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issue 0:黑夜之後

what. issue 0:黑夜之後
定價:450
NT $ 140 ~ 522
  • 作者:Nico Tang
  • 出版社:三聯
  • 出版日期:2013-03-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620433823
  • ISBN13:9789620433825
  • 裝訂:平裝 / 184頁 / 8k / 26.5 x 37.9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創刊主題:黑夜之後
  慾望都市。人間世代

  在白天裡,你會看到城市的生產力和競爭力。但到了晚上,你看見的卻是城市的創造力和生命力。如果白晝代表規矩,黑夜象徵慾望,那麼城市最真實的一面必定屬於夜晚。因為日落之後,人們的生活才正式開始。

  香港作為一個不夜之城,每一個晚上都仍然充滿了活力。然而,究竟是什麼人在背後推動著這個城市在日落之後繼續保持艷光四射的熱鬧和多姿多彩的生命力?又,黑夜對於我們的生活究竟有什麼意義?在黑夜降臨之後,我們究竟在做什麼,以及為什麼要做什麼?我們將會嘗試透過時間、空間,和人間這三個部份去觀察,屬於黑夜之後的香港,及其所構成的獨特畫面,和潛藏有背後的各種故事。

作者簡介

Nico Tang 主編

  《what.》生活文化誌,是一本從未見於香港本土出版界之跨界刊物。每期只以一種生活風貌為主題,從文化、歷史、工藝、人物、文學、插畫、影像、多媒體等類型創作引入主旨,集合雜誌之多元廣泛,及書本之精緻深厚,著重以人為本的精神,為讀者帶來全新的閱讀體驗。

  《what.》的理念,是希望能夠在這個過度追求物質享受、充斥著消費主義的虛浮時代裡,提出這一種講究內在修為的生活態度,並嘗試加入當代的時尚元素,更多面向地引領及啟發讀者進行對生活的更多想像。

  同時透過雜誌、網站、Apps,及各類活動,我們會聚集來自兩岸三地的當代創作人,透過與他們的不斷合作,便能讓《what.》由單純一本雜誌,變成一個具有影響力,而且更好玩,更有趣,更年輕的創意分享平台。

 

目錄

about what.:BOOK&ZINE  6

Chapter One:黑夜都市  8
愈夜愈美麗     10
不夜舞台:有燈就有人  14
不夜印象:香港舊時夜生活 20
不夜形象:這一夜電影在街角迴盪  28
不夜意象:香港不夜城  32

Chapter Two:黑夜解放  36
Night out Chill out    38
日與夜      40
文藝在鬧市:唐三   56
在工廈暗中作樂:Hidden Agenda 60
街頭巷尾烏托邦:德昌里  64
黑夜,帶一瓶威士忌去目的地 68
黑夜人間:那夜我們站在酒館外聊天 74

Chapter Three:黑夜世代  78
Beijing:Nocturne    82
獨音小康年代紀    90
玫瑰樓北漂記    93
Hong Kong:Enthusiasts   94
Taipei:Special Invaders   106
在大街上我們嬉戲之必要  112
我的地下社會    116
我的地下社會2013   117
不是後記,是前傳:專訪夏永康 118

Chapter Four:黑夜想像  122
大空想家     124

Chapter Five:黑夜美學  132
靜謐的時光     134
五感黑夜。眼:翻書觀映午夜長 138
五感黑夜。耳:午夜歌單   140
五感黑夜。鼻:香薰療癒魔力  142
五感黑夜。舌:自家深夜食堂  144
五感黑夜。身:Pamper yourself  146
黑夜傳說      148
黑夜奇聞2013     154
黑名單100      156

What’s the story:Closed for the Night   162
Contributors    164

SPECIAL CHAPTER:黑夜靈感
十七歲、富川市的晚上、紙香港、夜車、黑夜(上)之後(下)、Nuit、黑島、Night、終結之後開始、伏案、無名者、Moonrise

 

  「時刻已近午夜,然而維持生命的基礎代謝作用卻仍絲毫不衰退地繼續進行著。都市所發出的低吟,以持續低音存在那裡。沒有起伏、單調,卻蘊含著預感的低吟。從半夜到天空開始泛白的黎明時刻,那樣的場所在某個地方悄悄張開黑暗的入口。入口外面徘徊著有地方可去的人、沒地方可去的人。有目的的人、沒目的的人。想留住時間的人、想推動時間過快一點的人。他們也許是睡不著。也許是不想睡。」-村上春樹《黑夜之後》

  About what.
  BOOK&ZINE
  Text by Nico Tang

  時代一直在變。但人,其實沒有怎變。

  孝順父母不會變,尊師重道不會變,路不拾遺不會變,讓座俾老人家也不會變,仁義禮智信忠孝節勇和,統統都不會變。做唔做到係一件事,想唔想係另一件事,而我敢肯定大家都想。

  我相信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永遠存在著一份對真善美的嚮往。而對這份嚮往的追求,便是生命圓滿的開始。所以,即使人們的習慣會變,品味會變,生活模式會變,但總有些價值,總有些精神,總有些理念,你是不會想它變的。

  於是乎,在這個幾乎完全數碼化的年代裡,我們仍然堅持要把這本《what.》造出來,因為我們相信,《what.》的出現,將會是一件美好的事。

  沒錯,傳統的印刷媒體正不斷被數碼媒體淘汰。很多行家朋友,無論做報紙好、雜誌好、出版也好,都覺得印刷媒體的市場在數碼媒體的衝擊下變得愈來愈窄。可是,我覺得即使去到最後,數碼媒體始終不可能完全取代印刷媒體,因為有些美好的特質只能體現在印刷媒體上,例如是紙張的觸感、油墨的香氣、翻頁的聲音、舊書的手澤、永恆的存在等等,這些實在的感覺都是數碼媒體做不到的。

  所以,數碼媒體雖然令到印刷媒體的市場愈來愈窄,但倒過來說,這其實也是一個去蕪存菁的過程,甚至乎,整個出版行業因此而有了進化和提昇的機會。我想,最終那些資訊性的、功能性的、有時效性的、內容不夠好的、設計不夠美的印刷媒體,將會被完全電子化。而美麗的、動人的、具收藏價值的印刷媒體,則將會一直被實體化。因為每個人都渴望能夠實實在在地擁抱美好掌握美好。

  《what.》的理念,便是希望能夠成為這一種美好。

  可是,我必須說明,你手上的這一本《what.》,其實只是整個「what.」理念的一部份。我們認為美好的書將會繼續存在,也深愛著雜誌的鮮明個性,於是便決定二合為一將《what.》製作成一本書誌(bookazine),並以此作為「what.」的核心部份。我們堅持印刷媒體的特質,但又並不保守於舊時傳統,而是想更進一步地能夠與這個時代有一種互動,所以在書誌這個根本上,我們又同時發展了web和app。藉由新舊媒體的一起發動,揉合文字、照片、圖畫、影片、音樂、電腦特效,online/offline地,以最多面向的創作姿態,為大家拉闊閱讀的可能性。

  更確切地說,集合了書誌、web和app的「what.」,其實更像是一個platform。而在這個platform上,我們將會展示出香港的風格,香港的態度,香港的力量,和香港的精神。雖然,我們每一期都會邀請來自兩岸三地不同媒體的創作人,在這個平台上展示和分享他們的創意,但我們並不打算要將「中港台」強行放在一起,因為事實上每個城市的口味都不一樣,you can’t please all!如果北京人愛吃餃子,台灣人愛吃雞排,香港人愛吃雲吞麵,你以為將三種東西混在一起,三個地方的人就會喜歡嗎?

  所以,什麼「融合大中華兩岸三地」的口號,我在這十年內已經聽過不知多少次,但似乎從來都沒有人成功做到過。反而我們相信,作為香港人應該首先要做好香港事,然後把這件事做得夠精夠緻,其他地方的人自然也會懂得欣賞。我們甚至希望有一天,大陸人好,台灣人好,外國人也好,如果他們想了解關於香港的故事、文化、創意,及生活,想知道「what is Hong Kong」,他們都可以在「what.」這裡找到答案。我們就是只會做雲吞麵,你想吃的時候便來吃好了。

  P.S. 《what.》這本書誌將會率先和大家見面,而web和app則會稍後在四月中旬推出。確實的日期,敬請留意我們的facebook及新浪微博專頁。

 

內容連載

黑夜人間
那夜我們站在酒館外聊天
Text by 胡晴舫


夜晚是如此沉鬱。

縱使宇宙暫時失去光亮,城市依然閃亮刺目,耀如白晝,大街上許多人鼻樑上掛著墨鏡,好像他們對自己正一點一滴逐漸陷入黑夜的人生還不夠目盲,所以能對滿街瘡痍的道德垃圾仍視而不見。在這個雨要下不下的城市夜晚,地面潮濕,牆面死角各類黴菌快活地擴張地盤,空氣吸飽了水份,宛如一塊鐵板從空而降,壓得人們四肢沉重,舉步鉛重,頭頸抬不起來,個個垂頭喪氣。

就在前頭轉角的小酒館,你與我會面。你説,等一下,先別進去,讓我們在這裡站一會兒,露天抽根煙。因為你要跟我說件事。

你從口袋拿出皺成一團的煙盒,抽出僅存兩三根煙的其中一根,叼在嘴裡,眼角皺紋出現難得的形狀,一般定義下,那就叫笑紋。是的,你那雙時時裝滿憂慮的眼眸正在微笑。

路的盡頭是河。河流經過這座城市之後,便進入了海洋。此刻,夜風從河面有氣無力地推開水簾過來,又濕又冷,令人難受,你啪啦啪啦點不燃你的打火機,香煙吸不到火焰,反倒吸了大量濕氣,外緣包紙很快仿似浸過水,濕軟無比,包裹在裡頭的煙草跟著兵敗如山倒,好像淋了整夜雨的稻草堆,失去香氣,濕黏在一起,看起來髒兮兮。

你並不失望。你的眼眸仍在微笑。叼著一根沒點燃的煙,你要我聽你説。

誰都知道,注在這座城市需要一點錢。有錢,便是王;沒錢,就是屎。看看住在百畝公園附近的那些舊富新貴,清晨慢跑,晚間看戲,出入轎車,穿戴細軟,吃盡頂級美食,一張嘴刁到連礦泉水都懂得挑口味,每座客廳皆是燈火輝煌的私人宮殿,每隻狗均寵得像心愛的獨生子。要什麼有什麼,不要什麼也有。他們的眼神終日慵懶,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致。

至於那些聚集在地鐵另一端的窮人,幸運的話,在這些富人的家庭企業企業當個小職員,在他們的商店當個店員,去他們的工廠當個工人,朝九晚五,時常需要加班,忍受一百年前開鑿從此不曾升級的破舊地鐵系統,底下空氣污濁不流通,列車動不動無故停駛,害他們上班遲到,薪水遭扣;害他們回家太晚,親愛的孩子獨自在家發高燒,燒壞了腦子。他們的社區也有綠地,區區五十平方公尺面積,放進了兩座盪鞦韆,三把長椅之後,只能種植五棵樹。藥販子帶著他們的妓女混在公園,勾引他們無處可去只能四處晃蕩的青少年兒女。

夾在兩個社區之間,還有另外一群人,年輕一點,時髦一點,漂亮一點,有錢又不是太有錢,住不起高級住宅區,不敢窩在破落骯髒的貧民窟,便進駐舊社區,翻修便宜老樓,把他們喜愛的服裝店、小劇場和異國小吃帶進來,炒高地價,物價上漲之後,更窮的人便自動搬走。他們均擁有先進手機和手提電腦,全身上下全是當季流行,最喜歡逛街買東西,坐在咖啡店上網,去紅酒吧坐在高腳椅上,等著搭訕或被搭訕。自稱跟勞工階級是精神上的兄弟,卻從來不會同桌吃飯或聊天,時常溜去高級住宅區吃一杯富人的冰淇淋,在富人帶狗和孩子一道散步經過時,謙卑地讓道,朝那些金童玉女友善地微笑。

對第三種人來説,城市最有趣。當他們看見富人,彷彿看見一面映照未來的鏡子,令他們精神抖擻,充滿希望,畢竟他們與富人僅有一條街之隔,卻又自認比富人精神上更優越,道德更乾淨,因為金錢尚未腐化他們的靈魂;當他們看見窮人,暗自慶幸自己的幸運,工作不用捲袖子不必曬太陽,品味卓越,生活仍有餘裕講究細節,因而以為自己智性更高超,美學更無懈可撃。城市是他們的天堂。

還有那些新移民,新來乍到,不懂當地語言,還説著母語,身上欠缺正式文件,所以只能窩在幾條街坊,開些小店,每間都不超過兩張榻榻米大,有的僅有一條吧台,有的只開扇窗口做外賣,街面全是地攤。他們從不離開他們的地盤,別人也沒興趣涉入,懶得管他們。雖説城市是異鄉人的家鄉,他們卻是城市的異鄉人,説不同的話,吃不同的菜,甚至有不同的法條。比外國更外國。直到有天他們掙足了錢,送孩子上了大學,才會整家搬離。父母混進富人區、窮人區,而受了高等教育的孩子趕流行,跟藝術家一同住在倉庫改裝的現代公寓裡。

很好,這都很好。這是我們的城市,我們每天生活的現實。財富將一座城市區隔成四座不同的城巿,我們看似住在同一座城市裡,其實不然。出於自身城市人生的失望,我並不想聽。

你讓我等等。這不是你想描述的城市,這是個引子。耐心點,很快你就會講到重點。再次回頭去點燃你的香煙,這回讓你點著了。受潮的菸頭猶猶豫豫燒紅起來,發出濕木頭燃燒時噼哩啪啦的聲音。

噴口煙,天空終於落雨,雨水從高樓縫隙之間斜線劃過,一條一條宛如淺淺刀痕,切過你好不容易點著的煙頭,澆熄了一半,你像傻瓜弩起嘴唇,吸空臉頰,拚命鼓動肺葉。這根煙抽得極其狼狽。

你不在乎,你要繼續跟我説那座駐在你心頭的城市。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31
    $140
  2. 新書
    79
    $356
  3. 新書
    79
    $356
  4. 新書
    88
    $396
  5. 新書
    $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