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的關鍵報告:人類會繼續存活,只是你得學會適應過程。

氣候變遷的關鍵報告:人類會繼續存活,只是你得學會適應過程。
定價:300
NT $ 237 ~ 270
  • 作者:美國氣候中心
  • 原文作者:Climate Central
  • 譯者:丁惠民
  • 出版社:大是文化
  • 出版日期:2013-04-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6037738
  • ISBN13:9789866037733
  • 裝訂:平裝 / 272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地球繼續暖化,將來我們可能吃不到海鮮。
正負二度C是怎麼算出來的?地球增溫兩度,人類真的會完了?
關於氣候變遷,你該煩惱的不是冷死熱死,而是傳染病大流行。 
「異常氣候」會有多異常?暴潮、超級颱風……你我會成為氣候難民嗎?

  雖然許多機構做了成千上萬有關氣候變遷的研究,但大眾卻越來越困惑——到底什麼是真的?正確解讀全球異象,看科學家到底如何預測…並且成真。
  
  本書集合七位頂尖科學家,包括生態系統、化學、能源系統、氣候統計等領域,共同合著審定,由美國氣候中心所發表的最權威氣候變遷的關鍵真相:
  
  這些科學家們發現:
  ◎ 地球曾經全是冰,也曾都沒有冰,為什麼現在說暖化是人類造成的?
  ◎ 地球的肺,每年面積減少六個台灣大
  ◎ 「全球暖化」和「氣候變遷」是不同的兩件事,就連「臭氧層破洞」也無關
  ◎ 工業革命不只推升經濟,還替地球穿上了發熱衣
  ◎ 海洋酸化,可能再也吃不到海鮮
  ◎ 海平面上升加速,是因為地殼會因海水變多而下沉
  ◎ 地球在暖化,但未必一年比一年熱,甚至有些地方反而變冷
  ◎ 極端氣候愈來愈頻繁,導致「異常」變平常

  七大科學家還透露,未來可能會發生什麼事?    
  .海平面會上升一百八十公分(所以矮子慘了)
  .颱風會愈來愈少,但別高興,威力會愈來愈大!
  .登革熱、瘧疾、腦炎等致命傳染病會大流行
  .替代能源雖好,卻會讓你荷包大失血
  .看似可以降溫的「地球工程」,解決問題的同時,也製造問題
  .我們會成為氣候難民嗎?那要看我們有沒有地方可以搬

  雖然科學家們並不知道有關氣候的每一件事情,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什麼都不知道。本書將提供清楚完整的資訊,讓你不用再被「異象」與「末日」的傳言所困惑。因為,短時間看來,人類不會滅亡,只是得學會與氣候變遷和平共處,我們會存活,但過程不一定舒適。

作者簡介

美國氣候中心 Climate Central

  成立於2008年,位於美國,獨立且非營利性的新聞與研究組織。

  本書是由愛蜜莉.伊略特(Emily Elert)與麥可.萊蒙尼克(Michael D. Lemonick)合撰。經由以下五位內部科學家審訂:菲利普.杜飛博士(Philip Duffy,首席科學家)、妮可.海勒博士(Nicole Heller,生態系統與適應)、愛麗森.肯沃博士(Alyson Kenward,化學);艾瑞克.拉森博士(Eric Larson,能源系統),以及克勞地亞.泰巴迪博士(Claudia Tebaldi,氣候統計)。除了該組織內部科學家審訂外,也請22位外部相關機構專家審閱,讓本書幾乎零誤差。

譯者簡介

丁惠民

  中興大學企管系畢,曾任職於明□電腦、工商時報,現為專業文字工作者。譯有《我用死薪水輕鬆理財賺千萬》、《讓你成功的,永遠是B計畫》、《不買飆股,年均獲利40%》、《成為好主管:抓緊關鍵90天》(以上皆為大是文化出版)。

 

目錄

【推薦序】氣候變遷是生活,不是統計 ∕徐光蓉
【推薦序】是科學,還是商業? ∕柳中明
【推薦序】你看到的事實,不等於真相 ∕汪中和
【推薦序】不要讓節能減碳淪為口號 ∕沈世宏
【推薦序】科學家其實沒有標準答案 ∕陳瑞賓

【導言】讓人人都了解真相
 關於本書的撰寫者與審訂者

第一章 別只聽媒體的,要聽科學家怎麼說
1. 地球曾經全是冰,也曾都沒冰
2. 代理證物:從結凍氣泡到年輪、珊瑚
3. 我們會存活,但過程不一定舒適
4. 氣候變遷都是人類導致的嗎?
5. 地球穿上了發熱衣:二氧化碳
6. 科學家說「氣候變遷」,而非「全球暖化」
7. 「天氣」與「氣候」,相似卻不相同
8. 金星的脫韁溫室效應,會在地球上演嗎?
9. 二氧化碳是元凶,誰是幫凶?
10. 工業革命不只推升經濟,還有溫度
11. 臭氧層破洞與全球暖化,兩者無關
12. 近半世紀,北半球溫度快速上升
13. 燃煤,是主要的碳排放來源
14. 人類造成二氧化碳含量暴增二五%
15. 砍樹、農耕、水泥業,碳排放幫凶
16. 暖化,人類做了些不好事情的證據
17. 大自然要幾千年才能全部吸收
18. 海洋酸化,可能再也吃不到海鮮
19. 地球的肺,每年面積減少六個台灣大
20. 地球暖化的速度,將不只加快兩倍
21. 二氧化碳多一倍,地球可能熱三度
22. 冰原全融,海平面上升二十層樓高
23. 地球在暖化,但未必一年比一年熱
24. 全球暖化,但有些地方反而變冷
25. 比大自然更可怕的力量──人類

第二章 現今的地球,正在發生什麼事?
26. 大氣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三○%
27. 海平面每年上升○.三公分,加速中
28. ○.七二度,地球從一九七九年開始發燒
29. 高溫天數是低溫天數的兩倍,或五十倍
30. 暖化,但有些地方的冰河卻成長
31. 不只海平面上升了,地殼也在下沉
32. 你最熟悉的暖化符號──北極熊怎麼說?
33. 春天提早到,萬物生長節奏亂了調
34. 樹皮甲蟲啃光了白雲杉林
35. 目前的生態系統會瓦解,然後……
36. 北極的冰洋融化,南極的海冰增加
37. 北極放大效應,海冰加快越薄
38. 極端天氣更常發生,「異常」變平常
39. 珊瑚把藻類趕出家門

第三章 未來可能會發生什麼事?
40. 氣候模型不完美,卻已接近實情
41. 還會更熱嗎?碳排放量是關鍵
42. 百年內,海平面將上升二至六英尺
43. 神奇的二一○○年,暖化終止?
44. 颱風數量變少,但威力變大
45. 暴潮:慢速的海嘯
46. 你會成為氣候難民嗎?得看你搬多遠
47. 你意想不到的風險:傳染病大流行
48. 第六次大規模物種滅絕,進行中
49. 引發嚴重水問題,讓你沒水喝
50. 乾旱和沙塵暴越來越頻繁
51. 造成糧食短缺,熱帶國家吃大虧

第四章 我們可以做些什麼改變?
52. 攝氏二度:如何替地球退燒?
53. 乙醇替代石油的時候還沒到
54. 「碳捕集封存」技術,治標或治本?
55. 替代能源,並不能全面替代化石燃料
56. 先讓你荷包大失血,你就會節制碳排放
57. 「無碳」的核能發電,恐怖輻射當鄰居
58. 「地球工程」:解決問題同時製造問題
59. 幫動植物搬家,仍會有物種滅絕
60. 減少碳排放量,人人有責付錢

【結語】關於「政府間氣候變遷委員會」(IPCC)
外部審訂者名單
參考資料

 

推薦序

氣候變遷是生活,不是統計
徐光蓉教授∕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學術委員
 
  二○一三年初,全球華人歡度農曆春節之際,聯合國安理會正舉行一場激烈的辯論──應否承認氣候變遷威脅國際和平?馬紹爾群島的代表特別懇求,別讓立國僅三十五年的國家被海水淹沒;這是六年內第三度由安理會成員國提出的議題,結果與前兩次一樣都被否決,但反對國已經慢慢減少,氣氛在改變。十多年來,許多國家,不論是否認真地節能減碳,總統或國會大選,雙邊或多國高峰會,氣候變遷總是焦點。台灣從最近三、五年開始談論氣候變遷,步調與國際趨勢有顯著落差,但只要有開始,就有希望。
 
  為什麼我們在這議題上明顯落後國際?許多人應該都已認知「氣候在改變」這件,但進一步的內涵則模糊不清,一旦碰到有心人士似是而非的言論便不知所措,甚至乾脆放棄了解。這本書正好用在解決這樣的問題,從氣候變遷的基礎開始:解釋氣候與天氣的不同;氣候變遷與溫室效應;為什麼人的活動是關鍵;哪些的觀察證實氣候的迅速改變;未來持續發展可能對陸地與海洋生態、對公共衛生、對飲水糧食可能影響等。
 
  本書用最簡單、大家可聽得懂的例子解釋科學觀察與推測;氣候變遷還是一門新興的學門,許多科學認知還在不斷修正,過幾年回頭來看本書,或許個別數字可能有些許出入,但基本科學問題的闡述不會改變;想要了解氣候變遷問題,這是本可以長期擁有,入門打基礎的好書。
 
  受制於篇幅,本書對氣候變遷可能造成社會、經濟活動,對物種、個人或國家生存的影響等鮮少著墨;但不表示這些問題不嚴重,恰恰相反的是因為社經可能遭受的嚴重影響,人們才開始關心,開始探究氣候變遷問題。對於可能因應氣候變遷的措施,作者相當悲觀地認為,沒有一項因應方案能夠取代現有的商業化石能源,這觀點相當程度地反映出美國人對能源問題的看法,但忽略現今歐洲國家在節約能源、再生能源的發展,也忽略風、太陽等再生能源日益便宜,在全球迅速發展的事實。
 
  對許多人而言,發生在遠處,發生在不認識人身上的災難都只是統計數字,不切身,總認為「不可能」發生在自己身邊,不久就淡忘。但氣候變遷使得極端天氣日益頻繁,強度增強;他處發生的災難,難保不在身旁發生,該怎樣預防?如何降低可能風險?氣候變遷不該只是個掛在嘴邊的時髦議題,減少對氣候的衝擊也不只是喊口號、民眾隨手關燈、拔插頭或多種一些樹就能輕易解決,工業、商業活動、交通運輸、住宅家電的能源消耗,都同樣有責任減量,妥當的政策才可能適時改變社經活動,將損害降至最低。
 
  本書對氣候變遷的影響有些過度樂觀,認為許多嚴重事件在本世紀不會發生,似乎不那麼急迫性。其實,二○○七年IPCC第四次評估報告建議,增溫在攝氏二度之內是地球生態勉強可接受的程度。
 
  人類的二氧化碳總排放量應在二○○○到二○一五年達最高峰,二○五○年至少比一九九○年排放少一半,才能讓增溫不超過攝氏二度;如果容許開發中國家可增加排放,工業國該在二○二○年前較一九九○年排放減少二五至四○%以上,二○五○年更應減少八五至九五%。今年已經是二○一三年,還看不到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最高峰在哪裡;想要控制氣候在人類可忍受範圍的時間已不多了。氣候變遷絕對不是下一代的問題,不是「你們」的問題,早就已是「我們」的問題啊!

前言 

讓人人都了解真相

  二○一○年二月時,《世界是平的》作者湯馬斯.佛里曼(Thomas Friedman)在他的《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專欄中寫到:

  雖然許多機構做了成千上萬有關氣候變遷真相的研究,但大眾卻越來越感到困惑。到底什麼是真的?在我的觀點來看,氣候科學界應該召集這個領域中的頂尖專家──如來自美國太空總署(NASA)、美國國家級的實驗室、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以及英國氣象辦公室哈德利中心(U.K. Met Office Hadley Centre)──並編製一份只有五十頁的簡單報告。專家可以將這份報告命名為《我們所知道的事》(What We Know),內容則是彙整我們已經知道的、有關氣候變遷的所有資訊,用字遣詞應該簡單易懂,連小學生也能理解,另外,再附上具公信力的專家審訂註解。

  雖然科學界對氣候變遷的成因與效應越來越了解,而且氣候科學家也越來越確信氣候變遷會對人類、物質文明與生態系統造成潛在的嚴重威脅,但大眾似乎比以往更感到困惑。氣候變遷真的正在發生嗎?如果是,而且如果真的是因為過去的自然因素導致氣候變遷的發生,為什麼我們要認為這次是我們的錯?科學家以前從來沒有錯過嗎?他們甚至無法預測一個禮拜後的天氣,又怎麼可能斷言五十年後的氣候會是什麼模樣?

  這些問題極大部分,是來自於氣候學中一個相當新、且仍在發展中的領域。科學家仍在學習有關地球氣候系統的一切:土地、海洋與大氣層如何吸收來自太陽的熱能與轉移熱能,以及這些熱能如何引發暴風雨、旱災、海平面上升、熱浪,以及更多的極端氣候。

  雖然科學家並不知道有關氣候的每一件事情,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什麼都不知道。一百多年前他們就非常肯定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會鎖住太陽的熱能。他們知道燃燒化石燃料,包括煤炭、石油與天然氣等,都會增加排放到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量,使得二氧化碳的濃度超出大自然的正常值。他們知道從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已經燃燒了越來越多的化石燃料,因此相較於數百年前,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水準已經高出了三分之一以上。沒有任何一位負責的科學家,會對前述這幾點提出異議,即便是那些「氣候變遷懷疑論者」。

  另外,有關二氧化碳量的增加會帶來廣泛的效應,也幾乎沒有爭議。地球應該會越來越暖化。當溫暖的海水面積擴大,且暖空氣融化了高山的冰川與冰帽時,海平面應該會開始上升。這正是我們從地面與衛星量測系統看到的現象。平均來說,比起一九○○年時,海平面已經升高約二十公分,而溫度則大約升高了攝氏○.七二度。

  要預測未來很難!

  當科學家試著要預測未來可能會發生什麼事時,事情就會變得越來越愈複雜。原因在於地球並不只是被動地對溫度升高做出反應:地球會對所有可能引發溫度升高或拉回溫度的因素做出各種的反應,科學家還沒有辦法了解所有的可能性。當雲層覆蓋面積增加時,應該可以將過多的陽光反射回空中。當北極的冰原覆蓋面積減少時,則會造成相反的效應。當北極的千年凍土漸漸融化時,原本幾千萬年來深埋在凍土底下的碳可能會被釋放出來。另外,科學家也還無法確切知道:溫度的改變會對各地狀況造成哪些影響,雖然我們目前熟悉的天氣與氣候模式非常可能會改變,而且是以一種令人驚訝的方式呈現。這就是為什麼這本書的書名不取名為《全球暖化》(Global Warming)的原因所在,因為暖化只是我們可以預期的一部分而已。

  前述的這些不確定性,就是為什麼「政府間氣候變遷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PC)只能做出有限的預測的原因之一。IPPC預測在二一○○年時,溫度可能會比二○○○年時的溫度高出攝氏一.七八度到攝氏四度之間。另一個原因則是我們不知道在這段期間內,石化燃料的使用量是否會繼續增加,還是會持平或減少。

  這並不是指每一位氣候科學家都同意這些數據。有些認為增加的溫度不會超過攝氏一.七八度,但有些則認為會高於攝氏四度。不過,在科學界本來就沒有哪個領域是絕對零爭議的,包括從遺傳學、進化生物學、到太空物理學皆是如此。IPCC定期發表報告的用意,是為了要快速捕捉在特定期間內,有哪些事物是氣候科學家普遍同意的(最近一期的報告於二○○七年發表,下一期則預計於二○一三年或二○一四年發表)。雖然外界對該組織及其作業流程有些批評,但根據幾份獨立的研究調查顯示,在幾千頁的報告中,只有極少數的、屈指可數的科學錯誤。知名的「氣候門事件」也是如此。在這個事件中,有幾位科學家在私人電子郵件中說了一些坦白的話,而這些話又被不小心地記錄與保存下來。不過,外部調查人員只發現這幾位科學家太過粗心大意,但就科學本身來看,卻並未發現可質疑之處。

  負責任的科學家也知道,不斷質疑自己的研究結果是很重要的。物理學家理查.費曼(Richard Feynman,一九六五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曾說:「首要原則是你不能欺騙自己,因為你是最容易被騙的人。」費曼的意思是:對於自己所觀察到的事物,科學家必須思考所有「似真卻假」的解釋,而不只是做出最明顯或因循的結論。如果地球正在暖化中,有可能是因為溫室氣體排放,但也有可能是因為太陽散發出更多熱能。科學家必須謹慎地檢視這種可能性,即便看起來像是無稽之談。另外,科學家還必須檢視火山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從過去到現在,有哪些導致氣候暖化或溫度降低的其他自然因素;而截至目前為止,沒有什麼比溫室氣體效應更能解釋地球暖化現象。

  最後,毫無疑問的,大眾已經被那些聽起來很權威、但卻是錯誤的氣候變遷言論搞糊塗了。舉一個最常聽到的、不斷被反覆提出的論點為例:全球暖化現象在一九九八年時就停止了。如果你檢視一九九八年到二○一○年間的氣溫變化圖,可能會覺得這種說法很接近事實。但一九九八年是熱得很不尋常的一年,因此如果以這年做為觀察起點,將會形成誤導。如果你將檢視的範圍擴大為一九○○年到二○一○年,則可以清楚地看出,在這長達一百一十年間,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個十年比過去任何一個十年的溫度都高。

  哪些是已知?哪些肯定會發生?

  如果我們所談的是像太空物理學這樣的領域,那麼上面這些可能都不是大問題。畢竟,在銀河的中央是不是真有一個黑洞並不那麼重要。但如果氣候變遷的效應真的如此具有毀滅性,那麼忽略這個問題就會非常危險。如果這些效應不這麼有毀滅性,我們的損失就是白白浪費了許多資源。但困難之處在於:如果我們等到科學家可以完全確定每個細節才採取行動,那麼所有已造成的、不管是怎樣的傷害,都已無可挽救。

  因此,對大眾與政策制定者來說,了解以下這幾件事是非常重要的:對於氣候暖化,有哪些是我們已知的;根據既有的證據,我們強烈預測有哪些事情將會成真;以及有哪些事情是我們仍無法確定的。我們若要做出有根據的決策,就必須具備這些知識。

    本書只是想要呈現出目前已知的、有關氣候變遷的知識,並以簡單清楚的文字說明其在科學上的解釋。這不是一本需要費力閱讀的書,但卻涵蓋了基本元素。氣候系統中有許多構面是相互關聯的,本書中的許多篇章也是如此:書中的某些資訊會在不只一章中出現,但呈現的形式會有所不同。

  為了盡量確保內容的可靠性,我們小心翼翼避免偏差。我們承認部分問題層面仍是我們無法確知的。但我們也清楚地傳達有哪些事情是氣候科學家知道且很有把握的。

  為了確保正確性,每一篇都經過美國氣候中心內部科學家的仔細審核,並根據他們的意見加以修改。接著,再請相關領域中的外部知名科學家加以審訂,若有必要,我們會進行修正。

  我們相信,這樣做的結果是:有一本正確的、可以整體了解當今氣候科學的書呈現於世人。

  最後要提的一點是:我們無法保證所有人都能讀懂書中的每一個字。盡量採取簡單、直接、且沒有深奧用語的寫法。希望你覺得這是一本有用的書。

 

內容連載

我們會存活,但過程不一定舒適

人類物種已歷經了好幾個氣候劇烈變化的時期。現代人類最早應該是在二十萬年前開始出現,從當時到現在,地球至少已經歷過一次的冰河期,當時的溫度約介於攝氏零下十四度到零下十度間,比現今的氣溫寒冷得多(這是全球的平均溫度,有些地方會比這個溫度高得多或冷得多)。但這麼低的氣溫,並沒有讓我們的祖先停下拓展到地球各地的腳步;我們的祖先仍然繼續打造更完美的石器,也沒有停止作畫,他們在諸如法國南部拉斯考克(Lascaux)的洞壁裡、或是在澳洲的岩石上,都留下了美麗的畫作。

大約在一萬年前,氣溫明顯上升,我們的祖先不只存活了下來,且開始枝繁葉茂。在過去的這一萬年間,氣候不但溫暖,且非常穩定,人類文明也因而順理成章地發展。當時,氣候超乎尋常地穩定,至少地球上的某些地區是如此,這促進農業的發展。隨著農業的出現,使得人口得以快速擴張。

事實上,在過去的一萬年間,地球人口總量爆炸成長,一開始約有五百萬人(相當於華盛頓特區的人口數,但這些人散布在全球各地),到二○一三年,全球人口總數已突破七十億。

而且,當時的五百萬人居無定所,就如同幾百萬年來的祖先一樣,他們只會在一個地帶停留一段時間,當冰河的範圍越來越大、或是當洪汛期太長時,他們就會打包並遷徙。其中有些人類祖先曾停留過的地帶,會因氣候變遷或其他原因而消失。不過,這些事件並沒有對整個人類物種造成威脅。

文明的進步比氣候更劇烈

但當我們的祖先進入農業生活型態後,大部分的人不再需要穿越草原與森林尋找果實與種子,而是開始種植。農耕是一種更加有效率取得食物的方式,有了充裕的食物供應,使得人口得以成長。不過,這同時也意味著人類必須停留在同一個地方,導致城市的形成與發展。城市通常靠近提供食物、水源與運輸的湖泊、河流和沿海,城市也可能會隨氣候變遷而有所起落。

這正是今天的我們,為什麼特別需要擔心氣候變遷的原因。對一小群人來說,當氣候產生變化時,打包帳蓬並遷徙數百公里到另一個比較好的地方,並不是太難的事。但是,因為海平面上升而要遷移一個像開羅、紐約或上海這樣的城市,就非常不一樣了。

同樣的,因為氣候變得太熱、太乾旱,以致於無法種植穀物,不得不將美國中西部的農場遷往加拿大,還得一併處理農場所需的運輸道路、鐵路與電力線路,也是一件截然不同的事。當然,像孟加拉共和國(Bangladesh)這樣一個地勢不高的沿海國家,要成功且平安遷移數百萬人民,也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簡單來說,我們的文明過度依賴現在的氣候。幾乎可以肯定地說,任何類型的氣候重大改變,都會造成相當嚴重的問題。

過去人類成功度過了氣候變遷並生存下來,雖然當時所需做出的因應與調整是相對簡單的。但即便如此,當時人類的死亡率仍是讓今天的我們難以接受。這不只是物種的存活而已,更攸關個體的生活。根據預測,全球暖化使溫度升高,且高於過去的任何一個間冰期,就算氣候的改變並沒有比人類過去所經歷的變化大,目前龐大的人口數與既有的現代文明,仍將使這一切變成一場截然不同的局面。

你最熟悉的暖化符號──北極熊怎麼說?

對許多人來說,北極熊已經成為最熟悉的全球暖化符號。就讓我們舉個例子來看吧。二○○六年時,《時代雜誌》(Time Magazine)的封面上出現了一頭北極熊,並寫著「擔心,非常擔心」(Be Worried. Be Very Worried)的字眼。二○○八年時,美國內政部(U.S. Department of the Interior)的《瀕危絕種動物法》(Endangered Species Act),將北極熊列為第一種因地球暖化,而使生存受到威脅的動物。「受到威脅」意指該物種正面臨瀕危的風險,換言之,就是該物種正處於滅絕的邊緣。

正常來說,美國內政部係根據相關證據做出決議,也就是該物種因諸如:棲息地遭破壞、盜獵與汙染等人類活動因素,而出現數量的減少。

但北極熊的狀況卻略有不同。美國內政部之所以將北極熊列入瀕危物種,比較多的原因是基於對未來的預測,而非基於當前實際的數字。生物學家知道,北極熊必須依賴海冰來獵食、補魚,以及建立藏身處。研究海冰的科學家知道,自一九七○年代晚期,北冰洋的海冰在夏季時就開始減少。

氣候模型預估:如果人類繼續以當前的速率排放溫室效應氣體,也許最快在二○五○年時,北極的夏末就完全沒有冰了。生物學家們預測,在這種狀況下,將導致全球三分之二的北極熊滅絕。而在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個十年,北極冰的融化速度比模型原本的預估還快。如果這個趨勢持續下去,沒有冰的日子也許會提早到來。

北極熊未必變少,但棲息「地」融化了

雖然北極熊的棲息地正在縮小,但我們無法確知其數量是否因此而開始減少。專家估計,目前在地球上,這種雪白色龐然大物的數量大約介於兩萬頭到兩萬五千頭之間,其分布區域則在地球緯度最北的地帶。但由於這些區域有些是非常偏遠、人類難以到達的地方,因此沒有人確切知道在過去,例如五十年前,北極熊的數量是比前述數字多或少。

研究人員確實知道的是,北極熊共有十九個族群。其中八個族群的數量正在減少,部分是因為海冰消失,但也有部分是因為獵殺與環境汙染。在加拿大西哈德遜灣(Hudson Bay),當地有一個北極熊族群自一九八○年代起,數量就開始減少,迄今已少了二二%。但在南哈德遜灣,則有兩個族群的數量呈現穩定狀態。另外,有一個族群的數量是增加的。至於其他的七個族群,則沒有足夠的資料可提出任何確切的數據。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9
    $237
  2. 新書
    79
    $237
  3. 新書
    79
    $237
  4. 新書
    84
    $252
  5. 新書
    9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