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聯盟理論
- 作者:威廉‧瑞克
- 原文作者:William H. Riker
- 譯者:吳秀光,陳敦源
-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2014-01-23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084339X
- ISBN13:9789570843392
- 裝訂:平裝 / 288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威廉‧瑞克的《政治聯盟理論》,自出版以來一直在政治學界擁有非常特別的地位。除了它是政治學形式理論最早期的重要著作之一,更重要的是它觸及了政治生活的核心,亦即對政治聯盟的發展,有非常完整且精闢的論述,在政治學界享有非常高的評價。
事實上,威廉‧瑞克的《政治聯盟理論》不但是政治學形式理論研究的重要啟蒙著作,更是激勵許多政治學研究者大膽朝向科學研究理想邁進的典範。本書的目的是應用現存的一般聯盟理論(多人賽局理論),建構出有助於政治科學研究的聯盟理論。它確立了數學模型與真實世界政治行動之間,的確存在重要的關聯性;除了在理論上,完整闡述政治聯盟的分合邏輯外,對於現實政治現象的解釋力與洞察力,亦鮮有其他論著能與之匹敵。
《政治聯盟理論》的翻譯,能夠讓中文的讀者更接近地看見,二十世紀政治學理性選擇理論的開山祖師,如何用他的觀點與方法,重新詮釋政治學的範圍與方法。對於一般讀者甚至是政治學科的學習者而言,《政治聯盟理論》雖然不容易閱讀卻對未來政治學研究充滿了卓富洞見的建議,值得細細深思與品味。
作者簡介
威廉‧瑞克(William H. Riker, 1920-1993)
1920年生於美國愛荷華州,1942年於印第安那州迪堡大學(DePauw University)取得經濟學學士學位,並於1948年於哈佛大學政治系取得博士學位。1962年,在擔任威斯康辛州的勞倫斯大學(Lawrence College)教授時,他發表了《政治聯盟理論》一書,同年成為羅徹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Rochester)政治系主任直到1977年為止。
威廉‧瑞克創立的「實證政治學」(positive political theory)給學界帶來了典範革命,他從社會選擇與賽局理論的啟發中,建立影響深遠的「理性選擇學派」(Rational Choice Theory,又稱羅徹斯特學派),徹底改變了二十世紀政治學研究的風貌。他所建構的「新政治經濟學」(modern political
economy)不但讓理性選擇論成為政治學研究的新霸主,亦掀起了美國政治學界的論戰,堪稱為二十世紀美國最重要的政治學者之一。
瑞克曾任美國政治學會第78任會長,更於1974年獲選為美國國家研究院的院士(Member of the National Academies)。羅徹斯特大學及美國政治學會(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均設立了「威廉‧瑞克獎」(The William H. Riker Prize)以紀念這位優秀的政治學家。
譯注者簡介
吳秀光
美國羅徹斯特大學政治學系博士
(1989年),目前擔任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教授。學術專長是:決策理論、公共政策、政府電子化、公共選擇論、博弈理論、實證政治學理論及其方法論、衝突理論、談判學研究、兩岸關係與東北亞地區安全政策研究等。吳教授他曾經於美國德州農工大學政治學系、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以及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擔任教職;目前也是政治大學國關中心麥克阿瑟安全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吳教授曾借調擔任台北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主任委員、台北市政府民政局局長、以及台北市政府副市長等職。著有《政府談判之博奕理論分析》一書,並曾經在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Security Studies,以及《台大政治科學論叢》、《行政暨政策學報》等中英期刊發表五十餘篇論文。
陳敦源
美國羅徹斯特大學政治學博士
(1997年),目前擔任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兼系主任。學術專長:民主治理、制度理論、官僚政治、電子治理、公共政策的分析與管理、政府公關與政策行銷、全民健康保險政策。曾經任教於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並兼任公共管理顧問中心的副主任。陳教授也曾經擔任行政院公投審議委員會委員、行政院二代健保規劃小組政策評估組研究員、以及台灣電子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暨研究員等職。著有《民主與官僚:新制度論的觀點》、《民主治理:公共行政與民主政治的制度性調和》等書,曾經在Public
Administr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Development,以及《台灣民主季刊》、《台大政治科學論叢》、《東吳政治學報》、《公共行政學報》、《行政暨政策學報》等中英期刊發表五十餘篇論著。
譯注者自序
原著序言
譯注者導讀
第一章 政治科學的展望
政治行為模型
模型的假設
理性條件
零和條件
第二章 聯盟規模原理
賽局理論的內容概要
特徵函數的若干限制
第三章 聯盟規模原則的證據
美國政治當中的壓倒性多數
國際政治中的壓倒性多數案例
壓倒性多數的非西方案例
第四章 規模原則的研究與應用
資訊效果
資訊效果的研究方向
規模原則與資訊效果對其他描述性理論的意義
第五章 動態模型
模型的概要
獲利轉換的本質
獲利轉換的成本與價值
獲利轉換的交換
第六章 建立聯盟的策略
獨特地位的準聯盟
(r-1)階段
(r-1)階段的策略
摘要與解釋
第七章 來自美國政治的一段插曲和例證
第八章 模型的穩定
不穩定的意義
權力理論的平衡
平衡系統的穩定
緩和不穩定
道德束縛
制度限制
第九章 不均衡要素
權重外部變異
內在變數
規則改變
徹底失敗的領導
第十章 帝國的反思:美國對於國際事務的觀點
帝國的消逝
美國在世界上的地位
領導者的條件
世界政治聯盟的現有平衡
軍事時代的政治
軍事時代的戰略
結語
附錄一 規模原則的起源
附錄二 原始性聯盟的策略性獨特位置
原著序言(威廉‧瑞克著)
本書有一個特別的目的,就是應用現存的一般聯盟理論(多人賽局理論),建構出有助於政治學研究的聯盟理論;雖然,本書中有部分概念是以數學形式展現,但在此必須強調,這並非一本數學理論的書。我期待能透過這本書將理念傳達給政治學家,以及對抽象解釋政治事件感興趣的一般讀者,因此,我將那些使用大量數學符號的論據,放在附錄當中,只在簡略地在本文中代過,更重要的,即使在附錄或書中使用數學的語言形式,我還是希望大家知道本書的本質並非數學;事實上,本書受到經濟學家以供給與需求曲線進行推論的風潮影響,其論據乃是應用幾何模型中的曲線進行簡單的推論而已。
前面的警語,主要是想提醒數學家們,儘管本書使用賽局理論,但可能無法讓他們從中發現屬於數學理論的興趣。當然,這也是為了要緩和政治科學家們對數學公式的畏懼;事實上,政治學門中的現狀是,大部分的政治科學家,尚未意識到數學概念與政治學研究之間的關連性,更不幸的是,即使真實政治世界的行為已經能夠經由數學符號來呈現,他們卻可能對政治行為的模型中,抽象符號的論證感到不耐煩。尤其是最後一章當中,作者希望提醒讀者,建立數學模型與了解真實世界政治行動之間,的確存在重要的關聯性,而且,這一章的內容,也是針對那些必須在政治理論基礎上進行決策制定者而撰寫的。
本書更一般性的目的,是增加另一個可供想像的案例(已經有一些存在了),讓研究者可以了解,政治科學是可以超越智慧文學的層次,而與經濟學與心理學並駕齊驅,一起建構原創性的行為科學。在現今政治科學家之間的眾多騷動,起因於過去兩個世代中,他們接受的傳統方法訓練似乎已走入死胡同,這些方法──例如歷史文獻、制度描述與法律分析──現在已被充份地應用,然而,包括我自己在內的許多研究者而言,這些研究所產生的似乎只是常識而不是科學知識;當然,這些常識對人類事務的確有幫助,但這樣的結果,卻不足以達到政治科學以「科學」之名所承諾要做的事。
就是意識到這個不足,政治學的學者們大方接納多種新的動能。其中部分學者完全排據科學的主張,認為政治學的所有文句(即使是描述性的)都是規範性的,他們因而完全反對文句被當做科學的應用;另外一部分的學者,則認為絕大多數的政治科學文獻,讀起來像一套有智慧的箴言,他們接受這個事實並稱此學問為「政策科學」;第三種團體的研究者,仍然渴望去履行政治學以「科學」之名的承諾,並且欽羨心理學、社會學、與經濟學的成就(在行為主義理論之下),試著讓這些領域常用的方法與理論引介到政治學的研究,並將自己的工作描述為政治行為科學的研究;最後,第四個團體將傳統政治科學的失敗,診斷為缺乏政治學理論引導下收集政治事件資訊的結果,這群人急於創造具體的「政治」行為理論,並且將其做為未來政治科學發展的基礎,而我是屬於這第四個團體,同時也希望這本書能為政治學研究提供若干理論的方向,並就此建構原創性政治科學之可能的範例。我認為在任何科學領域中,向同儕們提出所謂一般理論時必然存在著無禮的傲慢,而這樣的傲慢也可能會出現在本書中;輕聲一些,我只能這樣說,我很有禮貌地提出我的理論。一方面,我完全意識到堅持所提出理論優越性的傲慢,另一方面則是潛在價值(可能性)的傲慢,雖然理論的結果可能是謬誤或無法使用,但我希望如果理論最後被看做是真的,它或許可以提供未來政治學研究的部分基礎,而讓其他研究者能夠在此基礎上繼續發展;如果理論結果為謬誤或無法使用,則可以激勵其他的研究者,在新的政治科學領域中,繼續創造新政治理論的目標而努力。
第一章 政治科學的展望
當代自然科學的知識建構是人類跨時代最顯著的成就,它除了成為研究事物動態原理的學科之外,也常常成為研究人類行為學者效仿或是忌妒的對象。效仿是因為社會科學者當然希望在自然科學的成就可以複製到自己的學門,忌妒則是因為要讓這樣的夢想成真卻是十分困難的。在這個動機之下,行為科學研究者在過去一個世紀以來,不斷試圖效法自然科學研究者的這套學門技術,然而,都沒有獲得引人注目的成就,卻往往以醒目的失敗收場。
社會科學羨慕自然科學研究的地方,在於後者事實上滿足了人類心中對科學應該有的要求,也就是說,自然科學的學問,是由一連串「相關聯」與「經過驗證」的一般化通則所組成,這些通則對於事物發生的現象有足夠的預測能力。在個別自然科學學門當中,相關聯代表一般化通則是由一組公理出發,透過演繹邏輯而來;雖然這些公理常常會被修正,但是它仍然構成一個前後呼應的理論模型。通則「經過驗證」則是表示,這些通則從精心建構的理論中演繹出來之後,其陳述方式是準備好要面對實驗、觀察或是預測的考驗。當然,只有非常少數的通則能夠被完全的驗證(通則的內涵是明確指出某一類的事物受到某一類影響之後的預測結果,比方說,沸騰的水是屬於在海平面上被加熱到攝氏100度的一種水),檢證的意義是指研究主題中的某一類事物,真的有被預期的現象產生。然而,完全的檢證需要將研究主題中同類事物的每一件都經過驗證,一方面,研究者為滿足完全檢證的需要,另一方面,完整的驗證又面對不可能在單一研究中完成的限制,許多研究會在一般化通則中保留未來接續驗證的可能性;因此,自然科學家會從整體的研究事物中,以獲取實現預測一定數量的充分證據為滿足,並據此來支持一般通則為真的信心,至於到底需要多少證據才足夠的問題,往往因為研究的主題而有不同(一般而言,定義越清楚的研究主題,所需要的驗證是越少的,這就是為何精確性是一種科學價值)。即便在自然科學中幾乎是不可能有完全的驗證,只有足夠的驗證是可以被預期的,這種研究的模式仍然是社會科學急於效法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