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畏的敵手,韓國怎麼改變的?崛起的真相和危機

可畏的敵手,韓國怎麼改變的?崛起的真相和危機
定價:260
NT $ 50 ~ 234
 

內容簡介

「二十年後,南韓人均所得將超越日本!」
甩開台灣、追趕日本,躍升為全球第9大貿易國……

  1974年才超越北韓、98年又破產的南韓如何創造出今日的榮景?
  為什麼韓國急速起飛,日本走過失落的十年後迎來更失落的十年?
  在不可置信的奇蹟背後,為什麼盡是恐慌與怒吼?

  本書揭開韓國自破產到稱霸國際的政經內幕和隱憂,
  日韓學者聯手解密,從經濟、政治、文化等層面,認識你從不知道的大韓民族!

  ◎經濟急速起飛的內幕

  一場亞洲金融風暴摧毀了韓國,也因為這個空前危機,讓韓國脫胎換骨,重新站上國際舞台。

  宣布破產後,韓國以「國家市場策略」和「世界級企業」雙管齊下,展開凌厲的「擴大出口總體戰」,一面將世界市場分為「成熟市場」(日本、美國、歐洲)、「成長市場」(中國、印度、東協等),及「潛在市場」(中東、中南美、獨立國協等)三類,擬定不同的擴張策略;一面用國家整體資源扶持的產業菁英,搶奪市場。在面對成熟市場時,就利用FTA(自由貿易協定)規畫出低關稅區域,協助出口企業取得優勢。同時於全世界二十個地區設置共通物流中心來降低運送成本。

  為了與競爭者迅速拉開距離,讓產品滲透到世界各個角落,韓國政府採取軟實力策略,運用文化藝能來打造「韓流旋風」,巧妙的將品牌深植於人心。金大中執政時期,就撥出國家總預算的1%作為文化預算。此外,一九八七年盧泰愚發布決定性的「6.29宣言」,構建安定的政治體制,爲後來的蛻變之路奠下良好的基礎。

  ◎擁抱全球化之後帶來哪些危機

  憑著不服輸的精神和全民的力量,韓國自谷底翻身。不可思議的高成長,引發全球紛紛關注「韓國模式」,但榮景之後卻是危機四伏:追求出口而犧牲了國內市場、獨大財閥導致的產業問題、飛速成長造成的貧富差距、FTA帶來的利益與衝擊、徹底精英主義與升學壓力的惡性循環、韓國政治與「地域主義」和「學歷主義」的糾結、居高不下的失業率和自殺者……這些隱憂都將對韓國造成莫大的威脅。

  ◎日韓學者聯手大解密

  在這場雪恥戰中,韓國令人又敬又恨。過去被日本殖民的韓國,從日本人身上偷學不少技術,後來透過研發在許多先進技術上超越日本。兩位日韓學者聯手探究韓國在危急中仍能活躍的原點,深入進行日韓比較,帶領我們穿透數字,從經濟、政治、社會等面向徹底認識韓國,從中借鏡,找到台灣的下一步。

本書特色及內容結構

  唯一一本徹底探討韓國成功轉型及困境的書,
  也是第一本從經濟、政治、文化多角度認識韓國的專著,
  更是首次日韓學者聯手執筆並進行日韓比較的論述,
  讓我們對這個國家的理解更宏觀更全面。

  .《序章》探討全球化下的韓國動態,著重國家策略而高速成長的「韓國株式會社」和過往的「日本株式會社」有何不同?

  .第一章《劇烈震盪的韓國經濟》介紹韓國重新出擊的戰略和戰術,推動經濟飛速成長的真相。

  .第二章《強烈動盪的韓國政治》從韓國總統制來看待戰後韓國政治變遷,同時討論1986年韓國畫期性實施「民主化宣言」對整個政治安定與韓國社會造成的影響。韓國政治界不同於日本(由政治家第二代壟斷),探討韓國政界關於「學歷主義」「地域主義」等內幕問題。

  .第三章《劇烈變化的韓國社會》批露韓國年輕人、勞工、農民、大學教授等在轉型過程中面臨的種種困境。

  .第四章《韓流製造技術的強處》探究日韓兩國製造技術能力的不同,韓國憑什麼擁有尖端的技術。

  .《終章》則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層面來進行日韓比較。

  .最後蒐錄20個關鍵圖表,從統計數字看韓國經濟。

名人推薦

專家推薦:

  李 明(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兼國際事務學院院長)
  沈旭暉(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副教授暨全球研究課程主任)
  吳惠林(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黃心華(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
  黃崇興(前台大管理學院EMBA執行長)
  張鐵志(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總主筆)
  劉孟奇(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教授)
  謝錦芳(中國時報主任記者)

  「近年來許多人只知道『中國崛起』,卻不知韓國也在崛起,而且韓國崛起的力道驚人,即使是日本人也強烈感受到壓力,日本企業遭威脅被打垮,是因為南韓企業的攻城掠地是快、狠、準,且絕不留情面。如今『日本第一』在許多場域已不得不讓位給南韓了。在南韓崛起的時刻,日本學者小林英夫與南韓作家李光宰所寫的《可畏的敵手,韓國怎麼改變的?》,就特別顯示了適切性和啟發性。------這是一本研究南韓政治、經濟、社會各方面發展歷程,並探討韓國競爭力的起源及其所衍生問題的入門書。」——李 明 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兼國際事務學院院長

  「了解韓國政經真相的一本實用書」——吳惠林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這本關於韓國經濟的著作和同類作品最大不同之處,在於它由日韓作者合著,開宗明義回應一個核心問題:何以日本經濟持續低迷,韓國經濟卻急速起飛?其實對廣大華文讀者而言,同一問題也適用於我們的地方:何以昔日香港軟實力遍布全球,現在卻遠不及韓流?何以台灣和韓國同屬亞洲四小龍、幾乎同步落實民主化,韓國經濟發展卻能克服政治爭鬥影響?比較政治學一直是我們忽略的重點,身處轉型中的社會,更需要從外邊的鏡子,照出自己的身影。」——沈旭暉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副教授暨全球研究課程主任

  「二十年後,韓國人均所得將超越日本?透過日韓學者的筆,讓我們更加了解,韓國如何軟硬兼施,逐步超越日本。」——謝錦芳 中國時報主任記者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小林英夫(Kobayashi Hideo)

  一九四三年生,東京都立大學研究所社會科學研究科博士畢業。曾任駒澤大學教授,現任早稻田大學研究所亞洲太平洋研究科教授。二零零三年起接任早稻田大學日本汽車零件產業研究所所長。著有《開創「昭和」的男人》(商業社)《甲午戰爭》(講談社現代新書)、《金磚四國的潛力》(筑摩新書)、《滿州的歷史》(講談社現代新書)、《諾門罕事件》(平凡社新書)、《亞洲汽車市場變化與日本企業課題》(社會評論社)、《重新審視日本近現代史》(新人物往來社)等等。

李光宰(Lee Kwang Jae)

  生於首爾。自首爾大學轉至早稻田大學,早稻田大學研究所經濟研究科(理論)碩士畢業,目前為早稻田大學研究所經濟研究科(理論)博士課程學生。發表多篇論文:〈觀察日本氮於朝鮮擴張勢力的情形——運用競爭理論〉、〈朝鮮總督府之〔朝鮮農業〕.〔朝鮮米〕政策——運用定量分析〉等,另著有《朝鮮.韓國工業化與電力事業》(拓植書房新社共著)。

譯者簡介

邱麗娟

  一九七三年生,台北人。畢業於輔仁大學日文研究所。譯有《絕對做得到的持續術》、《絕對不會輸的交涉術》、《熱門商品是這麼創造出來的!》、《創新第一課:模仿》等書。

 

目錄

推薦文 韓國為什麼能?
前言 日韓全球化下的「光」和「影」

序章 在動盪危急中依然蓬勃的韓國經濟、政治、社會
國家市場策略∕日本製造業的「落日墓碑」——爾必達∕活用韓流旋風∕在「海外群飛」的韓國人們∕嚴苛猛烈的升學考試∕憤怒使得人民要求政治改革∕國會議員選舉動向∕為何韓國會如此蓬勃發展

第一章 劇烈震盪的韓國經濟
躍動的韓國經濟現狀∕韓國經濟發展的起源∕活躍的財閥企業∕活用「強而有力市場策略」的三星∕巴西最有名的家電品牌LG∕不斷搶奪日本市場的「現代汽車」∕受日本援助而成長的浦項鋼鐵(POSCO)∕中小企業的苦惱∕中小企業的基礎實力∕FTA的效用∕不斷進行民營化∕貧富差距擴大∕民營後的公務員們∕韓國財團領導者的腐敗

第二章 強烈動盪的韓國政治
決定性的「6.29宣言」∕總統直選制的重要性∕韓國政黨的變遷∕韓國民主化運動史∕落實政治規則∕第二代議員為少數∕具代表性的第二代議員∕韓國政治與「地域主義」

第三章 猛烈變化的韓國社會——年輕人、勞工、農民、教授
1.教育第一線與年輕人
國小英語教育∕大學少、大學生多∕社會壓力下自殺者增加∕年輕人的戀愛觀、結婚觀∕韓國人移民海外開始減少
2.勞工的環境
企業間工資落差不斷擴大∕工會的過去∕現在的韓國工會組織∕韓國工會的力量增加∕因「春季勞工運動」而變強的現代汽車工會∕三星集團旗下74家公司只有幾家有工會
3.農民們的苦難
農村人口減少∕原物料自給率∕農村和FTA∕物價急速上揚∕農村媳婦不足
4.在政壇活躍的大學教授們
大學教師至少需要取得博士資格∕韓國教師的人事概況

第四章 韓國製造技術的強處
1.日韓尖端技術的比較
日韓鋰電池的生產比較∕韓流生產技術完備∕不遜日本的第一線能力∕韓國企業的特徵「模組生產」∕韓國果敢的投資策略∕集結世界策略的導入技術能力∕以在地化策略拓展市場的E-mart、現代、KIA
2.物流的優勢
以仁川機場為樞紐機場∕連繫歐亞的超級樞紐港:釜山港∕世界第四位使用人數的KTX∕
雖號稱網路王國,卻也是個「監視王國」

終章 日韓比較
彼此相互學習的兩國
政治:強而有力的政治領導型式∕第二代議員∕地域主義
經濟:國家戰略∕製造技術∕市場行銷力∕貧富差距∕黏土的腳

附錄 統計上的韓國經濟

 

推薦序

韓國為什麼能?  李明教授

  朝鮮半島曾在上個世紀被日本吞併,朝鮮人在日本鐵蹄下被統治長達三十五年,直至一九四五年第二次大戰結束為止。朝鮮被日本殖民時期,世上只知有日本,但不知有朝鮮,朝鮮人的亡國恨,不斷化為抗日游擊與暗殺行動,讓日本殖民者膽戰心驚,日本回以血腥方式殘暴鎮壓朝鮮人民,直至朝鮮獲得解放。日本和朝鮮兩民族的深仇大恨深植於上個世紀,今天仍有揮之不去的恩怨情仇。

  二次大戰結束後不久,朝鮮半島迅速分裂,「大韓民國」以漢城為首都、號稱民主政府,與美國為盟友,通稱南韓。「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以平壤為首都,與前蘇聯和中共結盟,採家天下的極權專制,是為北韓。北韓曾在一九五○年六月悍然南侵,一場拉鋸戰使南北韓皆淪為廢墟,美國、中共與北韓最終簽訂了「韓戰停戰協定」(南韓缺席),重回韓戰前的分裂狀態。

  今年正好是「停戰協定」簽署六十週年,六十年過去了,南北韓對立依舊,國家統一遙遙無期。北韓仍然封閉落後,窮兵黷武,拒絕仿效中共改革開放走出貧窮之際,南韓已從威權政治蛻變走向多元民主,經濟上也從貧窮走向富足,南韓的先進科技甚至在世界嶄露頭角,外交政策也力求務實主動,在國際組織發言有力,令人刮目相看,是當今世界舉足輕重的國家。去年南韓甚至成為「二○五○」俱樂部的成員,該俱樂部「入會條件」必須是全國平均所得超過二萬美元、人口超過五千萬人。目前全球只僅有英、美、德、英、法、義、日、韓七個國家符合條件,南韓還是俱樂部的小老弟,卻已經把別的國家甩在腦後。作為「二○五○」俱樂部成員,是國力的象徵,南韓意氣風發,國家地位受到肯定,各方面的進步,也造就了今日舉世滔滔的韓國熱。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南韓的成就更非一蹴可幾,尤其是六十年前,它遭受戰爭摧殘,一九九七年更受到亞洲金融風暴打擊,整個國家是在瓦礫中重建,繼而又在絕望悲憤中再起。如今北韓軍事威脅始終存在,南韓朝野奮鬥的腳步卻並未中止,這樣的「不服輸精神」,已約略可以解釋「為什麼韓國能,有些國家卻是不能」的疑問了。

  近年來許多人只知道「中國崛起」,卻不知韓國也在崛起,而且韓國崛起的力道驚人,即使是日本人也強烈感受到壓力,日本企業遭威脅被打垮,是因為南韓企業的攻城掠地是快、狠、準,且絕不留情面。如今「日本第一」在許多場域已不得不讓位給南韓了。在南韓崛起的時刻,日本學者小林英夫與南韓作家李光宰所寫的《可畏的敵手,韓國怎麼改變的?》,就特別顯示了適切性和啟發性。

  小林英夫以日本人的身分,細緻地觀察南韓經濟發展的路徑與特質,特別帶有警惕意味。他指出南韓企業的秘密在於為市場做出區隔並研擬良善的市場策略、敢於實幹硬幹並投入大量宣傳資金,以及花腦筋去適應市場。

  作者另指出,南韓人民習於競爭並不自經營生意始,韓國菁英猛烈競爭甚至到了嚴苛的地步,他們認為韓國人的競爭哲學、衝勁和耐力,源自於升學考試。而敢於對抗不畏強權也促成政治改革,根本地改變南韓政局,營造出有利於經濟發展的環境。作者兩人也推崇南韓政治民主化,由而建立起政治運作規範。作者特別指出了盧泰愚為了參加總統選舉,在一九八七年六月提出、一九八八年二月就任時施行的、最關鍵性的「民主化宣言」。不過,作者也提到了南韓出現的「地域主義」壓縮了政治發展的空間;但由於接受民意檢驗時門檻較高,因此即使政治世家,經過無情的選舉清洗後,南韓第二代政治人物明顯較少。因此雖然韓國有財閥,「政閥」卻不比日本多。

  作者也對南韓的教育、社會底層流動和壓力、年輕人的觀念和傾向、甚至勞工和農民的價值意向等,都做了深入研究和清楚說明。最後他又做出了日本和韓國在這些議題的比較。李光宰出身南韓,受教於日本名校,也深諳日韓在各方面的異同。李光宰擔負著與小林英夫互補的角色;換言之,兩位作者的研究和推論,一方面展現謙沖自抑,另方面讀者可期待他們有較客觀的推論。

  總之,這是一本研究南韓政治、經濟、社會各方面發展歷程,並探討韓國競爭力的起源及其所衍生問題的入門書。其範疇將不僅限於「韓國經濟」而已,讀者藉此得以了解許多韓國事務的「背後」。

  閱讀再三,興味盎然,因此樂為之推薦。

(本文作者李明教授為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兼國際事務學院院長)

 

內容連載

<序言>
在動盪危急中依然蓬勃的韓國經濟、政治、社會


◎國家市場策略

如果要描述韓國現在的步調特徵,應該可以說是「在動盪危急之中依然蓬勃發展的國家」。一九九八年亞洲金融危機讓韓國面臨國家破產,在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勸導之下,僅在數年間就奇蹟的以V字狀態自谷底翻升。二○○○年之後經濟順利的持續成長。李明博政權的國民支持率超過30%,果敢的簽訂批准對美FTA(自由貿易協定)並且讓國會通過。

不同於日本的步調緩慢,韓國是用整個國民的力量,把國家的地位由底往上推。少數的菁英人士把普羅大眾當成踏腳石,或是踢掉敵手讓自己急速往上竄,我們可以說這種競爭社會的特徵,也正是讓韓國創造出一個動盪危急之中依然蓬勃的國家。

以經濟界來說,代表韓國的就是三星、LG、現代汽車、浦項鋼鐵等幾項代表性菁英企業。而領導各企業的李健熙、具本茂、鄭夢九、鄭俊陽就是韓國實業家的「代表」。在政治界裡,一路帶領政權的有總統李明博、金大中、金泳三等具有高知名度的人士。體育界、藝能界呈現的也不是為數眾多的人才,而是一小撮菁英,例如花式溜冰就只有金妍兒一枝獨秀;並不像日本一般除了淺田真央,還有安藤美姬、村上佳菜子。韓國自始至終都只有金妍兒一人。

韓國將希望放在少數菁英人士以及菁英企業。而日本則是努力靠大眾與眾多類似企業來提升整個國力。這兩個對照性的國家隔著對馬海峽彼此相望。

韓國政府也熟知自己國家的特徵,所以在國策上採取「徹底推出菁英」的戰法。並且命名為「國家市場的策略」。

在經濟方面,韓國出口占全國經濟的五四%,遙遙領先日本的十一%、美國的七%。擴大世界市場出口貿易的情形,可以大大的左右一國的經濟動向。也正因為如此,韓國把出口政策當作國家策略的主軸,在二○○八年開始展開的「擴大出口總體戰」政策。

首先,韓國先將世界市場分成三類。一個是日本、美國、歐洲的「成熟市場」,第二個是中國、印度、東協(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等「成長市場」,第三是中東、中南美、獨立國協(舊蘇聯聯邦十二個國家,CIS)等「潛在市場」。在針對各種市場進行不同的攻略方針同時,也傾全國之力對各市場展開出口策略。這就是政策的基本方針。

在這當中,「成長市場」、「潛在市場」的經濟策略在二○○○年代以後順利進行,依國家預定計畫不斷進展。三星、LG等家電產品、行動電話,現代、起亞汽車都在短時間內,驅逐了先前占有市場的日本產品,並在短時間內擁有很高的市場占有率。

各界有識之士都把韓國成功的秘密歸為「推出比日本等先進國家產品品質略低的商品,再以便宜的價格在市場獲勝」這一點。這個論點在機械器具或原料產品上也許正確,但在半導體製品等其他產品上就不正確了。

因此,了解韓國的秘密非常重要。看看後起的韓國產品如何在短時間內提高知名度,和先驅的日本並駕齊驅,甚至凌駕於日本之上。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19
    $50
  2. 二手書
    54
    $140
  3. 二手書
    62
    $160
  4. 新書
    79
    $205
  5. 新書
    85
    $221
  6. 新書
    9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