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文
小時候,我最喜歡的日子是農曆三月初三,玄天上帝的生日。
每年這個時候,家鄉就會出現綿延數公里的遶境陣頭。陣頭裡有爸爸,大部分的時候扛神轎,有時兼差扮龜蛇。陣頭裡有媽媽,每年都抓著我們三兄妹一起鑽神轎。
家鄉的慶典是我最珍貴的寶藏之一,那裡面有我的父親、母親,以及回不來的童年。可惜的是,成長過程中,鮮少有大人告訴我,家鄉慶典的由來,於是我把它簡化成一種信仰。
不只是信仰,更是一種文化。臺灣是多元信仰的國家,擁有各式各樣的慶典。慶典是先民的智慧,一開始是為百姓消災,為人民祈福,但在舉辦的過程中,凝聚了村人的向心力,營造了地方的特色,最後甚至發展成觀光,帶來可觀的經濟收益。雖然慶典的時代意義不斷在變,但不變的是它們豐富了臺灣的文化,變成了臺灣最動人的一部分。
緣於此,四也出版公司找來一群優秀的作家,請他們針對臺灣的慶典,展開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大冒險,從三月瘋媽祖、平溪放天燈……一棒接著一棒,接力完成這套原創的慶典童話。除了原創的故事之外,這套書的繪圖也跳脫傳統,為每一個人物重新設計造型,保證讓讀者看到時驚嘆:什麼,這是媽祖?不會吧,那是土地公?
最有想像力的故事,最具創意的人物造型,傳遞的卻是臺灣最本土的慶典文化。
如果想知道更多的慶典,可以翻到最後的附錄。我們拜訪了當地耆老、文史工作者,搜集了第一手的慶典資料,將一個又一個熱鬧非凡,卻又意義不凡的慶典,原封不動的搬到你眼前。
從前,你只能擁有自己家鄉的慶典。現在,你可以擁抱臺灣所有的慶典。
作者序
媽祖婆的尋人啟事 陳景聰
在臺灣,媽祖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事蹟到處流傳,人們遭遇危難,第一個念頭便是祈求媽祖婆伸出援手。
媽祖婆很想照顧到每一個受苦受難的人,便找來千里眼和順風耳當助手,可是祈求幫助的人實在太多,祂仍然分身乏術,於是就在媽祖廟張貼徵人啟事:
事由:徵求「老二媽」人選
條件:手肘上必須有個鯉魚胎記
任務:擔任媽祖婆救苦救難的分身
徵人啟事張貼後,應徵者立刻擠爆媽祖廟,把擔任面試委員的千里眼與順風耳忙壞了。
「妳手肘上這條錦鯉是畫上去的,不是真的胎記。」
「妳的鯉魚胎記長在脖子上,條件不符。」
「你手肘上的確是鯉魚形胎記,可惜媽祖婆的分身必須是女的。」
兩人忙了一個多月,什神麼千奇百怪的胎記都看過了,卻找不到一個符合的人選。
媽祖廟門口天天大爆滿,我也擠在人群當中,想親眼看看媽祖婆的分身長什神麼樣。
「閃開!本姑娘有事情找媽祖婆幫忙。閃開!」一個野丫頭像切大餅一般,硬生生劃過人群。
信眾對她指指點點。
「本姑娘可沒興趣救苦救難!」她撩起袖子,露出手肘上那塊黑鬼鬼的鯉魚胎記,告訴順風耳:「我要媽祖婆幫我去掉這個鯉魚胎記。」
信徒們都愣住了—這丫頭竟然想放棄當神仙的機會!
「媽祖婆來了!媽祖婆來了!」眾人讓開一條路。
媽祖婆告訴小丫頭:「我可以教妳怎麼弄掉那個胎記。」隨即在她耳邊說了一些話。
媽祖婆接著宣布:「老二媽人選就是那丫頭。」
現場一片嘩然。
「那野蠻丫頭連自己都救不了,怎麼救眾生!」信眾不服氣卻不敢質疑媽祖,就向我這個寫童話的人抗議。
「童話是虛構出來的。我將簡略的老二媽『傳說』創作成老二媽『童話』,讓故事匙的情節起伏更引人入勝,人物的形象也更鮮明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