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院長序
這是一本獨特且實用的書,不論是已從事臨床醫療的工作者或是即將踏入臨床工作的年輕人,都可以從這本書獲得啟示和幫助,此書集眾多醫師的心力智慧和先進的學理與經驗,值得讀者細細品味,深入體會。
過去台灣的臨床醫學教育訓練多採師徒制,前輩透過身教與言教將經驗學識代代薪傳予後進。隨著醫療科技進步發展,完善的醫療服務,不僅須要優秀的醫師,還須護理、藥事、醫技、社工、營養…等領域人員合作組成醫療團隊,共同提供周延適切的醫療照護,才能給病人最佳的醫療品質,所以臨床醫學的教育訓練在師徒相傳之外,還需要再增加先進有效的工具和方法,以求最好的教育訓練成效。
近年來政府主管機關與醫界都努力提升臨床照顧能力,導入OSCE、Mini-CEX、DOPS與多元回饋…等客觀評量訓練成效的方法,取代傳統偏重醫學知識的測驗。本院自創院以來,就非常重視醫學教育訓練,持續鑽研提升教學品質之良策,嘗遍各種臨床教學方法,並且融入本院的實務經驗,近年由李石增副院長領導全院醫療團隊,整體規劃各項臨床能力評量的方法,建構客觀且具體可行的臨床能力評量基準,全面落實推展,大幅提升了醫學教育的品質。今特將本院發展臨床教學及客觀評量的經驗撰寫成書,詳述臨床能力之教育、考核與評量制度設置之結構指引與細節步驟,就教於先進,分享予同儕。
感謝李副院長和醫療團隊成員推動醫學教育和編纂本書的辛勞,期待且相信這本書能開啟臨床能力評量新的視野,讓台灣的醫學教育成為國際間學習的標竿。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院長
王正儀
推薦序
醫療專業人員要能具備卓越的臨床能力,必須經過有計畫的培育和訓練,因此,近年來,我國衛生主管機關和醫護界,正竭盡所能,期許醫護畢業生能順利的從生手→進階學習→勝任→精通,進而成為各醫事臨床專家,為實現上述願景,各醫療機構除了推動各醫事科畢業後二年期的訓練計畫外,亦積極規劃各醫事類科的專業訓練課程,但在努力提升臨床照護能力的同時,也需要一套有效的評量工具和評量指引,以求最佳的教育訓練成效。
林口長庚醫院一向以提供病患最高醫療照護品質為服務宗旨,對醫護人員之臨床訓練與臨床能力非常重視,除了有各醫事類的完整訓練計畫外,並在李石增教授的領導下,發展各類評量工具,導入OSCE、Mini-CEX、DOPS和多元評量後回饋等方式,除了建立臨床能力評量指引外,並列舉許多臨床能力評量範例,以及彙整實施評量過程的經驗,業於2011年出版,讓各醫院可以學習和分享評量方式,共同提升全國醫護專業人員的臨床能力,提供病患更安全的醫療照護。
本書這次再版,又加入許多新資料,並增列對評量中、評量後之輔導模式,是一本既具理論基礎,又非常實用的好書,不但適合醫師使用,也適合各醫事專業人員採用,當然也非常適用於護理人員之臨床能力評量,在此強力推薦。
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
理事長盧美秀
推薦序
醫療人員之教育與臨床訓練愈來愈重要,也愈來愈受重視,長庚紀念醫院是我國最重要、最先進的國際級醫學中心之一,李主編石增,結合了三十五位長庚臨床教育專家,就其專長於2011年8月出版了【臨床能力評量指引】一書,從何謂醫學教育評量、評量模式含口試(oral examination)、紙筆(written examination)、個案基礎討論(case-based
discussion, CbD)、客觀結構式臨床測驗(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 OSCE)、臨床演練評量(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CEX)、操作型技巧之直接觀察評量(direct observation of procedural skills,
DOPS)、360度評量(360-degree evaluation)到學習歷程檔案(learing portfolio),由實務操作,到如何評量,人員是否能符合臨床須求,將醫師及醫事人員,各項職業核心能力之評量設定及如何執行之過程,均有深入淺出的評述,足供醫事相關人員參考。
幼圃自2008年擔任考試院考試委員,對醫事人員之教育、考選、實習、訓練、任用,均用心、用力甚深,考試院對人才,特別是醫事人員的評量方式,如口試的改革,口試的標準程序,筆試的改革,均有相當成效;最具體的是考試院已將〝客觀結構式臨床測驗(OSCE)〞列為醫師報考必要資格,且已在101年開始實施。目前又正在推動醫、牙以外之醫事人員,特別是藥師的二階段考試,希望在兼顧病人的權益下,改善藥師之培養制度。
本書初版後,大受歡迎,今年即將改版,新版中增加了醫療各職類新的評量方式,對學習降低之學員之輔導方式,也列入本書,使整體評量方式更加完整。
幼圃接受台灣臨床藥學會理事長、長庚醫院藥劑部鄧新棠主任之邀請,在改版前作序,實是期望大家一起努力,使我國之醫事教育、訓練、評量、能更上層樓,造福我們服務的父老、民眾。
考試院考試委員
胡幼圃
推薦序
師徒制(apprentice)是醫療人員(包含醫師、藥師、醫檢師、護理師、營養師、放射師、心理師…等)最重要的養成教育課程之一。讓學生經由親自操作的經驗,強化課堂學習所得的knows、knows how,同時要應用於實際執業(shows how、competency),並落實於每日的病人照護(does、performance)。
臺灣近年來由於病安與醫療品質受到重視,醫療人員之學生實習與畢業後訓練的成效也受到政府關注。學生是否具有臨床能力(competency),需要應用各種評量方式與工具才能得知全貌。臨床能力的評估對教學者與學員都是很重要的回饋。要正確測量臨床能力,是需要學習的,過去歐美國家醫療界發展出各種評量的方式,正好作為我們的借鏡。
很高興見到長庚醫院根據George Miller (1990) 所提出的臨床能力評量概念為架構,出版臨床能力評估指引一書,介紹各種臨床常用的評量方法,如口試、筆試、個案討論、OSCE、Mini-CEX、DOPS、360-degree evaluation、logbook、portfolios、assessment
feedback等,並分享其應用於該院醫療人員之訓練或學習成效評量的經驗。目前此書再版,主要是根據過去執行後的回響增訂,並增加對於學習低落學員輔導的內容,讓整體的評量過程更完善。
國內的醫療人員應可以藉此書,縮短學習評估方法的歷程。
國立臺灣大學臨床藥學研究所
林慧玲
編者自序
評量(Assessment)在醫學教育過程裡,無論是醫學生的學習過程評量,或臨床醫師,或醫事人員勝任能力的檢覈皆扮演重要的角色。醫學院校裡的評量可驅動課程的規劃方向與檢測學生學習進程的實作表現;臨床能力的評量是醫療專業技能養成過程的重要元件,可確保醫師或醫事人員在醫療訓練課程中,所獲得的專業能力或訓練成效,並判斷其是否已具備進入進階訓練的勝任能力。如何發展高品質具信效度的臨床能力評量方法或檢測工具,對醫療行政機關、醫學教育者或醫院各專科單位主管而言,是一項重要的挑戰。也唯有透過完整的教師訓練、課程規劃與評量過程的方法建立與品質控制,才能達到較完善的評量目的。雖然,國內各醫療單位對於臨床受訓人員,都有定期的核心能力評核,但至今仍無完善的臨床能力評量工具及參考手冊發展完成。有鑑於此,乃將本院醫療團隊多年推行臨床能力評量的經驗彙集成冊,與各位先進分享。
本書《臨床能力評量指引》內容,主要整理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推行醫師、醫事與護理人員各種臨床核心能力評量之建立與執行過程。這些評量方法乃根據 George E. Miller於1990所整理的評量模式,包括:口試(Oral Examination)、筆試(Written Examination)、單一個案討論(Case Base Discussion,
CbD)、客觀結構式臨床測驗(OSCE)、迷你臨床演練評量(Mini-CEX)、操作型技巧之直接觀察評量(DOPS)、360度評量(360-Degree Evaluation)、病歷審查與臨床日誌(Logbook)、學習歷程(Learning Portfolios)與評量後之回饋(Assessment
Feedback)…等。各章節中,除了詳細說明各種臨床能力評量的標準化流程建立與品質監測外,也提供許多本院醫師、醫事與護理人員之訓練或學習成效評量施行過程的經驗與工具範本。希望,讀者們可以參考或應用我們的評量方法,提升整個醫療團隊臨床照護的醫療品質,及醫學教育的教學與訓練成效。
李石增 謹誌
再版序
醫學教育過程中,為確保臨床學員核心能力的學習成效,提供未來學習的指引,教學評量工具的建立與執行是眾所努力的目標。評量不僅要知道學習成效,也要瞭解教學的成效,更是透過不斷的回饋才能瞭解。《臨床能力評量指引一版》整理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推行多年的醫師、醫事人員各種臨床核心能力評量之建立與執行過程,我們將過去所使用的方法執行後,獲得相當的迴響,本書《臨床能力評量指引二版》我們再把推展過程中累積的經驗,以及一些新的資料加入,並增加了對於評量中或者評量後,發現學習降低的學員之輔導,讓整體的評量過程更完善,希望讀者們可以參考或應用,裨益提升醫療照護品質,及醫學教育與訓練成效,也感謝各類醫學教育的成員對本書的支持。
李石增 謹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