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電影理論與批評(2版)

當代電影理論與批評(2版)
定價:400
NT $ 130 ~ 380
  • 作者:劉立行
  • 出版社:五南
  • 出版日期:2014-01-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1174637
  • ISBN13:9789571174631
  • 裝訂:平裝 / 296頁 / 23 x 1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2版
 

內容簡介

  本書深入解說當代主要電影理論與電影批評的內涵與方法。全書分為「理論篇」與「批評篇」,共18章。「理論篇」首先述及寫實主義與形式主義兩大傳統流派,隨後探討「作者論」、「符號學」、「結構主義」、「女性主義」、「馬克思主義」、「精神分析理論」以及「敘事學」等理論。「批評篇」分別就影像作品(油畫、照相)、紀錄片、廣告片、銀幕英雄、女性形象、科技演進、技術表現、敘事元素、美學運動、類型與風格等電影議題進行分析與解構。讀者可以依循批評篇的論述方法,對其他當代之重要作品提出有觀點的批評與解析。

  本書最後附有「電影片名索引」(filmography)。讀者可以針對本書所提及之電影片再以相關電影網站為工具進行衍生閱讀。本書寫作之學術規格嚴謹,然而行文措辭之風格卻平易近人、饒富文彩。截至2012年2月,作者劉立行教授已在大學專職從事電影學術研究20年;其所撰寫的《當代電影理論與批評》之知識論(epistemology)價值,應為此類書籍之翹楚。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劉立行


  現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系所教授

  學歷
  美國猶他大學藝術碩士(MFA, Department of Film Studies, University of Utah)
  美國楊百翰大學哲學博士(Ph. D., College of Fine Art and Communications,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經歷(與影視相關之社會服務)
  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秘書長
  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董事
  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兩岸電影交流委員會委員
  金馬獎執委會執行委員
  中華民國影劇協會常務理事
  行政院國發基金派駐光點電影公司監察人
  臺灣有線視訊寬頻網路發展協進會秘書長
  新北市政府有線電視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
  中華民國電視學會節目自律委員會委員
  民間全民電視公司節目自律委員會委員
  中國電視公司倫理委員會委員
  中華文化推廣協會秘書長
  臺灣影視產業發展協進會理事長

  影視專書
  《國家電影制度》(2009)、《電影文化與產業》(2012)、《當代電影理論與批評》(2013)
 

 

目錄

自序
第1章 形式主義與寫實主義
第2章 作者論
第3章 電影符號學
第4章 結構主義與神話學
第5章 女性主義
第6章 批判理論與馬克思主義
第7章 精神分析
第8章 敘事理論
第9章 影像接收之視覺心理初探
第10章 電影科技演進之歷史解說
第11章 電影技術美學評析
第12章 電影敘事元素之結構與解構
第13章 電影美學運動及其賞析
第14章 類型電影批評
第15章 電影美學風格評述
第16章 女性銀幕形象總覽
第17章 剖析電影中的荒謬、虛無之存在主義哲學
第18章 廣告影像的符號與消費分析
參考書目
電影片名索引
 

 

內容連載

第一章 形式主義與寫實主義

第一節 背景
電影形式主義(formalism)與寫實主義(realism)理論的兩種思潮,主要產生於對電影原本性質問題的不同看法。前者認為,電影以其本身造型藝術的操作能力(plastic manipulation)(包括剪接在內的各種藝術手段),應製造出有別於日常生活的視覺藝術加工品(artifact)。後者則爭論,電影應著重它本來就具備的紀錄能力,將外在事物和日常生活盡可能翔實地呈現在銀幕上。

自1920年代末至1940年代末,許多形式主義理論家都論述到,是藝術家決定一部電影的製作完成,而不是做為電影素材的現實世界來完成一部電影。因此,藝術家應該用選擇焦距、攝影構圖、燈光剪接等方式來成就電影的視覺藝術效果。唯有如此來操作電影的材料,電影才能成為藝術。很顯然,這種思潮把電影做為一種藝術所強調的各項技術,提升到了一個美學的層次。這對於想運用電影媒介來說故事的人,有著莫大的啟迪作用。

1951年,法國《電影筆記》(Cahiers du Cinema)刊物的建立,開啟了電影寫實主義的完整論述。此刊物的主要推動者安德列‧巴贊(Andre Bazin, 1918— 1958)對電影做為一種媒介的本性則有另一番完全不同的看法。他強調,電影工作者應該運用一些寫實的手法來捕捉鏡頭前的整個真實世界。也就是說,電影畫面要完整呈現真實世界般的時間與空間的連續性(temporal-spatial continuum)。因此,巴贊標榜「深焦攝影」(deep-focus)以及「場面調度」(mise-en-scene)等寫實主義的電影攝製方式。

巴贊及其追隨者相信,電影的能力在於它能捕捉外在現實,而電影攝影機將外在現實記錄起來,就會使觀眾感受到比平常肉眼所及的更多意義。這項對於電影能力或本性的理解與維護,一直持續到1970年代初期。

寫實主義的電影美學觀念一直有廣泛的影響。然而更早期流行的是電影的形式主義。蘇聯電影工作者普多夫金(Vsevolod Pudovkin, 1893—1953)和艾森斯坦(Sergei Eisenstein, 1898—1948)二人有關蒙太奇(montage)的論述可以做為闡明電影形式主義的代表。

第二節 普多夫金論蒙太奇

「蒙太奇」一辭原為法語,有建構、編輯的意思。一般來說,電影的蒙太奇就是指電影剪接的藝術。1920年代末,蘇聯的一些電影工作者對電影剪接的藝術做了許多理論性的闡述。蒙太奇這個概念也因此摻雜了許多特定意義。
普多夫金在其1928年被翻譯成英文的《電影技術》(Film Technique)一書中,將電影剪接的操作手段分為下列三種(見Pudovkin, 2008)。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33
    $130
  2. 新書
    85
    $340
  3. 新書
    9
    $360
  4. 新書
    9
    $360
  5. 新書
    95
    $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