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特色
談到禪修,就會想到坐禪,但一般人對坐禪都有障礙,坐久了就會腳酸腿麻,於是視禪修為畏途。慧廣法師在禪修中,傳授了緩慢而不同於南北傳的行禪,可以調和坐禪的不舒服。這種行禪,沒有南傳行禪的複雜難學,又沒有北傳行禪的不耐久走,不少參加學員因此受益,發表了他們的受用心得於書中,閱讀者也因而受益。
本書特色
談到禪修,就會想到坐禪,但一般人對坐禪都有障礙,坐久了就會腳酸腿麻,於是視禪修為畏途。慧廣法師在禪修中,傳授了緩慢而不同於南北傳的行禪,可以調和坐禪的不舒服。這種行禪,沒有南傳行禪的複雜難學,又沒有北傳行禪的不耐久走,不少參加學員因此受益,發表了他們的受用心得於書中,閱讀者也因而受益。
修行的路,可以這樣走
1.行禪對身心的好處
2.禪宗可以這樣用功
3.從迷到覺的一個關鍵處
4.「佛性」是什麼?
5.「開悟」是什麼?
6.附錄:不除妄想不求真 慈得
終於肯定了 昭真
放下與放開 濟源
這樣是悟到自性嗎? 法持
感恩師父讓我得渡 慈妍
真如佛性,不抓亦不用求 慈卿
就那樣,自性現前 本敬
知道覺性,不再盲修瞎練了 淨光
那些年走過的禪修
1.第一次圓光佛研所禪七
2.現在,竟然還有說無為法的人
3.真正的禪法,明白、簡要
4.減少摸索,不必盲修瞎練
5.沒有意見就放下了
6.第二次圓光佛研所禪七
7.慈恩佛學院開學禪三
8.對明心見性,有了希望
9.修了許多,現在理出門路了
10.沒有拉扯,心就平靜
11.任運,就對了
12.禪宗課的感想
13.什麼是知覺?什麼是覺性?
14.禪修也可以如此的輕鬆
15.這種禪定沒有我在感覺
16.沒事就安於沒事
17.江西曹洞宗古寺禪修記
18.隨順覺性就是修行
19.那個就是生命的本質
20.知幻即離,離幻即覺
21.心不用觀,也不用守
22.禪宗用功不是只有參禪、參公案
23.覺性在就是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