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療

中國茶療
定價:350
NT $ 326 ~ 333
  • 作者:林乾良陳小憶
  • 出版社:知音
  • 出版日期:2013-09-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782590X
  • ISBN13:9789867825902
  • 裝訂:平裝 / 344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茶,源於中國,是世界三大飲料之一。從中國傳統生活印證,飲茶對於益壽保健有很多好處。數千年來,中醫視茶若藥。關於茶防治疾病的效能,在歷代的醫學、茶學文獻中有很多的記載。

  本書分成兩篇:上篇總論,主要介紹茶文化的歷史溯源、茶壽、茶的療效、茶的藥用史、茶的有效成分、茶療的用法等;下篇各論,介紹與臨床各科疾病有關茶療的理論與實踐。

  作者是享譽大陸的中醫學教授,因其深厚醫學學養與對茶的濃厚興趣,方得將「茶療」這個眾說紛紜的領域,作了深入豐富而且經得起醫學與科學檢驗的敘說。

作者簡介

林乾良

  1932年10月生於福州。1955年本科畢業於浙江大學醫學院,留附屬醫院任外科醫師。1956年參加衛生部舉辦的首屆西醫學習中醫研究班。1959年回校工作。1960年調入浙江中醫學院(現浙江中醫藥大學),任中藥教研室主任。在中藥、醫史、養生方面多有建樹,發表論文151篇,出版專著34種,其中多有在美國、加拿大、日本發行者。業餘精研書法、篆刻,戲劇等,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西泠印社社員。

 

目錄

上篇總論

第一章  茶文化的歷史溯源
一、茶源
二、茶的考古
三、從荼論茶
四、陸羽與《茶經》
五、國飲——茶
六、茶文化三字歌

第二章  茶壽
一、米壽與茶壽
二、書畫篆刻頌茶壽

第三章  茶療
一、茶療簡介
二、茶為萬病之藥
三、茶療的分類
四、保健茶

第四章  茶的藥用史
一、本草論茶
二、茶療簡史

第五章  茶的療效
一、茶的傳統功效
二、茶的現代研究

第六章  茶的有效成分
一、生物鹼類
二、多酚類
三、維生素類
四、礦物質
五、氨基酸與蛋白質
六、茶色素
七、其他成分

第七章  茶療的用法
一、內服法
二、外用法
三、體外應用

第八章  茶療製劑
一、茶療的方劑
二、傳統製劑
三、現代製劑
四、藥膳與茶療
五、紅茶菌

第九章  茶療注意事項
一、大瑜與小瑕
二、辨證用茶

下篇各論

第十章  心血管疾病的茶療
一、肥胖病的茶療
二、高脂血症的茶療
三、動脈粥樣硬化的茶療
四、冠心病的茶療
五、高血壓的茶療

第十一章  神經系統疾病的茶療
一、有關提神的茶療
二、神經衰弱的茶療
三、頭痛的茶療
四、癲癇小發作的茶療

第十二章  消化系統疾病的茶療
一、消化不良的茶療
二、酒醉的茶療
三、痢疾的茶療
四、慢性肝炎與肝硬化的茶療

第十三章  呼吸系統疾病的茶療
一、感冒的茶療
二、咳喘的茶療
三、肺癰的茶療
四、咽喉炎的茶療
五、鼻淵的茶療

第十四章  泌尿系統疾病的茶療
第十五章  婦產科疾病的茶療
第十六章  眼科疾病的茶療
第十七章  齲齒的茶療
第十八章  癌症的茶療
第十九章  糖尿病的茶療

第二十章  清熱解毒茶療法
一、解暑止渴茶療法
二、抑菌消炎茶療法
三、有關解毒的茶療

第二十一章  抗衰老養生茶療法
一、抗衰老的茶療法
二、益氣療飢的茶療法
三、抗輻射的茶療法
四、補血升白的茶療法

第二十二章  有關美容美髮茶療法
一、美容的茶療
二、美髮的茶療

主要參考文獻

 

  二十四年前,我有幸成為林乾良教授的研究生不久,浙江中醫學院首屆“十佳授課教師”評選結果在教師節這一天揭曉了。林老師被同學們評為“十佳”之一,與其他“十佳”教師一起接受來自同學們的掌聲和鮮花。事後林老師說,他獲得的榮譽很多,唯獨這一次最讓他感到自豪。這種感受,直至我自己成為一名教師後,才得以充分理解。

  五十多年的歲月洗禮,可以使人兩鬢染霜,也可以使一份執著更為堅毅。

  1932年10月,林老師出生於福州市一戶貧寒家庭。他的幼年歲月是在兵荒馬亂、顛沛流離中度過的。父親被炸彈奪走了生命,姐姐又死於傷寒,母子倆相依為命。他靠著母親堅強的雙肩,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小學、中學學業,同時鑄就了勤奮好學、吃苦耐勞的品格。

  1950年,林老師成為新中國第一批入學的大學生,跨入浙江大學醫學院的大門。五年的醫學院外科本科學習,是緊張繁忙的,也是快樂的。1955年,他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並留校任教。一年後,他赴上海參加衛生部主辦的第一屆“中醫研究班”。如果說考取醫學院是一次人生道路的重要選擇,那麼參加中醫研究班更多的是承擔起一種歷史的責任。1959年,他回到浙江醫科大學,承擔中醫課程的教學任務。1960年,我校正處於建校初期,林老師遂調入我校中藥學教研室。

  正當林老師意氣風發,投身於中醫教育事業時,一場“動亂”開始改變著每個人的生活。十年“動亂”期間,我校辦學條件遭受極大的破壞。即便如此,林老師總是利用能夠利用的條件學習鑽研。當歷史翻開新的一頁時,林老師心裡清楚:只有跟時間賽跑,才有可能迎接那遲到的曙光。於是,午休時間,白開水加硬饅頭,閱讀、記錄、思考、寫作成為常態,竟一點不覺得疲倦、勞累……

  1981年,林老師成為學校當時最年輕的副教授(當時全校副教授不到10人),1986年晉升為教授。他曾長期擔任中藥教研室主任,是中藥學學科的帶頭人。

  憑藉幾十年的研究積累,林老師在本草學、藥性理論、動物藥、老年醫學、食療、醫學史、中醫文化等方面成果迭出,在學術界贏得廣泛的聲譽。他曾擔任多個學術組織的領導職務,例如:浙江中醫文化學學會會長、浙江醫史學學會主任委員、浙江中西醫結合研究會副會長、浙江科技史研究會副會長。1980年,林老師主持“浙江省動物藥資源及利用研究”課題。課題組不畏艱險,足跡遍及窮鄉僻壤、荒山險壑。1981年,該項目獲得省優秀科技成果獎。

  1957年以來,林老師共在國內外發表醫學論文151篇,1964年以來,共出版專著34種。其1982年出版的《中藥》一書,體例新穎,內容廣博,不僅流行海內,還被美、日等外文醫藥書籍列為參考文獻。1988年,他與人合著的《丹參》,綜合了古今中外丹參研究的豐富資料,是國內繼《人參》後中藥研究的新成果。

  由他發起,後與尚志鈞、鄭金生兩位教授合著的《歷代中藥文獻精華》,首次全面系統地闡述了我國歷代中藥文獻的內容及其發展情況,是對本草文獻的一次大總結,如今已成為經典。

  林老師研究養生與老年醫學的成果,集中反映在1982年出版的《養生壽老集》中,該書是國內較早系統研究中醫老年醫學的專著,繼承與發揚並舉,對基礎研究與臨床實踐均有實際指導價值。該書出版後即飲譽海內外,先後獲得衛生部優秀圖書獎、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獎,1985年被日本自然社翻譯出版,更名為《不老寶典》,深受推崇。在《養生壽老集》和《中藥》兩書中,較集中地體現了林老師的研究方法和基本的理論觀點。

  近年來,林老師身體力行,致力於向國外弘揚中醫藥學,多次應邀赴美國、日本、加拿大講學。1983年,他應日本東醫學專科學校邀請,與何任院長作為我校首批赴日訪問講學的學者,在日本就“動物藥”和“中國老年醫學”做了專題演講,受到熱烈歡迎。1987年夏,他應邀出席在上海召開的首屆中醫藥國際學術會議,當選為學術委員,是會議中方主席之一。

  對於教學,林老師曾在一篇文章中談到:“為了做好教學工作,必須長時間地付出艱巨的勞動,認真備課,刻苦鑽研……使自己的思想、學術能跟得上國內外的發展。”這是他的肺腑之言,是他對工作的自我要求。他曾將教學體會歸納為十個“結合”:即中西醫相結合、專業與邊緣學科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深入與淺出相結合、嚴肅與活潑相結合、重點與一般相結合、通論與己見相結合等。嚴謹的教學內容,經過他的精心組織,通過他抑揚頓挫的聲音、生動活潑的語言,以及優雅的手勢姿態,變得極富有吸引力。聽過林老師課的人,無不折服於他的授課藝術。

  緊張的工作之餘,林老師還擁有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對於文學、書法篆刻、茶道、考古、戲劇、收藏、鑑賞、作曲與聲樂等,林老師均有著濃厚的興趣,並各有建樹。他多次熱心為同學們舉辦書法篆刻等藝術講座。在校內的聯歡會上,林老師經常被大家請上臺高歌一曲,激越的歌聲博得一陣陣喝彩。即使是業餘愛好,他也獲得了令國內外學術界敬仰的成就。他是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西泠印社社員,又是龍淵印社、美國金石社的名譽社長。

  每當人們對林老師的學術成就表示欽佩之意時,林老師總是說,如果沒有新中國、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他的今天。他把自己比做一棵小草,並曾刻過好幾方印文為“小草”的印章自勉。他認為小草不怕風吹雨打,頑強地、執著地依戀著大地,為大地增添一抹綠色。作為一名老教師,儘管已經退休了,林老師仍然心繫學校的改革發展。作為1985年籌建中藥系的元老,他曾多次表示:只要學校需要,國家需要,他願竭盡一份微薄之力。這不,就在幾天前,他還為同學做了一場學術報告,掌聲依然是那樣熱烈……

  對林老師鍥而不捨的精神,親友無不欽佩萬分。他收集的半個世紀以來紀念亡母恩德之作品《春暉寸草集》,涵蓋海內外人士達千五百家;而古今中外之名醫處方真跡(限毛筆墨書),達萬餘紙。今年恰逢林老師80大壽並《林乾良醫學叢書》由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發行,敬撰此文為序,並申祝賀之忱。

李昌煜 於浙江中醫藥大學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93
    $326
  2. 新書
    95
    $333
  3. 新書
    95
    $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