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版序
美好的包容力量--給摯愛的台灣讀者
從台灣回到日本,一晃已經五個月。
經常到世界各地旅行的我,二○○七年受到台灣屏東縣政府的邀請,為了寫書,初次造訪台灣。「原來這麼近,就有如此美麗的地方啊!」我立刻受到台灣的魅力所吸引。
不只自然、建築、文化、歷史、食物,樣樣都饒富興味,最吸引我的,應該是在這裡生活的人們,他們的生命力與人情味。
由於太喜歡台灣,我申請進入台灣的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應用日文系碩士班就讀,在高雄市住了四年。
除了故鄉,我還不曾在其他地方住過這麼長的時間,所以台灣或許可以算是我的「第二故鄉」呢。
我在台灣的大學學習、教書;和朋友出遊,在台灣快意生活期間,居然寫了將近二十本書。
雖然大多數和工作、生活方式、心理有關,不過多多少少受到在台灣的生活和遇到的人們影響。本書亦多次出現台灣的朋友和認識的人。
這次本書得以翻譯出版,我很高興多少能夠報答一些在台灣時接受的恩情。
提到我深受台灣人們的魅力吸引,有幾個原因。
或許出自我的主觀,也算是「相對的」吧……。
首先是,人們充滿光明的能量。
接著,人與人之間深厚的繫絆。
還有「包容的力量」,那是多麼柔軟的美好力量啊。
這些是讓大多數到台灣的外國人感動、而且非常尊敬的地方。
每次日本的朋友們來看我,都會說「你住在這裡,怎麼變得這麼有活力」、「變溫柔了」、「被療癒了耶」。
我想提醒大家注意那些日本人失去的、重要的東西。
可是人類日常的、也就是本質上的問題,不管台灣還是日本,都不會改變,這一點頗讓我安心。
我常和台灣的同學、朋友一起吃午飯、喝茶,聊著各種煩惱,直到深夜。大家發出「我也一樣」的共鳴;給予「這樣想如何」的建議,就像認識很久的老朋友似的深入瞭解彼此的內心。
我想世界上不論任何人,都有職場、家庭的人際關係、未來發展、健康、金錢等腳邊或附近堆積著「心靈包袱」的問題吧。
本書便是為這樣的人,介紹減輕「心靈包袱」、奪回內心能量的方法。
當你懷抱著不安與後悔、自我厭惡等不必要的「心靈包袱」時,將會消耗你心靈的能量,使你無法前行。
我想對台灣的人們傳達以下三點看法。
傾聽自己的內心,確實面對。
將內心的東西分成「必要的行李」與「不需要的包袱」。
珍惜真正重要的東西。
不用擔心。
你只要對在意的事盡力去做就好,其他不用擔心。
只要相信自己和世界往前行,世界將會站在你這一邊。
但願正在讀本書的你,能和自己的內心對話,找回原本旺盛的生命力。
這次本書得以翻譯出版,承蒙遠流出版公司的相關人員、PHP研究所的諸君,以及台灣與日本的朋友們鼎力相助。
許多相逢是奇蹟的累積,這樣的奇蹟更使本書與你相逢。衷心感謝我們能有這樣的緣分。
二○一四年七月底,有川真由美
前言
讓我們一窺心靈之箱吧!
你的心裡是否堆積著令你討厭的事?例如,後悔、無法原諒、不安或悲傷,這些負面情緒悄悄占滿你的心?
這時人們會出現許多行為:無法面對重要的事物、拖延行動、故意忽略應該先做的事……。
若把心靈比喻成「行李箱」,裝了太多「行李」的話,恐怕那些包袱會重得讓你走不動吧。
所謂「包袱」指的是我們內心牽掛的課題,亦即如字面上來看的重擔。
自從我們踏入社會,便要不停的面對、接受煩惱與不安。不過這些煩惱與不安只是讓我們塞進心靈之箱的深處,重疊堆積而已。
一旦收拾好心靈的包袱,你將事事順心!
首先,你可以增加心靈的能量。
我們擁有任何人都無法想像的強大能量,特別是對喜歡的事、有興趣的事、擅長的事、原本就想做的事,會如泉湧般注入源源不斷的能量。
但是,你會為應該重視的事全力以赴嗎?
你會覺得「亂七八糟的瑣事一大堆,忙到抽不開身」、「沒自信,所以變得消極」、「不論做什麼事都感覺懶洋洋的」嗎?
如果你的內心有很沉重的負擔,便是讓不必要的「心靈包袱」奪走你的能量。這些重擔不但消耗你的能量,更讓你無法集中注意力到重要的事物上。
如此一來,與其說發揮能量,倒不如說是浪費能量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才對。
心靈重擔帶來的不安與恐懼,使你對人產生厭惡與敵意,阻礙你成長的能量。
不過,假如你能夠好好整理心靈的包袱,充分發揮原有能量的話,不只會重獲成果與自信,還會因此享受由衷的快樂,從心底微笑著面對一切。消極的人將會積極起來,無法持續的事也能持續。
收拾心靈包袱實際上和整理東西一樣,應先區分「該保留」與「該捨棄」的東西,然後徹底捨棄不必要的念頭、情緒及行為。一旦了解堆積這些心靈包袱的理由,包袱自然就會消失。
當你的心靈包袱清空時,便可以把真正必要的、想要的東西放進來……。
一旦這個行為養成習慣,我們才會珍惜應該珍惜的東西,快樂享受「當下」的時光。
當你收拾好心靈包袱以後,心情自然暢快,本來就有的能量也隨之湧現。只要你曉得自己的心靈何時會湧現能量、可以把這些能量運用在什麼地方,即使碰到困難,也可以立即調整心態,順勢而為。
其實你原本就有獲得幸福的能力。
一邊整理心靈包袱,一邊儲蓄能量、運用能量??假如心靈的新陳代謝良好,感應幸福的能力就會提高,會變得更幸福吧。
現在,各位讀者已經知道何謂「心靈的包袱」與「能量」了吧?
我們應該怎麼整理心靈包袱比較好呢?為了讓心靈恢復元氣,該如何收拾包袱呢?
讓我們一起來思索這些問題。
編輯的自我感覺良好推薦
編輯李說:心情好比海波浪,日日起伏翻湧,三不五時甚至讓你滅頂。有首老歌形容得妙:「有時我恨這顆心/是活/是會跳躍/ 是會痛苦。」如何拿心來安,讓它波瀾不興呢?翻開書,安心答案盡在其中矣。
編輯沈說:如果能創造心靈餘裕,心靈包袱的容量就不會超載──當你覺得喘不過氣來,別忘了,空間是自己給的。幸福其實不遙遠,每天一點小習慣,就可以累積成內心平靜的歲月。
編輯曾說:這本書的每一個提醒幾乎都是我們早就知道的。但每翻一篇,依舊如暮鼓晨鐘。當我們的心「不小心傷風感冒了」,可根據不同症狀找到即時良藥,先緩解再練習,一旦增強了抵抗力,負面病毒將遠離。
編輯江說:「原來可以這樣想啊!」才闔上這本書,就感到一股神清氣爽。下次困倦時,再拿出來「練習」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