
在高老師移轉到經驗研究的過程中,一個重要轉折點是開始對法國年鑑學派史學的鑽研。1984 年,在大量研讀韋伯的主要著作之後,高老師決定深入探討年鑑學派相關研究,從史學的長時段觀點尋找社會學可資借鏡之處。他帶著學生一頁一頁討論布勞岱(F. Braudel)的《文明與資本主義》三巨冊原文版,以及年鑑學派的其他著作,例如《私生活史》等其他著作,啟發學生從長期觀點來觀察社會問題。東海大學社會學系也愈來愈回歸到人文社會研究的傳統,與正統社會學走向數理和量化取向,有著極大差異。
同樣也在1984年,當時仍在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社會學系任教的Gary Hamilton在東海客座一年,他對臺灣社會的觀察和關切(例如1984到85年發生的臺北十信事件),引發了高老師長久以來內心的焦慮:也就是,連外國學者都這麼關心我們的社會,我們自己卻缺乏關注也無力解釋。透過了與Gary Hamilton一年的密集討論和交流,激盪出高老師當年要建立中國社會學的夢想和大志。於是1987年高老師決定成立「東亞社會經濟研究中心」,務實地從基層認識臺灣社會,開啟了對臺灣中小企業的研究。
承繼了韋伯的研究方法,高老師採取田野調查和深入訪談的方法,來瞭解臺灣中小企業的發展。透過了連續多年的國科會計畫,高老師帶著他的學生東征北討、南北奔波、深入基層做田野調查的精神還被《天下雜誌》專輯報導,稱為「高承恕和他的十三兄弟」。其研究至今,訪問超過六百家企業,累積訪問紀錄超過三千萬字;當初訪問的廠商,有些也許已經消失,有些可能遷移大陸或成為大廠商。但不論如何,高老師的研究,已經真實地記錄了臺灣中小企業的變遷過程,也為臺灣的企業研究,奠立了重要的歷史資料。更重要的,透過這些計畫,高老師以及他的學生們,陸續發表研究成果,確立了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及東亞社會經濟研究中心(東亞中心)對於臺灣產業研究的領先地位。
(三)因為投入臺灣中小企業的研究,高老師看到臺灣經濟的轉型,因此,他的研究,逐漸從製造業轉移到貿易和金融。進一步地,他也開始了東亞不同社會的比較研究,包括對於香港以及對中國大陸的台商研究。在蔣經國基金會的支持下,高老師與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黃紹倫教授,以及香港科技大學的社會科學部教授合作,進行了「臺灣與香港中小企業之社會制度」研究,帶領學生前往香港進行大量訪談和調查,之後將其研究成果出版《香港:文明的延續與斷裂》一書,可說是高老師在香港研究上具體而微的學術貢獻。此外,早在1993年,當時台商才開始前往大陸投資,但高老師已經看到臺灣經濟與大陸之間密不可分的趨勢,便著手進行「海峽兩岸三邊社會經濟之互補性與矛盾性:以臺灣在大陸投資為策略」研究,對於現今大量的台商研究而言,高老師具有相當高遠的眼界,這不只是研究時機上的領先,也是社會學界相關研究的先驅。也就是在此階段,高老師帶領東海師生,前往北京,並與清華和北大社會學系建立了合作關係,成為學術伙伴。在兩岸大學的學術合作方面,高老師真的非常具有先見之明,至今東海和這兩個大陸的大學,以及香港的大學之間的合作仍未間斷。雖然這些年來,高老師已經接近退休年齡,但他仍不斷自我超越,試圖從全球化的角度,看待全球資本主義的地理移轉、中國大陸的崛起,以及臺灣在東北亞資本主義中的角色。這樣的開創精神,足為後學榜樣。
整體而言,高老師不論在理論和經驗研究上,都開啟了臺灣社會學界新的視野和研究領域。從理論思辯到田野經驗,高老師不但願意不斷嘗試新的領域,也在研究中開啟新局和典範。從韋伯、哈伯瑪斯、年鑑學派,到臺灣中小企業、金融體制,到香港和台商研究,都說明了高老師是以「帶著感情發問」、「理性沉著回應」的態度,結合理論知識和經驗研究,創立新的研究方向和典範。
二、經師與人師
在高老師榮退的當天,東海大學的茂榜廳被幾百位的人群擁塞得水洩不通,高老師35 年來所教過的學生、企業界的朋友、以及過去多年來從事兩岸交流,大陸清華大學、以及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的多位教授,都一起來到東海為高老師慶賀這個屬於他的日子。為何高老師的退休,能夠吸引到那麼多人來為他祝賀?做為他的學生同時也身為教授的我們,眼見盛況,不禁捫心自問,在我們退休時,是否也能夠有如此光景?
高老師除了對學術的堅持外,也是一位為學生全心全力付出而不悔的老師。他把培養學生當成畢生的職志,帶學生讀書、訪問、出國、打球,臺灣學界還沒見到哪位老師可以像高老師這般,把很大部分的時間都給了學生。高老師的所言所行,就是一位能身體力行、帶動風氣、與學生一起成長、從實踐中培養能力的老師。今天大家談通識博雅教育,高承恕老師一生所呈現的「經師人師」,就代表了整個通識和博雅教育的精神。
由於將大部分時間花在教育學生身上,因此影響了高老師的寫作時間,他的著作相對於其他專注於研究的學者是比較少的。但是把他和同時回國任教的學者相比,高老師的少數著作卻影響了整個世代,而他帶出來的學生現今已任教於國內各公、私立大學,影響了臺灣社會學界的長遠發展。在他身上,我們看到了「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精神,也深切體驗了所謂「萬世師表」的真正意義。我們這幾位都在大學任教,面對高老師為學生的付出和精神,我們實在顯得渺小,因為我們連高老師對學生付出的十分之一都做不到!
做為高老師的門生,特別是早期的學生,我們享受到了春風化雨的教導,也十分放肆地在高老師東海路的家上課到深夜,甚至有時就睡在高老師家裡。現今想起,當時年輕實在不懂事,因為我們嚴重地打擾了高老師的家庭生活而不自知。雖然現今說來有點太晚,但我們也要用這個機會,感謝高師母鄭瑩女士的包容與支持;沒有高師母的寬容胸懷,就不能成就學生與老師論學的氛圍,而這正是造就「東海學派」無形但卻是最有力的根基。
韋伯在「學術做為一種志業(Beruf)」中提到,學術研究是種使命和召喚(calling),具有神聖性格。他說,任何人假如「⋯⋯沒有這種圈外人嗤之以鼻的奇特的『陶醉感』、沒有這份熱情、沒有這種『你來之前數千年悠悠歲月已逝,未來數千年在靜默中等待』的壯志─全看你是否能夠成功地做此臆測─你將永遠沒有從事學術工作的召喚;那麼你應該去做別的事。因為凡是不能讓人懷著熱情去從事的事,就人做為人來說,都是不值得的事。」高老師體現了將教育和學術做為志業的精神,召喚了後來的學生對學術和教育的投入,建立了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獨特的精神狀態,且已經成為臺灣社會學界非常具有價值的資產。
三、章節介紹(經驗研究篇)
全書共二冊收有12篇論文,分為理論篇和經驗研究篇,以回應高老師學術生涯的兩個階段。本書為第二冊的經驗篇共有6 章,各自分別代表了高老師對中小企業研究、台商、金融,以及香港的研究,這些論文除了承繼高老師的中小企業研究傳統外,也都分別關注各自議題新的發展趨勢。
第一章王振寰與吳翰有合著之〈臺灣製藥產業發展與組織轉型的企業史分析〉,呼應高老師的中小企業研究,以企業史的分析路徑,說明臺灣製藥產業發展歷程以及製藥公司的組織轉型,並以永信藥品、台灣東洋、五洲製藥及信東生技等四家製藥公司的個案,分析不同的轉型途徑。藉由企業史的個案分析,並依照國際化布局與技術能力的程度,發現四種不同的組織轉型模式:第一,積極國際化開拓外銷管道(永信);第二,不斷引進國外醫藥和提升自身能力(信東);第三,不斷開拓國內利基市場,降低健保的低價風險(五洲);最後,從學名藥廠改變為從事新藥研發的公司,以創造新的利基和利潤來源(台灣東洋)。他們指出,以中小企業為主的臺灣製藥產業,在面對國家醫藥衛生規範、全民健康保險,以及高度鑲嵌在國內市場等結構限制之下,依然展現活潑的企業家精神。
第二章是陳介玄教授的〈社會建構的品牌策略:臺灣中小企業轉型中的創新〉,與前文類似,此文討論臺灣中小企業如何避過價格競爭而朝向品牌的「價值競爭」?他指出大部分的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都知道品牌的重要,也希望往品牌經營方向前進。然而他們卻容易陷入價格競爭。他認為,品牌的經營是一個從市場價值的範疇過渡到不同的社會價值範疇。企業的品牌發展,需要的是一個發現社會的過程,也就是企業的品牌必須是社會建構,以社會最終消費者的價值實現做為企業追求的價值,這需要企業與社會互動,瞭解社會,而這不是代工產業的價格取向所需面對的環境。這個論點指出了中小企業發展需要新的發現社會的能力,是當代臺灣需要的見地。
第三章是由張維安、丘海雄、李宗義所合著之〈淘汰、轉型、升級?:東莞台商的困境與轉變〉,探討台商在廣東東莞市的產業升級問題,作者們指出,由於投資環境的改變,東莞市政府一方面以「騰籠換鳥」的政策思維,消極地勸退不適合的台商轉移到其他生產成本較低的地方,另一方面則是與台資企業協會合作,協助企業進行升級與轉型。此文根據2008-2011年的調查資料,發現東莞台商在這段時間受到當地社會、環境成本增加的影響,受影響的廠商有贏有輸,有些台商在資產利得、市場開發呈顯激烈下降,有些則相對的增加,尤其是技術研發方面更是有明顯的提升,這些現象顯示在這波衝擊中,有些台商順利的進行了升級的轉型,並往國內市場和品牌建立的方向轉型。這篇論文也呼應了前篇論文的重點。同樣強調品牌建立的是第四章,由陳介英教授討論〈從代工文化到品牌文化──臺灣產業的文化轉型與發展初探〉,指出現今已經有很多中小企業試圖跳脫代工的路徑,而嘗試建立品牌;作者指出,這樣的轉型,它所需要的不只是技術的創新,還牽涉到社會文化環境與企業本身之經營理念、制度與作為的轉型。論文指出了國內各項新的嘗試措施和產學合作聯盟,鼓勵建立品牌文化和制度,這樣的社會文化正在崛起中。
第五章林寶安教授的〈戰後銀行體制的臺灣化:從1975年修訂《銀行法》刪除錢莊規定談起〉,是以1975年《銀行法》修訂,刪除「錢莊」為銀行的條文開始,討論臺灣銀行體制如何從中國體制逐漸建立臺灣化的過程。它用歷史資料鋪陳的方式,來討論臺灣銀行體系如何從中國大陸來臺,必須適應從日據時代以及戒嚴體制以來,在臺灣所產生的金融體系,亦即「中國」到「臺灣」尷尬的適應問題。他特別指出,這個法條的修訂,解除國家銀行過去的動員體制與特別法色彩,讓原不受《銀行法》規範的國家銀行回歸《銀行法》的體系,進一步改造我國金融體制往在地臺灣化邁進。這是一篇深入討論臺灣銀行體系歷史演化的論文。
最後,第六章是由何彩滿教授寫的〈壟斷型資本主義與香港日常生活結構〉,該文指出香港經濟九成以上倚靠服務業的貢獻,但眾多行業裡,存在著各種壟斷。過去殖民地時期的英資公司到今日的華人地產商財閥,由少數企業財團掌控大部分經濟結構的型態,並未產生質變,他們倚靠特許拿到諸多經營權,並發展成為行業壟斷的地位,諸如碼頭、食品零售、地產、電力、電訊、建築等都集中在少數的集團手中,並與其他集團建立企業聯盟,實行跨行業的壟斷(如,地產與超市的結合)累積大量財富。因此香港近年來的發展,形成了日常生活被幾個大財團壟斷的現象。這正是作者說的──美麗光鮮「香港奇蹟」背後的哀愁。
本書的完成,必須感謝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劉正主任的大力支持,以及吳翰有博士志願擔任義工協助各項籌備和編輯,從籌備開始,他們就一直參與我們的定期開會,仔細籌劃各項工作,以及會後緊盯文章進度、審查和修改的工作。其次,我們要感謝參與寫作的朋友,因為他們的熱心參與,才有這本書的出現。我們也要感謝參加高承恕教授榮退會議的所有師生、校友和朋友,大家共同見證了高老師做為人師和經師的典範。當然,我們大家都必須利用這個機會,大聲地對高老師說聲:「謝謝老師」!
內容連載
第一章
臺灣製藥產業發展與組織轉型的企業史分析
王振寰、吳翰有
一、前言
臺灣製藥產業是由一群一百多家、平均分布在國內北、中、南部,且具有家族色彩的中小企業所組成。臺灣製藥產業的企業發展歷程,充滿創業精神,創辦者亦善於運用人情網絡來獲取企業在創辦與發展所需的資金、技術與市場等資源。由於疾病傷殘的治療需求,藥品為影響社會健康的重要民生必需品。長期以來,臺灣製藥產業並未受到政府重視,始終依賴企業自身的力量來謀求生存及發展。直到近二十年來,隨著全民健保制度的實施、國家為推動生技產業而陸續推出多項產業政策,以及生技新藥公司逐漸得到社會重視等因素,製藥產業才順勢得到關注。
臺灣製藥工業最早可以追溯到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在此之前,臺灣社會以中醫及漢方草藥為主要的醫治手段。隨著日本殖民政府在臺灣推行西醫的醫療觀念,以西醫為醫治手段的現代醫療體系才逐漸在臺灣落地生根(林昭庚、陳光偉、周珮琪2011)。不過,當時臺灣所需的西藥製劑仍大多自日本進口,本地藥房的經營仍有許多法令限制。
即便有些私人藥房兼營製藥廠,亦採用家庭作坊型態從事手工製藥。臺灣光復之後,本地的製藥廠多以煉製魚肝油外銷,重要的西醫製劑則必須仰賴國外進口,或由軍醫體系自建藥廠,以供應軍隊之需。民間的製藥技術低落,品質良莠不齊。家庭作坊的手工製藥輔以簡易的機器設備從事生產,仍為市場主流。製藥工業屬於複雜且具有高度技術性的精密工業,早期國內以中小企業為主體的藥廠大多欠缺化工及藥理基礎,同時亦欠缺資金投入研發(范佐勳編2001)。
因此,在小藥廠數量龐大,品質難獲保證,且藥物品質關係到傷病的治療效果等因素考量下,1982年製藥公會與政府共同推動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簡稱GMP)認證制度,使得臺灣製藥產業邁向現代化的生產。今年(2013)元月一日起,歷經GMP、cGMP、PIC/S洗禮的臺灣,領先日本、南韓等國,正式成為PIC/S會員,也昭示臺灣製藥水準與國際同步。
臺灣製藥產業發展與組織轉型的企業史分析
王振寰、吳翰有
一、前言
臺灣製藥產業是由一群一百多家、平均分布在國內北、中、南部,且具有家族色彩的中小企業所組成。臺灣製藥產業的企業發展歷程,充滿創業精神,創辦者亦善於運用人情網絡來獲取企業在創辦與發展所需的資金、技術與市場等資源。由於疾病傷殘的治療需求,藥品為影響社會健康的重要民生必需品。長期以來,臺灣製藥產業並未受到政府重視,始終依賴企業自身的力量來謀求生存及發展。直到近二十年來,隨著全民健保制度的實施、國家為推動生技產業而陸續推出多項產業政策,以及生技新藥公司逐漸得到社會重視等因素,製藥產業才順勢得到關注。
臺灣製藥工業最早可以追溯到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在此之前,臺灣社會以中醫及漢方草藥為主要的醫治手段。隨著日本殖民政府在臺灣推行西醫的醫療觀念,以西醫為醫治手段的現代醫療體系才逐漸在臺灣落地生根(林昭庚、陳光偉、周珮琪2011)。不過,當時臺灣所需的西藥製劑仍大多自日本進口,本地藥房的經營仍有許多法令限制。
即便有些私人藥房兼營製藥廠,亦採用家庭作坊型態從事手工製藥。臺灣光復之後,本地的製藥廠多以煉製魚肝油外銷,重要的西醫製劑則必須仰賴國外進口,或由軍醫體系自建藥廠,以供應軍隊之需。民間的製藥技術低落,品質良莠不齊。家庭作坊的手工製藥輔以簡易的機器設備從事生產,仍為市場主流。製藥工業屬於複雜且具有高度技術性的精密工業,早期國內以中小企業為主體的藥廠大多欠缺化工及藥理基礎,同時亦欠缺資金投入研發(范佐勳編2001)。
因此,在小藥廠數量龐大,品質難獲保證,且藥物品質關係到傷病的治療效果等因素考量下,1982年製藥公會與政府共同推動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簡稱GMP)認證制度,使得臺灣製藥產業邁向現代化的生產。今年(2013)元月一日起,歷經GMP、cGMP、PIC/S洗禮的臺灣,領先日本、南韓等國,正式成為PIC/S會員,也昭示臺灣製藥水準與國際同步。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9折$315
-
新書9折$315
-
新書9折$315
-
新書9折$315
-
新書9折$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