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說明
好的思想可以流傳千古,但呈現形式總不能千古不變。觀念可以不朽,形式就像肉身一樣總會腐朽,下次輪迴時再脫胎換骨。
南懷瑾先生的作品已堪稱是華人世界的精神資產,透過先生生動活潑又變化莫測的講說,中國聖賢們寫在典籍裡的智慧彷彿再次活了起來,也不再只是說文解字和難以明了。對現代的讀者來講,南先生直入核心再漫步走出來的詮釋風格,總能將每一本猶有數千年般厚重的古書翻出新鮮氣味,讓無法親自解說其思想的智者們,有機會借南先生之口和今人對話。
但大家都必須接受的是,現在連南先生都在二○一二年九月辭世,那些智慧的精彩對談,我們只能再次從文字裡品味體會,試著走進他話裡有話的詮釋路徑,也許能幸運地在路旁聽見他老人家的笑聲,提醒我們不要在尋找智慧寶藏的路上走失了。
二○一三年,他的相識友好,以及學生們,為了紀念南懷瑾先生辭世週年,集結紀念文案,編成這本《雲深不知處》,追懷先生的行誼與恩澤。
新芽從枯萎處抽長,南先生的著述還會繼續重新出版,期望先生幾十年來踩出的小徑上,可以瞧見更多新人的身影。
張輝潭
作者序
這本紀念集,共收錄了廿七篇紀念文,來自北京、上海、台灣、香港以及美國、加拿大等地;作者有企業家,有學者,有醫生,有教育家,也有藝術人、律師、公務員、自由業者和金融界人士。
作者之中,有與南師懷瑾先生相識四五十年者,也有與先生從未謀面者,觀點感受各自不同,但所言皆引人入勝,感人至深。
這裡要稍作說明的,有兩篇文章,一篇的作者,與先生相識最久,超過半世紀;他的〈老師與父親〉一文,記述了南師早年(一九五六)在台灣,與楊管北先生的結識與交往。楊老幼讀古典,學養深厚,且有識人之智,支持南師講學與生活,二十年交情如一,直到一九七七年去世。
另外一篇頗為特別的,作者是美國人雷蒙,他是季辛吉博士事務所的副總裁。二○一二年的一月,他再次前來問學南師,並自帶一封譯好的中文信,列出問題向先生請教。
當晚編者尚在台北未回,忽然接到南師的電話,說:「今天海英又帶那個美國人雷蒙來了,他問的問題很有意思……」。
中西文化背景不同,觀察思考方向自然也不同。本集將這封信附在他的紀念文之後,並編入南師臨時的簡單回答,以饗讀者。
金風送爽,又是一年秋來到,想起去年種種一切,怎不神傷。
今年元夜時 明月照依舊
不見去年人 淚濕青衫袖
劉雨虹
二○一三年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