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勢者有行動能力嗎?既有研究視野因為理論預設、切割個案,以及無視於現實的多變,往往將病患視為缺乏行動能力的弱勢者。本書以實作取徑剖析台灣透析病患行動案例,詰問社會理論、醫療社會學、科技與社會研究和各種實務取徑,為何無力看見弱勢者行動者的能力構成與轉變,並提出漂移實作本體論、體制分析方法及位移行動理論作為回應。
名人推薦
吳嘉苓(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李丁讚(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系及社會學研究所教授)
張苙雲(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傅大為(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教授)
葉啟政(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講座教授)
蕭新煌(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林文源
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研究領域為醫療社會學、科技與社會研究、社會理論。與楊谷洋、陳永平、方俊育編輯《科技 社會 人:跨領域新視界》(2010),與林進燈、陳群典編著《把生活帶進實驗室:跨領域研發創新與研發》(2012),與楊谷洋、陳永平、陳榮泰、駱冠宏編輯《科技 社會
人(二):回應跨領域新挑戰》(2014)。長期探討醫療體制變遷與行動者轉變、跨領域研發與教學,以及經驗本體論與其政治性。目前思考重點為自我後進的現代性與全球化、當代醫療體制實作與治理政治,以及另類實作促成的知識空間等議題。
目錄
推薦序
謝詞
第一章 看見弱勢者的行動能力
第二章 朝向經驗世界的位移行動理論
第三章 透析漂移實作
第四章 從轉變到位移
第五章 行動能力的紋理
第六章 從位移到佈署
第七章 描繪行動能力變遷
第八章 未竟的漂移
參考文獻
概念索引
人名索引
Synopsis
內容連載
第一章 看見弱勢者的行動能力
二、看見病患行動
本書成果來自長期的觀察、參與和研究。以下,我由三個牽涉醫療實務、病患行動與研究視野的情境,帶領讀者體會本書問題意識。
情境一、 2010與 2011年,監察院健保總體檢記者會
台灣健保開辦以來,監察院首度進行總體檢,並在 2010年 9月 3日舉行成果發表記者會。其中,透析醫療成為焦點。記者如此描述:「台灣洗腎情況到底有多嚴重?監委黃煌雄調查發現, 94年至 98年,近 5年洗腎人數,從 5萬 2千餘人,爆增至 6萬 5千餘人,健保支出也從 259億餘元,增加至 302億餘元,佔整體健保金額比率
6.95%。黃煌雄表示,二代健保改革應該嚴肅思考有限資源下,公平分配的問題。
黃煌雄和沈美真 3日下午召開「全民健康保險總體檢案」記者會,提出過去 15個月來,走訪台灣各地大小醫院、診所,訪查健保體制,並提出「無效醫療」 的問題,希望各界一起探討。
黃煌雄指出,最近 5年,健保在洗腎和呼吸照護 (RCW)支出金額突破新台幣 500億元大關,佔整體健保金額比率的 13%,但使用人數卻只有 6到 7萬人,是所有使用者的 0.3%。
黃煌雄表示,現階段應認真探討臨終關懷的相關配套跟法律,並嚴肅面對無效醫療的問題。他說,全民健保已不是單純地數字問題,健保牽涉到一個概念,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應該如何分配,才能符合公平正義的原則,讓健保得以永續。」(林修卉 2010)
洗腎議題不但是在監委完成調查時率先公布吸引媒體與社會討論的焦點,甚至,在 2011年 1月 26日完成調查報告的記者會中,監委黃煌雄更有如此比喻:「如果最近 10年洗腎跟呼吸器加起來應該是超過 4千億,我在(按,再)把它更濃縮一點,現在保衛中華民國整個空域安全的,最重要的是二代戰機,二代戰機以 10年來算,把 IDF、 F-16和幻象 2000加起來,我看大概也是
4千多億。」(王韋婷 2011)
-
新書79折$315
-
新書85折$340
-
新書85折$340
-
新書95折$380
-
新書95折$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