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真實世界設計:人類生態與社會變遷

為真實世界設計:人類生態與社會變遷
定價:500
NT $ 140 ~ 500
  • 作者:維克多.巴巴納克
  • 原文作者:Victor Papanek
  • 譯者:楊路
  • 出版社:五南
  • 出版日期:2013-06-25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1171646
  • ISBN13:9789571171647
  • 裝訂:平裝 / 528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設計的最終職責在於改造人類生存的環境和工具,並藉以改變人類本身。但由於科學、技術與量產等層面皆出現根本轉變,促使變化顯得更為迅速、徹底且難以預料。如果有人喜歡殺人,他必須設法成為一名將軍,買下一做煤礦坑,或是從事核子物理學的研究。但是今日的工業設計早已使殺人成為一種大量生產的行為,藉由設計使全球每年將近百外人死亡或殘障,形同犯罪的危險車輛,選擇使用汙染人類呼吸的空氣的材質與生產流程等方式,設計師成為一種危險的生物。

  在大量生產的時代中,一切必須經過規劃與設計,因此設計成為協助人類塑造工具及環境,並進一步延伸至社會與人類本身最具權威的工具。因此設計師必須具備高度的社會與道德責任,設計必須成為一種得以回應人類真正需求,創新、富創造性、跨學科的工具,且更偏重其研究導向。同時,必須停止設計不良的物品與人工結構,不准再褻瀆地球環境。

本書特色

  本書為設計流程帶來新思維,並開啟設計師與消費者之間的理性對話。設計不僅有能力,更必須成為一種鼓勵年輕人參與,藉以改變社會的方式。此外,本書目前是所有設計與建築學院必讀的教科書,亞馬遜書店上獲得五顆星的好評,翻譯成二十多種語言的經典,可說是全球最暢銷的工業設計專書。

作者簡介

維克多.巴巴納克(Victor Papanek)

  他是位極力倡導社會和工業必須對設計出的產品、工具等負責的設計師及教育家。他不贊成製造不安全的、華麗的、不適應的或基本上是無用的產品。他的著作和演講被許多設計師視為一個標竿。他更是一位設計的哲學家,因此,他努力不懈地傳遞設計的目標和方法必須對社會和生態方法加以考慮。他認為:「設計已經成為人類塑造環境最有力的工具」。

譯者簡介

楊路

  美國壬色列理工學院商學碩士,曾任企管顧問及研究員,目前為兼職譯者,譯有麻省理工學院「開放式課程網頁」史隆管理學院課程。譯有《與神交惡:我與神的婚姻問題》。

 

目錄

第一版序
第二版序

第一部分:現況
1什麼是設計?
  功能複合體的定義
2 種族大滅絕:
  工業設計專業史
3高貴糊塗蟲的迷思:
  設計、「藝術」與工藝品
4自己動手做謀殺案:
  設計的社會與道德責任
5美國的拋棄式文化:
  陳舊過時與價值
6萬用藥與鎮靜劑:
  大眾休閒與虛偽的美好

第二部分:展望
7 造反有理:
  發明與創新
8 知識樹:
  設計中的生物學原型
9設計的職責:
  五種迷思與六個方向
10 環保設計:
  汙染、擁擠、生態
11 霓虹黑板:
  設計教育與設計團隊
12為生存而設計與依賴設計生存:
  總結

參考書目
索引

 

第二版序

  於一九六三~一九七○年間寫作的《為真實世界設計》一書,最早是由瑞典出版,且於更新部分手稿之後,再度於一九七一年在美國出版。本書在接下來的兩年中,分別推出了英國版本,以及德國、丹麥、義大利、芬蘭、南斯拉夫、日本、法國、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等國的翻譯版本。隨後,本書被翻譯為另外十二種語言,並成為全球最廣受閱讀的設計書籍。經過十餘年的時間洗禮,目前似乎是為本書增添新素材,反映不斷變化的世界與回應相對遲緩的一種專業,同時編修舊有素材,並進一步說明設計的社會、倫理角色的最佳時機。

  我不願回想一九六○年代末至一九七○年代初期那段時間中,由於《為真實世界設計》一書提及「生態」、「動物行為學」或「第三世界」等陌生的概念,因而遭到部分出版社拒絕的往事。另一方面,當時也是大多數人仍在提倡不受約束的成長概念,以及以與事實相反的美國平均年齡正在降低誤導大眾的《綠化美國》(The Greening of America)非常流行的時期。相反的,美國的女性權益、汙染、「高齡化美國」、大量的失業人口、汽車與鋼鐵業的大幅衰退,以及全球爭相邁向核融合核武末日等問題,在當時仍未受到大多數人的正視。

  當本書首次在美國出版時,書中的概念遭到了嘲弄、取笑,甚或設計機構的猛烈抨擊。某一本專業的設計雜誌曾經刊登一篇書評,將包括提高節能效率、帆船與輕航空器的復興,以及研發替代能源等部分書中提出的建議,稱為「有氣質的白日夢」,並斥責本書是「攻擊底特律,並夾雜著對少數民族烏托邦式關心」的著作。我不僅被迫離開在美國參與的專業組織,當龐畢度中心策劃美國工業設計展時,我的專業協會更曾經威脅龐畢度中心,表示如果其中包含任何一項我的作品,協會便將抵制該次展覽活動。書中介紹的錫罐收音機,則受到最多的嘲諷,並為我贏得「垃圾桶設計師」的稱號。

  另一方面,《為真實世界設計》在大部分的歐洲書店裡,往往同時與另外兩本著作並排陳列──艾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所著之《未來的衝擊》(Future Shock),以及我的好友福瑞茲.舒馬克(Fritz Schumacher)撰寫的《小即是美》(Small Is Beautiful)。這三本書有一個重要的共通點,托夫勒雖然清楚地描繪出不斷變化的未來,以及人類該如何與變化和平相處,卻無法完全掌握改變日益機械化人類可能性的精髓,亦即匈牙利裔的英國作家亞瑟.柯斯勒(Arthur Koestler)所謂:「……一個變動的環境將要求更靈活的行為,並扭轉其機械化的趨勢。」舒馬克對此一論點的見解則更為清晰,同時,他也贊成我所提出的「大而無當」的論點。

  對人類而言,災難或許是我們的最佳學習方式。底特律正在高失業率中掙扎,而由於連續三次的石油危機、四個異常寒冷的冬天、兩次重大乾旱導致水資源的短缺、嚴重的洪災、全球性的能源短缺,以及一次嚴重的經濟衰退都已然成為過去,本書在過去的十三年中,終於逐漸受到包括美國在內的讀者所接受。除了一般消費者會購買本書之外,本書亦已成為設計與建築學院的必備書籍之一,同時也被許多大學用於人類學、行為科學、英語及工業管理等課程中。

  《為真實世界設計》此次的再版,除了徹底改寫部分的章節內容,同時亦更新了所有的章節,並增添許多新的素材。我決定保留許多在第一版時所做的預測,雖然部分在一九七○年時提到的事物,如今看來離譜得令人尷尬,但其他的預測卻在過去的十三年間發展為事實,因此,本書將就兩種結果分別進行討論。此外,部分我在一九七○年時所做的預測,例如更簡單的包裝、節能設備與替代能源、對生態的認知、帆船的復興(雖然現代的索具將由電腦加以操控)和輕型航空器的再次崛起等,目前正即將成為事實,卻仍有部分預測有待落實。我對美國汽車產業的預測不僅成為事實,更對底特律數以百萬計的從業人員,以及他們傲慢的老闆造成災難性的後果,然而,有關住宅方面的預測卻尚未出現類似的反思。我們已經學會將大型房車視為耗油量大的車種,同樣地,我們也必須學著將自己的家視為浪費空間的場所。隨著暖氣和空調所使用的能源價格不斷提升,大型住宅、玻璃帷幕牆面,或者使用頻率極低的客房,都不再符合經濟效益。

  此次再版保留了初版時所使用的原始照片及圖表,在某些情況下也以新增插圖的方式,加強說明特定的論點。同時,我將讀者的注意力集中在針對設計撰寫的修訂定義上(參見第一章),而參考書目的部分亦隨之更新並擴大了涵蓋的範圍。

  我在一九七一年時遷居到北歐並且在當地工作,其中又有好幾年的時間,由於工作的緣故長期在發展中的各國旅行。我在初版中對第三世界所寫的許多設計方案,如今看來雖然顯得有些幼稚,我仍決定將部分意見予以保留,因為這些看法反應出十多年前許多人對較貧窮國家,抱持著近似於施恩的觀點。當我們反對殖民主義的鬥爭與剝削時,包括我本身和其他人在內,卻沒有察覺到自己能從那些接受我們指導的地區,「學習」到多少寶貴的知識。雖然由年輕的北歐設計師在奈及利亞設計建造的大量住宅,並不實用也無人使用,但這些年輕人卻因此學習到住宅的型態在因應大家庭及發展鄰里關係,或是鞏固社會關係以建立堅定而長久的社區連結等層面的重要教訓。在地球北端的富裕國家與南端的貧困地區之間,擁有的是一條雙向道,我們很欣慰地得知,第三世界國家的設計師有能力在不受只逗留兩週的「專家們」的干涉下,自行解決當地面臨的問題。

  某些驚人的事實依然存在,其中包括第三世界國家的人口,是已開發國家的三倍以上。這些國家人民的平均收入,還不到富裕國家人民的十分之一,而他們的壽命亦只有北方人的一半。相較於已開發國家在公共衛生上每一美元的人均支出,這些國家只能花三分錢,而北方在教育方面每一美元的人均支出,在第三世界則只能達到六.五美分。然而即使是這些赤裸裸的統計數字,也依然不足以描述肆虐於貧窮國家兩億六千萬人口生活中的疾病、營養不良、飢餓與絕望。

  生活在技術發達地區的人們,通常會基於兩種理由協助那些有需要的人,原因之一涉及我們的自身安全,而原因之二則與道德有關。

  以安全為出發點的首要考量其實是錯誤的,擔心超過三十億人會在我們的家園攻擊我們,並以全球為範圍重演一九六○年代的貧民暴動,是一種十分荒謬的想法。因為即使是對最發達的國家而言,現代戰爭的代價都顯得過於昂貴。

  除此之外,有部分人士對近年來自尼加拉瓜、海地和越南等地的移民感到擔心,實際上卻是害怕數百萬人將會從貧窮國家向北遷移。這種以「安全」出發的論點,與第一個論點犯了相同的錯誤,因為無論是生活在貧困或富裕國家的人民,都與自身所處的土地及文化擁有各方面的連結,成為陌生社會中的異鄉客對一般人而言,並不能構成強大的動力。

  另一方面,協助貧困國家確有其倫理與道德上的原因。就實務面而言,一個因更便捷的航空運輸及全球化即時通訊而日漸縮短距離的世界,無法負擔忽視全球四分之三人口的疾病、飢餓或死亡所必須付出的代價。協助貧困國家的倫理觀點非常明確,我們都是同一個地球村裡的公民,因此有義務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然而,如何運用我們的哲學和道德論據,支持南北間不斷擴大的經濟差距,卻是個迫切且複雜的議題。我們已經明白,透過金援或提供食物、用品給未開發國家的方式並不可行,而整批輸出「可立即投入生產的工廠」或「即時技術專家」的方法亦不實用。蘇聯援助中國的經驗、美國在伊朗的發展計畫、中國對坦尚尼亞的協助,以及古巴對安哥拉的干預等等,不過是足以驗證此一論點的少數案例。

  大量外資的介入並沒有解決印度的貧困,相反地,「缺乏」外資的援助卻為中國帶來了正面的效果。一九五六年時,毛澤東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提出「自力更生」的政策,其影響不但遠及社會改革層面,更改變了人民的意識形態,並延伸至教育層面,同時發展出自主性極強的分散式解決方案。

  那些大聲疾呼尋求援助的「貧困」國家,大多存在著一個奇怪的悖論,亦即這些國家往往擁有豐富的物質資源。他們居住在自然資源豐富的南半球,並擁有各種替代能源,因為赤道以南不僅是最適合運用太陽能發電的區域,同時也擁有地熱能、生質能轉換,以及各種替代性的燃料(巴西境內將近百分之八十的車輛,即是以甘蔗榨取出的酒精做為燃料)。由於沙漠地區的晝夜溫差最高可達四十度,因而成為最有機會發展以熱傳導為基礎的能源的區域,此外,南半球也擁有可預測的熱帶降雨,以及最強的風力。

  對發展中國家提供援助的方式,容易造成仇恨者對依賴他國產生殘障的感覺,因此我們需要透過雙向合作,以強烈限制貧困國家對金融及系統的依賴等方式提供援助,然而來自雙方的嚴謹重新評估卻始終未曾出現。外來者雖然能為節育提供教育與藥理上的協助,但有效的人口控制仍有賴個人意志的實踐,換句話說,自力更生是每個人必須親身體驗的一種基本訓練。

  另一方面,我們也能從發展中國家的生活型態、小規模技術、素材的再利用與再循環,以及更親近的人與自然關係中,學習到許多事物。同時,非西方醫學與社會組織等領域,也都是值得共同探討的課題。

  蘇聯、美國和日本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試圖藉由出售與植入自身既有發展的方式,援助其他的貧困國家,然而那卻是個錯誤的選擇。美國和俄羅斯同樣經過多年在身分建立、教育和自力更生等方面的努力,才能發展到如今的階段,換句話說,「你不會將上膛的手槍交給小嬰兒」的陳腔濫調,最適合用來形容這種狀況。將一間完全自動化的工廠,交給一個只有未經訓練的勞工、以勞力密集經濟為主的國家,或是將搖滾樂電視臺和星際大戰電動遊戲,介紹給一個尚無文字的社會,都是毫無意義的行為。

  過去十三年以來的經驗,讓我明白第三世界已經對自主和自力更生等概念有所認知。雖然「當權派」及其馴養的專家們,和一小群曾經在國外接受過訓練的權力階級,仍然期望得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的援助,但居住在第三世界農村中的人民、農夫、勞工、設計師和改革者們,卻已逐漸了解貧困並非命運,而是一種可以解決的挑戰。

  本書最初的題詞,「獻給我的學生們,感謝他們教導我的事」如今仍然適用。然而,我想同時將本次的修訂版獻給在巴西、喀麥隆、查德、哥倫比亞、格陵蘭、瓜地馬拉、印尼、墨西哥、尼日、奈及利亞、巴布亞紐幾內亞、坦尚尼亞、烏干達和南斯拉夫等國,曾與我共事並向我證明貧困是創新之母的設計師、建築師、農夫、勞工、青年和學生們。同時,這些案例亦將貫穿本書的各個章節。

  發展中國家及所有其他國家的人民必須共同合作,以新科技結合簡單且小規模方案的形式,促使分散與以人為本的發展方式成為可行之舉。包括開發中國家的貧困人士、富裕國度中的貧困與殘疾人士,以及所有其他必須在選擇人類製造並使用的工具、系統和工藝品時做出明智抉擇的人在內,形成了一個全球性的顧客群。這項工作的挑戰,在於共同探索適合本世紀最後幾年的所有功能,而從對美感、文化和各種替代設計方式間交互作用如此激勵人心的探索中,亦將會形成一種嶄新且感性的儉樸生活型態。

檳城(馬來西亞)-英國德文郡達廷頓霍爾-波哥大(哥倫比亞)
一九八一~一九八四

 

內容連載

1什麼是設計?功能複合體的定義

全人類都是設計師,無論何時,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幾乎都跟設計有關,因為設計可說是人類一切活動的基礎。任何為了達成某種期待且可預見的結果而進行的計算與規劃,都將構成設計的過程,且因設計是生活最首要的基礎,任何試圖將設計獨立於外,使其成為單一個體的做法,亦將違背此一事實。設計是寫下一首史詩、製作一幅壁畫、繪製一幅傑作,或譜成一首協奏曲,但設計同時也是打掃並整理辦公桌的抽屜、拔掉一顆蛀牙、烤一個蘋果派、選擇支持草地棒球賽中的某一隊,以及教育一名孩童。

「設計是為了促成有意義的秩序,因而採取的有意識且直覺性努力。」
直到最近幾年,在我對設計的定義中加上「且直覺性」的字樣,才開始顯得十分重要。有意識雖然意味著智能化、思考、研究與分析,但我對設計所下的原始定義中,卻缺少創造過程中的意識/感受部分。不幸的是,直覺本身很難被界定為一個過程或一種能力,但即便如此,它仍然對設計具有深刻的影響。唯有透過直覺性的理解,人類才能在沒有察覺的狀況下,發揮從潛意識、無意識或前意識等層面蒐集到的印象、概念與看法。設計時透過直覺性推理獲得的「方法」,雖然無法立即轉換為分析結果,卻能夠藉由實例加以說明。研究去氧核醣核酸(DNA)的沃森(Watson)和克里克(Crick)兩人直覺認為,去氧核醣核酸這種長鏈聚合物的基礎結構,將會以最優雅的螺旋結構展現自己。他們以這個直覺為出發點,開始進行去氧核醣核酸的研究,而他們出於本能的預測最後終於獲得回報,去氧核醣核酸確實擁有螺旋結構!

當我們在發現一扇玻璃窗上的雪花結構、完美的六角形蜂巢、葉片結構或一朵玫瑰構造中的秩序時感到欣喜的舉動,反映出人類對固定模式的關注。為了了解不斷變化且十分複雜的人類生活,我們不斷嘗試尋找其中的秩序,而所得到的答案是,人類往往會透過基礎生物系統,以無意識或潛意識的方式給予不同回應。人類欣賞自然事物的原因,在於我們發覺了其中的經濟意涵、簡樸、典雅,以及基本的正確性。然而,自然界中這些充滿豐富圖案、秩序和美感的樣板,卻並非人類決策下的產物,更遠遠超越人類所能定義的範圍。雖然我們能將這些事物與由人類創造的工具或工藝品並稱為「設計」,但這種做法卻扭曲了真正的議題,因為我們眼中所見的自然之美,往往是人類並不了解而將之歸納為過程的事物。我們欣賞帶有紅、橙色調的美麗秋葉,然而令我們著迷的色彩,卻來自楓葉逐漸崩解、死亡的過程。鱒魚的流線形體態,或許能為我們帶來美感上的滿足,但對鱒魚而言,它卻是一種提高游泳效率的手段。我們在向日葵、鳳梨、松果,或葉片沿著葉莖任現螺旋生長等模式中所察覺到的深刻美感,可以透過費氏數列(Fibonacci sequence),亦即每個數字都相當於前兩個數字的總和加以解釋(以數字表示則呈現1,1,2,3,5,8,13,21,34……的排列方式)。但對植物而言,採取這種生長形態的目的,卻在盡可能擴大葉片的日照面積,以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同樣地,不僅只有人類認為孔雀尾部的羽毛很美,對母孔雀而言,公孔雀的尾羽更具有吸引力,但它卻同樣是種內選擇的結果。再進一步探究可以發現,以孔雀的案例而言,這種競爭方式甚至可能造成物種的滅亡。

一堆硬幣的隨機排列雖然也同樣欠缺意圖,然而如果我們根據硬幣的大小形狀加以移動和排列,亦即將我們的意圖施加在硬幣上,就有可能使硬幣產生某種形式的對稱排列。年幼的孩童、罕見的未開化民族,以及大多數的精神病患者,由於對稱排列系統的易於理解,因而十分喜愛這種系統。然而,繼續移動硬幣將會產生無限組非對稱的排列形式,這些形式需要更老練的參與者,以更深入的方式介入其中,才能獲得觀眾的理解與讚賞。雖然對稱與不對稱設計的審美觀不同,但由於兩者的基本意圖明確,因此都能隨時為觀眾提供滿足感。然而,那些介於對稱與不對稱間,屬於兩者邊緣的形態,卻無法凸顯設計師的意圖。這一類的「臨界案例」,由於充滿了模糊性,因此容易造成觀眾的不安感。雖然硬幣的排列方式可以產生無數令人滿意的組合,其重要之處卻在於即使其中某些組合看來較其他組合出色,這些組合仍不是唯一正確的設計方式。

根據定義,為解決問題而存在的設計雖然無法找出唯一的正確解答,卻能找出包含某些「更正確」,以及某些「更錯誤」的答案在內的無數解答,因此在一片木板上移動硬幣,也算是一種設計行為的縮影。換句話說,任何設計解決方案的「正確性」,都將取決於我們賦與特定排列中的意義。
設計必須有意義。而「有意義」一詞,亦取代了供靈感枯竭之人在面對畢卡索的名畫〈格爾尼卡〉(Guernica)、美國知名建築師法蘭克.洛伊.萊特(Frank Lloyd Wright)所設計的流水山莊(Fallingwater)、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曲》(Eroica)、知名作曲家史特拉汶斯基的《春之祭》(Le Sacre du Printemps),以及喬伊斯(Joyce)的文學名著《芬尼根守靈夜》(Finnegan’s Wake)時,更便於使用的「美麗」、「醜陋」、「可愛」、「令人厭惡」、「魅力四射」、「寫實」、「晦澀難解」、「抽象」或「很好」等語義上的表達標籤。上述文字,全都是人類用來回應有意義事物的詞彙。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28
    $140
  2. 二手書
    32
    $160
  3. 二手書
    54
    $270
  4. 二手書
    58
    $290
  5. 新書
    79
    $395
  6. 新書
    85
    $425
  7. 新書
    88
    $440
  8. 新書
    88
    $440
  9. 新書
    9
    $450
  10. 新書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