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及如何讀社會學
為什麼及如何讀社會學
「為什麼以及怎麼讀社會學?」這是我三十多年來的好奇,也可能是您此時的疑問。首先、我們都對社會要問千萬個「為什麼?」,例如:
「為什麼我很努力,卻只能上這所大學、讀這個系、將來的前途看來不大光明?而我的小學同學卻可以出國念書,將來賺美金?」社會學的理論告訴您:「因為階層化,有錢人就是有比較多的機會!」
「為什麼陳偉殷在日本已經是很好的投手,卻要去美國加入金鶯隊,從頭開始適應新的考驗?」「為什麼林書豪在NBA創造的奇蹟使他獲選為2012年《時代雜誌》的百大風雲人物的第一名?」社會學的研究告訴您:「因為全球化,美國把棒球、籃球甚至媒體都成為澈底資本主義市場的競技。」
「為什麼《海角七號》會如此賣座,但在金馬獎中得不到最佳影片?為什麼周杰倫簡直就是演唱界的魔術師,但他的歌曲不一定被音樂系的老師所接受?」社會學家會提醒:「文化是多元的,大眾文化與菁英文化有所不同。」
「為什麼父母總是不瞭解我們為什麼老是坐在電腦前面,他們不知道:上網瀏覽、經營臉書、在拍賣網站買東西,都要時間啊!」社會學中關於文化的結果顯示:「每個時代的人有不同的社會化過程,因此在接受資訊、經營關係、表達想法、購買與銷售等,有很大的差異。」
「為什麼教育部要管學校的大大小小事情?為什麼有些宗教組織擁有超過上百萬人的信徒?為什麼健保局、中油與台電連年虧損但員工年終獎金都超過三個月?為什麼歐債危機引發的金融風暴會使台灣的失業率上升?」社會學中關於社會組織與制度的解說可以提供很可貴的參考。
當然,社會學告訴您的還不僅是這些,上述的答案都只是簡單扼要的說法。社會學可以告訴您的知識非常多,更重要的,告訴您如何自己去探索關於人與人互動的方法,您一面學習,一面實際驗證,常常會有驚喜。許多原本不大清楚的現象,因為這本引領您進入社會學的書籍,都更清楚呈現在眼前了。更重要的,您可以學習好的方法去分析各種社會現象與問題。
如果您喜歡問關於社會現象方面的為什麼,如果您總是充滿正義感地質疑,如果您關心時事,如果您希望自己、家庭、職業與所居住的地方能更好,那麼,繼續閱讀本書吧!
「如何讀社會學?」是本書更重要的說明。社會學是一門能讓人學習如何抽象思考的學問,在大學要把社會學瞭解透澈,應把握「條理分明、大師觀念、列表列圖」的原則。要多閱報,特別注意社會新聞與國際新聞,再利用社會學的人口群、階層化、文化等觀點,加以分析,更能隨著時代潮流,活化各種觀念。
對於理論與研究方法,最好能有一本像本書如此文字淺白的「工具書」,掌握其中的重要專有名詞與理論要點,再輔以閱讀報紙社論、民意論壇、雜誌案例,培養舉一反三的能力。理論能對日常生活新聞事件做反省,每天報章雜誌的新聞,都是最生動的社會學教材。歡迎您上網點選「彭懷真」,您會看到非常多篇文章,是我基於社會學訓練、針對台灣社會狀況所寫的。
1987年我撰寫《進入社會學的世界》,如今四分之一個世紀過去,我仍希望自己是個社會學的好導遊,在二十一世紀第二個十年繼續陪大家瞭解社會學的豐富。社會學可以討論的主題很廣泛,要如何在短短一個學期有初步又整體地認識呢?在這本新的《社會學》之中,我仔細安排。
從社會整體的架構來看,社會學最重要的基礎是「理論」與「研究方法」,因此在第一篇「總論」中有扼要地介紹。社會學最核心的主題圍繞在「結構」、「功能」、「衝突」與「變遷」,我就分別以這四大主題,各有三章,每章三到四節,每節3,500~4,500字,加以說明。
這是我所寫書籍中最用心又最喜歡的一本。竭誠邀請你進入社會學的豐富世界,這門學問可以解答您對社會現象許多的疑惑。
此次與上次的修正,東海大學畢業的張怡倩小姐都參與,貢獻良多。謝謝張小姐及洪葉文化的每一位朋友。
彭懷真
2012世界地球日序於東海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