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腦袋思考,你就一輩子領死薪水:掌握6種思考力,擺脫零存款的加班人生

不用腦袋思考,你就一輩子領死薪水:掌握6種思考力,擺脫零存款的加班人生
定價:300
NT $ 199 ~ 264
  • 作者:細谷功
  • 原文作者:Hosoya Isao
  • 譯者:羊恩媺王俞惠
  • 出版社:采實文化
  • 出版日期:2012-12-05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6228487
  • ISBN13:9789866228483
  • 裝訂:平裝 / 272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Google?維基百科?Yahoo知識+?你遇到問題只會上網找答案?
資訊已經不值錢,不思考,一輩子用勞力賺死薪水!
日本思考學大師親自傳授「六種思考力」,教你用思考扭轉人生。

  ◆ 你知道嗎?再不動腦思考,3年後就會後悔,因為,你會一輩子被人「踩在頭頂上」。

  為什麼年紀、學歷一樣,三年後他已經當上小主管,你卻還在看老闆臉色、擔心工作不保?「思考能力」就是你們之間的最大差異!請立刻檢測以下四件事:

  (1)一天之內,一次都沒有思考過「為什麼」。
  (2)常常提到過去的陳年往事。
  (3)做任何事都不由自主地想追求完美。
  (4)外出吃飯不知道點什麼時,都點同一種餐。

  如果你正好符合上述任一種情況,就得當心了!你即將陷入「停止思考」的危機,再不鍛鍊思考力,遲早會被職場淘汰。

  ◆ 為什麼「台政清交」一流大學畢業生,只領三流薪水?

  這世界上,有三等聰明人。第一種人知識豐富、學問淵博,無所不知也無所不曉;另一種人機智敏捷、反應快速,更善於察言觀色;還有一種人懂得冷靜思考、快速分析問題,找出解決之道。聰明的你,是哪種人呢?

  在這個網路發達、資訊唾手可得的時代,第一種聰明人可要小心了!若不假思索就直接運用知識,你離「一流人才」只會越來越遠。至於第二種人,如果光會賣弄小聰明,也無法在職場站得又高又穩。學歷與能力只是選才的標準之一,想在殘酷的「職場舞台」上生存下去,除了知識、才智,你得對「思考」更有危機意識,成為第三種聰明人。

  ◆ 這些問題,不問Google你知道嗎?

  人類的腦袋是很頑固的,了解思考力後,若不以具體方式勤加訓練,思考還是會逐漸僵化。在這裡,作者提出一個有效鍛鍊三項思考力的具體方式------「費米推定」。

  「忠孝東路有幾根電線桿?」、「全台共有幾家髮廊?」、「全世界平均一天吃掉幾片披薩?」概算這些數字,可以幫助我們訓練思考力。別急著去Google找解答,先試著動腦想想這些問題的答案。

  你也許會暗想:「天啊!這怎麼算得出來?」接著,不是就此放棄,就是按捺不住想上網找正解的衝動吧!其實,這些問題真正的目的不在算出多精準的數字,運用有限的時間和資訊,做出最有可能的推論,才是要點所在。

  想解開這些數字,你必須徹底運用上述三項思考力:

  1、從結論出發,大膽提出假設
  2、掌握整體輪廓,再進行分類
  3、簡化思考後,抓住問題本質

  ◆ 搶手的人才,都必須具備三項解決問題的思考力

  為什麼哈佛畢業的頂尖人才,都擠著進麥肯錫、安永等大型管理顧問公司?為什麼管理大師大前研一會說「問題解決力」是新世代菁英的必備能力之一?答案很簡單,因為懂得自行思考、快速解決難題的人,才夠格稱為「一流」。

  優秀的企業顧問都是解決問題的高手,他們面對問題非但臨危不亂,更能創新思考,激盪出意想不到的好點子。也許你認為這就是所謂的「邏輯思考」,但其實「邏輯思考」充其量不過只是「防守」,你還必須具備以下三項思考力,才能積極「進攻」------

  1、從結論出發的「假說思考力」
  假說思考即「逆推思考」。當問題模糊不清時,你必須站在「終點」逆向出發,拋棄無謂的完美主義與過度依賴正確答案的心態,大膽地拋出假設,才能找出問題癥結,有效率地解決問題。
  
  2、從整體出發的「架構思考力」
  架構思考包含掌握大範圍的「整體俯瞰力」,及將問題做分類的「分解力」兩部分。把問題拉遠,先從大範圍掌握整體輪廓後,再利用MECE的分類原則,無遺漏且不重複地進行分類。

  3、簡單思考的「抽象化思考力」
  當觀察對象離我們太近時,便會產生盲點。這時你得先將問題簡化,砍掉不重要的枝微末節,接著再異中求同、同中求異,找出不同事物間的異同點,才能更清晰地看見問題的本質。

  ◆ 鍛鍊思考力,幾歲開始都不嫌晚

  思考能力固然有先天資質的優劣之分,但別擔心現在才下定決心鍛鍊,是否已經為時過晚。只要保持對思考的危機意識,不再憑恃知識與小聰明過活,徹底活用三項思考力,為自己增加附加價值,相信不出三年,你的人生就會變得不同!

本書特色

  1、收錄4則測驗及詳解,幫助讀者了解思考力的個別缺乏後,再對症下藥。
  2、屏除複雜的理論及定義,以大量圖表輔助說明,簡明易懂。
  3、列舉事例生活化,不限於職場工作,在日常生活也能應用自如。
  4、以費米推定為訓練方式,提供清楚的解答例,一步步誘導讀者進行思考。
  5、提供10項「問與答」及13本「推薦書籍」,一次解決所有可能的疑惑。

作者簡介

【日本知名企業顧問】細谷功(Hosoya Isao)

  一九六四年出生於日本神奈川縣。東京大學工學部畢業後在東芝擔任工程師,之後進入安永(Ernst & Young)諮詢顧問公司(Zacatii諮詢顧問公司前身)任職。日後,從事企業的戰略策定與組織(業務流程;組織、IT)的改革相關顧問工作。著有《鍛鍊你的地頭力》、《問題解決金字塔》、《為什麼你不再問為什麼?》、《象鼻與象尾!》。

譯者簡介

羊恩媺

  淡江日文系畢業,目前為旅日譯者。譯作有《佐賀阿嬤給我的人生禮物》、《天使之耳》、《獸之奏者》系列、《淚流不止》、《斷捨離》等等。

王俞惠

  專職日文譯者、編輯。譯作有:《再起動》(合譯)、《腦能量整理術》、《養成立即行動力》、《自信思考術》等書。

 

目錄

作者序——知識時代已經過去,懂得「自行思考」才能成為一流人才

第一章 喚醒對思考的「危機意識」——你會不會思考,測驗看看就知道!
只會上網找答案?停止思考的前兆
——不動腦思考的人,面對問題只能舉雙手投降
解決問題,要先從「結論」出發
——先想一下,五年後的自己要站在哪裡
凡事先看大範圍,掌握整體輪廓
——以管窺天的人,永遠不知道世界有多大
站在別人肩膀上,才能看得更高更遠
——懂得抓重點,天下就沒有無解的難題

第二章 「問題解決力」為什麼那麼重要?
——網路時代靠知識、機智已站不住腳,你得學會解決問題
在資訊洪流中,誰能脫穎而出?
「問題解決力」像土壤一般,決定知識的價值
越是「乖乖牌」的人,腦袋越是轉不動?
站在遠處看問題,才能掌握關鍵

第三章 思考之前,你必須知道三件事——時間鈍感、知識依賴、過往成見,都會阻礙思考!
成就不凡的人,都懂得善用「時間」
優渥的環境,只會讓你越依賴「知識」
「人性」是思考最大的阻力?
做好三項心理準備,鍛鍊思考力

第四章 從「結論」出發,才能快速解決難題——鍛鍊從結論思考的「假說思考力」
從結論「找答案」,提高工作效率
「假說思考」與我們的本性完全相悖?
時間緊迫時,你只能從結論開始思考
「聽的人才是老大」就是溝通的精神
有時你得拋棄完美主義,先講效率

第五章 只要掌握大方向,問題再多都不怕——鍛鍊從整體思考的「架構思考力」
就算不會飛,你也能站在高處俯瞰整體
運用「座標軸」概念,穿透事物全貌
不是對方難搞,是你們座標軸不同
架構思考,要訣在於「掌握外框」
活用3C、4P理論,解決問題滴水不漏
鍛鍊「由遠而近」的鉅視型思考

第六章 簡化思考,就能找出事物的異同點——鍛鍊簡單思考的「抽象化思考力」
砍掉「枝微末節」,才能進行抽象思考
「自以為很懂」是最危險的事
找出事物異同點,再加以切割
商場、情場、戰場,都用得上「抽象化思考」

第七章 不靠Google、維基百科,你也知道問題的答案——用「費米推定」,鍛鍊問題解決力
運用費米推定,天文數字也算得出來
學會費米推定,改變你看世界的方式
費米推定,也能在商場上運用自如

第八章 了解三種思考力後,該怎麼運用?——問題解決力常見Q&A
會思考的人,疑心病重?
思考能「激發創意」?
「問題解決力」是與生俱來的,應該學不來吧?
長大成人之後,還能鍛鍊「求知慾」嗎?
四十幾歲才開始鍛鍊「問題解決力」,會不會太晚?
除了商場外,還有什麼場合可以活用「問題解決力」?
如果想要腦袋放空、悠哉度日,就不需要「思考力」嗎?
請告訴我「讓世界看起來不一樣」的具體經驗。
要學的東西太多,不曉得從何下手時該怎麼辦?
請告訴我鍛鍊「思考力」的讀書方式,以及推薦的書籍。

後記——接受人性的不完美,別將舊思維通通丟掉!

 

作者序

知識時代已經過去,懂得「自行思考」才能成為一流人才


  「地頭力」是一種能迅速解決職場與人生上的各種問題,進而創造新事物的思考能力。

  「地頭」一詞,過去在日本顧問業中就時常被提起,而廣泛被使用在商業上,則是近期的事。

  (編按:本書中的「地頭力」是日本企業界近年的新興用語,指的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思考力。為方便讀者理解,以下皆改稱為「問題解決力」。)
  
  這個名詞在日本的發展情況,從搜尋引擎Google的檢索筆數,便能窺知一二。在Google中以關鍵字搜尋,所得的網頁數量2007年4月僅25筆,1年後的2008年4月卻已達24萬7千餘筆,足足增加了1萬倍。

  我想這個詞彙能在短短幾年內迅速滲透的一大原因,也許正是它一語道破了日本整體社會「渾渾噩噩的危機感」吧!

  最近幾個月常常有人問我:「你認為現在的年輕人『問題解決力』很弱嗎?」我總是回答:「我不這麼覺得。」其實從古至今,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足,一直是日本人的弱點。而我們之所以覺得現代人比較不擅長思考,不過是因為環境的變遷,使得要求標準不斷往上提高,拉大了與實際狀態之間的差距罷了!

  數學家小平邦彥在《懶惰數學家記》一書中曾這麼說道:「現在的大學生『學力」嚴重低下。所謂的『學力』,指的並非知識的量,而是自行思考的能力。」這段話寫於1983年,正好是我大學入學的那一年。

  思考能力像這樣被強烈需要的時代,到目前為止已經出現過幾次。我認為這正是某種週期循環中,「變革期」來臨的緣故。

  而我們現今面臨的「變革期」,與過去相比有著決定性的差異,並且極其強而有力。其中的背景正是「網路搜尋引擎」的出現(將在第2章中詳述)。網路的發達讓資訊取得變得容易,對於知識的要求標準也相對提高,才會造成前面所說的「要求標準」與「實際狀態」之間,差異越來越大的情形。

  ◆鍛鍊思考力,必須先扭轉僵化的「思考迴路」
  在前一本著作《鍛鍊你的地頭力》中,我將「問題解決力」定義為:一種「從結論」、「從整體」,並且「單純化」的思考能力,並針對其重要性及思考流程加以解說。沒想到這本原是為了年輕的企業顧問,及有志成為顧問的人所撰寫的書,竟意外獲得廣大讀者的迴響。許多讀者希望我能提供更平易近人的解說,基於這些要求,本書將緊扣「問題解決力」的基本定義,而有以下三大特徵:

  1不拘泥複雜的定義及其完整性,改將重心放在淺顯易懂的說明,以及馬上就能開始的具體實踐方法上。

  2列舉的例子從商業應用,擴及至較貼近日常生活的各種應用。

  3將「從結論」、「從整體」、「單純化」等抽象概念,轉化為具體的「視覺影像」,以圖片輔助說明。

  此外,我也希望透過本書,傳達「思考的樂趣」。

  鍛鍊問題解決力的目的,絕不是為了讓別人以為自己的頭腦很好,或是賣弄無謂的小聰明。擁有優秀的問題解決力,能讓我們不斷產生新的想法,在職場工作上更有效率。除此之外,對日常溝通及人際關係的改善,也相當有幫助。
  
  在這本書中,我想傳達的不僅是要領(how-to),更是「對事物的思考模式」。一旦獲得全新的「思考迴路」,我們的思考模式就會一口氣產生改變,如此一來,便能看見與過去截然不同的世界。

  當然,我並不是天生就具備了優秀的「思考迴路」,這些都是透過顧問工作,有系統地學習而來的。本書的實例中,夾雜了不少我的個人經驗,在此我會以過來人的經驗,一一介紹給大家。

  ◆只要踏出第一步,世界從此變得不同
  我們在讀到一本好書,或聽到一場印象深刻的演講後,經常會想要親身嘗試看看,但回首過往,能夠親身實踐並養成習慣的案例卻少得驚人。關於這個原因,我認為「能成功實踐」或是「就此結束」,最大的分歧點在於是否「馬上採取行動」。
  
  千萬不要有「好!明天再開始做。」的想法,闔上書本的瞬間就馬上開始實踐,聽到好的演講就立刻改變腦中的想法吧!「馬上採取行動」是一切成敗的關鍵,「明天就開始」、「下次再說」只會讓事情不了了之,唯有把握「現在」,立刻採取行動,才能達到最終目的。
  
  現在,馬上踏出看見世界改變的第一步。

細谷功

 

內容連載

◎碩士博士不值錢,光有知識,遲早會被社會淘汰!
職場或日常生活中必備的能力,換言之就是所謂「優秀的頭腦」,我認為可以分成三種:第一是「知識/記憶力」,第二是「對人感受力」,第三則是「問題解決力」。

「知識/記憶力」以豐富的知識和經驗作為基礎,故能在各種事上無往不利。職場上的「專家」、日常生活中的「博學之士」等,都是擁有這種能力的人。

「對人感受力」則是一種能敏銳察覺對方情緒、解讀現場氣氛的能力,是常需要與他人周旋的業務員,以及領導許多員工的主管們所必須具備的能力,也是不分時代和職業,對任何工作都十分重要的能力。

接著,最後一種能力便是著重思考的「問題解決力」了。我們的傳統教育因為重視知識的累積,造就了許多擁有「知識/記憶力」的人才。然而,知識會快速落後,並且隨著搜尋引擎的發達,現在只要輸入關鍵字,便能不費吹呼之力得到所需的資訊。此外,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地方性限制的逐步放寬,「知識/記憶力」早已不足憑恃。

在現今社會中脫穎而出的關鍵,已不再是擁有多少知識,「如何為隨手可得的資訊,添加新的附加價值」才是重點所在。

以上三種能力適用於各種職業。舉例來說,請試著想一下業務員的狀況吧!

「知識型」的業務員,擁有豐富的商品知識;「對人感受型」的業務員則討人喜歡,懂得運用飯局或打高爾夫等方式洽談生意。那麼,「問題解決型」的業務員又是什麼樣子呢?這類人也被稱為「顧問型」業務員,而近年來需求最高的業務員,正是這個類型。

隨著網路的普及,顧客對商品的認識度也跟著提升,有時甚至比企業主更清楚對手的商品資訊。這時能有所發揮的,不正是能確切問出顧客需求,提出解決方案的「問題解決型」人才嗎?

◆不用腦思考,遲早會被社會淘汰!
在思維的過程中,知識與資訊固然是重點所在,然而隨著問題解決力的重要性日漸提昇,知識所扮演的角色已經漸漸從目的,退居為手段。

在過去,大量累積知識是件有意義的事。只要擁有他人所沒有的知識或資訊,便能在工作上運用自如。然而,網路的出現打破了這種模式。因為知識無論再怎麼累積都有其限制,而且只要一經曝光,轉眼就淪為網路資源的一部分,被他人所共享。

事態演變及此,為了與他人建立差別,「在流通的知識上添加自己的附加價值,再將它流通出去」,就顯得日漸重要。也就是說,在知識的定位上,「使知識流通」(flow)已比「儲存知識」(stock)更為重要。

◆六種能力,解決生活中所有難題
接著,讓我簡單說明構成「問題解決力」的六大基礎要素。
問題解決力的構成如圖5所示,一共分為三層:

位於最底層的是「求知慾」,也就是思考的原動力。對任何事物都抱持著懷疑的態度,就算是極其稀鬆平常的事,也覺得有不對勁的地方,我想這就是所謂「求知慾」。唯有這樣的好奇心,才能啟動思考迴路,促使我們開始思考。

再往上一層的是「邏輯思考力」與「直覺力」。
「邏輯思考」一詞的普及,讓多數人誤以為運用邏輯思考便能解決所有問題,更在不知不覺中錯以「邏輯思考」一詞,來代表所有的思考能力。

其實,邏輯思考的作用在於「找出事物背後通用的準則」,因此光靠邏輯思考,只能如實表現並傳達事實,並無法產生新的發想與獨特觀點。

而同屬第二層的「直覺力」,正可以補足這一點。如果說邏輯思考是一種「防守」,那麼直覺力就是「攻擊」了。突然間的「靈光一閃」即屬於直覺力,可說是一種由個人經驗和先天資質所決定的能力。

以上三個要素是問題解決力的基礎。
接著,位於最上層的是「假設思考力」、「架構思考力」與「抽象化思考力」。簡單來說,假說思考就是「從結論」開始思考;架構思考是「從整體」開始思考;而抽象化思考則是「單純化」地思考。前述的三項基礎能力與這三種思考力的關係,猶如電腦作業系統(OS)與應用程式一般,必須相互配搭,才能維持正常運作。

接下來我將以最上層的三種思考力――「從結論」、「從整體」並且「單純化」的思考為中心,列舉具體例子進行解說。這三種思考力比起基礎能力,在鍛鍊上不僅相對容易,更能直接在商場及日常生活中發揮作用。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66
    $199
  2. 新書
    75
    $225
  3. 新書
    79
    $237
  4. 新書
    79
    $237
  5. 新書
    79
    $237
  6. 新書
    88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