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生病的養生智慧

不生病的養生智慧
定價:250
NT $ 220 ~ 378
  • 作者:陳玉琴
  • 出版社:悅讀名品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3-01-23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5971283
  • ISBN13:9789865971281
  • 裝訂:平裝 / 320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只要讓身體內部和身體與外界環境達到一種和諧的狀態
按照身體自身的運行規律行事按照自然規律行事,就能健康和長壽
只要我們身體的「正氣足」
將邪氣置於死地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而這一切的關鍵在於身體整體的和諧
我們要想得到健康很容易
健康始自不盛不衰,和諧源於持之有度

  本書是陳玉琴老師將馮理達教授生前關於和諧養生大智慧的理念和方法,
  特別是精華進行了整理,集中反映了馮理達教授和諧養生的理念。

  健康長壽是人類孜孜以求的崇高境界,是人類文明生活的一個永恆主題,健康人人希冀,長壽人人追求,誰都想健康幸福地活到天年。如今國運昌盛,民生日裕,廣大人民群眾對健康的追求日益迫切,因為人們越來越懂得,無法用金錢和權勢獲得的健康才是一切幸福的根基,沒有了健康一切都是空談。

  可是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卻不由自主地忽視了如何獲得健康的方法,他們仍然通宵達旦地工作或娛樂,仍然肆無忌憚地喝酒和抽煙,仍然毫無顧忌地胡吃海喝……或許他們認為非常健康的生活方式根本上就是錯誤的,或許有些人對於那些振振有詞的養生保健方法失去信心,因為他們看了太多這樣的例子:有些人抽煙喝酒一輩子也能活到八九十歲;而有些人處處講究卻被百病纏身。所以就想還是順其自然,聽天由命吧!

  其實,不管是養生觀念,還是養生方法,我們都可能存在某種誤區,我們的身體其實是有靈性的,它自己有喜怒哀樂,有盛有衰,能盡其所能保持最佳的狀態。說實在的,人體自身對於我們的健康來說實在是個大功臣,當我們吃進含有毒素的東西時,它要調動身體的衛士,將毒素抗擊到底;當我們的身體的能量即將耗盡,但我們還要疲於奔命的時候,它要調動身體的陽氣,來維持工作的有效繼續;當我們違背身體的規律行事的時候,它還要備受屈辱和苦惱,盡力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但是,什麼都講究一個「度」,當我們過度「使用」身體的時候,身體也會支撐不住,從而讓疾病有可乘之機,到那時我們已經沒有後悔的話語權了,只能備受疾病的折磨。

  不過,即使病魔纏身,身體還在努力維護著我們,所以這個時候我們要做的是要與身體合力作戰將疾病殺於無形。就像得了癌症的人,有些人活不了幾天,而有些人卻能帶癌長壽,這是為什麼呢?答案其實很簡單,只要我們好好地養護身體,讓身體內部和外界環境達到一種和諧的狀態,好好與身體合作,我們就能快快樂樂地活到天年。

  在這裡要告訴大家一種理念,即和諧養生的理念,我們要想得到健康很容易,只要讓身體內部和身體與外界環境達到一種和諧的狀態,按照身體自身的運行規律行事,按照自然規律行事,就能健康和長壽。只要我們身體的「正氣足」,將邪氣置於死地是非常容易的事情,而這一切的關鍵在於身體整體的和諧。

  馮理達教授在繼承前人優秀遺產的基礎上,立足科學的前沿,充分利用最新醫學研究成果,提出和諧養生的理念,包括人體內部各個臟器的和諧,與大自然的和諧,與宇宙的和諧,與社會的和諧,讓讀者豁然開朗,找到金錢和權勢無法得到的健康、長壽途徑,獲得人生最大的幸福和事業成功的保證。本書將馮理達教授生前關於和諧養生大智慧的理念和方法,特別是精華進行了整理,集中反映了馮理達教授和諧養生的理念。希望《不生病的養生智慧》真正造福於人類。

作者簡介

陳玉琴

  中醫學院畢業,經常研究養生之道,熱愛生活,料理著香草園,喜愛花草植物。

 

目錄

第一篇 健康始自不盛不衰,和諧源於持之有度

第一章 長久的生命力,始自不盛不衰的人體氣機
身體失和源自「偏盛偏衰」
維持好身體「大環境」,就不怕「壞人」作亂
到底是誰干擾了身體的和諧
和諧養生——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最高哲學
與亞健康絕緣有利於身體的和諧

第二章 學會傾聽身體「不和諧的雜音」
舌頭是疾病的窗口
出汗多未必是好事,謹防六種病
手指的形態預示某種疾病的可能
令人難堪的黑眼圈或許是疾病的徵兆
口中有異味大多是因為臟腑出了問題
眉毛也能反映五臟六腑的盛衰
耳朵顏色出現異常預示著某種疾病

第三章  不盈不滿,健康講求持之有度
不依規矩不成方圓,健康也要「循規蹈矩」
老年人飲食學螞蟻:節制、節律、節忌
運動養生三要點:量、質、巧
家居環境也要合度
盲目進補,過猶不及

第二篇 和諧之態並非靜若死水,而是在動態裡達到均衡

第四章  生命隨自然起承轉合,健康在循環中達到和諧圓滿
順時而養,生命自有「生、長、收、藏」的定律
調攝陰陽,要隨四季流轉變換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季就要養好生機
夏季重宣洩,適度「放縱」以待秋
收穫之季,備好「能量」好過冬
寒冷冬季降低能量消耗是關鍵
一覺閑眠百病消,睡眠也要跟著季節走
一天就是小四季,每日養生也「按時」
民間養生智慧:養生需順應二十四節氣

第五章  開放視野,觀察宇宙萬物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地磁線:睡眠方位的最佳指向
月亮的盈虧變化與養生保健有著奇妙的關係
人體自有的氣場影響著我們整個生命
人只有跟著太陽走,才能找到內在的力量
為什麼溫帶最適合人類生存
細說溫度、濕度與人體健康
氣象的變化到底是怎麼影響人體健康的
警惕「無影無形」的電磁波

第三篇 「內和」是健康之本,養生要順應本性

第六章 趨利避害是人之本性,健康應求諸於己
人體健康的尺規——身體感受
五臟風調雨順,才能收穫健康之果
氣血充足人體才能正常運轉
生命的根本在於五臟六腑之宮城——腹部
一呼一吸中蘊涵的張弛養生之道

第七章  開啟體內的天然藥材庫——人體自有「大藥」
和諧是治國之道,也是養生之道
身體裡住著個神醫——人體本身有自愈力
有些小病對我們的健康是有好處的
我們的身體裡有上藥三品:精、氣、神
讓身體自行解決可怕的兩種骨病
讓機體內部的交通順暢起來
常敲兩大長壽穴位——足三里和湧泉穴
神闕穴是返老還童、起死回生的大藥

第八章 打造黃金免疫力——抱怨疾病不如提升免疫力
我們身體的「哨兵」:淋巴結、闌尾、扁桃體等
充足的睡眠是身體最好的補藥
去汙排濁,身體清爽健康才有保障
足底按摩——最有效的免疫力提升法
全方位增強人體免疫力就找白茯苓
多接觸有生命力的東西,你的生命力也會變強
增強免疫力十三招

第九章  健康長壽的精神共性——永保一顆中正平和之心
喜怒哀樂皆性情,有苦有樂才是真人生
七情事關五內,過喜過悲皆不宜
事業和家庭和平共處:事業向左,家庭向右
讓人歡喜讓人憂的「情感週期」
心理平衡法——情緒的克制與宣洩
人老要服老,凡事要順應不要對抗

第四篇 體會「和而不同」的境界局部差異構成整體大和諧

第十章 食物多種多樣,健康要講究食法
五穀雜糧——我們生命力的源泉
研究「想吃的」與「該吃的」
大自然什麼時候給你什麼就吃什麼
想吃什麼就是身體需要什麼
很多疑難雜症或許是因為吃得太「好」
若要小兒安,三分饑和寒
效仿古人的一日兩餐制
飲食習慣要注意八宜和八忌
第一大補之物——粥
追根溯源:廣東人為什麼愛喝湯
亞健康人這樣吃最健康

第十一章 體質各有不同,養生要「對症施治」
體質是先天稟賦與後天養成的結合
陽虛體質養生:溫化水濕,暢通氣血
陰虛體質養生:鎮靜安神,少食辛辣
氣虛體質養生:多做運動,忌冷抑熱
氣鬱體質養生:七情平和,適補肝血
痰濕體質養生:遠離冷氣,口味清淡
濕熱體質養生:疏肝利膽,清熱祛濕
淤血體質養生:活血化淤,忌食寒涼
第五篇 在中國文化視野裡趣談和諧養生

第十二章 小動作孕育大健康——最簡單的日常養生法
先醒心後醒眼的老年保健之道
大腦疲勞隨「手」就可以解決
保養身體元氣的吞津大法
境由心造,換個髮型換個心情
按一按耳朵就能治百病
捶背可行氣活血、舒經通絡
鬱悶時拍拍胸脯,來個雙手合十
延緩衰老,每天捏捏腋窩
保護脊椎貴在平時
原來大小便也可以養生
人到老年,眼睛、耳朵、腿腳要特護
飯前喝一碗肉湯,潤腸助消化
熱氣騰騰的薑紅茶為身體保暖
健康就這麼簡單,每天只需半小時

 

內容連載

第一篇 健康始自不盛不衰,和諧源於持之有度

馮理達教授長期致力於研究健康長壽學。她學貫中西,深受中國傳統醫學濡染,又接受過系統的現代醫學教育,在此基礎上提煉出了和諧養生智慧。和諧,既是治國之道,也是養生之道。國家的長治久安離不開社會和諧,而我們所追尋的健康也需要遵循「以和為貴」的宗旨。讓身體的陰陽氣機保持平衡,不出現偏盛偏衰的狀況,損其偏盛,補其偏衰,身體才能保持和諧安康。一旦身體失和,外部就會出現各種徵兆,通過聆聽身體這些「不和諧的聲音」,我們就能夠察覺各種疾病,從而儘早治療。和諧的生命要始終遵循不盈不滿的規則,把持好一個「度」,不足和太過都是不合度的表現。所以,健康也要持之有度。

第一章 長久的生命力,始自不盛不衰的人體氣機

身體失和源自「偏盛偏衰」
人到底為什麼會生病?這是個困擾了人們千百年的問題,醫家們爭論不休,各有主張。馮理達教授認為,要研究病機,不妨先為健康的狀態下一番定義,定義了健康,則與之相反的情況就是疾病的成因。

簡單說來,馮理達教授認為健康是「以和為貴」的,也就是人的機體維持協調平衡,各個部分各歸其位,互相合作完成各項生命活動。用中醫的觀點就是,陰陽之氣間很和諧,沒有偏盛偏衰的狀態。一個人的身體若長期保持這樣的「和諧態」,生命就會非常有活力,各項機能都會很好,心理承受力會很強,能吃能睡,氣色也好,能夠長久保持一種愉快、平和的心境。

中國古人講「一陰一陽謂之道,偏盛偏衰謂之疾」,既然健康是一種平衡、和諧的狀態,那麼疾病必然是破壞了這種和諧態勢,陰陽氣機不是偏盛,就是偏衰,導致身體各部都喪失了協調。這樣的話,人會覺得壓力重重,吃不下睡不著,氣色差,或者還有這樣或者那樣「身體失和」的感覺。這個時候去醫院檢查,就有可能查出疾病。即便是各項指數都正常,現代醫學裏也有「亞健康」一說,也就是到了疾病的門口了,再往前一步就會疾病纏身。

所以,導致疾病的原因就是身體氣機偏盛或者偏衰。陰陽偏盛就是指陰或陽任何一方高於正常水準。比如你吃了過多的冷飲,讓寒氣和濕氣都淤積在體內,那麼就會導致陰寒內盛。而陰的一方偏盛,就會耗損陽氣,導致陽氣偏衰,從而出現惡寒、腹痛、拉肚子等。這就是為什麼人在夏天容易拉肚子,通常都是吃了太多的寒涼之物導致的。很多養生專家都建議少吃冷飲,少喝冰凍飲料,正是這個意思。偏衰是指陰或陽任何一方低於正常水準。比如我們經常聽到的中醫術語「陰虛」,就是指體內的陰液不足,不能夠滋養、濡潤身體。現代人陰虛的很多,很多人經常有煩熱、咽乾口燥等感覺。不只是女性需要滋陰,男性同樣需要。滋陰首先要補足血液,其次是節制房事。另外,不要經常大量出汗,不能過度悲傷或經常流眼淚,也不可隨便吐口水等。

由此可見,要維持生命不盛不衰的氣機,就要調整陰陽,減其偏盛,補其偏衰,促使其恢復相對的協調平衡,這樣我們的身體才能保持和諧安康。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8
    $220
  2. 新書
    9
    $225
  3. 新書
    9
    $225
  4. 新書
    $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