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是我國外交重鎮,我國克服艱困的國際處境,不但存活,還贏得國際社會成員相當的尊敬,拉丁美洲國家有其一定的貢獻。對於拉丁美洲國家給予我國的政治支持,我國政府除以經援及技術合作來囘報之餘,也絞盡腦汁採取各種措施,希望增進我與拉丁美洲各國間的經貿關係,但是,效果始終不彰,一方面因為國人對於此一地區缺乏認識,另一方面則因為地緣因素,造成拉丁美洲與美國間的緊密關係,讓拉丁美洲國家忽略其他地區。
近二十年來,國際情勢發生重大變化:一方面,一昧依賴美國,已不足以求生存發展,拉丁美洲國家被迫必需尋求其他的發展伙伴;另一方面,包括臺灣在內的亞太國家,則發展快速,其競爭力與表現均十分亮麗。上述客觀情勢,促成拉丁美洲國家與我國間的相互需求與興趣。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向駿
陸軍官校理學士、烏拉圭陸軍指揮參謀學院畢業,美國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拉丁美洲研究碩士、美國克來蒙研究大學(Claremont Graduate
University)政治經濟學碩士、政治學博士。現任致理技術學院國貿系專任副教授兼任拉丁美洲經貿研究中心主任、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及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曾於瓜地馬拉及多明尼加總統訪華期間擔任榮譽侍衛長。
主編著作有《美中權力轉移:理論與實務》、《2050中國第一?權力轉移理論下的美中臺關係之迷思》、《拉丁美洲軍人政權之回顧與前瞻》、《拉丁美洲研究》。自二○○○年起於臺灣《中國時報》、《聯合報》、《中央日報》、《蘋果日報》、《工商日報》、《青年日報》、《旺報》、Taipei Times、《人民日報》、《南風窗》、美國《世界日報》、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新加坡《聯合早報》等發表時論五百餘篇。
主編者簡介
鄧中堅
美國西北大學博士,現任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院長、外交學系教授。
研究領域為國際關係、國際政治經濟學、拉丁美洲。
目錄
推薦序一 3
推薦序二 5
推薦序三 7
前言 15
第一章 國際關係:美中「權力轉移」下的拉丁美洲 19
第二章 民主發展:後第三波挑戰 45
第三章 轉型正義:遲來總比不來好 77
第四章 發展模式:二十一世紀的社會主義? 107
第五章 經貿整合:分裂中的南、北美 139
第六章 中國崛起:拉美水漲船高? 163
第七章 拉丁族裔:棕色力量崛起 193
參考文獻 223
附表 247
附表1:拉丁美洲重要國家暨兩岸政治自由指數(PoliticalFreedomIndex)統計表 248
附表2:拉丁美洲重要國家暨兩岸全球和平指數(GlobalPeaceIndex)統計表 251
附表3:拉丁美洲重要國家暨兩岸貪腐印象指數(CorruptionPerceptionsIndex)統計表 254
附表4:拉丁美洲重要國家暨兩岸經濟自由指數(EconomicFreedomIndex)統計表 257
附表5:拉丁美洲重要國家暨兩岸全球化指數(GlobalizationIndex)統計表 260
附表6:拉丁美洲重要國家暨兩岸貿易促進指數(TheEnablingTradeIndex)統計表 263
附表7:拉丁美洲重要國家暨兩岸全球競爭力指數(GlobalcompetitivenessIndex)統計表 266
附表8:拉丁美洲重要國家暨兩岸新聞自由指數(PressFreedomIndex)統計表 269
附表9:美國大學拉丁族裔相關系所統計表 272
附錄 275
附錄1:2006年聯合國大會查維茲演說全文 276
附錄2:2008年中國對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政策文件 284
附錄3:2013年6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在墨西哥參議院演講全文 296
中英譯名對照 302
內容連載
壹、前言
1823年美國提出「門羅主義」(MonroeDoctrine)後,拉丁美洲逐步成為歐洲國家難以染指的「美國後院」。
然自二十一世紀以來,或因美國的錯誤政策,或因中國經濟快速發展,或因左派政權興起,導致拉丁美洲逐漸從「反美」向「脫美」移動。影響二十一世紀初拉丁美洲國際關係的重要因素可歸納為以下三者:美國衰退、中國崛起、和拉美轉型。
一、美國衰退
2012年4月,包括前總統、大使、教授等約一百名關心美國與拉美事務的學者專家聯名透過華府智庫「美洲對話」(Inter-AmericanDialogue)發表的《重塑關係:美國與拉美》(RemakingtheRelationship:TheUnitedStatesandLatinAmerica)政策報告指出,大部分的拉美國家認為「美國和他們的需求愈來愈無關,由於能力不足,美國已無法提出拉美關切議題的建議並付諸實施」。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會(IMF)的統計,2000年美國的生產占世界總產值的31%,到2010年下降到23.1%。如果根據購買力平價(PuchasingPowerParity,PPP)計算,中國經濟規模可能已經超過了美國,《經濟學人》(TheEconomist)預測中國經濟規模最早可能在2018年超越美國。
2008年歐巴馬(BarackObama)競選總統期間最常引用的觀點是美籍印度裔政論家、哈佛政治學博士札卡瑞亞(FareedZakaria)所著的《後美國時代的世界》(ThePost-AmericanWorld),該書認為美國確已開始衰退,而中國和印度正在崛起。
2012年競選連任期間,歐巴馬卻高度讚賞卡根(RobertKagan)所著的《美國所打造的世界》(TheWorldAmericaMade),該書僅一百四十九頁,但強力吹捧美國的偉大,並強調美國絕未走向沒落和衰退之路,不僅是世界獨強,其軍力更沒有任何國家可比。但也有可能是「歐巴馬為他自己,也為美國描繪了『山在虛無縹緲間』」的『美國世紀』」。
門羅(JamesMonroe)總統的歷史地位雖不高,但他於1823年所提之「門羅主義」─禁止他國染指美國的「後院」(拉丁美洲),不但成為日後美國外交政策的基石,更使其個人得以留名歷史。
-
新書9折$342
-
新書9折$342
-
新書93折$353
-
新書95折$361
-
新書95折$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