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威凱推薦序
「石頭終將化為虀粉,而雞蛋卻會孕育新生。」──《正義辯護人》
今年九月二十日,「全國關廠工人連線律師團」的幾位律師,趕在電影《正義辯護人》上映前,在電影院包場邀請數百位網友與幾位來賓,共同觀賞這部改編自南韓前總統盧武弦真實經歷、讓人熱血沸騰的電影。
當晚受邀來參與的來賓之一,正是蘇貞昌律師。身為當年的「美麗島大審」律師團成員,我相信他比在場觀影的任何一個人,對影片所描述的背景有更切身的體會。我在電影結束後致詞的結語,也是向他和那個世代的律師致敬。沒有他們,我們這個世代的律師,去哪裡尋找到「典範」。我甚至天真的想對蘇律師說、卻終究因為哽咽沒說出口的是:「蘇律師,穿上律師袍跟我們一起打仗、打完還未打完的仗!」
也許很多人當律師,是為了實現公平正義,天真如我也不例外。但直到當了律師之後才發現,根本什麼公平正義也實現不了,只能眼睜睜看著這社會最不公不義的事情,在你眼前不斷上演。這些事,也許有人選擇撇過頭去,也許有人選擇明哲保身,但也有更多的人,選擇前仆後繼地上前奮力對抗。這個時候,對於我們來說剩下的問題就是,你要不要選擇做點什麼,好讓你自己在夜裡,能安穩入眠。
很遺憾的,台灣的「轉型正義」始終未能完成。在《正義辯護人》的故事中,我們隱約看到台灣歷史的影跡,也羞愧於兩者走向相異的路程。願我們對民主、人權的反思與行動,在今晚過後,能更徹底萌芽、綻放!
人權律師 曾威凱
《正義辯護人》電影試片後──代為序
今晚,是我「試片」的初體驗,當初同意,純粹是不好意思拒絕;不過,終場之後,不僅可以理解推片公司為什麼找我來,也為自己當初的點頭感到高興,片中的情節與對話,更讓胸中充滿了無限的澎湃。
一位只有高中畢業的工人,在半工半讀的辛苦奮鬥後考上律師,憑著自己的靈活與智慧,賺進了第一桶金,正當事業將要一飛衝天之際,卻遭遇昔日恩人的兒子,只因在大學組成讀書會閱讀,《What is history?》這部英國史學家E.H.
Carr的經典著作,遭到軍警凌虐屈打成招而以「叛國通敵」起訴。這位可謂白手起家的律師,面臨「追求飛黃騰達的勝利人生」與「堅持正義的苦痛磨鍊」間的抉擇。
在這部以韓國全斗煥軍政府時代為背景的電影,我卻看到了熟悉的台灣歷史:以統一為名的極權暴政、為政治服務的司法、知識份子的理想熱情、犬儒的中產階級以及人民團結奮起的改變希望。
劇中,在那位正享受自己人生勝利律師的眼中,不過是個不知人間疾苦、乳臭未乾的大學生,卻能夠不卑不亢地說出「如果上街抗議的人要被判刑坐牢、那麼逼著人民必須要上街抗議的那些人,又應該得到什麼懲罰?」這樣發人省思的話;面對世故律師所提出「你們不過是以卵擊石」半嘲諷、半鄙視的質疑,更能以「雞蛋終將孵化出生命、而岩石也會有化為飛灰的一天」的視野,加以回應,令人動容。
最後,縈繞在我腦海中的臺詞,則是那位「轉型」的律師,在面對親友「為何要犧牲大好人生,選擇與龐大的軍警檢調勢力對抗」的質疑時,所說的那句話:「因為我希望,我的子女不必再生活在這種不公義的社會。」
我相信,這也是許多台灣父母目前的心聲。
中研院法律研究所副研究員 黃國昌
(原文刊載於黃國昌臉書頁,經同意後收錄)
《正義辯護人》推薦序
看「正義辯護人」,許多人感動,我則有許多感觸。
故事的情節和台灣當年對抗威權體制如出一轍,威權者彷彿孿生兄弟,手法玩不出新花樣,刑求、嫁禍、恐嚇律師、運用司法羅織入罪,當時的社會氛圍、我孩子的年齡,都與劇中主角所處的時空背景一模一樣。
所以,我知道,正義辯護人不是英雄,正義也從來不是抽象的觀念;正義是生活裡的艱難實踐,是認為人不應該被無理的對待。當年,我們站出來,只是認為下一代不應該生活在這樣的國家,不能再面對這樣的恐懼。
我想提醒,歷史告訴人們,打倒了威權,威權的幽靈從不會自此而消失;當人們不再珍惜得來不易的民主生活,當民主失去人民支撐的力量,威權隨時都會再回來。
守護民主,我們不必期待英雄;鞏固民主,需要的是大家持續、不斷的努力!
美麗島事件辯護律師 蘇貞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