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從永恒到變遷
《神的歷史》是由出自阿姆斯壯(Karen Armstrong)女士,一位還俗修女,也是一位宗教思想史家之手的名著。本書曾連續一年名列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作者從自己多愁善感、多變的一生中體會到,「神」的概念是隨著人在歷史中的變遷而形構的,與其強調上帝本身客觀無私的存在,不如敘述人們如何隨著自己的變化與需要來構想「神」,更來得有趣。
因此,本書寫的不是神本身的歷史,而是人如何在歷史中因應自己的需要而形構「神」的概念。因此,本書的主旨在呈現「神」概念的歷史性、相對性和實用性,並在其中揭露「神」概念的演進。與其說它寫的是神本身的歷史,不如說它寫的是「神」概念的歷史。正如作者在導論中說的,「本書不是神這個不可名狀超越時間變化真實的歷史,而是人類從亞伯拉罕迄今對祂感受方式的記載。」。
然而,我們必須區別「真實的本身」(Reality Itself)與「構成的真實」(Constructed
Reality)。本書作者也注意及此,也因此她在本書導論中指出,她在孩童時代毫無疑問接受的教義,確是經由人「長期建構的」,可是,此一建構物卻非神本身。就如同梅瑟請求見耶和華一面,耶和華卻回答他說,「你不能見到我的面,因為沒有人能見到我還活著」,「人類只能在神靈顯現之後捕捉被稱為耶和華榮光的餘光」,這揭示了人所創造的有限的神的影象與神本身的差異。然而,在此差異中,作者更強調神概念的歷史面,特別強調其人性面、實用面,能有效地防止絕望並激發希望。然而,她並不去碰觸神本身。
作者在本書中採取歷史的、比較的角度,重視語意分析,以生動有趣、深入淺出的筆法,清楚地敘述猶太教、基督宗教、回教,這三個一神論傳統的歷史演變。其中精要地討論了猶太教自亞伯拉罕至《舊約聖經》的每一重要階段,基督宗教自初期基督徒經中世紀,回教自穆罕默德至中世紀的哲學反省,並接上十三世紀基督宗教哲學神學高峰,以及其後神的概念在近代經由哲學家、啟蒙運動,直至「上帝死亡」思想,甚至進而追問神的概念有否未來。作者特別重視其中不同族群的人們對於神的内在與超越、位格與非位格、神自身及其現身的關係的想法的義理及其流變。
作者不但認為神的概念有其歷史性,而且有其空間性。例如她對於雅各夢見天梯的解讀,是認為雅各因為睡在一間通往神界的石頭上,因而夢見天梯。這是以特定地點為通神之門,可稱為空間性神聖顯現的說法。我曾與英國劍橋大學的《聖經》學者溫特教授(Prof.
Winter)討論此事,他卻提出另一種心理學的解釋,認為當時雅各正面臨在家庭中與兄長衝突,且有殺身之禍,因而夢見天梯正是一種心理上找尋出路的表現。我個人認為,無論是空間性顯聖或個人心理性的解釋,都無法闡明此類敘述文的普遍意義。其實,在各種宗教經驗的敘述文、神話、童話故事中,皆有類似雅各夢見天梯那種「上去—下來」,或神話學大師坎伯(Joseph
Campbell)所謂「上去—取得某物—下來」的普遍結構。我提出這點,旨在說明宗教理論的多元性,並不一定限制於阿姆斯壯女士所言空間性神聖顯現的解釋。
然而,作者並不局限於時空視野,她也採取比較的方法。本書雖以回教、猶太教、基督宗教等三大一神信仰為主,但作者在論及源起時,取之與馬杜克神崇拜相比較;在軸心時期,取之與印度教、佛教、希臘哲學相互比較。在比較過程中,作者尤其要指出,東方宗教,如佛教,對内在原則之重視;而異教徒的宗教寬容精神遠勝一神信仰。在這樣的比較視野之下,作者似乎更傾向於同情對神的内在性與非位格性的重視,並提倡宗教寬容。此外,作者並重視性別均衡,一方面同情女性神明,推崇男性神、女性神均衡的精神,另一方面也接受神本身應超越男女性別區外的看法。在穩健之中,作者多少加進了目前一些女性主義者的反省。
作者對於宗教應具備寬容精神,及其所謂神本身應超越性別區分的看法,我頗能表贊同。不過,關於內在與超越,位格與非位格的問題,作者似乎受東方宗教(如佛教)的影響,傾向於同情内在與非位格的想法。這點是可以再細緻一些加以思考的。即使佛教一方面主張内在的原則,所謂覺悟就是自證其内在佛性。但另外一方面,自大眾部起,也有以佛為全知、全能、無所不在,而且是永恆之神的想法。正如《異部宗輪論》所說,「如來色身實無邊際,如來威力亦無邊際,諸佛壽量亦無邊際。」「一刹那心相應般若知一切法」。這點也顯示,從宗教心理看來,人内心終究有與超越的神交談的傾向。也因此,當一個佛教徒進入佛殿,敬禮佛像,其本意應在於以佛之光明,映照我内本有佛性之光明,而不在於敬禮一超越的神明。然而,在佛教徒内心,應仍存在著與一超越的神明的關係,以及與之交談的傾向。
其實,宗教經驗正隱含此一與超越界交談的需要。猶太教與基督宗教的《聖經》中所謂盟約,也是交談的形式之一。如果宗教本質就在於此一交談,則對於神的位格與非位格問題,也必須再加思考。我們可以說,神是位格的,這個意義在於神是有意識的、精神的,他既能夠認識,也能夠愛。但我們也可以說神不是位格的,這個意義是說,神並不是像我們人類的意識和精神那樣的位格之意。神認知一切,但他的認知並不像我們的認知。神愛一切生命,但他的愛並不像我們的愛這般。因此,根據肯定之路,可以說神是存有,是位格。然而按照否定之路,我們也應該說,神是無,是非位格,因他不像我們所設想的那般地存有或位格。神既内在於人與萬物,但又超越人與萬物,如果缺少此一超越向度,人容易自我膨脹,甚至自我封限。
以上這些想法是可以再思考和討論的。阿姆斯壯女士在本書中所採取的歷史的、比較的進路,頗有益於鼓舞宗教間的交談。我認為,宗教不但要能寬容,也要能相互開放,進而相互交談,相互豐富。我想本書的一些觀念,也可以為此提供了一些基礎的認識。相信讀者閱讀本書,當能獲益非淺。
沈清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