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你一定是耶穌的親戚!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
非基督徒朋友常會問:《聖經》為什麼有舊約與新約之分?
新舊約之分,主要是以耶穌降生為界。記載耶穌降生以後發生之事的《聖經》是新約。
新約主要的內容又是什麼呢?新約記載的東西很多,但其中心意旨都圍繞著一個「愛」字。約翰福音第五章十六節:「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
神愛世人,耶穌才降生,所以耶穌降生是帶著神的愛而來的。《聖經》約翰一書更清楚地指明:神就是愛。所以一個充滿了愛心的人,他看上去就有一點神的模樣。
有個盲童在繁忙的火車站,擺了一個輪椅式的小攤子,賣些口香糖之類的小東西。有天被一位匆忙趕火車的人將攤子撞翻了。
所賣的東西及小罐子裡的硬幣撒得滿地,盲童想這下子完了,但就在這時,有位好心的先生將散落的硬幣及販售的東西都撿回來,並拿了一把錢給他。
盲童的心由谷底一下子升到了山頂,不可思議,怎麼會有這樣的事發生。盲童問這位好心先生:「喂!你是耶穌嗎?」這位愛心先生說:「我不是耶穌,我是耶穌 家裡的人。」因為他是位基督徒。盲童開心地說:「我就知道嘛,你一定是耶穌的親戚!」因為盲童也知道耶穌就是愛,有愛心的人,一定是耶穌的親戚。
這位盲童如果對佛教或伊斯蘭教有認識,他一定會問:「喂!你是菩薩嗎?或阿拉嗎?」因為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宗教,無不以愛為中心。
台灣是一個有愛的地方,中國大陸四川的汶川大地震,台灣捐款世界第一名。請不要忘記,台灣只有兩千三百萬人,國民所得也只有兩萬美元,而且大陸還有飛彈對著我們。
日本三一一震災,台灣捐款也是世界第一名,但請不要忘記,台灣曾被日本殖民,過著二等國民的日子,台灣也被迫害、死傷十餘萬人。
台灣每遇有人陷入苦難,一經媒體報導,捐款就源源湧入,我們兩千三百萬人,應該為此感到自豪。
《聖經》說,愛是恆久忍耐,愛是永不止息,更說要愛你的仇敵。我們辦得到嗎?難!所以在愛心上,我們還有太多的東西要學習。
這本由凱倫‧阿姆斯壯所著《愛人如己:改變世界的十二堂課》,引用不同宗教仁愛之道,內容豐富,但必須細細閱讀,才能更受其益。
求
神賜福各位全家
平安喜樂
二○一四年七月十四日
序於士林外雙溪
推薦序
混亂時代的普世價值 許毓仁(TEDxTaipei創辦人、TED亞洲大使)
我們活在一個混亂的時代。曾幾何時,我們的選擇變得如此複雜,我們對於社會上發生的不公義感到無力,對政府感到失望,對企業感到恐懼,對食品感到不安心,對媒體產出的內容感到厭惡,對未來茫茫無所知。生活在這樣的高壓力社會,我們不斷競爭,能夠出頭的,繼續往上爬,對於未來失望的,漸漸對公共事務產生冷感,取而代之的是憤世嫉俗的態度,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失落在制度的更替。在生活上,對話一不小心演變成衝突,在網路上的評論左右著我們的情緒,我們為著支微末節小事爭吵,爭論著對與錯、政治正確,失去了對未來的藍圖和大方向的策略。混亂的年代讓我們的心不定,心不定就隨著每天破碎的資訊波動,我們不斷向外尋求情緒出口的結果,導致內心更混亂,相互影響著,愈陷愈深,難以自拔。
這樣一個斷裂的年代,需要一個延續的普世價值。最近開始練習靜坐冥想,不是因為宗教信仰,而是單純的想要讓自己靜下來,藉由內觀、呼吸調和,達到一個和諧的狀態。剛開始思緒會不由自主地飄移或是過度執著於某一個點上,要隨時提醒自己找到呼吸的節奏,藉由吐納之間找到內在和外在的平衡。一段時間的練習後,發現自己漸漸能習慣每天二十到三十分鐘的靜坐冥想,情緒也漸漸穩定下來。在這個過程靜靜地感受到一種和諧、謙卑和憐憫,思路也逐漸清晰,有時在思考的複雜問題,答案竟也浮現於冥想過程中。冥想是一種方法,但是我獲得的是一種普世的價值,這種價值正是――仁愛(compassion)。
仁愛是能夠切身感受到別人感受的痛苦、悲傷,並且用同理心的方式對待彼此。仁愛正是凱倫•阿姆斯壯提倡的價值,仁愛跨越所有宗教的意識形態,仁愛是領袖必備的條件,是教育的重要基石。凱倫•阿姆斯壯在二○○八年的TED大會許下這個願望,願以仁愛彌平所有宗教、經濟、政治的差異,帶給人類文明前進的重要力量。在這個混亂的年代需要這樣的普世價值。
推薦序
慈愛――終身的功課,從眼前做起 釋自鼐(香光研究學院專任研究員)
這個世代,被稱為黃金世代。人類根據理性所發展出的科技文明,讓人類具有像神一樣的力量:凡人能夠想到的,人都能做到。例如:基因改造、奈米科技、電子資訊等等。但是,這個世紀又被稱為災難世紀,近年來地球暖化、核能危機、氣候災難、國際糾紛、經濟風暴等全球性問題,一方面顯示全球性的相依、連動關係。另一方面,也呈現根植於過度強調理性、個人主義及資本主義所累積的問題及衝突點,正不斷地攀升。
此外,由於西方霸權及利益過度集中的失衡情況,導致恐怖事件的爆發並危及全世界的安全。這樣的現象使得人們不得不開始認真思考:宗教真正的意義?宗教對人類文明可以有哪些不同的引導與解釋?更促使每個文明人去反省:我們缺乏了什麼?人類的心智文明要走向哪裡?全球性的福祉要何去何從?更好的文明需要什麼的基本要素?
本書就在上述的反思背景下產生。本書作者凱倫‧阿姆斯壯(KarenArmstrong),一位著作等身比較宗教學者,指出當代伊斯蘭教極端根本教義派的主張,並非一種對宗教的回應,而是當代文化的產物。她重申伊斯蘭教古典教義的精神,並應邀在中東國家各地演講。她遇到許多中東的年輕人,渴盼伊斯蘭教教義能夠有不同的解釋與出路。對於這個時代的問題,她提出:「我們急切需要促使慈悲成為我們這個極端化世界的一股清新、光明、活力的影響力。慈悲,是根植在一種超越自私上的有原則的堅持,因此慈悲能夠瓦解政治的、教義的、觀念的和宗教上的壁壘。」
由於深受猶太教重視實踐的宗教精神,她主張「宗教的目的與核心價值,就是實踐仁愛,並進而將此主張推及到實踐的一個全球參與和層次。在二○○八年作者獲得TED頒贈傑出影響人士獎,她除了接受獎金外,並呼籲起草制定「仁愛憲章」(CharterforCompassion),而且請TED協助建立、發起並傳播這個憲章。這憲章是基於黃金律(GoldenRule)――「愛人如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精神,並且由六大信仰團體的重要人物組織起來,收集各方人士的建議,終於在二○○九年十一月制定完成。藉著各宗教人士共同承認:慈悲是跨越個別的宗教傳統,是人類共享的道德與宗教的核心,此憲章企圖促進全球間的相互理解、世界和平以及對抗極端主義的暴力。阿姆斯壯女士的胸襟與眼光,不禁令人感佩與折服。令人不禁聯想北宋張載《西銘》,認為讀書人應當有的使命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更值得宗教人士反思的,是如何跳出自己的宗教範圍,從關懷自己所處時代的困境,找出與其他宗教、族群共同協力的方法。
為了具體落實「仁愛憲章」,本書仿照戒癮十二步驟的構想,以深入淺出的方式,結合各宗教和傳統智慧有關慈悲的結晶,提出具體的踐行步驟。這十二步驟的內容十分豐富與深意,可分為四個層次來解讀與練習。
一、知識層面,屬於前兩個步驟:(1)根據文明史及腦神經學,作者努力證明「利他」是一種逐漸進化的能力。人類從部落求生的四種本能,進化到以合作求生存,進而發展出具有理性能力的「新大腦」。這樣的文明進化鼎盛期,約在西元前二○○到九○○年間,所謂的「軸心時代」。在中東、印度半島、中國等地,都孕育出高層次的靈性文明。(2)認識自己的世界,並從中吸取心靈轉化的資源。
二、初步的修習層面,屬於第三~五步驟,即是(3)對自我慈悲,(4)同理心的練習、培養與發展,(5)覺察的培養:覺察自我中心的操作,以及如何減緩這自我中心的心理狀態。
三、進階的體驗層面,屬於第六~八步驟:(6)常常練習「愛人如己」的黃金律實驗。(7)從誠實地認識自己所知甚少中,能夠打開自己的心房,多出一個空間容納異己的想法、作法,(8)如何與他人對談。
四、擴展到所有人的層面,屬於第九~十二步驟:(9)關心每個人(10)學習慈悲,內心常常保持以全觀的角度看待事物(11)與內在的敵人角力(12)愛你的敵人。
這十二步驟,從知識層面逐步進入到每天的練習,可謂循序漸進。慈悲的練習,甚至僅僅希望所看到的每個人都快樂、幸福,都能夠改變我們和周遭世界的關係。將利他、慈悲,放在生活當中,透過保持謙虛無知的探索心,開放自己的好奇心,衝突與對立將不容易生起。
依照十二步驟練習慈悲,某種程度上也落實作者的主張:宗教並非關乎相信什麼事物,而是關於你做了什麼。宗教是倫理上的鍊金術。宗教是有關行為,是某種程度上改變了你,使得你對聖性和奉獻有所親近。宗教只有活出慈悲,才是真正具有宗教心。作者在此書的字裡行間,透顯出激勵人心的慈愛、睿智與令人動容的真誠。雖然,這本書很薄,也很簡要;但同時,這本書的內容卻也很重、很需要用心解讀。這是一本引導自己更接近內在神聖領域的指引,需要天天練習,更是值得以一輩子的功夫去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