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尋路人:古老智慧對現代生命困境的回應

生命的尋路人:古老智慧對現代生命困境的回應
定價:320
NT $ 186 ~ 383
  • 作者:韋德.戴維斯
  • 原文作者:WADE DAVIS
  • 譯者:高偉豪
  • 出版社:大家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2-10-17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6179435
  • ISBN13:9789866179433
  • 裝訂:平裝 / 272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人生在世,究竟有什麼意義?」

  這是生而為人最大的叩問。

  世上有各種文化以七千種聲音回應了這個問題,共同彙整成一套人類的劇目,讓我們得以共同面對人類此一物種在未來的各種挑戰。

  世界不應該是平的,因為生命不應該只有一種出路。當未來越艱難,我們越需要多樣的智慧,幫助我們找出生存的答案,這便是我們保存瀕絕文明的理由。

  《生命的尋路人》引領我們展開一趟與生存智慧碰撞的旅程。作者深入消失中的文化,傾聽冰冷的河水從英屬哥倫比亞流到阿拉斯加,足跡從海洋延伸到沙漠,從一朵雲的色澤或一道彎曲的水流中,讀出人類複雜的生存智慧:

  ◎尼泊爾的石子路
  隱居四十五年的比丘尼,希冀眾生達到解脫,並且花費一生去準備迎接我們用盡大多數時間假裝它不存在的一刻,也就是死亡。

  ◎隨著犀鳥潛入婆羅洲的雨林
  本南族沒有「謝謝」一詞,因為分享是義務,沒人知道誰會是下一個帶回食物的人。在他們的文化裡,最大的罪過是「無法分享」。

  ◎太平洋群島
  玻里尼西亞年輕世代的偶像不是足球員,而是海上尋路人。航海大師光是聆聽海浪拍打獨木舟的回聲,就能知道海平面的何方有座環礁島。他們的故事讓世人看到貨真價實的探險所展現的十足勇氣,以及人類可以擁有多麼卓越的適應力。

  ◎澳洲的白千層森林
  木棉樹開花就代表袋鼠寶寶能在媽媽死後繼續生存、樹上開出黃紅色的花讓獵人知道獵捕長頸龜的時間……先民的智識匯聚在「歌之路」中,未來的後人亦依此生存。

  當移動的民族定居下來,大自然的子民成了工業文明的後代……

  學校的氛圍與教育教導他們蔑視自己的父親和傳統。年輕人被困在兩個世界之間,無法回頭,前方也沒有明確的道路。而本南族人正在用吹箭筒對抗推土機,樹木全被壓倒在森林地上。

  《生命的尋路人》為我們尋回一條嶄新而古老的道路,說明新的時代已然來臨。十多年前,「生物多樣性」是少數科學家的術語,現在則成了學童的字彙。瑞秋.卡森寫作《寂靜的春天》之時,大眾尚未開始關注環境,但今日我們已經注意到文化多樣性的危機,更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核心議題。

  當人類不再將科學奉為唯一的準則,這是文化優先次序的重新洗牌,不僅在歷史上有重大意義,也為地球的未來帶來樂觀的希望。

作者簡介

韋德.戴維斯  WADE DAVIS

  十九歲離開中產階級的舒適環境,赫然發現自己在叢林、沙漠或亞馬遜流域中比較自在。

  為了探求人類生存的意義,他從人類學著手,並在哈佛攻讀植物學,成為民族植物學博士。他一頭栽入探險世界,尋求各種文明對人類存在的解答。

  戴維斯遠赴海地研究活殭屍,論文即是暢銷著作《穿越陰陽路》(The Serpent and the Rainbow),曾改編為同名電影。他的著作翻譯成15種以上的語言,全球銷售突破80萬本。

  然後戴維斯成了高薪講師,接著是牛津及劍橋大學的講座教授,也成為《國家地理雜誌》僅有的八位常駐探險家之一,更在《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新聞週刊》等各大知名媒體發表文章和攝影作品。

  但是他的主要工作一直不變。

  他居住在世界的中心,在世界的邊緣工作,在婆羅洲、亞馬遜、西藏、北極及秘魯等地,與即將消失的文明一起生活。戴維斯是遙遠文化存在的證人,畢生戮力以文字、攝影和紀錄片,呈現人類在各文化、地景中的心靈世界。

譯者簡介

高偉豪

  師大英語系學士,台大政研所碩士。譯想天開翻了這第一本書,跟著跋山涉水,跟著觀星望海,不斷震懾於人類想像力的磅礡與深沉,也不斷在這趟耗心費神的文字旅途中找到譯猶未盡的動能。

 

內容連載

神聖地理學

「直覺之心是神聖的天賦,理性之心則像忠誠的僕人。我們建立了一個榮耀僕人卻遺忘了天賦的社會。」─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在英屬哥倫比亞北部偏遠崎嶇的山脈間,有座極度美麗的山谷,北美原住民稱之為「神聖水源地」。那是斯帕齊濟荒野公園的南緣,加拿大的塞倫蓋堤國家公園 ①。這裡孕育出加拿大三條最重要的鮭魚河流:咫尺相隔的史提開河、史基納河和納斯河。花上一整天或兩天,就有機會跟著北美灰熊、北美馴鹿和野狼的足跡穿越開闊的草原,也可在這三條河流的發源地飲用泉水。這三條河激盪出大量西北太平洋文化,像是吉特克桑族(Gitxsan)和威特蘇威登族(Wet’suwet’en)、卡列爾族(Carrie r)與塞卡尼族(Sekani)、欽西安族(Tsimshian)、尼斯加族(Nisga’a)、塔爾坦族(Tahltan)、海斯拉族(Haisla)和特領吉族(Tlingit)。再往上走三天,你就會到達加拿大最大河麥肯錫河的水源,也就是芬利河的源頭。

就我所知,另一個地理如此壯觀的地方是西藏。在那裡,岡仁波齊峰的山腳下湧出亞洲三大河:印度河、恆河和雅魯藏布江,為下游十億多人口帶來生機。印度教徒、佛教徒和耆那教徒將岡仁波齊峰視為神山,禁止凡人走上山坡,更遑論爬上山頂。任何破壞山壁的工業開發,對亞洲民族都是難以想像的褻瀆,而任何膽敢如此提議的人,都會面臨最嚴酷的制裁,包括現世及來生。

在加拿大,我們對待土地的方式卻相當不同。英屬哥倫比亞政府不顧所有加拿大原住民的希望,為了開發工業逕自開放神聖水源地。這些可不是無關痛癢的開發案。帝國金屬公司提出的銅礦與金礦露天開採計畫,每天要加工處理三萬噸礦砂,全來自駝大金山山邊。這座山養育的白大角羊數量居全球之冠。處理廢礦的池子一旦完工,將會直接榨乾史提開河主要支流艾斯庫河源頭的湖群。礦坑將開採二十五年,期間將會製造出一億八千三百萬噸的有毒廢礦,還有三億七百萬噸的廢岩塊,以及未來兩百多年不斷排出酸水的下場。加拿大福成礦業和西鷹發展這兩家採礦公司則將撕裂水源地河谷,以規模相差無幾的露天開採無煙煤作業夷平整座山頭。

最大的開發案由荷蘭皇家殼牌集團提出,他們想要在這片四千多平方公里的無煙煤沉積層上開採煤層甲烷。此開發案一旦進行,將會在這整片神聖水源地流域上鋪設一張大網絡,以道路和輸送管線串起數千口井。根據各種研究,取得煤層甲烷的過程會造成極高破壞:為了讓無煙煤釋放出沼氣(甲烷),技術人員必須以高壓注入大量化學藥劑,使礦層斷裂,一次的劑量就超過一百萬公升。這會讓沉積層排放出大量劇毒水。登記使用的化學製品有九百多種,其中很多都是強力致癌物,但基於專利權之故,這些公司無需揭露他們在任何地方使用的藥劑。

撇開環境問題不談,想想看這些開發案對我們的文化意味著什麼。那些從未住在這片土地、跟這個國家毫無歷史淵源或關係的人,卻擁有合法的權利登堂入室,然後依據他們的企業天性,在文化和地景徹底遭褻瀆破壞之後翩然離開,而我們卻習以為常?尤有甚者,我們在開放採礦特許權時,常在第一時間就以微不足道的金額把權利賣給遠方城市的投機客,而那幾間公司湊起來的歷史,可能都還沒有我的狗來得老。這顯示我們根本不認為土地本身有任何文化或市場價值。在推動荒野工業化時,我們的經濟核算竟壓根不曾考量摧毀大自然資產所付出的代價,或保持大自然完好的固有價值。沒有一間公司必須為自己對公地、對森林、對高山和河流的所作所為賠償大眾,然而這些東西理應屬於全體大眾共有。但這些企業只要能夠提供收益和就業,就能繼續為所欲為,幾乎如入無人之境。我們對這種情況不以為意,因為這就是我們社會體系的基礎。在資源導向的經濟中,商業活動就是如此獲取價值和利潤。但如果你再想一想,尤其是從其他文化的觀點來看,就會發現我們的做法顯得非常怪異,而且極為反常。

我們的作法使我們的星球變成了商品、可隨意消費的原物料。為了能夠傳達這種省思,我會滿懷希望地指出,在人類學的觀點中,我們事實上還有很多選擇,有各類方法找出自己在世界與大地間該何去何從。世界各地的人用各種方法讓自己在這個地理和生態空間中安身立命,這就正如同貝利神父筆下的優美形容:所有的無限與不可思議、天真與世俗、神聖與卑下,在在呈現了地球上獨一無二的夢想。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58
    $186
  2. 二手書
    59
    $190
  3. 新書
    79
    $253
  4. 新書
    79
    $253
  5. 新書
    79
    $253
  6. 新書
    85
    $272
  7. 新書
    88
    $282
  8. 新書
    $383