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生命意義,你可以決定
本書作者阿德勒,雖然生活於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當時的世界與二十一世紀的現在有著非常大的落差,但他卻已看到人類在生命中普遍的現象與問題。阿德勒在書中一開始就提出人類的三個限制:第一,地球資源的有限性;第二,個人無法獨自生活,會受到他人的影響;第三,性別的限制。在此限制下,阿德勒認為我們勢必將面對一個問題,那就是「找尋生命意義」。
在我們現在的社會中常聽到以下的聲音:
小學生說:「我花那麼多時間念書、學鋼琴、學語言,都是爸媽要我做的。」
中學生問:「我念數學,考上高中或大學之後呢?」
年輕飆車族說:「這樣很好玩、很爽啊!」
大學生問:「我大學畢業也找不到好工作,學的也用不上,那我現在到底在做什麼?」
工作者問:「我辛苦加班,身體搞壞,家庭沒顧好,房子仍買不起,我到底在忙什麼?在追求什麼?我的生活頂多只剩下追求小確幸了嗎?」
長時間沉迷網路遊戲者說:「網路遊戲好玩、夠刺激啊!我可以認識全世界、全宇宙的人。」
未婚者說:「結婚?為什麼要結婚?既然現在大家都認同離婚這件事,結婚有何意義?結婚照最後不都是放在儲藏室了嗎?」
退休者說:「辛苦一輩子,趁著現在還走得動,可以走走,否則就來不及了。」
祖父母說:「我能怎麼辦?年輕人也很辛苦,沒辦法養活自己,我只好繼續幫忙帶孫子了。」
災難倖存者說:「為什麼是我?我該怎麼活下去?」
人的一生,花了近十五至二十年的時間念書,也花了近三十至四十年工作;同時間,我們生活在家庭與社會中,過程中有快樂,也有難過;有成功經驗,也有很多挫敗經驗,且某一階段的成功不一定代表下一階段一定會成功;更現實的是:我們終將死亡。
在目前全球化與科技的影響下,我們與他人或環境的互動愈來愈多,相對地,我們的生活受到非自己能控制因素的影響也愈來愈明顯,例如不可預測的天災或人禍、各種意外、各種制度/政治的變動、變化等。「我到底在追求什麼」、「我現在生活的目的到底是什麼」……這些是很多人會問的問題。
生命的確非常具有挑戰性,常常丟許多問題給我們,就看我們如何回應了。
阿德勒的這本書,從個人、家庭、學校到人類社會,從如何面對工作、愛與婚姻,到如何預防犯罪,一部分一部分告訴我們如何找到自己對生命意義的詮釋。當然,更重要的是,家庭及學校如何能夠及早幫助正在成長的兒童與青少年,讓他們能對於未來生命中的各種挑戰有所準備。
此觀點用在二十一世紀的我們,似乎亦是一帖良方,可以幫助目前我們社會中對於學校教育目的到底是要朝向「學以致用、成為職業訓練場所」或純粹是「知識學習的殿堂」的質疑找到答案;並可以協助許多父母在到底要成為「虎媽鷹爸」或是「孩子的朋友」的兩難間找到答案。
本書書名《你的生命意義,由你決定》,更進一步代表的是:「你的生命意義,你可以決定!」
政治大學心理系、東吳大學心理系兼任副教授/
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秘書長
修慧蘭
前言
阿德勒的樂觀思想,改變你我對生命的態度
《你的生命意義,由你決定》這本書對我有很重大的意義。它是我十五年前閱讀的第一本阿德勒著作。當時我擔任英國廣播公司(BBC)節目製作人,針對非學術學校的休學生製作非學科節目:觀眾群為因工作休學,或因其他因素休學後未開始工作的人;節目討論自我瞭解、家庭關係、友誼和異性關係。我的工作使我這一輩子都在個人關係的領域裡打滾。不過,我對阿德勒的認識僅限於模糊階段。
所以,阿德勒是什麼人呢?一八七〇年他在維也納出生,名字經常跟當代人士,曾經跟他共事的佛洛伊德和榮格並列出現。為了「抵抗死亡」,他在五歲時就立志要當醫生。在六個小孩裡排行老二。小時候他飽受軟骨病和聲門痙攣症之苦。阿德勒三歲的時候,弟弟罹患白喉,死在他身旁的嬰兒床。一年後,他自己也嚴重感染肺炎,差點喪命。難怪他會興起讓人能更健康的強烈慾望。
他於維也納大學攻讀醫學,成為首位專業眼科醫生,稍後成為普通科醫師。他的知識和見解獨闢精深,率領時代潮流。他不喜歡只治療病人的一個症狀,喜歡對病人整體個性進行瞭解,思考他們的社會感和他們如何回應社會。
他的第一本著作是《Health Book for the Tailoring Trade and Study of Organ Inferiority and its Psychical Compensation》。過沒多久,他便鑽研起神經病學與精神病學,他以常識方式瞭解整體人格的能力彌足珍貴。
一九〇二年佛洛伊德邀請阿德勒加入他每週召開的討論會。由於對佛洛伊德的工作非常有興趣(佛洛伊德較阿德勒年長十四歲,當時已廣為人知),於是他加入心理分析學會,不過在加入之初,他便開門見山表明不贊同佛洛伊德的部分理論。阿德勒從不是佛洛伊德的學生;其實,他備受佛洛伊德敬重,是學會相當有貢獻和勇於發表思想的一員,同時協助編輯《心理分析期刊》。後來他繼佛洛伊德之後擔任「維也納心理分析學會」主席。不過他倆之間思想距離逐漸拉大,一九一一年佛洛伊德堅持要全體會員贊同他的性理論,導致阿德勒與其他六位會員毅然脫離學會。阿德勒反對「接受神經症者或正常個體性衝動是精神生活基礎的理論。它們從不是導因,是精神、物質和個人努力的方式。」
阿德勒與同僚繼而另組「個體心理學學會」此一新學派。用「個體」這個字強調人格的獨一無二性和個體性。後來他離開,出版了《神經症的性格The Neurotic Constitution》一書。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阿德勒於軍醫院擔任神經心理科醫師。在這裡他的貢獻逐漸廣為人知,他感覺必須把他的思想推廣,並有必要付諸實行,以激發個體勇氣,發展他們的社會興趣(社會精神),並協助人類和諧共處。
戰後他推展個體發展和社會參與感的熱誠遽增,最後於維也納設立了超過三十所的兒童心理輔導診所。他傳授大批專業人員和非本職人士技巧──一個從未用使過的想法。他跟許多同時代的猶太裔人士一樣,受到嚴重迫害和歧視,不得不逃離歐洲家鄉,一九三五年他遷往美國定居,在那裡他早已十分知名。長島醫學院特別為他開設醫學心理學院院長一職。
阿德勒繼續於美國和歐洲應邀發表演說並診治病人。六十七歲時他行程緊湊,一個月內在四個不同國家巡迴做總計五十六場的演說。他業已完成在巴黎、布魯塞爾和荷蘭的工作,一九三七年五月二十八日他獲邀為亞伯丁大學(University of Aberdeen)做演說,卻不幸於清晨散步途中心臟病發逝世。
阿德勒對現代思想貢獻極為深遠。雖然他撰寫超過三百本著作和無數文章,但為發揚思想,他依然不遺餘力地四處奔波發表演說。在他的一生裡,當他辛苦創立的學說和理論遭人剽竊使用時,他亦只輕描淡寫地說沒有關係,完全不以為意。對他而言最重要的是,他的思想獲得認同和推廣,協助每個人充分發展潛能,貢獻整體社會,並讓每個個體明瞭自己雖然不同於人,但跟別人一樣平等。
在阿德勒逝世超過五十年後的今天,人類對平等的追求抵達前所未有的強烈和普及階段。在我們的學校裡,學生拒絕回應專制教育;老師抗議他們身為專業的價值未獲認同;父母為了替小孩謀取更適當的教育而成立壓力團體;在此同時,他們瞭解小孩不再一昧聽從,小孩希望有更多選擇和責任。男同性戀者和女同性戀者要求獲得社會認同的權利;黑人族群極力爭取平等。男性不再是家庭裡的「上帝或主宰」,跟伴侶合作反而成為他們份內工作。工人為管理層未經諮商即逕自做出裁決不滿而罷工。如果我們首先不能堅信自己的平等性,我們就無法獲得他人的平等對待。當我們對自己跟他人的夥伴關係感覺有自信時,就會相信我們跟他人一樣平等。
如今,接受過阿德勒心理理論訓練的心理醫師和治療師在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以色列和全世界許多其他國家裡協助學校、父母團體、生理和精神殘障兒童和他們的家庭。協助預防不良少年以及罪犯的工作,以及輔導想要改善工作生活,家庭狀況或夫妻親密合作能力的社會大眾。
阿德勒說:「沒有一個經驗本身是成功或失敗的理由。我們不受經驗震撼所苦──亦即所謂的創傷(Trauma)──我們反而用它們來滿足目的。我們不為經驗所定,卻給予它們意義自決(Self-determined)……一旦我們發現並瞭解一個人賦予生命什麼意義後,就掌握了他整體人格的關鍵。」阿德勒是首位坦承這個想法並不創新的人。據說原是奴隸,後來變成哲學家的伊匹提塔斯(Epictetus
,AD.50~120)曾提出非常類似的論點說:「人不為事物所惑。當我們遭遇困難,變得焦慮或心煩時,讓我們不要怪罪別人,我們反而要責怪自己,也就是說,我們被我們自己對事物的想法所惑。」約翰‧彌爾頓(John Milton)在他的第一本著作《失樂園 Paradise Lost》裡寫道:「心靈本身能讓天堂形同地獄,地獄形同天堂。」
阿德勒,以他充滿創意的心和科學的背景,能夠瞭解人的所有問題都是社會問題。個體心理學讓我們沒有怪罪他人的空間,我們反而必須為自己的選擇和決定,為所造成的後果負責。我們自決並充滿創造力;我們受我們的目標所導引,儘管我們可能渾然不明自己的目標是什麼,而且阿德勒把我們每個人看成一個和諧體(Unity)。一旦認清目標,我們就能夠瞭解自己行為的目的。
阿德勒認為生命問題的解答就是「社會興趣(Social Interest)」──一種跟全體人類連結的感覺,如果我們要對社會充分貢獻一己之力,就必須付諸行動。「生命遭遇的最大困難,以及造成他人最大傷害的,就是那些對人類沒有興趣的個體。就是這類個體導致人類所有的失敗泉湧而起。」
有一個週末,我去參加一場由阿德勒學會主辦的研討會後,我毅然決定追隨阿德勒的腳步,成為一個心理醫生。我所有的工作完全以個體心理學為基礎,因為它對大多數個案都極為有效。人們能藉由了解童年早期對自己和他人建立出哪些錯誤觀念,對自己取得更深一層的認識,而且他們在極短期間內就能採取正面步驟,重新把在童年時期因少不更事而放棄,或不了解這將影響他們一生的能力,重新找回來。
我希望阿德勒在這本書所表達的樂觀思想,對你就跟對我一樣有用,同時希望你能跟他一樣,了解我們都能選擇改變。
英國阿德勒學會副主席──瑞塔‧尤鐸(Rita Ud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