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對臺研究精粹:歷史篇

大陸對臺研究精粹:歷史篇
定價:750
NT $ 533 ~ 698
  • 作者:李祖基
  • 出版社:崧燁文化
  • 出版日期:2019-02-22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7356540
  • ISBN13:9789577356543
  • 裝訂:平裝 / 361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由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的多名研究學者編攥,內容包含了明清時期台灣的商業貿易、社會轉型、福建移民的影響、荷蘭在台灣的商戰策略、明鄭台灣建置考據、澎湖的歷史考據、日據時期台灣社會的中國意識與台灣意識、台胞在大陸組織統一革命團體推動台灣光復運動、光復初期的經濟問題、二二八事變與地方自治要求等歷史事件研究。
 

目錄

總序
澎湖不屬同安考
周嬰《東番記》研究
澎湖危機——貿易、戰爭與談判(1622—1624年)
評荷蘭在臺灣海峽的商戰策略
明鄭臺灣建置考
論清代移民臺灣之政策——兼評《中國移民史》之「臺灣的移民墾殖」
從閩臺物緣看福建移民及其影響
清代臺灣的地權交易——以典契為中心的一個研究
晚清閩臺的商業貿易往來(1860—1894)
論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
日據時期(1922年以前)臺灣農家經濟與「米糖相剋」問題
1895—1937年臺灣地方社會的教育和殖民當局的同化政策
——讀臺灣鄉土文獻
日據時期臺灣經濟總體評價
日據時期臺灣社會的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
光復前臺灣農業水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臺胞在大陸組織統一革命團體推動臺灣光復運動
李友邦有關歷史問題探討
光復初期臺灣的行政長官公署制
臺灣光復初期的經濟問題——兼論「二·二八」事件的起因
試論臺灣二·二八事件中的民主與地方自治要求
 

總序

  1980年的7月9日,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的前身廈門大學臺灣研究所成立,這是大陸方面提出「尊重臺灣的現狀和臺灣各界人士的意見,採取合情合理的方法,不使臺灣人民蒙受損失」的對臺政策新主張後,海峽兩岸第一家公開成立的臺灣問題綜合研究學術機構。從那時起,以專業的學術眼光和深厚的人文關懷觀察和研究臺灣問題,就成為一代又一代廈大臺灣研究學者的神聖使命。

  在過去,廈門大學臺灣研究團隊湧現出陳碧笙、朱天順、陳在正、陳孔立、范希周、黃重添、翁成受、韓清海、李強、林長華、林仁川等一大批知名學者,沒有這些曾經為廈大臺灣研究嘔心瀝血的學者專家不懈的努力,就不會有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今天的格局。在此,我們要特別紀念陳碧笙教授、朱天順教授、范希周教授、黃重添教授等故去的學者,他們為廈大臺灣研究做出的重大貢獻,早已鐫刻在海內外臺灣研究界不朽的豐碑中。

  廈門大學的臺灣研究最早可以溯及1960年代的「鄭成功研究」。臺灣研究所成立後,研究觸角迅速擴展到臺灣的歷史、經濟、政治、社會和文化研究各個領域,最近由陳孔立教授撰寫的《臺灣學導論》公開出版,標幟著廈門大學的臺灣研究開始朝嚴謹的學科體系建設方向發展。勿庸諱言,廈門大學的臺灣研究與海內外許多成熟的研究機構一樣,有自己的風格特色,因此也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讚譽。但在眾多「溢美」之詞中,我們始終對各種以「某某派」相稱的戲謔之言敬謝不敏,因為廈大臺灣研究的特色遠非這些簡約的語彙所能準確描述。首先,廈大臺灣研究團隊有一個比較寬鬆自由的學術環境,團隊內部向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如果有誰要以「某某派」自稱,在研究院內部就會立刻招致非議;其次,廈大臺灣研究團隊一直注意吸收海內外臺灣研究學者不同的思想精華,廈大臺灣研究學術生命的延續離不開海內外同行的「知識加持」。個人認為,廈門大學臺灣研究的最大特色,就在於有完整的學科體係為依託,注重基礎研究,特別注意研究的學術規範性。廈門大學的臺灣研究還得益於多學科綜合研究優勢,政治學、經濟學、歷史學和文學等不同學科之間的交叉滲透,打造了廈大臺灣研究最堅實的知識基礎。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1
    $533
  2. 新書
    79
    $595
  3. 新書
    85
    $638
  4. 新書
    85
    $638
  5. 新書
    85
    $638
  6. 新書
    9
    $675
  7. 新書
    93
    $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