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松浦彌太郎不太一樣的思考
「松浦彌太郎」這個日本人名,在過去十年中,逐漸進入我的生活意識中。
我先是二○○二年在東京旅行時,在年輕時(一九八四年)曾短暫居住的中目黑地區發現了一家有意思的舊書店「COW BOOKS(乳牛書店)」,松浦彌太郎即為這家書店的主人;之後我透過閱讀《最糟也最棒的書店》、《旅行的所在》,得知了作者松浦彌太郎奇特的人生經歷與不太主流的生活思想,也使我對他產生了相當親切的好感。
為什麼說親切呢?因為曾經在高中休學、以同等學歷考大學的我,對高中未畢業就遠赴美國各地流浪闖蕩的松浦彌太郎,自然會有種我們年輕時候曾經相似的感覺。我們都有過反體制、反權威、追求自由、獨學的青春年代。
松浦在美國,找到了從賣舊書、舊衣、舊雜貨來養活自己的自由工作。後來他專心賣舊書,他曾說:「是因為賣舊書除了收入外,還可以獲得知識,是比較理想的求生方式。」這種追求理想而不光是利益的存在感,成為松浦彌太郎核心的人生哲學。
我定義松浦彌太郎是日本泡沫經濟崩解後,反省世代的象徵人物。首先在日本經濟最浮華的一九八O年代,流行的是連電器都可用過即棄的不惜物思想;當時的松浦卻已經從路邊擺攤到跑單幫地賣舊書。而在日本經濟開始陷入二十年大衰退的一九九O年代,松浦先後成立了專賣舊雜誌、專業書籍的公寓書店和貨車書店;一直到二○○二年成立「COW
BOOKS」,以及為文學雜誌、旅遊雜誌撰寫專欄、出書,再到二○○七年接手日本老牌的《生活手帖》雜誌的總編輯,松浦彌太郎做的都是經濟衰退期中具有思考反省意涵的工作。
回首松浦過去二十多年的工作,都不是日本二戰後主流的中、大型企業的模式與思維。中、大型企業的工作價值是競爭至上,強調只有工作、沒有生活的過勞價值,崇尚犧牲個人、完成組織的工蟻精神。松浦的工作價值卻是以熱情為出發,把好玩的生活轉化成工作的創意,重視個體的自由與真誠,不必犧牲小我而完成大我,而是提升小我來為大我服務……從松浦創造的工作模式,我們看到了如今世界已開始重視的微型企業與社會企業的理想價值。
很高興看到了天下雜誌日本館即將出版的、松浦彌太郎就他自己的工作方式與信念寫就的《思考的要訣》一書。不同於我對松浦徬徨少年時反抗體制的親切感,如今看中年後的松浦對工作與生活的反省,讓我更有將心比心的共鳴。
松浦彌太郎在這本書中想要傳達的溫柔與善意,完全不同於一般談思考創意、企劃草案、人際溝通、時間管理等MBA工作術的書籍。松浦彌太郎關心的根本不是工作帶來的功利與效率;不是工作如何成就人,而是人如何成就工作,因此人的想像、信念、智慧才是推動工作的驅策力,而不是工作為人的慾望與野心服務。
我約在四十歲時回到台灣,就在松浦彌太郎開始寫這本書的年紀,我也開始面對人類如何透過工作以自我提升,以及透過更為提升的自我來完成工作的理想和服務更大的社會意義等等,我在這本書中看到許多引起我共鳴的共識與感動、啟發我的思考和信念。松浦彌太郎在書中想表達的,既不是天馬行空的創意,也非追求成效的管理,而是經過沉澱、反省、轉化的工作智慧與人生哲學。讓我們來看看書中精彩的智慧語錄吧!
例如:當創意浮現時,要去觀察山、川、海、森林或草原等大自然。向自然詢問,這是不是一個無私的,不隨波逐流的純粹創意?
例如:想像也和為人著想相似。想像這份工作,對對方來說是可喜的嗎?這份工作影響所及的人們,會幸福嗎?這份工作對世間有所助益嗎?
真的很開心看到談工作的書不再只是唯利是圖,也很感動松浦彌太郎寫出工作不只是為了自我成就(Self-Made),而是為了自我轉化(Self-Transform)。工作可以是和更進化的自我、更有意義的社會、更高的生命目標。聯結的平台。
韓良露
(本文作者為南村落總監)
推薦序
善用思考的要訣,活出最美好的生命
在入夏時節,守仁接到《天下雜誌》日本館出版部莊總編輯的邀請,要為松浦彌太郎(Yatarou Matsuura)的新作《思考的要訣》寫推薦序。讓自己既感榮幸卻又不斷思考這次奇妙的機緣是「為什麼、什麼、到底是什麼呢」。
●為什麼?
守仁經常在網路上,或是各類型讀書會及公益講座中,分享許多新書或新觀念,為的是想要透過團隊學習以及做中學、事上磨,將自己從好書、好電影、好的藝術作品或是很特殊的人生遭遇中萃取出來的菁華重點,進行反思後以及實踐後的心得分享,試圖讓自己以身作則的經驗,能夠自助助人,發揮正向影響力。也許是因為守仁實踐了松浦彌太郎所講的「做一個凡事思考的人,而不是無所不知的人」,以及守仁也有做到他所呼籲的「確保一天兩次的『思考時間』」,讓守仁在讀書會領域有不錯的經驗及人脈,才連結到此次寫推薦序的機緣。
●什麼?
守仁研讀了莊總編輯寄來的書稿後,了解了整本《思考的要訣》的主要宗旨就是讓讀者能夠在社會運作及發展的系統之中「成為一枚齒輪」。作者指出:「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該學些什麼?我認為,其中之一就是『思考的要訣』……而『思考的要訣』,也可以說是『讓自己在某件事情上成功的原理或原則。』只要工作方法的基礎,也就是『思考的要訣』穩固了,便能配合每天發生的事情,彈性地採取最好的對應。」
作者分別用了五個章節介紹了「思考術」、「想像術」、「溝通術」、「時間管理術」及「超越國界術」。真是既精采又實用!讀者可以依序閱讀,也可以挑選自己最有興趣的章節閱讀。守仁建議您可以採取下列步驟進行反思(Reflect) :
1. 思考能夠啟發您的某一種方法或新觀念,帶來給您怎樣的感動?這樣的感動會讓您想要做怎樣的改變?
2. 想像這個改變已經發生而且做到最好,可能會為您帶來怎樣的效益或幸福感?
3. 為什麼這種效益或幸福感對您的生命如此重要呢?
4. 為了真正得到這種效益與幸福感,您接下來可以做的下一步可執行步驟會是什麼?
5. 我拿怎樣的衡量指標來確認自己持續在正向改變的進程中不斷自我超越?
6. 在這旅程中,有沒有任何典範人物有類似的成功經驗,是我可以學習或模仿或連結的?
7. 我如果因此而自我超越並有所成就與經驗時,我想要以怎樣的方式回饋這個世界?
各位讀者也可以像我一樣,在閱讀完松浦彌太郎的每個章節後,發展出屬於自己的「思考的要訣」。
●到底是什麼呢?
那麼,每一次的深度思考,到底是什麼呢?有沒有更深層的意義呢?
有的!守仁認為那就是為了讓自己的生命「有意識地進化( Conscious Evolution)」。這個觀念是來自於芭芭拉.胡巴德女士(Barbara Marx Hubbard)
所提出的,「有意識的進化是人類歷史進展至今所精確呈現、以處理人類所面對新情境的世界觀。它是一個願景與方向,以幫助導引我們通過轉換時期,以使人類的演化邁向下一階段。愛因斯坦曾告誡過我們,人類無法以產生問題的意識層次來解決他的問題。所以我們需要一個能夠解決問題的新的意識層次。」
恭喜所有的讀者,松浦彌太郎在這樣的年代中,對這個世界貢獻了這本《思考的要訣》,恰巧可以提供每個人透過每日有系統地精益求精自己良好的思考習慣,而提昇自己的思考意識層次,擴大自己的視野格局,提昇工作的績效水平,更可以突破個性舊習的限制。
守仁誠摯推薦您松浦彌太郎的這一本好書,它是一座協助我們思考能力向上躍升的橋樑。也許,在您善用其中要訣、不斷提升生命意識層次後,您會與守仁一樣,聽到神聖的召喚(calling),找到您的生命北極星,開始透過不斷的知行合一、學用並進,活出您生命中最美好的貢獻,讓自己、讓群體、讓整個世界更美好!
嚴守仁
(本文作者為善方生醫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北極星知識工作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