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咖啡店之味
李仁芳
有人說,一個城市的咖啡店密度,代表這個城市市民,在愈來愈快城市步調裏,內心愈「嚮慢」的憧憬與渴望。
街角咖啡店,成為追求「高速成就慢活」市民的都會綠洲,是讓情緒休憩的逗點空間,也是讓小市民過過實在小日子的地方。
曾有企業家批評只愛咖啡店創業,不愛去大公司上班的年輕人。其實有特色的獨立咖啡店,為都會生活平添不少生活甜度與情緒舒解,有其一定的社會效用。
咖啡店也是要轉換職涯與生活軌道的人,創業的一個選項。
即使對於年輕、沒有太多儲蓄資金的人,創立咖啡店似乎也不至於帶來過大的財務壓力。渡部和泉呈現的這十五家新創咖啡店,創業基金少則兩百萬、三百萬日圓,高的兩千三百萬日圓(但是此案包括2F住家整建合計一起的預算),千萬日圓以上投資的不過四家---平均則是八百五十萬日圓。如果在台灣,當然會比此數字低很多。
值得注意的是,咖啡店的「事業戰略」幾乎就是「空間戰略」。
創業總投資中,器具設備外,空間的設計裝修花費低於一半的僅三家,絕大多數超過六成,平均是六一%。資金重投資外,創業者很慎重挑選設計師,並花很長時間與其共同討論,挑選建材桌椅等,務求空間表情能彰顯主人企盼款待客人的溫暖情懷,讓客人能在充滿溫度的環境中放鬆自我,在店中渡過愉悅時光。
通常成功的咖啡店創業,客人剛進店內的僵硬緊張感,與離去時臉上柔化的缐條,產生極大的對比感。
當然,身心靈都健康的店主,才能做出健康的料理,與健康的店。
好的咖啡店,是從這家店的空間開始,把溫柔推廣到整個城市,整個人間。
讓客人心情變柔和的,除了空間,當然就是溫柔的料理。
所謂溫柔的料理,是表達了店主真心(Authenticity)款待心意的料理--或自己菜園裏店主親自種的蔬菜、自己烘培的咖啡豆、自己手作的蛋糕麵包、自己親手做的手感菜單、自己整理的坪庭花草……更不用說週遭環繞充盈著店主收藏的工藝紀念品、生活雜貨與書籍(「事物的細節裏,棲宿著神靈……」)。
客人在溫馨的空間享用真心的料理款待,無論身心都會改變,心情就會變得柔和。如果城市中這樣的咖啡店很多,柔和的氛圍就會從一間間這樣的小店開始,擴散到整個城市。
咖啡店本來就是生活産業的一環,而且咖啡店的生意與店主的生活是整合交纏在一起的。生活的甜度(苦楚)與事業的成就(壓力)完全合一,無法切離。咖啡店就像一面反射店主自己身心靈狀態的鏡子,店主看重自己,店每個角落就會發出光輝,也會傳送溫柔能量給客人。
與所謂的連鎖店不同,成功的獨立咖啡店主,會找出自己的特色。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做自己喜歡的事。這種自在與自主,就會變成這家店的個性。
京都民藝陶工藝家河井寛次郎的見解「生活即工作,工作即生活」、「想要發現全新的自己,就去工作」、「在工作中發現自我,為了尋找自我而工作」、「此生,是為了發現自己而來;此生,是為了與自己相見而來」,河井的人生智慧,似乎很貼切的描寫了咖啡店創業者的人生。
(本文作者為政治大學創新管理教授)
推薦序
永續咖啡香
水瓶子
每次進入一家迷人的咖啡館,就好想一直待在館內,可是當我們了解這個咖啡館的老闆背後創業的艱辛,長期面對一家小店,永無止境的備料、事前清洗、烘豆、挑豆、開門面對客人,甚至是當一個客人都沒有的時候,這樣的高反差,該如何調適、改善?一家咖啡館人前的光鮮亮麗,背後需要多長的準備?
這本書內所介紹的創業人物,大多不是剛畢業進入社會的年輕人,多半已經有一專業領域,在事業穩定後思考下半輩子的人生,經過長期的計劃,持續努力的成果,也給台灣要創業或轉業的人更多的啟發。或許你現在已經是上班族,可以利用下班的時間嘗試,慢慢將副業變成正業,不要貿然投入大筆的資金,只想要做老闆。詢問過不少的咖啡館老闆,他們給我大多一致的答案,要能夠耐得住性子守在小小的咖啡館,除了面對大批的客人,也要明白告訴客人自己堅持的理想。若沒有客人時,千萬不要放棄堅持的理由。開小咖啡館絕對不是浪漫的事業,也不是逃離上班族的自由工作,是具體而微從社區出發的小店,也是把理想實踐的方法之一。有人是夜貓子,就開一家深夜也照樣營業的咖啡館;有人覺得長壽療法的飲食很好,就開了一家這樣的店;有人覺得老房子存在很好,就投入這樣的保存咖啡館。
這些咖啡店為了這樣的理想存在著,除非前提錯誤,我相信都有他的信眾存在,也能支撐咖啡館的經營。當咖啡店成立後,是否可以永續經營,進入了良性或惡性的循環?這本書內也有一些經驗分享,甚至是否要背離自己的理想?有些店主大則利用整修房子休業幾個月,小到調整菜單的內容或是營業時間等方式,相信休息是為了走更長的路,或者利用休假的時間多多到各地小咖啡館觀摩,這部分也給身陷咖啡館經營的業主一點參考。
台灣各地這幾年開了不少小小咖啡館,我覺得品質精益求精,還有永續經營會是我們面臨到最大的問題。我相信店主都有在思索,回到原本初衷是甚麼?希望可以從這本書找到答案。
(本文作者為青田七六文化長)
推薦序
打造深具魅力的咖啡館
何炳霖
很多時候別人所說的經驗,都要等到自己去歷練過,才會真正成為自己的經驗!
因為那樣的體驗才夠「真切」,才能真正理解前輩所提的經驗蘊含著什麼道理……。
作者在這本書採訪了十五位咖啡屋老闆的創業心思,不僅詳盡的記錄著創業者創業的初衷與咖啡廳的理念與定位,更有空間、特色餐飲與營業項目的圖說介紹,最特別的是還記錄著開業所投入的各項資金,甚至創業者每天的作息;可以清楚地、仿如身歷其境地站在現場,清晰地看著一位創業者的心路歷程的發展與所付出的努力一般。
看了這本書,我深受感動……也想起了自己在創業初期每天投入研究的拼勁,不斷地鑽研咖啡、烘豆技巧與開創咖啡廳的各項努力,回想當初就跟書中的每一位老闆一樣,為了心中理念與夢想而戰!
雖然我經營的是連鎖體系,不同於書中的獨立店家,但努力的過程是一樣的,一定要對自己的理念有所想法、有所堅持,才能開創有特色、有想法的咖啡館。而連鎖體系強調品牌與商品品質的一致性以及相同的空間視覺設計,不同於獨立店可以隨機的靈活性與充滿店主人的強烈風格與特性。如同書中許多店家運用了鮮食與在地食材,成功地創造出具有特色的商品,並以自己的生活體驗規劃出深具區隔性的定位。有明確的目標客層、明確的經營理念就會規劃出真正具有魅力的咖啡館!
每一個人都應該為自己心中所嚮往的生活而努力!而這過程是有錢也買不到的快樂!
相信隨著書中的老闆帶領著我們共同經歷創業過程中所面對的挫折、煩惱與喜怒哀樂,就如同我們自己創業一般地真切體驗,而這些經歷與過程都將會是我們邁向成功的養份。
(本文作者為cama café創辦人)
推薦序
收藏幸福的咖啡店
黃銘賢
人的一生總有些收藏。
客人因為喝到一杯好咖啡,忘卻了生活中的不順煩心,展露出幸福的笑容,而鼓舞了咖啡調理師(Barista)的鬥志,就是一間咖啡店最好的收藏。
這也是很多咖啡調理師的夢想,只是要完成這樣的夢想,需要擁有很大的決心毅力,因為一間咖啡店的浪漫,是需要成功整合許多瑣碎事務來支援的。
在這本書中,從夢想藍圖的構思談想、裝潢擺設、菜單設計,到人事管理、原物料採購、甚至對目標客群的設定取捨……等,利用日本實際存在的十五間咖啡店,鉅細靡遺地分享店主人的心路歷程,為夢想開咖啡店的咖啡調理師們提供了許多寶貴的實戰經驗,可以少走許多冤枉路。
一起開一間收藏幸福的咖啡店吧!
(本文作者為Louisa咖啡創辦人)
推薦序
咖啡香的執著
王禾嫻(世芬)
咖啡飄香的時候,就沒有國界。
低調,沒有出色的外表,卻靜溢理性與感性幻想,彷如朦朦朧用粉彩繪出咖啡色系的花與時光最美的邂逅,從舌尖開始燃燒,瀰漫香醇氣息,深深地挑逗人文的味蕾,反覆著進化與沉思結合的意識。隨著飄香,我又再次回味生命的初衷。
我愛咖啡,因為咖啡會讓空氣中散發迷人氣息,如初衷時的幻想。從開始喝咖啡,接觸與認識咖啡進而實體經營,容許我說,一顆咖啡樹竟也能掌握全世界,讓我在自然生態與植物面前感到謙卑。
《小小咖啡店開業故事》正是以相同概念為出發點的一本好書。書中的體貼,簡單卻用心的小確幸,像述說每一個種子發芽的思維,若說歌舞伎是影響日本文學史的巡禮,經營者獨具風格的理念,像是對藝文懷舊的尊敬,而筆者造訪且匯集十五間都讓心靈悸動的小小咖啡店,就都成了浮世繪。在這裡,自然與傳統已超越時尚,手創原味,成就出經典,樸實中又不失雍容,我欣羨烹調的藝術、巧手的工藝,從空間鋪陳的一景一物透出心細與溫柔,尤是書中主人都親手製作的menu,那樣的溫馨氛圍,在品閱咖啡或茶香的同時,讓我好像能夠看見,那些工匠專注且優美的姿態。
一杯咖啡,一個故事,一回飄香,一生執著,是我對生命與工作的熱愛。和春風秋雨約個會吧!閱讀一杯四季的咖啡,或許不難,若夢想成為咖啡的主人,就不像沖煮一杯咖啡那樣簡單。一杯手作咖啡店,咖啡豆的烘培就是很大的學問,還有開業其他重要的細節也絲毫不能馬虎。書中,直接訪談十五位咖啡店主人,他們的經營模式與建言,非常值得參考。
許多人問我,為何不經營一家自己的咖啡店?我回答:「我想找一塊地,種植一些咖啡樹,……嗯哼,你懂我的意思,當然,那是開玩笑的,或許有一天,我會蓋一間矮矮的木造平房,屋內充滿淡淡的香,經營人們與自己的幸福也不一定。但若你問我什麼心情適合去喝咖啡?我會直接告訴你,無論什麼心情都可以喝咖啡,明天也是,一生都是。」
當指尖與琴鍵在空氣中觸吻,驚晃著咖啡杯裡的節奏,人們笑談聲,世界的起承轉合,那斜進來的光,閃爍了飄香。誰的閃光燈,在韋瓦第的夜聲裡?願能照亮了你夢想中咖啡色的門。
(本文作者為ORO cafe mana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