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孫中山─蔣渭水,組織了台灣最早的政治結社,「新台灣聯盟」,創設台灣第一個政黨─台灣民眾黨,以不流血的革命方式,為台灣人貢獻他的一生;27歲的林獻堂,第一次踏上日本國土即巧遇避難的梁啟超,梁啟超一句話,讓蔣渭水與林獻堂先後攜手為近代台灣民族解放運動寫下最不凡的一頁...。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戴月芳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專研明史、台灣史、文化創意產學。
投入出版界與學術界已有30年,代表作品有:
《五千年人類大史蹟》、《中國名著選譯叢書》、《中國建築》雜誌企畫、《再現台灣》套書(榮獲金鼎獎)、《20世紀全紀錄》、《中國全紀錄》、《台灣全紀錄》、《20世紀中國全紀錄》、《放眼世界》、《中國名畫之旅》、《空中巴士》、《我如何弄垮霸凌銀行》、《台灣三國志》、《明華園》、《中共軍頭點將錄》、《荷蘭人在台灣》、《西班牙人在台灣》、《板橋林家與霧峰林家》、《台灣錢淹腳目――台灣的行郊》、《台灣文化協會》、《霧社事件》、《蔣渭水》、《國語彩色辭典》(榮獲課外優良讀物)、《世界古文明之旅》、《小小理財家》、《世界歷史》、《英漢日小辭霸基礎型彩色圖解綜合字典簡體版》、〈明太祖太常寺官員陞遷之研究〉、〈明太祖太常寺官員陞遷之研究〉、〈明代皇家機構天文科技管理之研究〉等。
目錄
自序
卷一:蔣渭水
一、一個算命師的孩子
1、小時候做過乩童
2、習醫經過
二、一位醫國醫民的醫師
1、成立大安醫院
2、經營春風得意樓
3、與林獻堂相識
4、參與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5、創立「台灣文化協會」
6、為台灣開出診斷書
三、參與政治社會運動的高低潮
1、台灣文化協會的分裂
2、成立台灣民眾黨
3、成為台灣總工友聯盟的指導者
4、蔣氏對台灣地方自治聯盟的態度
5、反對阿片新特許運動
6、揭露霧社事件的真相
四、台灣孫中山壯志未酬
1、台灣民眾黨的解散
2、病逝台北醫院
3、不妥協的精神
4、漢民族的情操
卷二:林獻堂
一、中台首富
1、霧峰林家家世
2、文武雙全的家風
3、阿罩霧的三少爺
二、柔性抗日運動領袖
1、溫和穩健的路線
2、台灣同化會
3、六三法撤廢運動
4、主導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5、組成「台灣文化協會」
6、成立「台灣地方自治聯盟」
三、文化啟蒙的推手
1、櫟社領導者
2、文化搖籃
3、打破日人壟斷言論
四、經濟產業活動
1、傳統產業的經營
2、投資新興事業
3、參與水利建設
五、將煎何太急
1、政府尊而不用
2、經濟抑制
3、人去魂歸
4、兩個林家的交往
卷三:蔣渭水、林獻堂與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一、台灣民族自覺運動的濫觴
1.台灣同化會的緣起
2.台中中學的成立
3.〈六三法〉撤廢運動始末
4.東京留學生的自覺
二、蔣渭水與林獻堂的共識:台灣議會請願運動的梗概
1.運動的推動者
2.運動的法源根據
3.請願介紹議員
4.請願運動的經過與特性
三、台灣總督府對請願運動的態度
1.總督府的認知定調
2.取締方針
3.八駿事件
4.日方報紙的曲筆
四、請願運動的影響
1.突破日本殖民統治的模式
2.提升台人的民族意識
3.日人對台人態度的轉變
4.促使日方實施地方自治
序
自序
嘆神州
莽莽神州幾陸沉。
藩籬已削更相侵。
強鄰蠶食肇黃禍。
碧血橫流滄海深。
西元1891年,台北誕生了一個相命師的兒子,他就是日治時期台灣非武裝抗日運動的領導者之一蔣渭水。4年後的1895年,台灣因馬關條約被清國割讓給日本,成為殖民地。從小接受漢民族教育的蔣渭水雖然出身貧困,但在其父大力栽培下,考進當時一般人最期待的台灣總督府醫學校,接受西式教育的薰陶。在中西教育下的蔣渭水,看到了台灣人受到不平等的待遇,也看到了日本總督府強勢的領導,受到孫中山先生領導中國革命的影響下,他決定為台灣人爭取──台灣人全體的、政治的、經濟的、社會的解放,不過這個運動花了他10年的歲月,一段慘澹經營的10年,直到嚥下他人生最後的一口氣。
台灣的孫中山──蔣渭水,組織了台灣最早的政治結社「新台灣聯盟」(西元1922年)、創設台灣第一個政黨──台灣民眾黨(西元1923年),以不流血的革命方式,為台灣人貢獻他的一生,其口號「同胞須團結,團結真有力」,時時提醒我們,唯有團結,才能讓台灣人全體的解放,得到最大的幸福。他是台灣二0年代抗日解放運動最重要的主導者,從台灣文化協會的成立(西元1921年10月17日)至台灣民眾黨的解散(西元1931年10月17日),這段十年的抗爭史,為近代台灣民族解放運動史上寫下不凡的一頁。
早蔣渭水誕生10年的林獻堂,出身於台灣中部首富霧峰林家,從小家學淵源,國學基礎紮實,允詩能文,深具漢人意識,畢生投入台灣民族運動,提倡議會政治、文化啟蒙,向日本政權爭取台灣人的生存尊嚴。
西元1907年,年方27歲的林獻堂第一次踏入日本國土,巧遇在日本碧難的梁啟超。林獻堂以台灣受日本統治的情勢,向梁啟超請教何去何從,梁啟超指點:「中國在今後三十年,斷無能力幫助台人。故台灣同胞,切勿輕舉妄動...,最好仿效愛爾蘭人對付英國之手段,厚結日本中央政界之顯要,以牽制台灣總督府之政治,使其不敢過分壓迫台人。」蔣渭水聽了梁啟超這一席話,對林獻堂日後採取溫和民族主義路線有深遠的影響力,先後推動台灣議會請願運動、支持台灣文化協會、發行雜誌、報紙等,有「台灣民運動先驅者」之美譽。西元1945年日本戰敗,國民政府接收台灣,林獻堂一度列入「台籍漢奸嫌疑犯」,二二八事件發生時,眼見國府接收大員撫敗釀成民變,朋友遭到逮捕遇害,讓他內心受到創傷,對祖國深感失望,故而遠走他鄉,到日本休養,不幸於西元1956年病逝日本。
林獻堂個性溫和穩健,雖然被左派譏諷為「老台奸」,但也有人認為他過於軟弱,屈從於威權之下,不過他始終不肯接受日本政府的籠絡,一生從未穿和服、從未說日語,從來不願曲意阿附統治者的處世風格,足為台灣人學習之典範。
在一個動盪不安的時代,造就了蔣渭水和林獻堂兩個傑出的抗日領導者,我們常說英雄惜英雄,也常說既生瑜何生亮。蔣渭水和林獻堂兩人曾經英雄惜英雄,共同攜手為台灣人付出一生精采的歲月,在日本殖民威權下努力爭取台灣人的權益;同時在致力於爭取下,因為彼此個性、看法不同,而產生了路線之爭,導致兩人漸形漸遠,令人不禁感嘆,在歷史的洪流中,個人的因素往往在大趨勢下代表不可捉模的未來。
合作可以增強效力,分手可以避免爭執與衝突,在蔣渭水和林獻堂的內心深處,瞭解他們的一舉一動對台灣的未來有深遠的影響力,與其傷害愈深,不如止血,各自為自己的理想目標奮鬥,可惜較年輕的蔣渭水先撒手人寰,壯志未酬,而較年長的林獻堂卻因為不得志而異死他鄉,壯志付東流,不過他們的足跡都在台灣民族運動史上留下深深的烙印,讓後人永遠傳頌他們的堅持與傲骨,就像在蔣渭水開設的大安醫院門診室掛著梁啟超手寫的一幅筆墨:「食菜根淡中有味,守王法夢裡無驚,有人問我世間事,舉手搖頭說不知。」那樣的淡然,不求回報,只要是對的就去做了。
筆者多年前寫了《蔣渭水》一書,後來又寫了《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一書,當時萌生一個想法,如果有緣,希望能夠寫出「蔣渭水VS林獻堂」這個題目,沒想到五南圖書文化集團楊榮川董事長給了筆者這樣一個機會,現在書完成了,也許還有不足之處,盼望各界不吝指正,但是畢竟心願了了一樁,人生何等榮幸,可以完成心願又能留下筆耕之作。在過程中,感謝台灣書房編輯部協助出版,陳志杰先生幫忙蒐集資料、沙潤德(Francesco
Sandrini)先生提供意見、陳琪叡小姐協助編排版面,在此書付梓之日,筆者一一致上萬分的謝意。
內容連載
卷一:蔣渭水
一、 一個算命師的孩子
1、小時候做過乩童
蔣渭水誕生於西元1891年2月8日,至1931年8月5日病逝於台北醫院(今台大附屬醫院),英年早逝,享年40歲又6個月。5歲時,滿清政府將台灣割讓給日本,而在他病逝後僅1個多月,日本對中國發動「九一八事變」,因此蔣渭水從誕生到病逝,都是日本帝國侵略中國的混沌時代,在這個動盪不安、詭譎多變的亂世裡,決定了蔣渭水永不妥協的命運。
蔣渭水的祖先來自福建漳州府龍溪縣,來台之後,定居於宜蘭。父親蔣鴻章,在城隍廟前以替人看相為業,其相術在宜蘭一帶頗有名聲。而蔣鴻章大概也沒有想到自己的兒子蔣渭水之一生,與台灣近代民族運動息息相關,掌握了台灣的命脈。
蔣渭水,字雪谷,宜蘭人,因為父親從事相命業的關係,小時候曾經周旋於廟會之間,為了家計在廟裡做乩童。據說,他在一次扶乩的經驗中,失去了對神明的信心,起因於他的一位朋友犯了過錯,但在扶乩的過程裡,其犯行在求問時並未呈現出來,這一次失靈讓小小年紀的蔣渭水非常失望,所以對神明失去了信心。而蔣渭水的父親雖然以相命卜卦維生,但在子女成群貧困的家境之下,仍然堅持不讓蔣渭水接受日式教育,想方設法使之進入束脩昂貴的私塾學堂就讀。
西元1900年,10歲的蔣渭水受教於宜蘭宿儒張鏡光(茂才)。張鏡光為蔣渭水奠立深厚的漢學底子,傳說蔣渭水喜穿長袍,與張鏡光有關。而蔣渭水之所以有深厚的的漢民族情感,也都是從文化認同而來,而文化認同的產生就是和他受教於張鏡光的背景有關。
因為受到父親的影響,還有醫學校招生的規定需年滿16歲者才有報考的資格,蔣渭水直至17歲,也就是在西元1907年,才獲准進入宜蘭公學校。按照當時的學制,公學校要就讀6年,不過蔣渭水只念了2年就考上了台灣總督府醫學校(台大醫學院的前身)。
-
二手書31折$110
-
二手書53折$190
-
新書79折$284
-
新書79折$285
-
新書9折$324
-
新書9折$324
-
新書9折$324
-
新書93折$335
-
新書93折$335
-
新書95折$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