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按照一般定義,國際傳播主要是指傳播者通過大眾傳媒向外傳播的資訊。有廣義和狹義兩種界定:廣義的國際傳播包括跨越國界的大眾傳播和人際傳播。狹義的國際傳播僅指跨越國界的大眾傳播。而實際上國際傳播最重要的劃分,主要分為政府性國際傳播和非政府性國際傳播兩項,政府性國際傳播主要是指政府所主導的政治、外交、經濟、文化等全方位為政府所利用的傳播行為,而非政府傳播則是非政府組織和學術團體所進行的政治、外交、經濟、文化等全方位的研究,其研究行為則會使受眾更加瞭解政府的傳播行為,甚至可以破解政府傳播行為中有意識主導的傳播行為,其中包括維護政黨利益而忽略國家、甚至是國際發展趨勢的利益下的有失偏頗的傳播行為。
2008 年美國遇到經濟危機之後,美國國家對於亞洲這個新興經濟體的整體態度發生根本性變化,而且不斷提出:軟實力、巧實力(soft
power)、重返亞洲等政策,對此,美國在外交政策中大量使用媒體進行傳播,甚至使用其民主、政治、文化等手段全面和亞洲國家進行結合,這樣使得政府性和非政府性的國際傳播和外交、國防、戰爭及國內的經濟結構改革、政治結構改革形成全面的影響,如果新聞、傳播學不能夠全面展開國際傳播的研究,還僅僅停留在一些象牙塔內的研究,將會使亞洲國家和美國的互動性非常不平等,本書希望在國際傳播的框架內對於國際政治、外交、政府的關係做出一些梳理和事實探索。
自2008
年後,中國在周邊逐漸遇到來自西藏問題、新疆問題、南海問題、釣魚島問題的全面挑戰,可以說西藏問題是處於政治問題和宗教問題之間,新疆問題屬於族群問題和能源開發問題的交彙,南海問題則是中國崛起後來自東南亞國家對於中國傳統不信任及在八十年代中國懲罰越南戰爭持續發酵,釣魚島則是日本希望藉此擺脫和平憲法,發展自身政治、外交,這可能會促使日本擺脫美國,但也有可能迫使日本更加依靠美國。這些問題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在於中國和周邊國家的溝通,中國政府和民眾的溝通都出現問題,這使得中國崛起變為中國威脅。
另外,中國內部的維穩問題,則是另外一個神話,2011年中國財政部在報告中表示,2011 年中國的公共安全經費上漲了15.6%,為5490 億人民幣。而2010 年中國的國防開支漲幅是7.8%,為5334 億人民幣。2011 年的國內公共安全經費超過預算6.7%,也就是多花了346 億人民幣。2012 年公共安全預算開支為6240 億人民幣,超過預算為6020
億人民幣的國防開支,維穩經費比醫療保健、外交和財務監督三方的預算加在一起的總合還要高。中國維穩問題主要也是地方政府在處理內部民眾和政府之間的問題時採用的方式方法出現問題,當民眾不滿意時,到北京上訪,之後由於溝通和方式問題,又製造出新的問題。
筆者的研究在中國暨南大學得到了副校長林如鵬教授、副校長劉傑生教授、副校長饒敏、國際處處長余惠芬、教務處張宏處長、珠海學院系主任危磊教授的支持,在學院內有院長范已錦教授、常務副院長支庭榮教授、副院長張晉升教授、中共黨委書記楊先順教授、中共前黨委書記劉家林教授、蔡銘澤教授、曾建雄教授、馬秋楓教授、薛國林教授、李異平教授等前輩的肯定。最後非常感謝秀威資訊出版社的鄭伊庭和邵亢虎經理、總經理宋政坤先生對於本書的支持,秀威資訊出版社經常會關注臺灣很少注意國際的發展狀況。這只有在秀威BOD
的印刷條件下才可以完成一項在出版業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特別感謝中國傳媒大學副校長胡正榮教授和李繼東教授對於本書的全面支持。
本書為:中俄人文合作協同創新中心重大攻關專案《俄羅斯社會轉型與傳媒發展研究》,批號為2012ZD010。
寫於美國華盛頓喬治城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圖書館與佛吉尼亞州費郡郡政府旁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