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體育老師:幫助你打通社會科學的任督二脈

我是體育老師:幫助你打通社會科學的任督二脈
定價:260
NT $ 195 ~ 234
  • 作者:熊秉元
  • 出版社:商周出版
  • 出版日期:2013-03-07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2723254
  • ISBN13:9789862723258
  • 裝訂:平裝 / 296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華人社會著名經濟學者,帶領學子進行一場頭腦體操
從經濟學的思維角度,解讀社會科學豐富的內涵
出版十週年,經典重現
故事有趣,學理有憑有據

  本書同樣以熊秉元教授擅長的經濟散文形式呈現。這些文章,一方面是使學生能體會到理論和實際之間的關聯;另一方面則是向一般讀者闡明經濟學豐富的內涵和有趣的思維方式。

  本書的結構,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有五章,是闡釋經濟學最重要的一些基本概念,以及呈現經濟分析的完整架構。第二部分有九章,是利用經濟分析,探討社會學、政治學和法學裡的問題,每個主題各個三章。這部分的材料,反映從一九六○年開始,經濟學進入其他社會科學,並且有豐碩成果的原因。最後兩章,是以前面的材料為背景,歸納出經濟分析最核心的部分;希望能找出,使經濟學吾道一以貫之的精髓。

作者簡介

熊秉元

  著名法律經濟學家。台大經濟系畢業,美國布朗大學取得碩博士學位後,返回母校;在台大經濟系暨研究所任教二十餘年,主要研究領域為法律經濟學和經濟學方法論。目前為(台灣)中國科技大學管理學院講座教授,並擔任浙江大學永謙講座教授,在光華法學院、經濟學院及公共管理學院授課。近年來在兩岸推展「法律經濟學」,漸有成果。兩岸三地主要大學的法學院裡,擔任講座教授的經濟學者,他是第一位,目前也是唯一的一位。

  除學術論文外,出版過《燈塔的故事》、《尋找心中那把尺》、《大家都站著》、《我是體育老師》、《會移動的城堡》、《熊秉元漫步法律》、《法律經濟學開講》、《走進經濟學》、《吃魚的方法》等書,並曾在台灣《經濟日報》、《印刻文學生活誌》、《聯合報》、香港《信報》、和大陸《南方周末》等發表專欄。熊氏是經濟學家,也是散文家;在華語散文界,他與著名的經濟散文學家「頂俠」張五常並稱,有「巨俠」之譽。作品被知名文化評論家南方朔譽為「熊氏散文」,他的兩篇文章被選為台灣高職國文的課文;在華人經濟學界,獲此殊榮僅有熊氏一人。

  相關著作
  《熊秉元漫步法律》
  《經濟學了沒》

 

目錄

第一章 :分析的基礎--人和人的特質
第二章:稻草人的由來--制度和成本
第三章:那一隻看不見的手--價格機能
第四章:對銅臭味的追求--經濟成長
第五章:誰懂誰的心?--資訊問題
第六章:這種孩子,不養也罷!--經濟學和倫常關係
第七章:大道之行也--社會資本
第八章:流逝的景觀--社會變遷
第九章:經濟學和政治學的對話
第十章:真理和聖人?--政治過程的目標
第十一章:到民主之路--探索民主的真諦
第十二章:公平正義的經濟意義
第十三章:司法有價嗎?--天平的諸多面向
第十四章:司法女神的舉止--公平正義的操作
第十五章:以管窺天?--思維經濟
第十六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附錄一、人生裡的兩支魚竿
附錄二、一本書的啟示

 

內容連載

第一章 分析的基礎――人和人的特質

在看報紙書籍的時候,經常會看到「英國人很冷漠」、「日本人很有禮貌」之類的描述。或者,在交談裡,常會聽到「吃虧就是占便宜」、「小不忍則亂大謀」之類的提醒。這些描述和提醒,其實都隱含了許多直接和間接的資訊。

這些資訊和自然科學沒有直接的關係,卻是社會科學所關注的焦點,因為他們都和人的行為或社會現象有關。不過,雖然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關心的主題不同,兩者也有相通之處;既然是科學,就表示是遵循一定的方法來研究和分析。比如,在化學這門學科裡,分析的基本單位是各種元素;在物理學裡,分析的基本單位是原子分子等等。

在社會科學,特別是經濟學裡,分析的基本單位是「人」。具體而言,是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而且,一群人的行為匯集之後,就構成市場活動、家庭生活、政府國家等等社會現象。因此,要分析經濟活動和一般的社會現象,最好先確定分析的基礎。就像一棟房子的基本單位是一塊塊的磚,組成社會現象的基本單位是一個個的「人」。所以,要建高樓大廈或一般房舍之前,總要先了解磚塊的基本性質:重量、長寬高、硬度、色澤等等。同樣的,要分析人的行為和各種社會現象,總要先對人的基本性質有所了解和掌握。

在這一章裡,我將先界定人的基本特質,然後說明這些基本特質的意義。

各式人等

對於萬物之靈的人,各個學科當然有各自的解讀。在心理學家的眼裡,人是由許多動機所組成;當面對外在的刺激時,人會根據各種動機而有所因應。在生理學家的眼中,人是由一些骨骼和各種肌肉所拼湊而成,一旦有外來的刺激,某些肌腱和骨骼就會有所反應。

因此,對不同的學科,人有著各種不同的含意。就經濟學者而言,則是由兩個簡單的特性來刻畫人:「理性」和「自利」。不過,用兩個不起眼的特性,就想簡化複雜無比的人,似乎太頭腦簡單了一些。確實如此!因為,既然人有諸多複雜的心理、生理結構,經濟學對人的描述(或認定)自然要顯得粗糙。不過,由理性和自利這兩點出發,經濟學者確實可以對人的行為和社會現象提出許多有趣而且有說服力的分析。當然,經濟學者也不否認,由生理學家、心理學家,和其他相關學科學者的研究裡,經濟學(者)還是可以不斷的汲取養分,希望能更精緻有效的運用理性自利這兩個概念。

和「人是理性自利」這種觀點相比,當然有比較複雜、也似乎比較有說服力的描述。譬如,「有的人是理性自利,而另外一些人是不理性又不自利」,就是另外一種立場;還有,「人有時候是理性自利,有時候又不理性自利」,也理直氣壯。不過,這些其他的描述馬上又引發出一連串的問題:哪些人是理性自利的,而哪些人又是不理性自利?對照之下,經濟學者採取的是簡單明確的立場:人的理性自利,是表示絕大多數的人、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都是理性自利的。

在下面的敘述裡,我會舉很多事例來說明:有些看起來不是理性自利的行為,只要略加思索,其實都還是可以由人的這兩個特質得到解釋。

為何理性自利

以理性和自利來描述人,相信很多人都會覺得不可思議。(可是,我曾教過許許多多的學生,包括已屆中年的高級行政主管;在課程結束許久之後,他們還會告訴我:在諸多材料裡,還是理性自利這兩個觀念最有用!)然而,為什麼人會理性自利呢?

如果我們想得稍微久遠一點,人最初只是一堆血肉。經過非常長期的演化,才成為今天的模樣。當人只是一堆血肉(或變形蟲)的時候,最要緊的事,不是看電視玩音響,而是求得溫飽和安全。如果不能趨吉避凶,早就被淘汰掉了。(想一想,如果世世代代的飛蛾都是有火就撲,早就不會有飛蛾矣!)因此,和環境互動的過程裡,那一堆血肉最早形成的特性就是「自利」――設法存活自己、做對自己有利的事。

當時間拉長,血肉之軀和環境裡的條件有長期的互動,慢慢的會摸索出一些經驗法則:看到火要避開、看到比自己大的生物要小心一點。漸漸的,這些法則形成一套因果關係;而理性,就是能掌握這些因果關係。換言之,理性就是能了解事物的因果關係,並且運用這種知能。

根據這種推論,似乎不只是人有理性和自利這種特質,其他許多生物也都是理性自利的。的確,只要是生物,為求自保和繁衍,都會有自利的特質。至於理性,顯然有程度上的區分;人是理性程度最高的,靈長類的人猿、哺乳類的海豚,都有相當的思維能力。即使是狗,都有相當的理性――否則,為什麼狗兒不會對陌生人搖尾巴,而只會對自己的主人如此!

下面這個故事,就反映了人的理性,其實是經過漫長的過程才慢慢雕琢而成的。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5
    $195
  2. 新書
    79
    $205
  3. 新書
    79
    $205
  4. 新書
    85
    $221
  5. 新書
    88
    $229
  6. 新書
    9
    $234
  7. 新書
    9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