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難行要行的自由之路 台灣關懷中國人權聯盟理事長 楊憲宏
與阮銘教授相熟已經是2005年以後的事,那時我應陳水扁總統與呂秀蓮副總統的邀請,擔任「總統府人權諮詢小組」的委員。我當時的工作主要是關心中國人權問題,而在中央廣播電台開設一個人權的節目:「為人民服務──楊憲宏時間」,專門電話訪問中國境內的維權人士,也分析中國獨裁專制政權的一些動向,阮銘教授很自然就成了我們節目的常客。我們常在節目結束後還共約吃飯,繼續未竟的話題,央廣的節目製作人黃美珍與温金柯一起,有時還有我的太太瑤瑤與兒子洋洋,無所不談,大多的話題是台灣民主深化的問題,對中國的未來有時會談,可是覺得路還很遠。一直到最近,阮銘的見解與過去有了分別,他認為「一灘死水」的時代結束了,「動起來了」,甚至更積極的說:「雖然還是黑夜,可是可以預見曙光。」他對習仲勲的兒子習近平有比較寬容的看法。我尊重阮老師的分析,畢竟他曾經在那個「地獄」住過人生的三分之二年代,從蔣介石到毛與鄧時代,還在胡耀邦身邊工作過。中國領導人中有人具民主自由的思想,在阮銘心中一直有這樣的認知,特別是他對胡耀邦與趙紫陽的高度評價。只是過去的歷史一直告訴我們,有民主自由念頭而想實踐的人,在中國都沒有好下場。習近平是「有民主自由思想而想實踐的人」嗎?最近,我到美國時,特別去普林斯頓去看阮老師與阮師母,我們還在議論這個不易解答的難局。
阮銘正在寫有關台灣民主化過程的經歷,聽說這個問題在中國朝野都很熱門。阮銘與我的見解都是「大多數的中國專家都搞錯了方向」,簡而言之,都太神話了蔣經國在台灣民主化過程的角色,甚至誤導出一個古怪的期待:「習近平有可能是蔣經國嗎?」蔣經國是個人權迫害者(Human rights
abuser),是在台灣人民不斷的抗爭之下,不得不開放政治改革,絕非是個主動的民主改革者。我告訴阮老師,在我們共同出的《中國生死書》中,我特別寫了一個章節回顧台灣對抗外來政權的這60年,揭露蔣的真面目。知道阮老師集合大量文獻也在構思這個歷史公案,心裡很高興。這的確是個好題目,包括最近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反對黨勢力漸漸壯大之後亟思改變,也有人拿他與蔣經國相比,只因為他們都同樣有一個專制獨裁的父親。
阮銘在台灣生活了14年,我是他後半段的好朋友,之前他是李登輝總統的貴賓,也是陳水扁總統的國策顧問。他年紀雖大,可是熱情感人遠勝年輕人。常力勸我們這一輩出來選舉,到立法院去為台灣出力,每次有個社會運動,他都很期待台灣政治有新生命,可惜他期待高,失望也深。他回到美國與師母同住,雖然是人生美事,可是他對中國與台灣都有懸念,卻也不無遺憾。自由之路真的是難行要行,阮銘老師就是這樣的典型,期待他的第三部曲──台灣行早日出版。
推薦序
我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看我亦如是 《劉曉波傳》作者、中國異議作家 余杰
如果社會制度把某一群體、某一階級或某一民族的自由建立在其他人的苦難上,那麽,這種制度就不合理、不道德。以賽亞•伯林
阮銘先生離開中國24年之後,我也選擇了離開。我離開的2012年的中國,比阮銘離開的1988年的中國更加不堪——大國崛起的表象下,山河汙染,人性敗壞,官逼民反,天怒人怨,共產黨正在轉型為納粹黨,法西斯主義露出了尖銳的獠牙。
年逾八旬的阮銘先生差不多是我祖父輩的人物,他在回憶錄中條分縷析的流亡之路,於我而言,未嘗不是一部未蔔先知的教科書。英國作家沃(Evelyn Waugh)認為,「人的本性是流放者」,熱愛自由並追尋自由的人啊,哪一個,不是走在放逐與自我放逐的旅途中?
鄧小平道路跟毛澤東道路有多大的差異?
上世紀80年代前半期,阮銘曾在時任中共總書記的胡耀邦身邊工作過,並參與起草了改革開放初期的一些歷史性的文件。他深味中共高層權力運作的秘辛,對毛、鄧兩個時代都有深切體認,在海外出版了厚重而紮實的代表作《鄧小平帝國》。
2012年,習近平上臺之後,旗幟與道路,曖昧不明,忽左忽右。左派為習近平向毛澤東鞠躬的舉動而歡呼,右派為習近平向鄧小平致敬的行為而叫好。於是,左右逢源的習近平,賺到的金山銀山比青山綠水還多。
左派,尤其是毛左,我不予置評,也不值得我給予任何一句評價。而所謂的「右派」——或曰體制內改革派、溫和改良派、憲政民主派、普世價值派及自由主義者 們——一廂情願地為新君唱贊歌的表現,則讓我大跌眼鏡,禁不住有話要說。人們看到習近平重走一趟鄧小平1992年的「南巡路線」,就把習近平看做是又一顆
「大救星」。然而,中共統治的「前三十年」與「後三十年」,即毛澤東時代與鄧小平時代,真有本質的差異嗎?真是針尖對麥芒嗎?
惟有讀 史才能使人明智。阮銘是一名少有的既能「入乎其內」又能「出乎其外」的中共黨史研究者。在這個時刻,更需要讀一讀他的有關著述,包括這本獨一無二的回憶 錄。在阮銘看來,鄧小平不是毛澤東的叛徒,毛澤東對鄧小平的定位是恰如其分的——鄧小平充其量就是「修正主義者」而已。在維護共產黨一黨獨裁這一「核心利
益」方面,毛與鄧並無二致。胡耀邦與趙紫陽從未有過取鄧小平而代之的意圖,鄧為何要罷黜胡、趙,轉而選擇江澤民為接班人呢?阮銘分析說:
鄧小平只是在開創改革大業時,才需要胡耀邦、趙紫陽這樣有新思維的開創型人才。等到天下大定,鄧小平擔心的正是開創型新領袖的新思維,會改變他鄧小平帝國的舊路線,特別是他「絕不能讓」的政治思想領域。他需要的正是另一個「華國鋒」,遵循他鄧小平的「凡是」永遠不變。
這個看法如老吏斷獄,切中肯綮。此後的胡錦濤、習近平都算是「盜版的江澤民」,才可能被此種「優敗劣勝」的體制選中而上位。
習近平強調,「前三十年」與「後三十年」都是共產黨的榮耀和成就,不可厚此薄彼,更不可同室操戈。站在共產黨的立場上,這個說法是成立的。毛知道鄧是共 產黨體制的忠臣孝子,才留下鄧一命;而鄧執掌大權之後,果然保留毛澤東紀念堂、天安門毛像以及憲法序言中的「四項基本原則」。毛、鄧的治國之道雖有差異, 在意識形態上卻都是「銅牆鐵壁」。
這一點類似於毛澤東與周恩來之異同。曾任美國駐華大使的李潔明,在回憶錄中論及西方對周恩來的誤 解。很多西方人認為,在中國的權力鬥爭中,周代表的是「好人」這一邊。但李潔明清楚地指出:「周恩來是個強悍、堅貞的革命黨員,過去曾有過動用暴力的紀
錄。他之所以開啟和美國溝通的管道,並非因為他喜歡或欣賞美國人,或是美國的制度,而是因為中國迫切需要可以反制蘇聯的力量。」鄧小平也是如此,他開啟改 革開放的道路,並不是要給中國人民以民主和自由,乃是為拯救共產黨自身搖搖欲墜的統治。可惜,在今天的西方和中國內部,仍有那麽多人對鄧小平的崇拜五體投
地,甚至為習近平傾向鄧小平多一點而祈禱。哈佛大學中國問題專家傅高義,所寫的關於鄧小平傳記,甚至為「六四」屠殺辯護——傅高義曾經當過阮銘在哈佛訪學 期間的房東,卻不曾吸納阮銘對鄧小平鞭辟入裡的批評性看法。
只要是反對共產黨的人,就永遠偉大、光榮、正確嗎?
阮銘以海外流亡者中的「烏鴉」自詡,雖然這個名字是別人為他取的,他本人卻甘之如飴。從這本回憶錄中可以看到,他只是有限地參與過一些海外民運活動,大部 分時間都輾轉於美國各大學和基金會之間,讀書、寫作和研究是他的興趣所在。他不是政治活動的弄潮兒,只是偶爾涉足其間,不小心打濕了鞋子而已。
沒有人喜歡聽烏鴉的聲音,沒有人喜歡聽批評性的言論。這些年來,海外民運的路越走越窄,不僅幾乎在西方主流社會銷聲匿跡,也基本不受海外華人社群的認同 和歡迎。沒有任何一個人物與組織,享有清末時康梁、孫中山的那種地位。原因是多方面的,海外民主人士與經濟崛起的中共政權相比,確實實力懸殊。但是,反省
與檢討仍然必要,若任何批評意見都不願聽取,而是熱衷於「抓特務」的遊戲,民運與共產黨又有什麽差別呢?
在這本回憶錄中,阮銘對90年代初期民運在轟轟烈烈的熱潮之下潛在的敗相已有所覺察。他寫道:
討論到「民陣」的組織屬性,會上的「三巨頭」,陳一諮和萬潤南兩位「實力派」領袖一個代表「體改所」派、一個代表「四通公司」派,都傾向列寧式政黨。
用共產黨的模式能戰勝共產黨嗎?既然你變得跟共產黨一模一樣了,為什麽還要反對它呢?短短幾年之間,阮銘又發現:「無論樂觀的舊夢、悲觀的新夢,都是不 願或不敢直面現實,喪失了民運前進的目標。而愈無目標,愈內鬥;愈內鬥,愈無目標。沒有了理想的追求,爭鬥的都是權和錢。」毛的鬥爭哲學深入到每一個反對 共產黨的人士的骨髓之中。
書中有幾處涉及作為流亡者群體的精英組織的「普林斯頓中國學社」的內部分歧與興衰史。書生的爭鬥,亦堪稱一 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我與好幾位當年的學社成員是交往頗深的朋友,對學社的歷史與掌故多少有所了解。我並不完全認同阮銘對諸多人事、理念的紛爭與糾葛的判
斷,但我覺得,學社雖小,可作為透視中國知識分子以及中國文化的病癥的一個標本,也可以作為分析中西文化衝突的一個典型個案。所以,阮銘書中披露的部分內 容,是彌足珍貴的史料。
與普林斯頓中國學社的淵源更為深厚的蘇曉康,在《離魂歷劫自序》中如此描述學社當時的光景:
普林斯頓收留的「精英」、名流,因為不懂英語又不是平常人,只好「相濡以沫」,抱成一團,遂成一「中國城」,派對每周必有,還非唱「文革歌曲」不可,要 不就是《血染的風采》。沒有誰受過基本的學術訓練,卻常常要辦學術討論會,人人看上去大言不慚,預言中國,還都會侃幾句文化;否則怎麽叫「訪問學者」?
老實說,很多人,盛名之下,其實難副。不過,皇帝的新裝,誰也不敢戳破,戲還得演下去。美國是一個自由的世界,可是這些流亡者的心靈真的得到了自由嗎? 未必。蘇曉康感嘆說:「這班大名鼎鼎的中國知識分子,除了擁有一輛破車和不再擁有崇拜者之外,仿佛並沒有生活在美國。」若非經歷生離死別之劫難,蘇曉康的 自我反省與解剖,又豈能如此痛徹肺腑?
流亡是一段精彩的新生命的開端
1988年離開中國的時候,阮銘本是想暫時 出來透透氣,未曾料到次年發生了「六四」慘案,從此便有家難歸。這本回憶錄集中描述作者在美國的生活,美國的大山大河,在其筆下嫵媚多姿,作者本人的生命 狀態亦多姿多彩,所以方能「相看兩不厭」。對於接納無數流亡者,讓他們在此自由地呼吸、自由地思考、自由地言說的美國,作者充滿感激之情;另一方面,作者
又並非「惟美是從」,對於從老布希到喬布斯(Steve Jobs)等向中國暗送秋波、「與狼共舞」的美國政商人士,他亦是不是地直言批評。
阮銘如此概括自己的一生:「我的生命,三分之二逝去在地獄裡,三分之一飄泊在地獄外。」那自由的三分之一的時間,比起那不自由的三分之二的時間來,不知 道要快樂、幸福多少倍。阮銘離開中國時,已57歲,差不多快到退休年齡。但在這本回憶錄中,讀者看不到某些流亡者身上的那種化不開的哀怨、愁苦、失望的情
緒。二十多年來,阮銘著述十餘部,在美國和臺灣的大學開課數十種,緊張、忙碌、充實,開辟了堪稱「笑傲」的「人生下半場」。思想家伯林說,流亡是一條康莊 大道,阮銘當有同感。
所以,就連失去中國護照和中國國籍的那一刻,阮銘也輕輕寫來,一筆帶過:
中國領事館的答覆是拒絕延期。我問為什麼?回答是:「政府不滿意你寫的文章。」我再問:「 難道文章觀點不同,就可以剝奪我的公民身份?」回答是:「這個我們不能回答,我們也是奉命行事。」這樣,我就成了無國籍的漂泊者。
此刻,並無斑駁之血淚,更沒有地動山搖之痛。對於大部分中國人來說,家國情感可謂「千年一貫」,如棺材蓋一樣壓得人喘不過氣來。阮銘卻能做到「揮一揮 手,不帶走一片雲彩」。從美國到作為美麗島的臺灣,哪裡有自由,哪裡就是家園,何必對那個早已淪為爛泥潭的中國牽腸掛肚呢?比「葉落歸根」更高的價值,是 與自由為友、與自由同在。
智者的流亡,不是智者本人的錯,而是迫使智者流亡的國家和制度的錯。英國歷史學家理查•皮佩斯在《共產主義 簡史》一書中指出:「為了追求全體一致,共產黨政權使用了流放與監禁等辦法,企圖讓那些無法與其一致的人保持緘默,但這些人往往也是最具有才能與創造精
神。其結果是,由於能存活下來的通常是最依賴以及最能配合的人,因此所有的創新行為幾乎無法出現;因此,既然共產社會無法讓最好的人才留下來,日複一日地 陷於困境也就無可避免。」一個被土匪綁架的國家,有什麽榮譽可言呢?我只能預測,哪一天,睿智的中國知識分子不再流亡他鄉;哪一天,中國本土才是值得其公 民自豪的自由之鄉。
前言
在《尋找自由》第一部裡,寫了我在中國尋找自由之夢的破滅:走出蔣介石的地獄,進了毛澤東的地獄;走出毛澤東的地獄,又進了鄧小平的地獄。1988年10月29日,在上海告別妻子若瑛和妹妹顧群,我出了地獄之門。我的生命,三分之二逝去在地獄裡,三分之一飄泊在地獄外。地獄裡的故事已經寫過,在這第二部裡,將寫出我在飄泊中的繼續尋找。
當黎安友(Andrew Nathan)教授邀請我來到哥倫比亞大學時,除了想體驗這個自由國家的自由生活,還準備以自己的經歷,寫一本《毛澤東帝國》。那時還有一位哈佛大學年輕教授Andrew
Walder,邀我第二年去那裡的費正清中心,參與關於中國文化大革命的研究,這同我的設想吻合,文革是我計劃中《毛澤東帝國》的終結篇。所以原初我的打算是在美國待兩年,然而「六四」改變了一切。王震得悉我在美國譴責天安門屠殺,派人到海南島追究「阮銘是怎麼出國的」?還責令中央黨校管住若瑛,不准她離開北京。那時,哥倫比亞大學剛辦妥若瑛的來美手續,但她已無法出境。直到3年後,美國按照每年批准中國最惠國待遇的人權條款,派國務卿貝克到北京同李鵬談判,若瑛才獲准來美國。至於我,在中國時不准出來,出來了又不准回去,護照被吊銷,成了一名無國籍者,飄泊在天涯海角,前九年在美國,後十四年在台灣。
1989年是歷史大轉折的一年,在中國和歐洲,發生了改變世界格局的兩件大事。一件在中國。1989年4月中旬到6月初,由於胡耀邦去世,爆發了中國歷史上空前大規模的學生民主運動。6月4日,鄧小平調動20萬大軍,以坦克與衝鋒槍,血腥屠殺在自己國家廣場上和平示威的學生和民眾。這是全球第三波民主化浪潮遇到的一次重大挫折,有人悲觀地認為,這波自1970年代中期從南歐興起,逐步擴展到拉丁美洲、非洲、亞洲的自由民主浪潮,將消失於中國天安門高牆之下。
另一件在歐洲。僅僅五個月後,1989年11月9日,德國人民推倒了柏林圍牆。自由民主浪潮繞過中國的「反自由化」高牆,重返歐洲,敲響了蘇聯東歐共產帝國的喪鐘。東西方壁壘在歐洲的打破,標誌一個開放的全球自由時代的來臨。樂觀的美國人如福山(Francis Fukuyama),認為自由已獲得最終勝利,「歷史終結了」;弗里曼(Thomas
Friedman)則認為,柏林圍牆倒塌和資源、資本、資訊、貿易、科技、生產、服務等領域的全球流通,已經像推土機一樣把世界推平,「世界是平的」。他們沒有看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隨著全球自由開放時代的來臨,專制奴役制度也會改變其生存與擴張戰略,以適應在新的時空條件下同自由力量相抗衡;自由vs.奴役的歷史沒有終結,世界沒有推平,尋找自由之路沒有盡頭。
「六四」屠殺之後,鄧小平立即同美國總統老布希密函來往。老布希採取兩面手法,一面向公眾表示譴責屠夫,制裁暴政;一面與鄧小平暗通款曲,尋求與其合作,助其「穩定」,以維持自由大國與奴役制度大國之間的「力量均衡」(balance of
power)。6月23日,鄧小平收到來自老布希的一封密信。信中寫道:「對於閣下對貴國人民的貢獻,本人極為敬重。有鑑於此,請求閣下協助維繫這層貴我雙方都至為重要的關係。敝人已竭盡所能,不干預中國內政,尊重貴我兩國社會制度之歧異。敝人向閣下保證,希望這個難題獲得解決,既令閣下滿意,又不違背我們對基本原則的主張。朋友之間有歧見,必須設法消弭。」老布希在信中徵詢鄧小平:「能否接受美國派密使訪問北京?」鄧小平一面答覆老布希同意接待密使,一面加緊國內鎮壓。6月下旬,北京、上海等地繼續大清查、大搜捕,公開處決參與民主運動的中國青年,把「反自由化」恐怖推向高潮。
6月30日,老布希瞞著國會和公眾,違背自己宣佈的制裁令,派遣特使史考克羅夫特(Brent
Szcowcroft)帶上他的親筆問候信,秘密訪問北京,向鄧小平示好。鄧小平看穿美國政府的「制裁」只是應付輿論的虛假姿態,因而在會見史考克羅夫特時態度強硬,逼美國退卻。老布希見鄧小平強硬,連續於10月、11月派中國的「老朋友」尼克森、季辛吉到北京充當說客。鄧小平會見尼克森時說:「你是在中美關係非常嚴峻的時刻來的,請你告訴布希總統,結束過去,美國可以採取一些主動行動;美國利用中國市場還有很多事情可做,我們歡迎美國商人繼續進行對華商業活動,這恐怕是結束過去的一個重要內容。」
尼克森從鄧小平那裡回來後,在美國《時代》雜誌發表文章〈中美關係的危機〉。他寫道:「在東亞安全問題上,日本已是一個經濟超級大國,而且有能力成為一個軍事和政治超級大國。與此同時,蘇聯在這一地區仍有相當影響力。在此情況下,一個強大的、穩定的、與美國保持友好關係的國家,對於美國平衡亞洲力量,特別是平衡日本和蘇聯在遠東的力量,是必不可少的。美國同中國的合作符合美國利益,美國可以利用中國的力量來平衡其他力量,以在太平洋地區取得有利於美國的大國均衡。」
這就是尼克森聯中制日、聯中制俄的「大戰略」。日本是亞洲自由國家、美國的主要盟國,俄國是正在終結共產奴役制度、走向自由的國家,而中國,是對爭取自由的本國人民進行屠殺的專制暴政國家。尼克森竟然建議美國聯合專制暴政國家,去「制衡」自由盟國和走向自由的國家。老布希似乎接受了尼克森的建議,他在11月6日給鄧小平的信中說:「當初尼克森訪華的地緣政治因素依然存在,今天美中兩國在許多重要領域有相似的利益;美國在同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會晤後,將派特使訪華通報,並探討如何使中美關係正常化。」鄧小平11月15日回覆老布希:「我一直把你看作中國的朋友,讀了你的信,我對中美兩國如何共同採取步驟恢復和發展友好關係,產生了一些想法,委託季辛吉博士向你當面轉達。我本人和中國政府歡迎你派私人特使訪華。」
12月10日,鄧小平再次會見美國總統特使史考克羅夫特,那時他剛辭去最後一個軍委主席職務。鄧小平說:「我已經退休了。但我的朋友布希總統的特使來,我不見也太不合情理了。你這次訪問是非常重要的行動,盡快解決6月以來中美之間發生的問題,這是我們共同的願望。請特使轉告布希總統,在東方有一位退休老人,關心著中美關係的改善和發展。」史考克羅夫特則在晚宴致辭中表示:「我們認為重點在於別再浪費力氣,責備咎在何方?在兩國都有尋求挫折我們合作的聲音,我們都必須採取大膽措施,導正這些負面力量。」由此可見,美國政府不但已把「六四」屠殺置之度外,而且已把矛頭轉向反對美國政府急於同殺戮者「合作」的「負面力量」,不惜與殺戮者一道「採取大膽措施」,予以「導正」!
歷史就是這樣吊詭:一個自由之敵倒下,另一個自由之敵即取而代之,而且總是在自由力量的主要代表——美國的扶持之下。反希特勒戰爭勝利前夕,羅斯福在雅爾達扶持史達林;文革災難中,尼克森訪問北京扶持毛澤東;天安門屠殺後,老布希扶持鄧小平,都是在歷史的關鍵時刻,自由力量做出有利於自由之敵的關鍵選擇。
鄧小平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其「特色」就是把毛澤東的封閉式共產專制帝國,改造成開放式共產專制帝國;改變的只是這個奴役制度帝國的經濟發展戰略,從「自力更生」的鎖國戰略,轉變為「改革開放」的全球戰略。這是一種寄生在全球自由資本肌體上的新奴役制度,它向自由國家開放市場,吸引全球資本、資源、資訊、人才、技術,與跨國自由企業合作,共同榨取本國勞工,分享高額利潤。
像我現在用來閱讀和寫作的蘋果iPad,它的背面印著: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 Assembled in China. 還有四個中文字:「中國製造」。這是全球化的一個標本。它的尖端設計,掌握在賈伯斯(Steve
Jobs)手裡。中端從面板到內部零件,大部份是台灣提供的,也有日本和其他國家的。末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富士康,深圳龍華區幾十萬農民工的「人海」完成組裝。iPad的典型意義,在於集自由與不自由於一身:它既是自由時代最具獨創性的自由產品,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人海戰略」的不自由產品;自由制度與奴役制度在這個全球化產品中已融為一體,難解難分。這就像美國南北戰爭前,南方自由的美國人同他的奴隸種植園難解難分一樣。
你看,一端是賈伯斯,自由人的自主創新精神不斷激發和創造出新的自由價值,我從iPad獲得了新的自由。過去寫作,我用鋼筆、墨水在紙上書寫,還要請助理列印;過去我每天到便利商店買四份報紙閱讀,手指被劣質油墨染黑。現在我已經擺脫紙張、墨水、鋼筆、報紙,獲得新的自由。像我這樣八十歲的老人,過去用電腦只能上上網,看看e-mail,無法自由地寫作和閱讀,因為太費時費勁;現在iPad給了我新的寫作和閱讀的自由,時效大為提高。
再看,另一端是郭台銘,不自由的中國特色「人海戰略」。中國人稱他是「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的典範」。毛澤東用「人海戰略」打仗,他用毛澤東的「人海戰略」和「軍事化管理」辦現代農民工產業。深圳龍華區的「富士康」,是集中了四十五萬農民工的「人海」,也是機器指揮下的四十五萬名奴隸的「人海」。郭台銘是用古代埃及法老王修金字塔、秦始皇築長城、毛澤東打淮海戰役的「人海」,淹沒了農民工個人的生命力和創造力,卻組裝出最富個人生命力和創造力的自由產品iPad。當富士康發生農民工自殺的「十三跳」時,賈伯斯曾為郭台銘辯護,說「富士康不是奴工工廠,那裡有咖啡館和游泳池」。不錯,的確有,但那不是供四十五萬不自由的農民工「人海」享用的。「人海」中的每一滴海水、每一名農民工,看起來是自由流動的,自願報考進來的,自願加班到每天十二小時,自願接受嚴苛的「軍事化管理」;然而這一切「自願」,又是被迫的,對於從全國各地離鄉背井來到深圳的年輕農民工,他們為了生存,或者還加一點夢想,是別無選擇的選擇。當他們淹沒在被剝奪創造力和生命力的「人海」之中,在精神的枷鎖下感到迷茫時,不幸的事件就發生了。而郭台銘的對策是在高樓周圍張網,讓你欲跳不能,這就是富士康的悲劇。
自由時代的自由產品iPad,能夠不斷創新、不斷提升,顯現其無窮的生命力和創造力,是取決於賈伯斯這個「人」,而不是取決於富士康的「人海」;iPad不能沒有賈伯斯,可以沒有郭台銘。
這些年在「自由世界」飄泊,我深深感到,人們對封閉於高牆中的自由之敵,如史達林、毛澤東、賓拉登,比較容易看到和抵制;而對另類「開放」的自由之敵,往往不願去看,甚至情願認敵為友。像老布希對鄧小平那種情結,在美國非常普遍。原因何在?我記得美國前國務卿佐立克(Robert Zoellick)曾經在一篇演講中列舉「中國與前蘇聯截然不同」,如下:
——中國不尋求傳播激進的反美意識;——中國雖未實行民主,但也不認為自己正與全球民主制度進行最後搏鬥;
——中國雖然有時採行重商主義,但並不認為自己正與資本主義進行殊死鬥爭;——最重要的是,中國不認為自己的前途取決於廢除現行國際體系的基本秩序,事實上正相反,中國領導人決定,他們的成功,依賴於與當代世界聯網。
這就是在美國人中普遍的「鄧小平情結」或「中國情結」。在老布希、尼克森、佐立克們看來,鄧小平不但不像毛澤東那樣同自由制度對抗,而且把自由制度與奴役制度的利益統一起來了。他們沒有看到,這種自由制度與奴役制度的「利益統一」,就是讓自由制度下的生命力和創造力「賈伯斯」,與奴役制度下不自由的「人海」相結合,新生出一個全球開放時代的自由之敵。這個自由之敵今天沒有挑戰美國和全球民主制度,也沒有挑戰資本主義和現行國際體系基本秩序;不但沒有挑戰,還需要這一切來幫助自己加快「崛起」。
老布希之子小布希(George W.
Bush)擔任美國總統時,曾在2005年5月7日拉脫維亞首都里加的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週年紀念會上發表演說,承認「《雅爾達協定》為追求假穩定而姑息暴政、犧牲自由」,是「歷史上最大的錯誤之一」。他說,「我們不會重犯這樣的錯誤,我們已經上了一課,任何人的自由都不能犧牲,我們長遠的安全和真正的穩定取決於其他人的自由」。小布希在他第二任的就職演說中還提出:「美國的全球戰略是擴展自由,關注每一個國家、每一種文化中民主運動與民主制度的成長,實現在這個世界上終結暴君專制統治的目標。」小布希的自由理想高過他的父親,然而一到中國,他就吞吞吐吐、言不由衷了。《華盛頓郵報》批評他:「胡錦濤正在把中國變成一個對付布希擴展自由戰略的巨大堡壘,布希可以不去改變它,但至少可以更加誠實地描述它,並猛烈地反對它。」然而小布希沒有。他的繼承者歐巴馬也沒有。對於開放的「中國特色」新奴役制度,今天還看不到有人願意「誠實地描述它,並猛烈地反對它」,無論是在美國,還是台灣。
上週末,朋友Sophia邀我去新竹「上尚講堂」講「尋找自由的故事」,聽眾看過我的《尋找自由》第一部。我想,老調子不必重彈了吧?所以把講題改成「尋找自由路上的哲學思考」,講了一點我將動筆(不再用鋼筆,是用iPad筆)第二部的構想。在第一部裡,我是中國這段歷史的參與者,照實際的經歷寫下來就是。在第二部裡,我到了美國和台灣,只是歷史的觀察者,角色不同,寫法也得改變,除了所見印象的記錄,該有一點觀察中的思考吧?那天講了飄泊歲月中,我在思考什麼?第一是尋找自由之路有沒有盡頭?第二是尋找自由會不會得而復失?第三是尋找自由的秘密在哪裡?這也該是《尋找自由》第二部的主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