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把詩放回故事中來讀,懂詩,也懂人的情感 徐國能/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副教授
有些詩歌只要讀其文字,我們眼前便可展露出一幅優美的圖畫;有些作品則在朗誦時,音調的抑揚頓挫,就好像一支歌曲般的動聽。然而,讀詩更是需要理解,需要想像,一首詩到底在表現什麼情感或義理,詩人身處的環境如何,倘若是我們身在類似情形下,也會有相同的情緒嗎?因此讀詩能帶來文字閱讀上的理解領悟、音韻美感上的陶冶修養以及聯想力與創造力的激發。
我兒時讀詩的經驗,正是:「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但兒時的我搖頭晃腦,吟來吟去,卻得不到太多樂趣,一方面很多字詞我不太理解,例如,什麼是「解釋」春風無限恨呢?一朵花又能「解釋」什麼恨不恨的問題呢?這種童騃的理解雖也有「誤讀」的樂趣,但總是心虛不已。一直要長大後才明白李白這「解釋」並不是今日我們常用的:說明、析疑之義;而是「解脫」、「釋懷」、「消除」的古代意思,這樣詩意好像才更合理一些,同時對於中國語文的用法也才更進一層。
除了字詞的困惑,有時也有背景知識上不足所帶來的困擾。例如李白的詩:「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小學的我一直以為李白崇拜的是「亞聖」孟子,但孟子不是一位儒家聖賢,每天說些仁義大道的老夫子,怎會「風流」呢?這句詩鬧得我一頭霧水多年,長大後才知原來這位「孟夫子」是寫〈春曉〉的孟浩然,李白待他亦師亦友,深厚的情誼中又帶著一些敬仰,而「風流」也不是處處留情的今日之義,而是瀟灑磊落,不羈於世俗之態的古代用法。
把詩放在故事的脈絡中來閱讀,我們理解的不僅是詩,也是人的情感,同時也是對古代社會、古代文化的一種體會,並能對照今日生活的得失。杜甫結草為堂,風吹破頂之際而有了關懷天下的胸懷,而我們安居於堅固的樓房中,每天所念及的是風雨中勞苦的雙手還是自己物質生活的享受呢?在沒有茅草屋的現代社會,我們得到了安適,卻也失去了一些反省的機會,從故事的情境引導中,我們回到了古人的世界,「同情」才能「理解」,「理解」才能「反思」,故事情境所帶來的除了吸引人的閱讀樂趣,還有對自我內省,以及他人的關懷。
子魚老師是非常懂得兒童語言與兒童心理的作家,文字深入淺出,用一個個動人的小故事介紹了李白、王維及杜甫的詩歌名篇,感受詩歌之美以外,也彷彿遊歷了一趟大唐盛世,與詩人面晤促膝,充分體會了詩歌的趣味與深度。
我想起了遙遠的童年時光,那些讀詩的好日子,我總以為,懂得了詩便懂得了生命與尊重,便懂得了情感與美,《詩人你好》是一本帶領孩子進入詩,進入生命的作品,值得家長與孩子一起細細品味。
自序
讀唐詩的時候,我常想詩人為什麼要寫這首詩呢?一定有一個動機,促使他想要創作。詩,只是詩人情感的產物,有時是看不出原因的。這原因就變成一則故事。每一首詩的背後都有故事。
例如,李白的〈靜夜思〉「牀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若白話翻譯:看著明亮的月光,我誤以為是地上的霜。我抬起頭望著山月,低下頭想起我的故鄉。
我們欣賞的只是李白思鄉的詩,卻看不出背後的故事。
在古代,遠行是大事,遊子離鄉可能一輩子再也回不去。李白一生精采,大起大落,聲望曾經如日中天,卻也險些遭殺頭。當他看到一輪明月,內心錯綜複雜的情緒,已不只是思鄉而已。
在讀誦詩之時,先讀故事,再讀這首詩,會有特殊感覺。我尋找資料,試圖找出詩的背景故事,試著在短短的記載中,碰觸詩人的行徑,醞釀詩情的過程。在真實的事跡中,為了經營出故事化的情節,虛構細節是為了讓事跡更具張力。
例如,《李白傳》談到李白在黃鶴樓揮別孟浩然,他們是忘年之交,彼此欣賞對方。當孟浩然乘船將要離去,這一離去恐怕此生不會再見面。孟浩然懷才不遇,憤恨一生。李白了解,詩人惜詩人。當帆影隨大江東去時,李白寫下〈送孟浩然之廣陵〉。只有幾句話的記載,我「故事化」的寫出了這段送別。
故事是敘事,詩是韻文,韻文與敘事的融合,帶出更多的感動。故事也提供教師賞析唐詩時,多一個可以講的故事;提供孩子自己讀詩,有故事背景更增進對詩的理解。我選擇盛唐三位大詩人:李白、王維、杜甫的故事開始,希望故事化的過程,開闢出一條讀唐詩的樂趣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