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癌無恙:我的重生旅程

別癌無恙:我的重生旅程
定價:360
NT $ 109 ~ 324
  • 作者:李九如
  • 原文作者:Eddy Li
  • 譯者:馬勵
  • 出版社:橡樹林
  • 出版日期:2014-04-17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6409740
  • ISBN13:9789866409745
  • 裝訂:平裝 / 400頁 / 17 x 2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如果你或家人正遭受癌症折磨,你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辦嗎?
你對癌症了解多少?還是你覺得癌症不會那麼快找上你?
家中有人罹癌,家人如何凝聚向心力,一同走過這段生命幽谷?


  抗癌鬥士李九如,只用七週時間即戰勝喉癌末期,成功度過五年復發期,如今享受著健康的退休生活。他是如何做到的?

  本書作者李九如(Eddy Li),任職於美國ABC電視台長達38年,擔任香港亞洲區製片人,為他所熱愛的新聞工作投入畢生心力。數十年來,他在新聞事業屢獲上司和觀眾肯定,使得他花更多時間追逐工作上的成就和經濟上的財富,久而久之忽略了身體健康。

  2006年,李九如在毫無心理準備下,被確診為「晚期喉癌」!在得知診斷結果的那一刻,他感覺到自己一生的努力、所擁有的幸福和財富,頃刻間都化為烏有。震驚、悲傷、不甘毫不留情的迎面襲來,但李九如決心不在癌症面前屈服,他在心愛的家人、朋友支持下,用勇敢、正面的態度,面對這段艱辛的抗癌之路。

  李九如咬緊牙關撐過了化療和放療如行刑般的不適感,輔以中醫療法,最終得以存活下來,至今腫瘤已經消除多年而沒有復發。而今,李九如以「癌症倖存者」的身分,以同理心出版這本書,跟我們分享他在抗癌之路上的親身經歷,希望幫助人們更了解癌症發生的原因,並學會如何在還來得及時加以防範。所有和他有相同處境的人,或者我們身旁有親朋好友也正經歷身體重大難關的人,都可從此書中獲得非常有價值的醫療資訊,對癌症患者心理重建也極有助益。書中也提供了身體排毒的方法,並對環境污染及有害化學用品的濫用,提出警告。

  抗癌之路也許困難重重,漫長而痛苦,然而只要不放棄希望,生命就不會輕易終止。李九如已為我們作了抗癌的勇敢典範。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李九如(Eddy Li)


  香港人,生於二次世界大戰後,屬於嬰兒潮一代,自幼只有一個夢想,就是拼命工作,從而獲取名利,相信安逸舒適的生活會隨之而來。38年的國際電視新聞採訪生涯豐富了我的人生,在業界贏得多項殊榮,包括三次艾美獎,意想不到的是事業上的成就卻換來絕症──癌症,殘酷的診斷轉瞬間摧毀了我安享退休生活的美夢。

  然而過去艱困的生活造就了我堅強的意志,我沒有向癌症低頭,縱然治療過程的痛苦非一般人所能想像,內心所承擔的焦慮不安也不足為外人道,卻從不輕言放棄,並且在七週就擊退癌細胞,重拾健康。

  我現時於香港中文大學授課,傳授新聞及傳理系碩士學生國際新聞製作技巧,同時也開始著手寫一本如何減輕患癌風險的食療書。

  別癌無恙,我現時的生活十分充實,罹癌經歷將我帶到另一境界──正向的及有意義的。我樂意與讀者分享我的抗癌、防癌心得、工作經驗、人生觀等。

  我的電郵是:[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Facebook:facebook.com/eddy.li.370
  Twitter:twitter.com/eddyLi1

  座右銘:沒有健康的身體,生命便沒有意義;只有健康的身體,才能帶來優質生活。
  嗜好:烹飪,高爾夫球

譯者簡介

馬勵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奧勒崗大學圖書管理學碩士。曾在兩岸三地及美國從事圖書管理、新聞媒體、出版、口筆譯與中英雙語教學工作。譯著二十多本,涵蓋政治、文學、宗教、心理輔導等領域。目前任職於文藻外語大學華語中心。
 

目錄

自序
前言

第一章 從默默無名到備受肯定
生於憂患
電視新聞
早期奮鬥

第二章 派駐日本
北上
旅日生活

第三章 返鄉
千禧年

第四章 發現之路
高爾夫的關聯
安妮受傷
發現
新紀元的開始
上坡戰

第五章 七週擊退癌症
第一週
第二週
第三週
第四週
第五週
第六週
第七週

第六章 後療程階段
復建開始
結算日:浪潮止步
漫長的復原道路

第七章 新的覺醒
排毒
氧化、抗氧化劑、酸鹼平衡
空氣和水的污染
有毒化學品
微波爐
行動電話
抽菸

第八章 癌症──最令人恐懼的病症
什麼是癌症?
預防癌症
如果想不到的事真發生了

第九章 後見之明
重生的生命
對抗現實
致謝
 

推薦序

  《別癌無恙:我的重生旅程》是一個人走過人生一段艱難歷程的深刻記錄。但李九如以感恩和自尊的態度面對挑戰,這兩種特質也是我以上司身份與他在「美國廣播公司」(ABC)共事多年觀察到的。九如將抗癌成功歸功於醫生、家人、朋友,使我想到ABC新聞部門多年來仰仗他提供了許多很棒的新聞報導。我們的觀眾透過九如的電視工作了解世界大事,現在讀者們也可信賴他提供克服與預防一個危險病症的方法。


查克.樂思提(Chuck Lustig)
「美國廣播公司」新聞部(ABC News)前國外新聞部主任


推薦序

  處理耳鼻喉頭頸部癌症一直是深具挑戰性的工作。許多病人求助頭頸外科時,已處於癌症後期。對一些癌細胞,放射線治療與化療是主要的療法,但另外有些在放療與化療之後還需進行切除。

  下咽癌與吸菸喝酒有關,慢慢形成。因為早期這種癌症的症狀似乎不明顯,病人或甚至一般內科醫生經常會忽略這些症狀。這類癌症病人往往在後期才來就醫。對於後期的下咽癌,手術切除會除去喉頭與咽頭,產生療效。儘管近年復健方面已有長足進步,但病人會失去正常說話和吞嚥的能力。

  近年發展顯示,化療配合放射線治療,並考慮手術切除,將能產生療效,同時在大約三分之二病人當中保存吞嚥和說話功能。不過,化療和放療同時進行兩個月療程也出現大量不適:因產生黏性物質而導致吞嚥痛苦和呼吸困難、因減少白血球而易於感染,以及營養不良導致的體重減輕與精神萎頓。還要加上知悉自己罹患末期惡症。許多病人無法完成整個化療和放療過程,以致結果不理想。

  九如不幸罹患了後期下咽癌。確定療程後,他以勇氣和決心面對。整個治療過程中,他成功處理化療和放療帶來的不適狀況。即使在復原期,病人也要擔心療後副作用,並且總是有癌症可能復發的焦慮。他做了許多關於癌症原因及其發展過程、以及如何全方面處理癌症的研究。他在這方面的知識對於戰勝癌症有極大的貢獻。

  現在九如是癌症倖存者。他以同理心出版這本書,與別人分享他在治癌道路上的個人經歷。對於希望從病人角度知道更多如何成功戰勝癌症的人而言,本書及其內容非常有價值。

  近年來,有關處理下咽癌的研究已經促成更有效、更少副作用抗癌藥物的發展。就放射線治療而言,鐳射光現在更集中在腫瘤上,降低了輻射能量傳到附近重要器官組織的機會,因而減少了後遺症。

  透過外科醫生與放射專家的緊密合作,現在已可跨領域治療下咽癌。這種做法將可改進癌症控制率,嘉惠所有病患。

韋霖醫生
香港養和醫院李樹培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外科主任暨腫瘤專家

前言

  我住在魅力之都香港。每天走在街上,望著周遭熙熙攘攘的人群,彷彿看到往日的自己:像個無頭蒼蠅似地為生活奔波,眼中似乎只有一個目標──快速賺錢致富。四十年前我剛畢業時就是那麼想的。

  三、四十年代,許多中國人為了避開日益升高的內戰、日本入侵,以及隨後而來的共黨政權,被迫逃離大陸。我父母跟他們一樣。他們從廣州附近的家鄉徒步數百哩,越過邊界,在珠江流入太平洋的南方小島上定居下來。這個英國治理的地方被稱為「東方之珠」。

  戰爭使我們上一代淪入貧窮之境。他們展開頑強的家庭重建工作,真正是所謂的白手成家。他們秉持堅韌的精神,辛苦工作,讓家計不致於入不敷出,撐起了家業,也將子女撫養長大。他們同心協力、努力不懈,扭轉逆境,為現代化香港打下基礎,造成今日奇蹟般蒸蒸日上的經濟榮景。

  我屬於嬰兒潮這一代,從小就了解各方面都必須表現良好,才能改善生活水準,遵循父母腳步,用辛勤努力與全心奉獻來克服艱苦困難。我們主要的注意力放在取得最好的教育,以便增加美夢成真的機率。我們興致勃勃,堅持信心與本領,相信很快就會得到舒適生活,將這份犒賞與父母分享,以回報他們的辛勞。我們想,人生有那樣的結果就夠了。

  執著追逐名利時,更重要的一件事被漠視,也就是跟健康有關的事情。我們因只想致富而目光如豆。對我輩許多人而言,到了四十歲時,不論是否得到成功,身體都累垮了。隨便就可講出一些問題,像是高膽固醇、高血脂、高血糖,以及心臟病,比比皆是。我的中年身體跟我的高爾夫球技一樣,總有可改進之處。

  然而有一種病,罹患人數一直在增加,對付起來卻非易事。這就是癌症。可悲的是,幾乎沒有人願意聽到這方面的事,更別說想知道跟它有關的事情了。誰會知道忽視這個問題會受到巨大的懲罰,就像我的遭遇一樣?

  我從十九歲開始為美國廣播公司做事以來,就在追逐新聞故事,真的就像個瘋子,為了趕截稿時間,發了狂地拼命工作。五十四歲那年,正是數十年辛勤工作後準備擷取成功果實之際,醫生說我得了癌症,於是我開始有了疑問:生命的意義究竟何在?我看到命運之輪已經很不巧地轉到我從未考慮的東西上──我的病是一般所謂的不治之症。

  說真的,我的運氣非常好。從發現癌症到康復,每一步都似乎注定我走過地獄的唯一原因,是要讓引之光帶領我走出幽暗隧道。從第一天遇到的醫生到那些告訴我該怎麼做的人,以及我自己收集的與癌症療癒和與預防相關的重要資訊,全都有助我恢復健康。

  我退休前的工作是美國廣播公司新聞部亞洲新聞片編輯。就一個全方位報導新聞故事的人而言,工作內容包括經常出差、團隊合作、肩負重任,我們採訪小組決定了觀眾應該看什麼。話雖如此,我必須承認自己生病時,做出了一些不理性的決定,全然無視西方傳統治療準則。

  今天我已度過了七年的復發期,大致可說我已無癌症細胞。也就是一般所謂的問題已經解決。但是我並未因這樣的結果而掉以輕心、以為健康來得容易。癌症再來的可能性一直都在。

  寫作此書不是為了炫耀自己歷劫歸來。我不是能提供忠告或建議的醫生或營養師。我寫的不是醫療指導,頂多只是我與大家分享自己得以倖存所做的事,以及我發現的防癌方法。

  我的「別癌無恙」反映了一個普遍現象。我們太常把生活重心放在完成野心上,以至於那邁向目標的努力可能超過身體能耐。

  癌症可能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襲擊任何人,不論年齡性別。你一旦聽到診斷,有品質的生活就屈指可數。治療過程很痛苦、非常痛苦。就算已經「處理好」,癌症還是可能輕易回來。再說,你如果得了癌症,受苦的不只是你,你的配偶與近親同樣在受折磨。

  癌症這種東西古時候好像沒有,可能在十八世紀工業革命之前沒有。根據英國進行的研究,癌症是一種「人造」疾病,是工業化的副產品,其成因是環境污染、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今日亂七八糟的飲食習慣。

  世界衛生組織(WHO)二○一二年發布的報告表示,癌症在全球死亡原因中居首。預計今後因癌症而死的數字會繼續上升。吸菸是癌症最大的可以預防的原因。這個訊息意義十分清楚。

  在中國大陸,連兒童的癌症罹患率也在上升中。衛生專家已經警告,中國大陸十四歲以下兒童罹患癌症比例增加的主因是污染和環境惡化。

  早期癌症的偵測可以藉由現代醫學設備做到,因而大大提高存活率。但是癌症死亡人數還是繼續上升,每年都有年輕人進入死亡行列。

  令人欣慰的是,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二○○六年二月公布的二九七號癌症報告,全球癌症病例的四成可以用健康飲食和運動加以防止。但我們若是繼續不注意,如何能夠預防?

  我們當然可以用開放的心、以及獲取更多癌症資訊而戰勝癌症。不要懼怕吸收更多癌症知識,尤其因為癌症是全球排名第一的病因。真相是,你對癌症知道得愈多,避開它的機會也愈大。

  飲食與呼吸都跟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我們生活在步調快速的都市裡,暴露在污染的空氣中,經常吃進可能感染有毒化學物質的食物,也喝進不純淨的水。我們可能明知故犯,也可能不夠聰明,因而不注意健康問題,也不關心身體狀況。我們如非太忙,就是不在乎。定時炸彈已在倒數計時。無動於衷往往就會導致原可避免的病症。

  開發中國家每種專業都各有要求與挑戰,有時候十分危險。我的也不例外。這是一份艱難的工作,往往奪走了需要用來注意身體健康的時間。從青少年時代,我的行為方式就好像自己對任何疾病都免疫。我很少喝水,蔬菜水果吃得很少,離開學校後就幾乎沒運動。我只吃自己喜歡吃的東西,那種偏食行為形成多年來的飲食習慣。現在回顧,那時真是太不小心了。

  我不抽菸、也不喝酒。但在二十多歲時,曾經抽了幾個月的菸。新的事業主宰了我的生活形式,經常感到壓力和緊張。那時一心一意只想把工作做好,多賺錢。以我的生活方式而言,老早就可能得到癌症了。如果時光可以倒流,用不同的方式做事,我的人生路程可能不會一樣。

  不過,我不免思索,如果沒有癌症,我會活多久?我或許繼續不注意健康,直到為時太晚。現在我會在極大的悔恨中度過餘生。

  我希望這本書能讓你領悟癌症可能在你不知情時悄然來到,等你覺得有什麼事不對勁時,可能已經太遲了。

  我在很多方面都很幸運,我發現癌症是很偶然的,時間正好在情況尚未失控前;我有堅強的家人做抗癌後盾;我有許多朋友和同事,他們無與倫比的支持,在我灰心喪志時給了我生命的力量。我還有幸能夠選擇私家權威醫生,提供我最新的抗癌技術;我擁有豐厚的保險,足以應付龐大的醫療費用;而且我住在香港,得以輕易接觸最好的西方醫療設施與傳統中醫。更大的福氣是,我有個可愛的妻子安妮。她一直在背後支持我,給我力量和希望。如果沒有她和她的影響力,我應該已經不在人世了。

  想想如果癌症現在臨到你或你親近的人身上,你要怎樣應付?你準備好了嗎?你對癌症了解多少?或者換句話說,你想要知道多少?

  一個人病重時,任何想做的事都不能做。你可能一夜之間就失去全部或部分自由。別人可能接手,告訴你要做什麼。到時候完全沒有討論或詢問的必要,尤其是當你生命垂危時。不論你是市井小民或達官顯要、公司老闆或億萬富豪,這時都一樣。如果你想活下去,不管你喜不喜歡,都必須乖乖坐著聽醫生的指示。那就是身體健康與不健康的差別。我被確診罹患癌症時,覺得自己彷彿是一隻折翼的老鷹,從天空墜落下來。我經歷了發怒、否認和沮喪,但最後我俯伏下來,接受難以接受的事實。

  你一生中有多少次覺得害怕或生命不保?我們究竟如何界定「害怕」?對我而言,那是面對一種自己無法確保生命存活與否時的感覺。那時候即使你已做出最大努力,不論有無名利,都不足以拯救自己。

  你可以說我活下來全憑運氣。但我真正的好運,是過了那麼多年極不健康的生活才罹患癌症。現在我雖然必須活在癌症復發的陰影下,但我只要具備預防與克服它的知識和意志,就不再怕對付它。從另外的角度而言,生活比以往更好了。

  我在行將離世時起死回生,不得不相信命運。如果此事重演,上帝或許是再一次考驗我的意志和力量。不必提到死,但感謝上帝我得了癌症。我的折磨完全改變了我看事物價值的方式,也完全改變了我以往生活的方式。良好的生活不可能沒有健康。好的健康也無法以豐富的金錢買到。生命說到底,不只是金錢、地位而已。
 
 

內容連載

4.發現之路
 
高爾夫的關聯

 
我們在東京結識的好友之一是李光浩(Daniel)。他大約跟我們同時搬回香港。短暫工作一段時間後,他決定提早退休,住到中國南方距離香港大約一小時火車距離的廣州市。
 
二○○五年十月,加拿大高爾夫教練伊辛德.馬奇(Izidor Markic)從多倫多飛到廣州的至尊高爾夫鄉村俱樂部(Masters Golf & Country Club),履行他的四個月教練合約。他橫跨太平洋,避開冬雪,到這個中國南方城市考察十三億人國家的教練生涯潛力。
 
十二月中有一天,小名伊辛的伊辛德在至尊高爾夫鄉村俱樂部標準桿三桿的第八洞碰到光浩。伊辛自我介紹,並在打完後為光浩在練習場免費上了一課,令光浩印象深刻,答應在球友中廣為宣傳。
 
伊辛創造了一個稱為「節奏型高爾夫」(Rhythmic Golf)的系統,以正確的節奏揮桿。光浩為之心動而試做,結果確實打得比較好。他告訴我這個新發現。我出於好奇,某個週末就搭火車到廣州,親自下場嘗試。我發現受教於伊辛兩天後的成績確有不同。
 
很快地,安妮週末也在廣州的練習場上擊打小白球了。伊辛的教導很快就改變了我們這項運動,安妮和我得到徹頭徹尾的進步。毫無疑問,我倆在遇到伊辛後經歷了我們最好的表現,高爾夫從來沒打得這麼好、這麼愉快。
 
有個重要事件肯定了我們的進步。二○○六年三月六日,香港滘西洲賽馬會公眾高爾夫球場排了一項每年一度的職業──業餘球手併組比賽。伊辛要我們參加,取得公開賽的經驗。此舉將測試我們的技術水準和處理高爾夫球的能力。
 
這時,滘西洲高爾夫球場已成為安妮的主場。一個微涼早晨大約十點時,伊辛、光浩、安妮和我這個團隊準備好將在高爾夫球場一試身手。
 
伊辛針對我們的弱點和強項定下策略。他和光浩將處理發球座和球道上的揮桿,安妮和我則負責短桿,我以推桿結尾。我們開始前,他強調:「用你已有的技巧打球,比賽時不要試圖修正揮桿。」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3
    $109
  2. 新書
    5
    $180
  3. 二手書
    53
    $190
  4. 電子書
    69
    $250
  5. 新書
    79
    $284
  6. 新書
    79
    $284
  7. 新書
    79
    $284
  8. 新書
    85
    $306
  9. 新書
    88
    $317
  10. 新書
    88
    $317
  11. 新書
    9
    $324
  12. 新書
    9
    $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