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沒有驕寵兒:認識被溺愛症候群,心理學博士教你正確愛孩子
- 作者:梅姬.曼門
- 原文作者:Maggie Mamen
- 譯者:朱浩一
- 出版社:大好書屋
- 出版日期:2013-05-29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248330X
- ISBN13:9789862483305
- 裝訂:平裝 / 256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常會發現孩子所聽到的,跟自己原本想說的有些出入,
而問題就是從這裡開始!
心理學博士教你認識「溺愛」與「真正的愛」
正確選擇自己的教養方式
即使一開始的教養方針沒問題,但因為家長疏於時時注意,而使得親子關係失衡,在最極端的情況下,孩子將錯誤的訊息誤當成正確的,並對此深信不疑,最終將導致偏差行為。
當你發現有以下的情況時,請立即購買這本書!
「養成驕寵兒」的家長特質及孩子行為:
家長特質:
□努力想成為一名好父母,十分關切孩子的心理健康,並盡可能讓孩子快樂、舒適善於關懷,並為孩子付出所有心力。
□選擇以孩子的想法為出發點的教養方式,因為他們相信這樣能使孩子獲得最多的福利與自我認同。
□認為強加在孩子身上的行為限制,會阻礙他們的發展與自信心的培養,對限制孩子懷罪惡感。
□認為孩子有權決定,並選擇自己想要的。
□付出無限時間、金錢、力氣、支持,並相信自己是個好爸媽。
□不會利用父母的權威來管教孩子,因為他們覺得這樣做是不適當的。
□避免讓孩子不開心、丟臉,或是有罪惡感。
□發現自己很難,或根本沒辦法對孩子說「不」。
孩子的行為:
□對自我權力有極度膨脹的錯誤認知,強烈認為周遭的人都該服侍他,相信地球是繞著自己旋轉。
□對負面情緒的忍受度很低,尤其是沮喪、失望、無聊、延誤,及被拒絕;會用發飆、狂怒、不當言詞,或暴力來表達自己的不滿。
□為自己的行為找藉口,把過錯推到他人身上,並希望有人幫他們「搞定」所有問題。
□不願意、也無法正視自己的行為對他人造成的影響,缺乏同理心,很難對自己的行為感到內疚或是後悔。
□總是想成為焦點,不單是父母的焦點,更是所有人的焦點。得到的愈多,需要的也愈多。
□離開家門後,無法順利適應環境的要求,特別是在學校,因為他們不知該如何建立良好的社交關係,也不懂得尊重師長。
□經常且不定期地陷入自怨自艾、憤怒、焦慮,或情感上的脆弱,難以自我認同。
□符合行為或心理失調的基本要件,但觀察孩子生理、心理、發展、基因,或其他本質時,卻找不出病因。
當孩子主動、自發地對某個行為持續做出同樣的回應時,體內會更容易產化學反應,而隨之產生的連動,可能導致大腦將此行動設定為「本能」,父母應該在孩子的行為模式發展成本能前就出手干預,而非繼續用同樣的方式教養孩子,更不該輕易地用流行趨勢、心理健康,或人道主義等理由去放任這些情形。
二十多年臨床經驗的心理學博士梅姬?曼門,專業分析種種教養難題,帶領你認識孩子的內在想些什麼,讓父母從一個個案例中,分辨出驕寵兒與心理疾病的孩子之間有什麼不同,並傳授十種有效的教養方法,讓父母在愛護、養育孩子,及維持父母的權威與敬重之間,找到一個有力的平衡,引導父母突破盲點,找出問題根源,用智慧愛孩子!
本書特色
★有趣生動的實例,讓你了解孩子的行為只是「壞習慣」還是真的生病了?
★實用清楚的表格,簡單比對,就能發現自己犯了哪些錯、孩子符合哪些徵兆?
作者簡介
梅姬.曼門(Maggie Mamen)
曾為兒童醫院醫生,目前在大學教授特殊兒童與兒童發展課程。是充滿活力的母親,也是以幽默著稱的臨床心理學博士,與許多孩子及家長共事二十多年。深入兒童、青少年的內心,從日常生活中探究家庭問題的成因,尋找親子關係的平衡。
活躍於雜誌、電台與電視節目,倡導父母與教師對孩童的權利與倫理,帶起一股反思風潮。另著有《誰來當家?》及《開懷、珍愛與極限:一輩子的養育之道》。
譯者簡介
朱浩一
生於萬華,現居板橋。興趣是電影,休閒是買菜跟做飯。喜歡蔡明亮、金基德、北野武跟關東煮、大滷麵、椒麻雞。近期正在籌備自己的第一本書,翻譯作品有《英國家長這樣提升孩子大腦力》(大好書屋)。
PART I 孩子被過度溺愛?還是生病了?
§1. 愛孩子,你做對了嗎?
§2. 驕寵兒是這樣養成的
§3. 被溺愛症候群
§4. 憂鬱症
§5. 焦慮症
§6.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
§7. 行為失調
§8. 學習障礙
PART II 成人的應對方式:如何關懷?如何預防?
§9. 預防勝於治療
§10. 找回秩序的第一步──打破寵溺循環
§11. 父母的重要性
§12. 專家的目標與所扮演的角色
§13. 學校老師與驕寵兒
§14. 十種不用棍子的管教法
尾聲: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前言
過度愛孩子的下場
我們太愛孩子了嗎?當孩子崇尚物質,隨心所欲,且佔據我們所有時間與精力時,我們真的會因為太愛孩子,而對他們的脫軌行為視而不見嗎?當他們的心理出現障礙,行為偏差,無法被學校、社會大眾接納,甚至無法擁有一段穩固的感情關係時,我們真的會因為過度寵愛孩子而視若無睹嗎?
抬頭看看周遭吧!在超市、教室、候診室、其他公共場合──你會發現這是一個事實──寵愛孩子不局限於任何地點,隨處可見。
似乎是時代造成的,也反映出一個社會趨勢:二十世紀前半的管教方式是由父母主導,而現在流行的是孩子主導的教養方式,就像是棟地基鬆動的大樓,我們的家在最上層,搖搖欲墜。
我們生活在一個以子女想法為出發點的社會。孩子們的願望與渴求,漸漸被排在第一順位,重要性甚至超過婚姻或家庭的和諧、經濟狀況的考量、父母的精神壓力、日常的噓寒問暖、恬靜的娛樂方式、對長輩的敬重,及我們所熟知的常規。
由於媒體、廣告的鼓吹,再加上某些心理學家、社工人員、精神科醫師、小兒科醫師的推波助瀾,賦予了孩子掌舵的權力;因此家長再也無法保證,自己能為孩子打下身心健康的基礎──睡眠、充足的營養、運動、新鮮空氣──他們並不是不了解這些元素的重要性,也不是因為沒有能力提供。
他們躊躇猶豫,是因為孩子不認同他們的想法,他們也擔心會傷害孩子的自信心;對孩子說「不」,被許多父母解讀成「殘忍」、「嚴酷」或過度威權主義。他們被潮流洗腦,認為強迫孩子接受任何不想要、會讓他們不開心,或不合他們意的東西,就等於是虐待孩子。
善良的家長們迎合孩子的每個心血來潮,且主動抗拒身為父母的責任──對孩子說「不」、規範他們的行為舉止、讓孩子明白責任與義務,及教導他們道德、社會規範、價值觀,及家庭的重要性。
孩子們不知道如何主動面對問題、如何發揮創意排除問題;更不知道如何待人接物及培養責任感。更別說當面對壓力、挫敗感、失落感時該如何自處,並轉換、接受自己的負面情緒。因為,他們是在寵溺中長大的。
本書所論述的不只是那些深愛孩子、永遠把孩子放在第一順位、且賣力工作,只為了供給家庭成員一切的家長們;也提到學校老師、心理諮詢專家所扮演的角色;及目前的全球性潮流:提倡、支持、鼓勵讓孩子主導教養方式,視醫院的診斷書及藥物治療為家長解決孩子問題的萬靈丹──在此種文化下長大的孩子,將因此置身險境,甚至為整個社會帶來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